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73)
- 2023(4855)
- 2022(3848)
- 2021(3817)
- 2020(3517)
- 2019(8050)
- 2018(8206)
- 2017(16735)
- 2016(8776)
- 2015(9984)
- 2014(10073)
- 2013(9738)
- 2012(8568)
- 2011(7648)
- 2010(7988)
- 2009(7502)
- 2008(7282)
- 2007(6490)
- 2006(5590)
- 2005(5154)
- 学科
- 济(33918)
- 经济(33875)
- 业(29851)
- 管理(27466)
- 企(24491)
- 企业(24491)
- 方法(20089)
- 数学(18647)
- 数学方法(18157)
- 财(12077)
- 险(11021)
- 保险(10930)
- 中国(10686)
- 务(9090)
- 财务(9058)
- 财务管理(9040)
- 银(8735)
- 银行(8734)
- 企业财务(8601)
- 制(8473)
- 行(8221)
- 农(7833)
- 融(7352)
- 金融(7351)
- 理论(6782)
- 业经(6431)
- 贸(5864)
- 贸易(5860)
- 易(5734)
- 学(5049)
- 机构
- 学院(119423)
- 大学(118173)
- 管理(50190)
- 济(48369)
- 经济(47273)
- 理学(42729)
- 理学院(42398)
- 管理学(41367)
- 管理学院(41185)
- 研究(32684)
- 中国(31853)
- 财(26067)
- 京(24139)
- 财经(20175)
- 科学(18893)
- 经(18306)
- 江(17666)
- 中心(16993)
- 业大(15660)
- 所(15591)
- 北京(15526)
- 财经大学(15231)
- 农(15225)
- 经济学(14718)
- 州(14411)
- 研究所(13837)
- 经济学院(13261)
- 融(12906)
- 商学(12845)
- 经济管理(12761)
- 基金
- 项目(77374)
- 科学(61217)
- 基金(57033)
- 研究(56132)
- 家(48578)
- 国家(48226)
- 科学基金(42776)
- 社会(35642)
- 社会科(33823)
- 社会科学(33812)
- 省(30177)
- 基金项目(29439)
- 自然(28649)
- 自然科(28044)
- 自然科学(28039)
- 自然科学基金(27528)
- 教育(26463)
- 资助(25618)
- 划(25122)
- 编号(23255)
- 成果(18189)
- 部(17048)
- 重点(16889)
- 创(16096)
- 课题(15556)
- 教育部(15074)
- 创新(15068)
- 发(15039)
- 科研(14991)
- 人文(14857)
共检索到177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铭来 宋占军
基金收支平衡是大病保险实现可持续经营和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而筹资模式和补偿模式的合理设计,将直接决定大病保险的实际保障效果和基金支付压力大病保险运行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促进互助共济和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大病保险能否实现可持续经营和科学发展,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基金的收支平衡。而筹资模式和补偿模式的合理设计,将直接决定大病保险的实际保障效果和基金支付压力。因此,大病保险制度的建立,必须统筹安排,精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谭湘渝 樊国昌
政府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补偿模式定位为以大病保障为主,将补偿重点放在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上,但是该补偿模式在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不少学者都质疑"大病统筹"模式,认为应当放弃,转而实行"小病加门诊"的模式。但是,"小病补偿"模式将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大病统筹"不能放弃,应当做适当修正,定位为"以保大病和住院为主,适当兼顾部分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和特殊门诊费用"。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补偿模式 大病统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朱青
养老社会保险制度要从根本上应付人口老化的挑战 ,应选择一种有利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筹资模式。目前我国养老社会保险筹资模式不宜从现收现付式向基金式转轨。
关键词:
养老社会保险 筹资模式 转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欧利·肯戈斯
社会政策不仅仅关乎“谁得到什么”的分配问题,还涉及到用以分配的“资源 从何而来”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讲,某种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取决于这个制度能否以 有效途径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以满足支付需求。欧利.肯戈斯教授是欧洲知名社会政策专 家,提出了从政策结果角度研究福利国家和社会保障体制的理论框架。在本文中他依循 这一理论取向从筹资模式角度分析了不同社会保障体制的动态特性,同时向我们展示了 欧洲社会政策和社会保障领域最新的理论趋势和学术研究方法。相信,当我们的学者和 官员正在苦苦探索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途径时,欧利.肯戈斯教授的这篇文章无论 从学术研究角度,还是从政策建议和政策评估角度,都能够给予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余恩海
一、关于养老保险的三种筹资模式(一)现收现付式。它是以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的制度安排。它要求以近期横向平衡为原则指导筹资,具体做法是,首先确定待遇标准,并据此做出支付养老金数额的预测,再通过以支定收,使养老保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汤薇 粟芳
在人口老龄化和失能化程度加深、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地区制度碎片化和差异化的背景下,探究不同筹资模式对于建立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长期护理保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多期微观跟踪调查数据,刻画了中国老年人健康状态转换的规律,并基于"七普"数据和年龄移算法,测算了2020-2040年失能老年群体的规模和结构。文章进一步基于社会保险精算平衡理论,构建了筹资模式为现收现付制和三种混合制下的动态精算模型,模拟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未来20年的均衡费率和缴费额。研究发现,在相同的筹资模式下,城镇职工长期护理保险的均衡费率低于城乡居民,但缴费额高于城乡居民。均衡费率较低的城镇职工长期护理保险更适合采用具有一定积累功能的混合制,以应对人口失能化高峰时期可能出现的支出缺口;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则更适合采用现收现付制,现阶段各筹资主体的缴费压力较小,且制度运行成本较低,在推广初期比较容易被接受。文章的研究丰富了我国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的精算研究,对于正在推广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筹资体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海波
大病保险实施一年多以来,在筹资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出现了经营该业务的保险公司全面亏损的局面。面对如此情形,创新筹资机制是关键。针对筹资渠道单一且筹资水平普遍偏低的情况,有必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构建筹资动态调节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一是提高筹资水平;二是拓宽筹资渠道;三是推行大病保险资金的专账管理制度;四是控制医疗费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铭来 于新亮 王美娇 熊先军
本文采用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评估入户调查数据,构建医疗服务利用对预期价格敏感性差异的面板门槛模型,发现我国灾难性医疗支出标准应为家庭年度医疗服务自负金额占收入的44.13%;继续建立处理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微观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家庭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后,个人收入将降低0.1163个百分点,个人健康将降低7.9947个单位,个人医疗服务支出将增加0.6344个百分点;基于现行大病保险实践经验提出三种大病保险补偿方案,均可显著降低我国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但从降低幅度和平稳性两个方面比较,以家庭为补偿对象、以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作为补偿标准的评估方案则明显优于其他两个方案。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铭来 宋占军 王歆
2012年8月,国务院六部委共同发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目前各地政府正在积极筹划大病保险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本文以指导意见中关于大病保险补偿模式的规定为切入点,基于天津市城乡居民住院医疗费用数据,从起付线、报销比例、封顶线等方面模拟分析不同补偿模式设计对于减轻人民群众大病医疗负担的作用和对医保基金支付能力的影响,以期为我国各地区制定和完善大病保险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促进我国大病保险制度的长期稳健、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大病保险 补偿模式 保障水平 基金平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铭来 于新亮 王美娇 熊先军
本文采用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评估入户调查数据,构建医疗服务利用对预期价格敏感性差异的面板门槛模型,发现我国灾难性医疗支出标准应为家庭年度医疗服务自负金额占收入的44.13%;继续建立处理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微观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家庭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后,个人收入将降低0.1163个百分点,个人健康将降低7.9947个单位,个人医疗服务支出将增加0.6344个百分点;基于现行大病保险实践经验提出三种大病保险补偿方案,均可显著降低我国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但从降低幅度和平稳性两个方面比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青
一、我国“统账结合”式养老制度 “空账”问题的成因 从我国“统账结合”(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定的运行来看,个人账户部分只起到了吸引和鼓励职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作用,但提高养老保险制度基金积累水平的作用并没有达到,原因是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养老社会保险计划的个人账户都属于“空账”,即只有账,没有钱。按照目前的规定,职工个人要按自己工资的5%向个人账户缴费,职工所在的企业也要按照6%的缴费率向职工的个人账户缴费,而企业的总缴费率按照国家规定一般控制在20%以内,这样企业缴费中进入统筹基金的部分就只相当于职工工资的14%左右。从当前退休金的支付规模来看,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菲 陈共
筹资模式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与关键。本文阐述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养老保险的影响,提出中国化解人口结构老龄化时基本养老保险支付风险的主要策略取向,在于强化制度激励机制,同时兼顾一定的互济性。之后,从宏观经济的消费率和投资率关系、艾伦条件以及资本市场发育状况等方面,论述了中国还不具备足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以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模式转向积累制(包括完全积累和部分积累)。最后,在对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性质作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研究了个人账户做实的必要性以及"空账"运行对个人权益的影响,并对今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的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基本养老保险 个人账户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樟勇 袁志刚
本文在深入分析两种有代表性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 ,认为基金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引入并不会改变行为人的最优行为 ,而现收现付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引入却会改变行为人的最优行为。通过考察我们发现 ,当前中国实际经济运行状态正处于动态无效区域。有鉴于此 ,本文认为当前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时机并不成熟 ,现收现付制仍是当前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一种养老保险筹资模式
关键词:
现收现付制 基金制 黄金定律 动态效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祥云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养老保险体系的一大支柱,我国应加快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推广进程,但任重而道远,相关的一系列理论问题还须进一步论证。本文论述的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对筹资模式的最优选择,在此之间对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涵义和养老金基本属性进行界定,作为木文讨论的基础。希望本文的写作能引起更多的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加快我国养老保险改革大业完成。
关键词: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养老金 基金筹资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