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7)
- 2023(287)
- 2022(262)
- 2021(229)
- 2020(158)
- 2019(381)
- 2018(397)
- 2017(898)
- 2016(459)
- 2015(484)
- 2014(497)
- 2013(508)
- 2012(494)
- 2011(446)
- 2010(475)
- 2009(423)
- 2008(353)
- 2007(311)
- 2006(255)
- 2005(246)
- 学科
- 税(1493)
- 税收(1477)
- 收(1471)
- 管理(1139)
- 济(1132)
- 经济(1126)
- 业(886)
- 财(774)
- 中国(715)
- 制(664)
- 财政(635)
- 工作(617)
- 农(512)
- 政(501)
- 企(497)
- 企业(497)
- 地方(488)
- 制度(466)
- 度(466)
- 服务(456)
- 体(433)
- 及其(386)
- 策(364)
- 行(351)
- 银(349)
- 银行(349)
- 政策(348)
- 读者(344)
- 融(342)
- 金融(342)
- 机构
- 大学(4973)
- 学院(4965)
- 济(2010)
- 管理(1967)
- 经济(1949)
- 研究(1795)
- 财(1712)
- 理学(1634)
- 理学院(1623)
- 管理学(1599)
- 管理学院(1591)
- 中国(1431)
- 财经(1107)
- 京(1071)
- 经(1003)
- 科学(916)
- 税(904)
- 中心(884)
- 江(880)
- 所(811)
- 财经大学(792)
- 务(759)
- 省(759)
- 财政(731)
- 州(723)
- 税务(715)
- 北京(713)
- 图书(706)
- 书馆(700)
- 图书馆(700)
共检索到9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甘行琼 刘大帅
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为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带来了丰厚的红利,但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供给状况不容乐观,对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均衡发展形成了潜在隐患。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激励诱导其支出偏好,因而地方税体系的设计对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受益税"特征不明显,导致地方政府在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激励扭曲,下一步改革应对此予以重点关注。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公共服务 地方税 受益税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浙江省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题组 钱巨炎 单美娟
1994年分税制改革确定了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基本格局。目前,这一格局已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亟待改革完善。本文探讨了我国现行地方税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改革地方税体系的基本原则,规划出改革后地方税的主要税种并就每个税种的改革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税 分税制 税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国川
公共财政框架下,分税制财政体制是当今世界市场经济国家处理各级政府之间纵向分配关系的普遍做法。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初步奠定了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基础。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公共财政理论的拓展和确立,迫切要求尽快构建和完善适应公共财政框架要求的地方税体系。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地方税 地方税体系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浙江省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题组 钱巨炎 单美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的战略部署。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地方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了世界各国地方税体系的共性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就如何完善我国地方税体系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地方税体系 主体税种 税制改革 费改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福建省地税局课题组
自从1998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提出在我国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框架以来,围绕着如何构建公共财政框架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进行了广泛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本文立足地方税收的实际,对我国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地方税体系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胜春
目前,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尚未纳入城乡管理体系,他们在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城市人口的差距正逐步拉大。据统计,在已就业的流动人口中,参加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比例分别为31.7%、55.7%、23.8%、12.1%和4.6%。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甘行琼 刘大帅 胡朋飞
地方政府作为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其供给行为受到自身财政激励的约束和引导。在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本文通过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获得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发现:支出方面,地方政府确实存在依据户籍供给公共服务的倾向,流动人口受到歧视;收入方面,财政资源的分配没有与人口流动相匹配,表现为一个地区流动人口的增加导致其人均转移支付和人均税收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两方面的结合反映了地方政府在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财政激励扭曲的现象。地方政府财政激励来源于财政制度设计。为矫正不当的地方财政激励,提高地方政府为流动人口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改进相关制度设计已成为关键。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亚辉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途径,代表了中国公共管理发展的主要方向。作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其核心内容就是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流动人口积分制为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了现实可行的制度探索,在公共资源、城市发展与流动人口个人利益之间达到了一种平衡,制度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强。同时,流动人口积分制不仅是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化创新,也是推动地方治理体系创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积极尝试和重要成果。
关键词:
公共服务均等化 积分制 地方治理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杨志勇
健全地方税体系是建立现代财税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围绕地方税体系主体税种的选择有许多争论,但现有的税种解决不了地方主体税种问题;消费地课税原则不能适应一国之内地方税体系健全的需要。健全地方税体系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作法,但必须走出中国道路。从根本上看,应以有效提供地方公共服务为中心,实现从健全地方税体系到健全地方政府融资体系的转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海涛 程岚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现代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公民基本文化权利"产生的"公共文化需求",要求政府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公共文化网络体系、公益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文化管理体系等部分组成。推进公共文化建设,逐步形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秀云
流动人口市民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市民化目标的最终实现,要依靠一系列政策的有效整合。流动人口能否市民化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福利待遇与利益分配,以及城市社会的承受能力问题,其中必然涉及到权利与义务的对应关系。比较合理的做法是,按照"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原则,逐步赋予流动人口相应的市民权利和福利待遇。因此,需要构建权利义务测度与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敦贤
社会保障作为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作为流动人口主体的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从农民工群体的特征和可操作的角度出发,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宜实施分类分层,首先确立强制性工伤保险,其次是医疗保险,第三是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然后是养老保险和住房保障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奎 乔忠 王玉华
本文首先对流动人口的涵义进行了解释,然后通过对我国流动人口统计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我国流动人口统计指标体系的改进方案,并对改进后的指标体系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暂住人口 外来人口 统计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