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82)
- 2023(9728)
- 2022(8235)
- 2021(7766)
- 2020(6637)
- 2019(15023)
- 2018(14902)
- 2017(29530)
- 2016(15471)
- 2015(17354)
- 2014(16968)
- 2013(16436)
- 2012(14606)
- 2011(12787)
- 2010(12445)
- 2009(11539)
- 2008(10906)
- 2007(9243)
- 2006(7700)
- 2005(6804)
- 学科
- 济(60003)
- 经济(59901)
- 管理(51315)
- 业(46829)
- 企(40389)
- 企业(40389)
- 方法(30927)
- 数学(28004)
- 数学方法(27656)
- 财(20522)
- 制(16387)
- 农(15041)
- 中国(14312)
- 业经(13366)
- 务(13206)
- 财务(13162)
- 财务管理(13130)
- 企业财务(12495)
- 银(11184)
- 银行(11176)
- 体(11165)
- 贸(10842)
- 贸易(10839)
- 易(10621)
- 融(10530)
- 金融(10527)
- 行(10518)
- 技术(9798)
- 农业(9610)
- 环境(9552)
- 机构
- 大学(208180)
- 学院(207217)
- 济(90309)
- 经济(88677)
- 管理(86963)
- 理学(75927)
- 理学院(75260)
- 管理学(74146)
- 管理学院(73733)
- 研究(60724)
- 中国(50257)
- 财(45163)
- 京(40700)
- 财经(36016)
- 经(32887)
- 科学(32875)
- 中心(31126)
- 江(30028)
- 经济学(29035)
- 农(27977)
- 业大(27855)
- 财经大学(27262)
- 所(26889)
- 经济学院(26365)
- 北京(24337)
- 研究所(24058)
- 商学(23567)
- 范(23421)
- 商学院(23354)
- 师范(23183)
- 基金
- 项目(146464)
- 科学(118707)
- 基金(110934)
- 研究(109111)
- 家(94638)
- 国家(93904)
- 科学基金(83763)
- 社会(73046)
- 社会科(69531)
- 社会科学(69517)
- 基金项目(58957)
- 省(55968)
- 自然(53513)
- 自然科(52347)
- 自然科学(52335)
- 自然科学基金(51406)
- 教育(51077)
- 划(46832)
- 资助(44383)
- 编号(43078)
- 部(34202)
- 制(33729)
- 成果(33551)
- 重点(32427)
- 创(31850)
- 国家社会(31196)
- 教育部(30619)
- 发(30122)
- 人文(30046)
- 创新(29873)
共检索到295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彭兴韵
LPR宣告贷款基准利率名存实亡改革开放以来,央行确定的存贷款利率,既是管制利率,又是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存贷款利率的变动,并不取决于资金的供求关系,而是取决于央行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而实施的政策意图。但中国在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逐步扩大并最终放开了存贷款的基准利率,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要让市场在利率的形成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存贷款利率并不直接决定于央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蕾 罗瑜 陈璐
我国LPR机制改革的推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能够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贷款利率的并轨,贷款实际利率的下降最终依然取决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的下降2019年8月17日,人民银行公告实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新的机制要求各报价行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MLF)加点的形式进行报价,并从即日起新发放贷款主要参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进行定价。此次LPR机制改革的实质是推动信贷市场利率"换锚",以中期货币政策利率作为"桥梁",加强信贷市场利率与货币政策利率、货币市场利率的联系,推动信贷市场利率决定的市场化。
关键词:
实际利率 基准利率 LPR 存量贷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润林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信社有了更大的货款定价自主权和盈利空间。本文对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村信用社货款利率定价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货款利率 定价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殷红 张龙 吴安兵 张博
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政策要求下,央行适时改革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赋予商业银行更大的定价自主性。本文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过程模型化,引入商业银行的策略性报价与两阶段加点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新机制的降息有效性和金融稳定效应进行仿真模拟研究。研究发现:第一,新机制下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可有效疏通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的传导渠道,确保政策信号灵活适度,商业银行自主加点则可有效“挤出”利率中偏离市场实际需求的虚高水分,打开贷款利率的政策性降息空间与市场化降息空间。第二,新机制下第一阶段加点随着金融市场风险的加大而显著提高,第二阶段加点则会综合考虑中小企业客户的盈利能力、资产负债与风险状况等因素,从而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增强经济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三,报价行信息精确度的提高将增强市场化降息有效性与金融稳定性。为了更好地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建议加强新机制与宏观审慎评估等政策的协调配合,督促商业银行科学合理定价。本文对于健全金融机构自主定价机制以及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可权 张启文
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是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重要手段。目前,涉农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定价缺乏针对性、差异性和技术性,对现代农业领域金融资源有效配置产生了抑制作用。应坚持均衡适度、科学合理的原则,在充分吸收借鉴传统农贷利率定价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设计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特点的贷款利率定价模式,并辅之以相应配套的支持措施,以优化改进利率定价机制,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绩效,切实发挥好利率定价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贷款利率定价 融资模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严佳佳 陈金锋
2019年8月推出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标志着我国贷款端"利率并轨"工作正式完成,信贷利率将挂钩于市场锚以实现利率市场化的阶段性改革目标。本文利用2019年8月2日至2020年2月4日的交易日数据,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LPR对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的影响,以判断LPR是否已经成为我国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新基准。整体效应和单日效应检验结果表明,LPR对短期Shibor影响显著,而对长期Shibor影响有限。均值效应和累积效应检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LPR对Shibor已经产生影响的事实。基于此,本文结合美、日两国LPR发展的国际经验,推衍得出增强Shibor对LPR的定价锚作用的启示并且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LPR Shibor 联动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国峰 栾稀
本文研究了在贷款市场垄断竞争条件下银行的利率定价,并参考相关研究构建了一个银行多部门利率定价模型,说明了在贷款市场垄断竞争条件下银行对贷款利率和债券收益率定价的差异,并基于推导出的定价方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银行对债券的定价主要受无风险利率影响,但贷款利率不跟随无风险利率变动,且与银行综合负债成本显著正相关,也与银行贷款规模、不良率等指标显著相关。本文进一步通过实证检验对银行贷款不参考市场利率进行定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贷款基准利率的长期存在是主要原因。最后,提出淡出贷款基准利率和优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一衡 刘思含
本文选取政策利率、市场基准利率和贷款利率的代表变量,基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的日度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我国贷款利率传导效率。结果表明,在第30号公告实施以后,政策利率可以有效传导至LPR,LPR可以有效传导至贷款利率,LPR改革提升了我国贷款利率传导效率。
关键词:
LPR 传导效率 市场基准利率 贷款利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宗良 韩森
在贷款隐性下限被打破之后,商业银行根据自身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自主定价,贷款利率显著下降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旨在通过改革的办法疏通政策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渠道,实现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的"两轨并一轨",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服务实体经济。LPR改革两年多来,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大幅提高,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显著降低,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能力不断增强,LPR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
商业银行贷款 LPR 存款利率 基准利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培芳 徐金才
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上限,农村信用社上浮幅度可达基准利率的2.3倍,在政策上为商业银行贷款自主定价创造了条件,但实际上基层商业银行由于受市场博弈各方的牵制,银行间货款同质性严重,贷款利率的价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缺乏市场化利率定价的制度准备,其贷款定价机制面临利率市场化的严峻挑战。农村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泓博
利率市场化改革离不开利率定价机制的建设。2001年中央银行就对部分农村信用社进行利率改革试点,2002年又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放宽利率浮动幅度。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建立完善、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尤为重要。经过对山东威海部分农村信用社调查发现,因经营条件、竞争机制、风险理念等方面的缺陷,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仍不健全、定价方式还不够科学和规范。建立有效的利率定价机制以适应利率市场化,已成为农村信用社当前及今后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市场化 利率 定价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罗奇 谢鸿杰
20 0 4年 10月 2 9日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放开企业贷款上限 ,这意味着商业银行从此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确定贷款价格。商业银行对贷款进行合理的定价 ,一方面可以确保自己有稳定的盈利空间 ,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价格信号度量不同企业的信用等级 ,有效控制信贷风险。通过分析西方商业银行经典的贷款定价理论 ,可以为完善我国贷款定价体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贷款定价 模式分析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戴季宁 樊金元
建立健全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机制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现行农村信用社利率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利率市场化风险控制的要求,探索具有区域性特色的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机制模式,强化利率风险管理,对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贷款利率 定价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