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3)
2023(1760)
2022(1547)
2021(1379)
2020(1033)
2019(2513)
2018(2382)
2017(4706)
2016(2532)
2015(2729)
2014(2578)
2013(2623)
2012(2398)
2011(2129)
2010(2115)
2009(1922)
2008(1734)
2007(1581)
2006(1443)
2005(1140)
作者
(6498)
(5394)
(5324)
(5122)
(3403)
(2514)
(2461)
(2118)
(2019)
(1912)
(1756)
(1713)
(1673)
(1649)
(1646)
(1644)
(1633)
(1590)
(1537)
(1476)
(1296)
(1278)
(1248)
(1238)
(1212)
(1197)
(1192)
(1131)
(1087)
(1082)
学科
(8586)
经济(8573)
管理(7517)
(7476)
(5602)
企业(5602)
(3854)
(3519)
税收(3438)
(3413)
(3047)
方法(3008)
中国(2852)
数学(2774)
(2754)
数学方法(2697)
农业(2552)
业经(2289)
地方(2154)
及其(1958)
政策(1901)
(1838)
贸易(1836)
(1805)
(1723)
银行(1723)
方针(1674)
(1674)
(1661)
(1661)
机构
学院(33118)
大学(31931)
(14661)
经济(14351)
管理(14107)
理学(12244)
理学院(12148)
管理学(11986)
管理学院(11919)
研究(10792)
中国(8284)
(7483)
(6163)
科学(6082)
财经(5511)
中心(5098)
(5016)
(5000)
(4870)
(4810)
研究所(4478)
业大(4282)
经济学(4207)
财经大学(4051)
(4047)
(3966)
北京(3915)
(3847)
师范(3815)
经济学院(3770)
基金
项目(22472)
科学(18173)
研究(17778)
基金(16410)
(13912)
国家(13786)
科学基金(12093)
社会(11123)
社会科(10567)
社会科学(10566)
(8777)
基金项目(8312)
教育(7663)
编号(7623)
自然(7565)
(7465)
自然科(7408)
自然科学(7406)
自然科学基金(7268)
资助(6880)
成果(6225)
(5442)
(5223)
课题(5154)
(4982)
重点(4928)
(4830)
(4653)
项目编号(4523)
创新(4513)
期刊
(16249)
经济(16249)
研究(11001)
中国(5906)
管理(5179)
(4954)
(4701)
科学(3846)
(3483)
金融(3483)
教育(3354)
农业(3311)
学报(3228)
业经(2919)
技术(2901)
经济研究(2792)
大学(2595)
学学(2450)
财经(2382)
(2226)
(2163)
税务(2026)
(1967)
理论(1897)
问题(1862)
实践(1748)
(1748)
现代(1666)
(1617)
技术经济(1571)
共检索到49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雪高  陈洁  金书秦  
本文通过对牧民收入变化的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牧民收入总体保持较快增长,但与农民和城镇居民相比,牧民收入水平明显偏低。目前,畜牧生产方式落后、牧民转产转业困难、牧区补贴力度较小、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因素严重制约牧民收入的增长。本文认为,今后促进牧民持续增收的突破口在于:提高城镇化水平、转变牧业发展方式、发展牧区非牧产业、完善补贴政策和发展牧区公共事业。因此,要以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新牧区建设和努力扩大牧业就业为抓手,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牧民持续增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课题组  严思勃  
"三农"工作是西藏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发挥中央赋予西藏特殊优惠货币政策的作用,促进农牧民增收,已成为西藏金融部门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从西藏农牧民收入概况入手阐述了西藏金融业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措施及其效果,分析了制约金融支持农牧民增收的因素并提出了金融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军  耿午  盖志毅  
由于畜产品的经营性收入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而牧区畜牧业发展的缓慢就成为制约牧民增收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制约牧区畜牧业发展的因素,提出内蒙古牧区产业调整的方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内蒙古自治区有着丰富的草原资源,为我国北方提供着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2011年,作为首批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的地区之一,自治区全面部署落实政策,开局良好。2012年,自治区在总结经验、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以巩固禁牧、草畜平衡政策成果为抓手,将督促指导调研工作常态化,扎实稳妥地推进草原补奖各项政策进一步全面落实,为促进草原生态加快恢复、牧民持续增收和边疆少数民族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师学萍  宋连久  龚红梅  何燕  
本文对西藏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特征进行了分析。从产业结构层面、家庭收入层面及政策层面三方面,分析了西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十二.五"西藏继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农牧民增收的对策应从农牧民转变思想、完善家庭收入结构、建立帮扶措施和构建集中连片致富模式;政府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第一产业投资力度、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保障措施配套增收奖励、带头人负责制、保险机制及完善社保制度等保障机制三个层面进行。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云平  李靖靖  冯玉龙  
一、问题的提出"十五"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539.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895.6亿元,年均增长17.1%,高于同期全国GDP增长速度7.6个百分点;2000年全区人均GDP6502元,仅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91.8%,到2005年全区人均GDP达到16331元,已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1.2倍,全区人均GDP五年平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印军  张燕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书勤  王法亮  郝丹丹  
改革15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农牧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长期被贫困、温饱问题困扰的千万农牧民摆脱贫困,实现温饱,正起步迈向小康。但必须看到,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的农牧民收入,自“七五”时期则进入缓慢增长阶段,增长速度下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升强  赵凯  
本文基于满意度理论与行为博弈论理论,结合农牧交错禁牧区宁夏盐池县188份农牧民满意度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成本收益与政府监管对农牧民禁牧政策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成本收益显著影响农牧民对禁牧政策的满意度,禁牧补助政策对牧业成本上升的弥补越有效,促进家庭收入增加的作用越强,农牧民对禁牧政策的满意度越高。(2)政府监督的力度与效度对农牧民禁牧政策满意度均具有显著的影响,政府监督作为禁牧政策实施公平性的重要保障,政府贯彻执行禁牧政策的力度越大,当地违规放牧的行为越少,农牧民对禁牧政策的满意度越高。因此,在切实保障农牧民自身利益的同时,还应加强政府监管,确保禁牧政策执行的公平性,以促进草原生态管护绩效和公众满意度的提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陶克涛,乌仁,吴梅荣  
草原畜牧产业是典型的传统产业,其从业者———牧民,依靠天然的水草及合理利用这些水草生存和发展。但由于人为破坏草场和超载过牧,恶化了草原生态环境,导致了草原生态———畜牧产业———牧民收入的恶性循环。因此,打破传统畜牧业经营范式,创新经营草原畜牧产业,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促使牧民收入的递增是一个便捷的路径。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怡然  龚贤  
藏区农牧民持续增收是精准脱贫的重要考量指标,旅游扶贫是藏区扶贫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基于旅游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的现实情况,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旅游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旅游发展对农牧民收入增长存在正向影响,农牧民收入增长水平取决于旅游者数量而非旅游总收入。针对结论,文章从加大宣传、深度挖掘文化和产品、增强农牧民参与能力和大力发展大众旅游增加游客数量等方面提出了通过旅游扶贫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杰  高芬  乔光华  
随着市场化改革和国家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牧民收入结构及其不平等情况发生显著变化。为此,以内蒙古为例,利用定点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牧民收入分配状况,探讨市场化因素和政府生态环境政策对牧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基尼系数与国内居民的差距不大,整体在0.4~0.5之间波动,最高值为0.47,最低值为0.41。畜牧业收入仍是收入不平等的主要贡献因素,但影响程度在逐渐下降,非牧业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在快速增加,其中畜牧业收入和非牧业收入起着拉大差距作用,转移性收入发挥着缩小差距作用。此外,工资性收入对非牧业收入不平等贡献最大,并呈增加的趋势;草原生态补奖收入对转移性收入不平等程度的贡献最大,有助于缩小差距。牧民收入的区域差异主要贡献来自于区域内差距,表明各盟市内部的收入不平等更为明显。因此,未来应进一步扩大牧民非牧业就业途径,在增加收入的过程中降低收入不平等;与此同时,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持续实施和结构调整也需不断加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亮  
甘肃民族地区农牧民收入问题一直牵挂着温家宝总理的心,如何摆脱甘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状况,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水平,在2010年使甘肃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7年全国的平均水平,笔者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造成甘肃农牧民收入低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