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76)
2023(7013)
2022(5889)
2021(5443)
2020(4328)
2019(9805)
2018(9978)
2017(20514)
2016(11185)
2015(12444)
2014(12631)
2013(12731)
2012(12020)
2011(11218)
2010(11615)
2009(10912)
2008(10587)
2007(9679)
2006(9170)
2005(8316)
作者
(32479)
(26643)
(26553)
(25627)
(17067)
(12453)
(12149)
(10251)
(10165)
(9733)
(9044)
(8733)
(8570)
(8481)
(8409)
(8303)
(7957)
(7858)
(7842)
(7730)
(6636)
(6593)
(6416)
(6133)
(6074)
(6049)
(5992)
(5828)
(5313)
(5273)
学科
(47158)
经济(47109)
管理(36041)
(27311)
(19736)
企业(19736)
中国(18704)
环境(17318)
方法(16397)
数学(14942)
数学方法(14780)
(14644)
(12083)
地方(11674)
(11312)
(9976)
(9851)
银行(9843)
(9637)
贸易(9631)
(9525)
(9406)
(9359)
(9173)
农业(8998)
业经(8919)
(8157)
(8097)
生态(8060)
(8036)
机构
学院(164350)
大学(161937)
(72661)
经济(70885)
管理(62649)
研究(58535)
理学(52417)
理学院(51800)
管理学(51131)
管理学院(50812)
中国(46909)
(36664)
(35385)
科学(33576)
(29038)
财经(27696)
中心(26726)
(25801)
研究所(25687)
(24935)
北京(23199)
(23141)
经济学(22066)
(22018)
师范(21896)
(21790)
(20755)
业大(20751)
财经大学(20159)
经济学院(19934)
基金
项目(100475)
科学(79821)
研究(76806)
基金(72744)
(62042)
国家(61563)
科学基金(52682)
社会(49381)
社会科(46923)
社会科学(46913)
(38562)
基金项目(38435)
教育(33741)
(33049)
自然(32392)
自然科(31436)
自然科学(31429)
编号(31360)
自然科学基金(30793)
资助(29509)
成果(25871)
(23549)
(22574)
重点(22552)
课题(22312)
国家社会(20106)
(19861)
发展(19621)
(19319)
(19291)
期刊
(86845)
经济(86845)
研究(55714)
中国(30599)
(25261)
管理(22387)
(21505)
金融(21505)
(20612)
科学(19967)
学报(18534)
教育(15333)
业经(14849)
大学(14487)
农业(13951)
学学(13670)
问题(13508)
经济研究(13500)
财经(13068)
技术(12471)
(11293)
(10099)
现代(8960)
理论(8836)
资源(8619)
国际(8546)
(8422)
实践(7982)
(7982)
商业(7964)
共检索到258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强  张红波  
1.健全低碳生态城市领导体制。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一项量大面广的系统工程,开展低碳生态建设实践的多数省市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宏观指导,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保障工作全面落实。保定市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市政府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低碳城市建设协调机构,成立统一的低碳城市管理部门,统筹低碳城市建设与节能减排、"太阳能之城"建设、"蓝天行动"、"碧水计划"的实施。杭州市委、市政府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海云  刘勇  
1.注重低碳税收政策的顶层设计与整体协调。我国本轮结构性减税的操作遵循了宏观调控与税制优化两种操作方式,宏观调控侧重对宏观经济总供求波动的总量管理,具有相机抉择的权宜性与时效上的约束性。而税制优化侧重对整体税制结构的规范、调整、优化与完善,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当前,伴随着国际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炳南  唐利  张浩  
低碳城市建设和生态效率提升是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波特假说”和“遵循成本假说”理论,文章利用2007—2018年中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DID方法实证考察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生态效率水平,这一结论在分别进行PSM-DID检验、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等多种情景下依然稳健;异质性检验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东部地区以及非资源型城市的正向作用较强;从影响机制看,低碳城市试点政策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从而促进生态效率提升;进一步地,低碳城市试点的政策效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其对相邻城市的生态效率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卢浩  
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中美股市政策体系及其异同 ,提出了借鉴美国经验 ,完善我国股市政策的若干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卢浩  
为了规范、发展股票市场,迎接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我国有必要借鉴国际惯例,完善股市政策体系。为此,加强对我国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股市政策的比较研究十分必要。我国股市起步于80年代中后期,1990年12月上海证交所开业,这标志着中国股票集中交易市场的出现。我国股市发展至今不过10多年,与西方历经百年以上的成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颖  惠冰  
面对全球变暖的客观现实,各国均已将城市低碳发展列入了国家战略议程。中国作为负责的大国,面对国内国际环境,也积极参与全球碳减排行动,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政策。但是当前城市低碳生态发展政策却存在着政策价值偏离、政策执行功利化、政策结构单一、政策评估不足等方面的误区,分析城市低碳发展政策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对于进一步落实低碳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寰  何广  肖义  
【目的】高质量建设低碳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落实低碳发展理念与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因此考察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意义凸显。【方法】本文运用2006—2019年中国216个城市面板数据,以第二、三批低碳城市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PSM-DID)并通过稳健性测试,多维度分析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并采用中介模型考察低碳试点政策的影响机制。【结果】(1)与非试点城市相比,低碳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且纳入平行趋势、安慰剂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显著。(2)低碳城市试点均能通过提升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和减少能源消耗量来发挥碳减排作用。(3)低碳城市试点碳减排效应具有显著异质性。碳减排效应在东部、中部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要强于西部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基于“胡焕庸线”视角下低碳试点政策对东南半壁城市的碳减排效应较西北半壁城市更为明显。【结论】本文从多维度评价第二、三批低碳城市试点的碳减排阶段性成效,有助于深化低碳发展理念、探索低碳发展路径,为未来更多城市系统性进行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借鉴。新形势下低碳城市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制定差异化与精准化路径促进绿色发展,为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基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建华  鞠晓峰  王立志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政府于2009年11月26日公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减排和低碳发展的迫切需要。石油行业既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也有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促使国家减排目标实现的迫切任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丁丁  杨秀  
本文对低碳试点省区和低碳城市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分析。从加强战略规划引领、完善实施体系和配套政策、推进产业低碳化发展、加快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以及倡导低碳消费和低碳生活理念等方面对低碳试点地区的工作进展进行了综述,从建立多样化的低碳发展保障与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地探索不同发展模式两方面总结了低碳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低碳试点工作仍面临统一认识、提高目标先进性、加大落实力度,以及完善配套政策和人才队伍等挑战。本文对进一步深化低碳试点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志新  刘名多  
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旨在实行城市的低碳经济,同时城市的发展也要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和导向。所谓低碳下的贸易行为就是以低碳经济为背景,在城市对外贸易过程中保持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文章从地级市贸易层面展开研究,通过对迄今为止公布的36个低碳试点城市和随机选取的85个对照样本城市进行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低碳试点城市政策对所有36个试点城市的进出口贸易依存度和进口贸易依存度分别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出口贸易依存度也为抑制作用但不显著,政策对于第二批28个试点城市的效果要明显优于第一批的8个试点城市。进一步创新性地将低碳城市政策进行量化分析,探究低碳政策的影响因素,进而为以后城市发展政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林红  王娟  徐彦峰  
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旨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低碳下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就是在企业技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保持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论文从地级市企业技术创新层面展开研究,以国家统计局划分的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为例进行分析,通过对迄今为止公布的36个低碳试点城市和随机选取的85个对照样本城市进行双重差分法(DID)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有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并且这一结果在稳健性检验、反事实检验之后依然成立;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扩大了试点城市和样本城市在企业技术创新值上的差距,低碳试点城市政策对第一批试点城市的影响大于对第二批试点城市的影响;低碳试点城市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故低碳试点城市政策的实施不仅能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能缩小不同等级城市间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差距,为未来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借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艺轩   于歆   梁月虹   童诗淇  
碳信用交易能提升碳减排项目经济性,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碳金融工具之一。中国自愿减排交易的主要产品为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自2012年起在地方碳交易所交易,而全国CCER交易体系建设则于2023年启动。本文通过详细回顾CCER在地方试点交易现状,发现其存在产品单一、交易机制割裂、项目计入期过长等问题,导致碳市场资源配置受限、成交价格割裂、实际交易供过于求。由此,本文提出三条政策建议:一是参考核证碳标准丰富CCER交易产品类型;二是完善全国与地方CCER交易衔接机制;三是拓展CCER跨境交易。这对于建立中国长期碳信用交易体系、完善交易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巍   姚海东  
将2010年起陆续推出的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视作一项“准实验”,利用2000~2019年中国24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的方法,研究其对于城市碳排放的影响以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非试点城市,试点城市的碳排放显著降低了10%;政策在东部地区效果显著。同时,森工城市和非资源城市在成为试点后减排效果显著;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主要通过绿色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来影响城市减排。因此,应继续扩大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覆盖范围,同时在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实施过程中注意保障其可持续性,因地制宜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景国文  
文章采用2004—2018年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抑制了FDI的流入,但影响效果存在滞后性;机制分析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抑制了FDI流入,而环境规制效应、融资约束效应并不显著。研究结论对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和合理利用FDI具有积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佩枫  王群伟  张浩  张慧明  
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正面临经济增长乏力和生态危机的巨大压力,亟待创新。低碳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一种新的范式,已受到政府与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并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尽管如此,低碳城市建设尚存在概念不统一、碳核算精度欠佳、评价指标体系过于静态、城市低碳建设模式趋同、新能源产业财政支持重点偏颇、居民低碳意识到行为转化难以及政府间协调机制缺乏等诸多问题。在梳理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优化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