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95)
2023(9913)
2022(8522)
2021(8247)
2020(6844)
2019(15366)
2018(15267)
2017(31051)
2016(16737)
2015(18597)
2014(18752)
2013(18521)
2012(17261)
2011(15603)
2010(16025)
2009(15471)
2008(15696)
2007(14202)
2006(12907)
2005(11996)
作者
(45244)
(37470)
(37409)
(36074)
(23938)
(17677)
(17332)
(14132)
(14066)
(13772)
(12599)
(12314)
(12137)
(12074)
(11952)
(11513)
(11156)
(11143)
(10857)
(10848)
(9614)
(9192)
(8933)
(8554)
(8548)
(8529)
(8474)
(8310)
(7573)
(7298)
学科
(61216)
经济(61111)
管理(60000)
(53227)
(43334)
企业(43334)
(33173)
方法(24270)
(22546)
(22280)
数学(21439)
中国(21365)
数学方法(21181)
(16565)
财务(16534)
财务管理(16483)
企业财务(15643)
(15311)
贸易(15303)
(15056)
财政(14854)
(14496)
银行(14487)
业经(14256)
(14250)
(13774)
(12651)
体制(12133)
(12100)
农业(11947)
机构
学院(236094)
大学(234160)
(104203)
经济(101983)
管理(91814)
理学(77507)
研究(77255)
理学院(76767)
管理学(75817)
管理学院(75352)
中国(63679)
(62402)
(48646)
财经(44326)
科学(40879)
(39850)
(38109)
(37539)
中心(35743)
研究所(32999)
(32531)
财经大学(32259)
经济学(32231)
北京(31377)
(29284)
经济学院(28940)
业大(28351)
(28185)
(28031)
师范(27984)
基金
项目(141032)
科学(111517)
研究(110317)
基金(102380)
(86181)
国家(85436)
科学基金(73622)
社会(71139)
社会科(67482)
社会科学(67467)
(53775)
基金项目(52693)
教育(50519)
编号(46391)
(44731)
自然(43951)
自然科(42860)
自然科学(42851)
资助(42581)
自然科学基金(42088)
成果(40349)
(33094)
(33024)
课题(32207)
重点(31222)
(30175)
(30036)
国家社会(29205)
(29066)
教育部(29034)
期刊
(123333)
经济(123333)
研究(80378)
(52940)
中国(50010)
管理(35747)
(30595)
(29577)
金融(29577)
学报(27767)
科学(27189)
教育(24354)
财经(23082)
大学(22919)
学学(21529)
业经(20505)
经济研究(20420)
农业(20197)
(19714)
技术(19388)
问题(16839)
(15245)
国际(12604)
理论(12585)
会计(12408)
财会(11843)
(11279)
现代(11252)
商业(11239)
技术经济(11186)
共检索到380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鹏  
一、提高财政汲取能力,增加国家财政收入。1.推进税制改革,调整税收结构。大力推行税费改革,提高宏观税负水平,完善税制,强化征管,减少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率损失,充分保证政府供给公共产品必要的资金需求,理顺对公共产品供给投入的资金来源。税费改革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税制的完善主要应在公平和效率两大原则基础上,贯彻统一、规范、简便的原则,国家已经十分重视这一改革。除将现有预算外收入中某些合理收费转为税收方式固定以外,还应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建军  
农村公共产品的普遍短缺已严重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文章首先回顾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过程,从总量和结构两个维度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实困境;其次,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层面探究了目前产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原因;最后,文章提出从短期完善与修正现有供给制度、中期理顺供给制度的传输途径与供应形式、长期集中根除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壁垒的动态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英  洪源  
随着"十一五"规划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次对此进行了根源分析,并提出了完善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战略改革方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亮  
围绕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考察了供给制度的运行效果,指出了供需悖论现象的存在;(2)从供给责任主体、供给方式、资金筹集机制、需求沟通机制等四个层面分析了供给制度的现实困境;(3)运用公共经济学、政治学等理论针对性的提出了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晓斌  夏厚俊  胡振虎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是个连续过程,变迁中引发的问题及其他相关制度安排的路径选择,源于依赖于发展战略的制度环境。本文认为,市场经济下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必须从制度环境的变迁入手,对政治制度环境和法律制度环境实行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强制性变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丽娅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为基础条件的。但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城乡“二元”经济原因造成的公共产品严重短缺和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乡财政困难这两大困境直接制约着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本文从农村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入手,以转型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的现状为线索,分析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缺陷及形成的原因,并进而推论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思路及实现城乡一体化、多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对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鄢奋  
通过对日本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和特点分析,认为政府、农协及民主的决策程序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重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文辉  
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直沿袭着与乡绅治理制度相适应的供给制度,乡绅对乡村社会公共秩序维护和公共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的低水平供给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民公社时期,中国政府组织和动员农民用劳动力最大限度替代资金的方式,实现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提高。改革后,农村大多数公共产品仍沿袭制度外供给体制,主要由收入远低于市民的农民筹资来提供。所以,农民负担问题实质上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江明融  
长期以来,我果实行的是城市偏向型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供给成本分担不合理,公共产品收益分享不公平,供给决策机制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失衡。因此,必须根据公共财政的要求,实行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傅道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得到不断完善,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仍然面临不少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必须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构建多层次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构建公开、透明和民主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实现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与生产的适度分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法律、法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秀生  杨刚强  
农村公共品是区别于农民私人产品,用于满足农村社会的公共需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社会产品或服务。它既包括中央政府提供的覆盖农村地区的全国性公共品,也包括地方政府和农村组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武振荣  
一、引言近年来,许多学者结合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从政府责任的视角,张军和何寒熙、陈永新、马晓河和方松海等认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且供需结构失调,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划分不清,政府重城市轻农村,规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而农民自身又缺乏负担供给责任的能力。从公共财政的视角,张军和何寒熙、刘鸿渊、林万龙和刘仙娟等认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及税费改革的一个后果是中央财政的事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晔  臧日宏  
我国新一轮农村改革,针对的病根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目标是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重要的推手,应完善各级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分工模式。选取2003~2011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一定的负面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定洋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变迁的实质是国家发展战略转变,国家治理转型、经济体制变革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安排变革,变迁的逻辑是供给主体呈现多元项辨证发展,筹资制度体现传统国家与现代国家的重要区别,决策制度要求由集权的"自上而下"向民主的"自下而上"决策转变,生产管理制度反映由"自我生产管理"向"公共生产管理"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洪文  张应良  
我国当前农田水利建设满足不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根源在于资金匮乏和动力不足。改变这种状态的逻辑起点是进行供给制度创新。政府主导是其基本职责所在,社会参与则需要动员激励。农田水利建设动员机制应该是国家动员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的整合,动员主体的培育与动员方式的选择就成为农田水利建设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应从建设法律规章、完善公共财政、建立合作机制三个方面着手,促进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