- 年份
- 2024(4922)
- 2023(6919)
- 2022(5956)
- 2021(5388)
- 2020(4680)
- 2019(10621)
- 2018(10697)
- 2017(21729)
- 2016(11862)
- 2015(13489)
- 2014(13646)
- 2013(13698)
- 2012(12790)
- 2011(11786)
- 2010(12070)
- 2009(11788)
- 2008(11641)
- 2007(10434)
- 2006(9624)
- 2005(8954)
- 学科
- 济(50934)
- 经济(50842)
- 管理(38923)
- 业(32571)
- 企(26070)
- 企业(26070)
- 中国(19163)
- 方法(18889)
- 数学(16894)
- 数学方法(16759)
- 制(16535)
- 财(15442)
- 农(12842)
- 体(10738)
- 银(10616)
- 银行(10607)
- 业经(10238)
- 行(10175)
- 学(9840)
- 地方(9212)
- 贸(9137)
- 贸易(9131)
- 体制(9130)
- 土地(9074)
- 易(8924)
- 环境(8846)
- 融(8786)
- 金融(8784)
- 务(8256)
- 财务(8226)
- 机构
- 大学(178405)
- 学院(176490)
- 济(77066)
- 经济(75266)
- 管理(66864)
- 研究(60326)
- 理学(56304)
- 理学院(55626)
- 管理学(54901)
- 管理学院(54564)
- 中国(48807)
- 财(41291)
- 京(39056)
- 科学(33582)
- 财经(31649)
- 所(29730)
- 经(28543)
- 中心(27211)
- 江(27206)
- 研究所(26104)
- 北京(24978)
- 经济学(24797)
- 农(24176)
- 财经大学(23441)
- 业大(22535)
- 院(22505)
- 经济学院(22385)
- 范(22287)
- 师范(22127)
- 州(21348)
- 基金
- 项目(108748)
- 科学(86545)
- 研究(81115)
- 基金(80498)
- 家(69026)
- 国家(68513)
- 科学基金(58828)
- 社会(54075)
- 社会科(51323)
- 社会科学(51311)
- 基金项目(42887)
- 省(40270)
- 教育(36724)
- 自然(36217)
- 自然科(35287)
- 自然科学(35278)
- 划(34777)
- 自然科学基金(34598)
- 编号(32453)
- 资助(32144)
- 成果(27294)
- 制(26177)
- 部(25506)
- 重点(24254)
- 发(23175)
- 课题(23008)
- 国家社会(22745)
- 教育部(22108)
- 创(21999)
- 人文(21391)
共检索到277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艾洪德 徐明圣 魏巍
土地资源具有的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的双重特性,决定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方式必须是:市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城市土地储备制度作为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全新的制度尝试,已在全国许多城市逐步展开。为解决土地储备制度的资金问题,土地基金制度应运而生。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经济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实施情况,对我国土地基金制度的职能定位、模式及相关问题展开初步的探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士银 周飞
作为一项制度创新,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制度绩效,但也面临很多困境。结合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实施情况,分析了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取得的绩效和面临的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储备制度 绩效 困境 完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洪建 谭永忠 吴次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江
土地储备制度的发展及作用评价土地储备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土地储备制度是指由政府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市场机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通过收回、收购、置换和征用等方式取得土地,直接或进行前期开发后储备,并以公开招标、拍卖方式按需供应土地,调控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制度。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志家 向兵
运用文献研究、实证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及实践进行思考,有助于正确客观地评判我国土地储备制度,进而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城市土地储备机制。通过分析我国土地储备制度建立的背景、发展状况和产生的积极作用,反映了我国现行土地储备制度的基本思路和运作模式,进而剖析土地储备制度在我国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研究如何消除制约我国土地储备制度发展不利因素,探索完善我国土地储备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林英
构建基于公共管理目标的制度模式土地储备的公共管理目标主要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为此确定制度模式的关键是:实现国有土地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三者间分离,明晰土地的产权,开辟多样化资金渠道,按照公平原则进行市场价收购,选择储备土地的供应方式和合理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佃辉 屠梅曾
土地储备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在我国尚处于探索的阶段,在现实的操作运行中,存在种种问题与制约,资金瓶颈是 制约其顺利开展的典型因素。本文在对我国现有土地储备融资渠道加以分析的基础上,对相关证券化融资渠道进行了拓 展和评析,从而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卢新海 何兴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合法性。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创新,它符合法所追求的“秩序”这一基本法律价值;中国城市土地的国家所有,为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实施提供了重要保证;公共利益性是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在土地征用上的法律基础,但是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实施过程中还必须处理好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研究结论:中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
关键词:
土地储备制度 法律基础 评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宏新 勇越
我国实行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目的在于推进城市存量土地市场化改革,保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促进城市综合开发与均衡发展。然而,一系列制度变迁导致地方土地储备工作逐渐偏离其初衷,成为地方政府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工具。只有削弱或者消除制度变迁对地方政府价值选择产生的边际影响,才能使其价值取向回归。为此,可以考虑采取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改革土地出让金缴纳方式、剥离土地储备机构开发经营职能等措施。
关键词:
城市土地 土地储备 异化 重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军继
研究目的:为小城市实施土地储备制度提供有益借鉴。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当前小城市土地储备存在城市规划滞后、政府定位不准、利益调整不当和操作不够规范问题。研究结论:小城市实施土地储备制度必须从科学构建储备模式、多元化筹措资金、完善保障体系和规范操作规程等方面入手,深入开展城市土地储备工作,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储备 小城市 综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波
任何制度都体现了相应的产权安排。从土地储备制度运行的三个阶段入手,依次分析现阶段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在土地获取、土地整理以及土地供应中的土地产权结构,凸显出这种产权结构的安排在土地储备机构的法律性质问题、代理权利的范围问题、监督问题、农村在集体土地出让中的不平等地位问题及对国家征地权利范围的明确界定问题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不合理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
土地储备制度 产权结构 土地产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芳
土地储备制度实施以来对土地资产有效管理和土地一级市场完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具体运作过程中仍然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文章提出应编制土地储备规划、创新土地收购方式、引入ppp前期开发模式、建立土地储备评价制度、完善储备资金融通法律程序、实施土地刚性储备和弹性储备等思路。
关键词:
土地储备 制度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意春
我国在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后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住房价格偏高、国房结构失当、房市投机现象层出不穷,给城市居民的安居乐业造成很大的影响。为此,笔者设想通过土地储备制度和国房集团相结合的机制来解决该问题。通过两者相结合,实现解决我国城市居民住房问题的目标。
关键词:
住房 土地储备 国房集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