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07)
2023(6371)
2022(5458)
2021(5217)
2020(4298)
2019(9695)
2018(9618)
2017(20330)
2016(10860)
2015(12384)
2014(12488)
2013(12511)
2012(12082)
2011(11027)
2010(11514)
2009(11182)
2008(11094)
2007(10431)
2006(9574)
2005(9171)
作者
(31504)
(25834)
(25671)
(24850)
(16675)
(12108)
(11921)
(9883)
(9747)
(9649)
(8665)
(8452)
(8371)
(8301)
(8245)
(8185)
(7679)
(7557)
(7524)
(7513)
(6488)
(6300)
(6246)
(5946)
(5939)
(5862)
(5788)
(5770)
(5185)
(4934)
学科
(45071)
经济(45017)
管理(33890)
(32055)
(24852)
企业(24852)
方法(18276)
数学(16748)
数学方法(16588)
中国(16027)
(15282)
(14493)
(13769)
(12056)
银行(12052)
(11581)
(11061)
贸易(11052)
(10799)
(10373)
金融(10373)
(9706)
业经(9005)
(8532)
农业(8473)
(8397)
财务(8383)
财务管理(8357)
税收(8160)
(8111)
机构
学院(161507)
大学(160816)
(75015)
经济(73369)
管理(62151)
研究(55860)
理学(51358)
理学院(50852)
管理学(50314)
管理学院(49987)
中国(48841)
(41872)
(34372)
财经(30993)
科学(28316)
(28022)
(28003)
中心(26186)
(25921)
研究所(24063)
经济学(23243)
北京(22988)
财经大学(22827)
(22064)
经济学院(20980)
(20496)
(20002)
(19560)
师范(19422)
(18522)
基金
项目(89973)
科学(71442)
研究(71107)
基金(65817)
(55189)
国家(54730)
科学基金(46794)
社会(45150)
社会科(42897)
社会科学(42886)
基金项目(33121)
(33082)
教育(32519)
编号(30055)
资助(28613)
(28506)
自然(28170)
自然科(27432)
自然科学(27425)
自然科学基金(26961)
成果(26464)
(21646)
课题(20981)
(19958)
重点(19850)
(19665)
教育部(19028)
人文(18470)
(18434)
项目编号(18352)
期刊
(90492)
经济(90492)
研究(59131)
中国(34214)
(31810)
(28434)
金融(28434)
管理(24989)
(20243)
科学(17753)
学报(17465)
教育(17039)
财经(16473)
经济研究(15237)
业经(14941)
大学(14341)
(14047)
学学(13334)
农业(13261)
技术(12929)
问题(12198)
(12048)
国际(10861)
理论(10628)
实践(9491)
(9491)
商业(8549)
技术经济(8176)
现代(8080)
经济管理(8038)
共检索到269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明艺  陈飞  
一、引言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买进或卖出二级市场债券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作为货币政策三大工具之一,相对于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贴现而言,公开市场操作因其主动性、灵活性和微调性而备受各国中央银行青睐。尤其表现在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方面,美国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向东  
国债市场发展的根本出路:公开市场操作李向东我国恢复国债的发行已13年了。在国债流通转让市场开放以前,由于国债发行规模较小,且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因此,国债发行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困难。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增大,发行方式的改革,以及国债流通转让市场的全面放开,...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朱强   田晓景   熊德金  
开展国债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如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严格、规范、高效地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活动,需要创造哪些外部条件,以及如何在经济体制转轨期实施较为正确的操作策略,仍有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就此略述已见,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一、公开市场业务及其在我国的影响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买卖政府债券)用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公开市场业务启动后,对我国的经济运行具有广泛的影响: 首先,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以买卖国债的形式吞吐基础货币,可以调节商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明艺  陈飞  
随着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从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调控为主,公开市场操作越来越成为主要的间接调控手段。相比政策性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票据,国债因其所具有的优势决定了其更加适合作为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本文通过中美国债比较,认为通过优化国债投资方向和国债期限结构等一系列政策手段,解决目前我国国债在发行规模、期限结构、投资者资产结构和市场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使得以国债作为主要工具更加具有可行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毓秀  
国债市场具有筹资功能和调节功能 ,前者与财政政策有关 ,后者为货币政策操作提供基础条件 ,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点。国债市场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国债市场的基本格局 :即期限结构与持有者结构。我国国债市场无论是从期限结构还是从持有者结构看都偏重于筹资功能 ,而调节功能不足 ,影响了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 ,因此应从期限结构与持有者结构的角度完善国债市场 ,从而为货币政策操作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邓晓兰  段从峰  
本文认为由于国债安全性高、收益稳定,尤其是短期国债具有期限短、变现性强、市场表现活跃等特点,符合公开市场操作的要求,理应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流工具。目前,央行票据作为操作工具的局限性显现,国债具有的优势可弥补其局限。长远看,随着短期国债规模的扩大,央行票据将淡出,国债将成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流工具。但当前国情下,国债与央行票据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替代,二者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并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永芬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兴起的公告操作方式,不仅使公开市场业务突破了对国债规模要求的限制,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公开市场业务的缺陷,提高了货币政策的运行效率。鉴于我国国债规模相对较小,远远不能适应公开市场操作要求的情况,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积极创造条件实行不依赖于国债规模且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即公告操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照南  
国债交易市场与公开市场业务杨照南将国债市场与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结合起来,是强化财政金融宏观调控手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重要方面。1994年起,我国财政部不再向中央银行借款或者透支,而是采取发行1000多亿元国债的方式增加收...
[期刊] 征信  [作者] 谷晓然  
[期刊] 征信  [作者] 谷晓然  
创新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并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对于完善流动性供给机制及稳定金融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在外汇占款增速逐渐放缓的背景下,我国陆续推出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和抵押补充贷款等创新金融工具,提升了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与精准性,促进了金融发展的稳定与经济运行的平稳,通过优化、完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箱,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加快货币政策由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转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钧陶  
公开市场操作的开展,必须具备一系列条件。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和国债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经济金融的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的时机已日趋成熟,虽然存在一些欠缺,但相信在不断改革探索中,在公开市场操作过程中,会更加完善和成熟。 1.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建立新型关系,且调控过程中能做到相互协调。就公开市场操作所需条件而言,在宏观调控体系中,最重要的是中央银行与财政部的相互协调。首先应禁止财政部向中央银行进行直接融资(自动透支),否则财政通过该渠道创造的货币会影响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影响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的控制力,并且将不能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创造足够的操作工具。其次中央银行初始购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靖  周明智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主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调控基础货币和利率。公开市场业务近年来也已成为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工具之一。当今我国面临着流动性过剩、外汇占款迅猛增长、通胀压力加大等问题,因此研究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效率尤为必要。鉴于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对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并加强管理防范,本文选取了从2009年到2013年间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相关指标,考察公开市场操作在引导市场利率、满足商业银行资金需求、影响基础货币投放等方面的效果。并通过对目前我国存在的阻碍公开市场业务有效发挥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倪志良  赵春玲  
一、国债发行与货币供给 1998年和1999年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分别为3808.7亿和4015.3亿,1998年的数字尚不包括面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行的30年期记账式特别国债2700亿元。2000年财政部全年累计在国内发行国债4657亿元。凭证式国债共发行三期,发行1900亿元,占全年国债发行总额的41%;记账式国债全年发行2519.5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靖  周明智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公开市场操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对市场经济的调控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问题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1.公开市场操作目标的阶段性。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目标仍是货币供应量和长期利率。由于我国货币传导机制不是非常顺畅,使得我国利率水平不能真实反映资金供求关系。就目前情况来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