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6)
- 2023(12575)
- 2022(10248)
- 2021(9737)
- 2020(7903)
- 2019(17883)
- 2018(17878)
- 2017(34666)
- 2016(18935)
- 2015(21573)
- 2014(21540)
- 2013(21332)
- 2012(19779)
- 2011(18033)
- 2010(18706)
- 2009(17611)
- 2008(17680)
- 2007(16133)
- 2006(14794)
- 2005(13471)
- 学科
- 济(76784)
- 经济(76664)
- 业(59435)
- 管理(52536)
- 农(50925)
- 企(37180)
- 企业(37180)
- 农业(33755)
- 方法(25514)
- 中国(24200)
- 业经(23986)
- 制(22957)
- 数学(21997)
- 数学方法(21722)
- 财(20164)
- 体(15693)
- 学(15456)
- 银(15199)
- 银行(15177)
- 贸(14744)
- 贸易(14734)
- 地方(14688)
- 行(14582)
- 易(14439)
- 发(13897)
- 融(12775)
- 金融(12770)
- 农业经济(12619)
- 策(12192)
- 土地(12087)
- 机构
- 学院(278688)
- 大学(273784)
- 济(114035)
- 经济(111511)
- 管理(103218)
- 研究(94957)
- 理学(87808)
- 理学院(86851)
- 管理学(85406)
- 管理学院(84938)
- 中国(76466)
- 农(62968)
- 京(58479)
- 财(56403)
- 科学(56154)
- 所(48313)
- 农业(48088)
- 业大(45086)
- 江(44942)
- 中心(44482)
- 研究所(43002)
- 财经(42997)
- 经(38839)
- 范(37727)
- 师范(37390)
- 北京(36657)
- 州(34965)
- 经济学(34007)
- 院(33818)
- 财经大学(31238)
- 基金
- 项目(176093)
- 科学(138061)
- 研究(135500)
- 基金(125261)
- 家(108590)
- 国家(107548)
- 科学基金(90700)
- 社会(85500)
- 社会科(80484)
- 社会科学(80457)
- 省(70361)
- 基金项目(66373)
- 教育(61852)
- 划(58460)
- 编号(57928)
- 自然(55117)
- 自然科(53708)
- 自然科学(53694)
- 自然科学基金(52713)
- 资助(49233)
- 成果(48336)
- 课题(40533)
- 重点(39975)
- 部(39936)
- 发(39748)
- 制(38782)
- 创(37028)
- 性(35411)
- 农(34978)
- 国家社会(34970)
- 期刊
- 济(139737)
- 经济(139737)
- 研究(84799)
- 农(66655)
- 中国(65599)
- 农业(44898)
- 财(42572)
- 学报(42038)
- 科学(41002)
- 管理(35881)
- 教育(33706)
- 大学(33496)
- 融(32684)
- 金融(32684)
- 学学(31706)
- 业经(28758)
- 技术(23908)
- 财经(21338)
- 业(20964)
- 问题(20023)
- 经济研究(19415)
- 经(18286)
- 版(16091)
- 农村(15891)
- 村(15891)
- 农业经济(15567)
- 世界(14127)
- 贸(13610)
- 经济问题(13488)
- 现代(13056)
共检索到435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昊旻 胡宜挺
"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农村,而其焦点在于农地产权流转创新及其市场化程度,受制于历史习性、制度特性(制度模糊、产权权能虚置)等约束,我国的农地经营流转制度还很不完善。作为农民最重要的"财产",农地产权市场化流转的关键是解决农地资产产权的权能配置及其合约激励问题。不同的合约权利结构(S)决定经济制度及其变迁(I)的本质,而主体行为选择(C)的方向及其获得的绩效水平(P)既是制度创新的结果,又是引致制度变革的原因。文章整合多学科理论,以承包合约的静态与动态权利结构分析为起点,提出基于"权利结构—制度变迁—行为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艳平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现有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度,不利于新型农业技术的应用、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实现产业化的经营,目前已成为限制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土地流转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规模经营、促进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也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要求。因此,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规范土地合理有序流转,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在流转中不受侵害,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选择。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业现代化 城镇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骐瑛
土地作为农村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对我国农业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而农村土地流转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发展农业经济的主要手段与必然要求,而纵观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演进路径,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弊端十分明显。基于此,本文结合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存约束因素,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演进路径 制度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昂
本文阐述农村土地流转信托的内涵及其特点,从农村土地流转信托业务的信托当事人风险、系统性风险及非系统性风险等角度揭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风险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并给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信托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型农村土地使用权信托市场机制,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信托服务平台的功能等农村土地流转信托制度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
信托 三农问题 农村土地流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智增
构建一个既可保证农村土地正常流转,又能保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增进农村土地资源科学配置的土地信托制度,是时代发展的诉求,而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信托制度仍存在一些不足,为此,我们必须通过采取多元化的信托流转方式,加强农村土地信托立法和监督,加强农村土地信托制度宣传,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有效措施完善我国农村土地信托制度。
关键词:
三农 土地信托 土地流转 完善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丽华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将全面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多个方面。本文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实状况出发,确定了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并针对顺利实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目标提出了现实的路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全方面、多角度对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原则 路径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萍
制度供求分析是研究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一个性质良好的分析框架。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供求矛盾运行分析表明,农村土地在农业用地范围内不同集体之间的流转限制较多、农村土地流转为非农用地只能通过行政手段实现,这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需求间形成了强烈的冲突。中央政府供给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时要平衡考虑农民利益、公共利益和官僚利益,至于哪种利益在中央政府决策时起到决定性作用,要看政府存在的义理性基础是否受到威胁。中央政府可以通过顶层制度设计和政治体制改革、农民可以通过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制度供给 制度需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亦琴
一、新制度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流转传统体制框架下,我国农村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农村土地实行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依存于这种制度背景和经济结构,农民对土地有着高度的依赖性,土地在相当高程度上承担着养育、就业、保险和生活福利保障功能,远甚于体现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生产要素"的生产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曾芳芳
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当前农民、农村最关心、最热门的话题,被誉为农村的"第二次土地革命"。自古以来,土地对于中国这个农业大国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可以说,土地问题关系中国未来发展,关系广大人民福祉。土地问题,其实质就是民生问题!因此,我们应该着眼民生大计,从政策、机制、模式三管齐下,构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农村土地健康有序流转,加快城乡统筹步伐。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政策 机制 模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哲
土地是农民生存的基础,也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2012年12月31日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中所体现的财产权、发展权、自由平等权进行论述,以期对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经营,实现强农惠农富农,最终实现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芙
所谓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在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属和农业用地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将土地使用权从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转移给其他农户或经营者,其实质就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土地作为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楚玲
本文从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土地规模经营等方面论述了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必要性,调查和分析了目前湖南省农村试行的一些土地使用权流转形式及其利弊,最后提出了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应采取的几项对策。
关键词:
农地流转,两田制,租赁,农地估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玲 熊启泉
土地流转能够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广阔空间。不断提高的土地流转率,表达了环境条件变化对新制度安排的强烈要求,反映了以土地为代表的农业生产要素要求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要求,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新的制度供给已成为一个重大而迫切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土地制度 土地流转 制度变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彤
越南在保持农村土地国有化的前提下,制定了农地终身使用并可继承的政策,开启了农地流转市场化的体制先河,并有效促进了庄园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目前,越南基本完成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制度框架,并在法律与制度层面不断完善与匹配,以适应经济改革的需要。越南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发展历程说明,土地所有权性质不会成为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制度障碍。中国在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法律的匹配性,并立足南北农村土地特质差异和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现实国情,兼顾制度推广的普适性和特殊性要求,鼓励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石涛 李军 刘成虎
在明清时期,由于土地产权独立性增强,土地交易日益频繁,土地流转加速,使得土地交易更加复杂,也更为零细化。通过回顾明清土地产权构成的变化,梳理当时的土地流转方式,并分析影响土地流转的几个因素,以期对明清农村土地产权流转的趋势有更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
产权 产权流转 分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