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62)
2023(5848)
2022(4806)
2021(4555)
2020(3963)
2019(8713)
2018(8798)
2017(18306)
2016(9256)
2015(10716)
2014(10669)
2013(10850)
2012(10321)
2011(9477)
2010(9815)
2009(10031)
2008(9056)
2007(8343)
2006(7860)
2005(7477)
作者
(26606)
(21457)
(21275)
(20716)
(13445)
(10181)
(10059)
(8358)
(8074)
(7958)
(7203)
(7198)
(6929)
(6855)
(6676)
(6520)
(6304)
(6293)
(6162)
(6125)
(5537)
(5185)
(5063)
(5004)
(4926)
(4900)
(4786)
(4772)
(4326)
(4240)
学科
(35955)
经济(35910)
管理(30379)
(28314)
(25944)
金融(25944)
(24573)
银行(24571)
(23884)
(22359)
企业(22359)
中国(20514)
(14900)
方法(14894)
(13791)
数学(13298)
数学方法(13223)
(11314)
中国金融(11173)
(9991)
财务(9968)
财务管理(9950)
企业财务(9580)
业经(9531)
(8581)
贸易(8569)
(8466)
地方(7945)
(7695)
农业(7519)
机构
大学(135664)
学院(135358)
(60107)
经济(58753)
管理(51997)
中国(44466)
研究(43381)
理学(42528)
理学院(42172)
管理学(41735)
管理学院(41489)
(34537)
(28820)
财经(26267)
(23600)
中心(23569)
科学(21844)
(21051)
(20496)
(20367)
(19761)
银行(19758)
财经大学(19448)
金融(19395)
经济学(19340)
北京(19215)
(18579)
研究所(18167)
人民(17811)
经济学院(17714)
基金
项目(76481)
研究(60882)
科学(59213)
基金(55072)
(45769)
国家(45363)
社会(38812)
科学基金(38559)
社会科(36958)
社会科学(36952)
基金项目(28707)
(28607)
编号(27146)
教育(26376)
成果(24405)
(23604)
资助(23093)
自然(21878)
自然科(21234)
自然科学(21224)
自然科学基金(20858)
项目编号(17825)
(17462)
课题(16982)
(16693)
(16639)
重点(16476)
国家社会(16180)
(15750)
(15500)
期刊
(67198)
经济(67198)
研究(46032)
(34787)
金融(34787)
中国(26779)
(26696)
管理(18767)
(16219)
学报(15876)
科学(13829)
财经(13328)
大学(12137)
经济研究(11567)
(11271)
理论(11181)
学学(11156)
业经(11033)
图书(10378)
实践(10350)
(10350)
教育(10248)
农业(10001)
技术(10000)
问题(9386)
(8716)
国际(8251)
情报(7201)
书馆(7041)
图书馆(7041)
共检索到225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骆君彦  
我国已初步建立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法律体系,但同金融改革发展相比,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立法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应尽快完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主要基本法律制度,以保护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权利,维护金融稳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方乐  
信息技术的革新在促进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亦加剧了个人金融信息危机的形成。既往适用的金融隐私保护模式无法调和"利用"与"保护"两市场需求间的矛盾。对此,立法者借由《民法典》《个保法》等法律规范的制定重构了"权利-义务-责任"体系,彰显了兼顾个人金融信息保护与利用的改革理念。然则,未有针对性考量金融场景特殊诉求的缺憾使得立法者遗留了个人金融信息法律体系不周延、"同意例外规则"供给不足、信息处理者事中与事后的保护义务相对缺失、权益救济机制有效性差等未竟课题。因而,有必要以专门性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法律规范的出台为契机,构造起差异化"同意例外规则"、全周期保护义务以及递进式权益救济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俊丽  
近年来,随着金融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深化,全国范围内个人金融信息泄露、贩卖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经济秩序和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在金融信息保护方面存在基础立法缺乏、打击力度不够、监管部门职责不清、信息主体及相关各方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借鉴欧盟经验,我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立法应着力从法规体系建设、明确监管机构和监管职责、惩戒机制建设、信息保护救济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全面强化个人金融信息保护。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曹树金  王志红  古婷骅  
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是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智慧城市的内涵、信息类型和信息环境特征以及国内外个人信息安全立法现状,总结出从信息产生、传播到信息存储和使用四个阶段过程中个人信息安全存在的风险与对应的信息权利以及政府、智慧服务提供商和第三方在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信息权利保护七项立法原则、政府公权力适度四项立法原则、智慧服务提供商责任明确五项原则以及第三方限制交易三项原则。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谢珺  
图书馆是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场所,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图书馆的读者个人信息保护义务有相关规定,但是法律层次不高。我国现行法律虽已将个人信息纳入民事权益加以保护,但立法上欠缺完善的配套规定。因此,我国图书馆法中应当明确该义务及法律责任对推进图书馆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职责、利用读者个人信息的基本内容和程序、违反该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  杨宇焰  李敏敏  
聚焦线上金融活动中个人金融信息保护问题,对部分开展线上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小贷公司、征信机构等开展调研,对机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机制和制度建设、技术防范、查询授权、规范采集使用、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线上金融活动中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在法律、技术和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法律体系、健全内控机制、引导数据市场发展、加强合规监管、强化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田晓超  
个人金融数据是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时积累的重要基础数据,涉及金融消费者个人隐私保护。在金融业信息化水平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个人金融信息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近期,笔者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部分金融机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从制度和操作层面加以完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现行制度体系不完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面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军发  
个人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市场伦理和道德文化建设的基础,而且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庞大资源。在当前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的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使得个人信息保护日趋重要。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个人信息保护经验,合理地利用、保护信用信息数据,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德旭  
1.开展全国金融知识普查,全面评估消费者金融素养差异。对消费者金融素养的把握是制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配置金融消费者保护资源、提高金融消费者保护成效的重要支撑。在总结中国人民银行2015年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的基础上,拓宽抽样范围,开展全国金融知识普查,系统掌握不同区域及性别、年龄、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远  
金融标准已成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制度重要组成部分。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标准的保护机制有公法规制与私法保护两条路线,通过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标准与金融机构服务文本的文本契合度比对可以发现: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标准在公法规制与私法保护两条路线之间,存在较大“保护盲区”。虽然金融标准对个人金融信息保护产生积极影响,但不应回避在包容审慎原则下“内生于市场”的金融标准与“外生于市场”的金融法律,在生成机理和治理逻辑的根本差异。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标准的保护逻辑需要不应陷于单一的工具主义的管制思维,而需强化金融法律限定与引导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标准生成的竞优环境,厘清金融标准生成的驱动方向,消除个人金融信息安全标准两种保护机制之间的保护盲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江鸿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消费者保护和金融安全之间的内在关联,而金融领域的消费者保护随即成为国际社会金融立法及政策的热点。本文拟借鉴次贷危机以来英国、美国在金融消费者保护立法方面的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史强  
随着互联网消费在我国的迅速发展,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公民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面的监管,刑法也应当修正在严重侵犯公民个人金融信息的犯罪规制方面所存在的漏洞;互联网市场只有平衡对商业利益的追求与对公民私权的保护,才真正符合经济上的自由主义;在互联网消费中实现对公民个人金融信息的刑法保护,既需要完善相应刑事立法,还应建立刑事司法与行政监管的有效合作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辉  
2022年4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全文共48条,核心是对我国未来的金融风险处置事件和处置措施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在第四章“金融风险处置”的第三节“处置措施和工具”中,意见稿首次从法律层面拟设金融机构减记债工具,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的金融风险处置创新。然而,减记债作为一种金融机构“生前遗嘱”的特殊安排,目前还面临着法制供给不足以及如何与现行法律制度协调的问题。笔者将结合国外相关立法的经验,探讨我国金融机构减记债工具的完善之策。
关键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帆  
个人金融信息是与公民个人开展金融活动相关而产生、采集的金融交易信息及公民个人身份信息,关联到公民个人人格、财产等诸多权益,是个人信息重要而特殊的领域。现实中对个人金融信息的侵犯行为日益频繁和严重,亟待刑法保护。侵犯个人金融信息行为类型较多,需要全面而针对地规制,既要完善现有罪名、增设专门罪名,更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相关制度建设,方为治本之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夏建邦  
我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存在的问题2017年3月底,央行个人征信系统共收入自然人9.21亿,其中4.42亿有信贷记录,累计为各类机构提供信用报告查询服务40.6亿次。然而,在法律层面上,我国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缺乏顶层设计,尚未对个人数据保护确权立法,个人信息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