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68)
- 2023(8518)
- 2022(7200)
- 2021(6558)
- 2020(5719)
- 2019(12996)
- 2018(13012)
- 2017(24066)
- 2016(13213)
- 2015(14914)
- 2014(14817)
- 2013(14485)
- 2012(13113)
- 2011(11728)
- 2010(12172)
- 2009(11753)
- 2008(12122)
- 2007(11466)
- 2006(10270)
- 2005(9760)
- 学科
- 管理(54143)
- 济(46003)
- 经济(45907)
- 业(43445)
- 企(42041)
- 企业(42041)
- 财(20431)
- 制(18100)
- 方法(15802)
- 业经(13976)
- 务(13954)
- 财务(13904)
- 财务管理(13868)
- 企业财务(13177)
- 中国(13079)
- 体(12849)
- 数学(12021)
- 数学方法(11838)
- 银(11811)
- 银行(11794)
- 农(11307)
- 行(11056)
- 理论(10149)
- 学(10137)
- 体制(9873)
- 融(9872)
- 金融(9865)
- 划(9556)
- 策(8855)
- 度(8241)
- 机构
- 大学(183508)
- 学院(182065)
- 济(71273)
- 管理(70608)
- 经济(69406)
- 研究(60709)
- 理学(57302)
- 理学院(56669)
- 管理学(55783)
- 管理学院(55383)
- 中国(51650)
- 财(42492)
- 京(40434)
- 科学(34528)
- 江(31429)
- 财经(30680)
- 所(30610)
- 中心(28750)
- 农(27762)
- 经(27510)
- 研究所(26824)
- 北京(25721)
- 州(24400)
- 业大(24126)
- 财经大学(22496)
- 院(22308)
- 范(22219)
- 省(21945)
- 师范(21943)
- 农业(21423)
- 基金
- 项目(110778)
- 科学(86783)
- 研究(84030)
- 基金(79439)
- 家(68544)
- 国家(67935)
- 科学基金(58368)
- 社会(52519)
- 社会科(49649)
- 社会科学(49639)
- 省(43231)
- 基金项目(40834)
- 教育(39324)
- 自然(36455)
- 划(36130)
- 自然科(35563)
- 自然科学(35552)
- 自然科学基金(34922)
- 编号(34586)
- 资助(32465)
- 成果(30515)
- 制(26298)
- 课题(25208)
- 重点(25119)
- 部(24794)
- 创(23093)
- 性(22450)
- 发(22322)
- 项目编号(21870)
- 创新(21668)
共检索到306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亚婕 蔡红华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庆 安林
本文对国有资本与资产管理、国资管理中的权利与权力、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以及出资人股东行为方式等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几个重点问题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中国企监会的概念,并论证了其存在的理由与作用,进而对完善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了过渡模式和未来模式的构想与探索。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资监管人 运行模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效良
(一)从全局高度认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意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直接作用,主要是提高国有资产的营运效率;更深远的作用,则是为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供基础,创造条件,从而促进全社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只有超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本身,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沈瑞良
一、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现状和问题市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所有权职能合一、产权虚置、资产无人关心等,是上海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为克服这些弊端,上海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在国有资产经营方式,对企业放权让利,把改革重点放到完善企业经营机制上;根据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的原则,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在部分企业中试行政企分开,放开经营,以及资产有偿转让、公开拍卖、股份制、税利分流、税后还贷等试点,这些措施都突破了原来那种国有资产由市政府所有,由市政府直接经营的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晔
建立境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构想胡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境外企业发展迅速,从其投资主体来看,主要有两类,一是各级政府;二是外资企业,生产经营企业等法人主体。境外投资主体多元,但对其投资形成的境外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管理职能的履行,却未有专职部门,国有资产管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卢奇骏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功能定位分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指国家基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调节和控制的组织体系和具体形式,是由管理和监督体系、运营或使用机构、相关的中介组织及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等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一般认为,国有资产包括资源性资产、行政事业性资产和生产经营性资产三类。其中,资源性资产是国家凭借国家权力对土地、矿山等各种自然资源进行直接占有而形成的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资产是国家建立后为政府系统提供的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海燕
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石,国有资产管理及其相关体制的完善,对国家发展、民生幸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把控和促其保值增值的过程,也是不断寻求更适宜的国有资产存在形式和运作方式的过程,以实现管理治理的职责目标。当前,应结合宏观形势,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践行完善相关体制的策略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巧根
时至今日,财政理论的主流学派仍否认国有资本营运的独立性。他们认为,国家财政既是“管理型”的,又是“经营型”的,“公共财政与国有资产管理这两方面内容,仅是政府的两个组成部分,主体是一个,即‘以国家为主体’,本质是相同的,都反映一定的财政分配关系,只是两者有着不同的活动范围,因而不应完全独立起来看待,以免割裂财政的整体性”。这样,“财政与国有资产管理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是‘主体’与‘两翼’的关系(其中另一翼是税收),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财政体系”。本文拟借助于对财政本质的认识,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探讨国有资产管理在财政体系中的定位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冯巧根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研究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 ,需要从理论和方法上探寻新的对策与措施。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和分析国有资产管理问题 ,有助于从制度和机制上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并帮助人们树立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正确认识
关键词:
国家资产管理体制 经济学思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文洪朝
目前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国有资产监督机制较弱,国有资产分头管理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国资委角色尴尬,国有企业职能错位,政企不分问题严重存在。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国有资产的委托代理链条较长且缺乏所有者监督,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部门利益的存在,对国资委不正确的法律定位,对国有资产没有进行合理的分类管理,原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产为主以及缺乏中间层的设置。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把国资委直接置于人大之下,把所有国有资产统一纳入到国资委的监管体系中,把新的国资委确立为一个纯粹的行政机关,对国有资产进行分类管理,科学设置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三层架构。
关键词:
国资委 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昂 赵行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框架构想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国有资产量大面广,分布不平衡,结构复杂。同时,必须从我国经济发展实情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状出发,并借鉴国内外国有资产的先进管理方法和改革经验,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结构。(一)改革的总体思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通过强化国有资产的管理和宏观调控,促进国有资产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促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政府转变职能,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以保持和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科学、规范、高效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促使国有资产管理实现三个转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富阁
国务院《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的颁布实现了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但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仍需在改革实践中进行进一步创新,即由对国有资产产权的“分级所有”,转向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分级所有”,进而由传统“大一统的国有制”转变为“多层次社会主义公有制”。
关键词:
国有资产 管理体制 创新 探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英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和重构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它对于促进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使其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卓元
备受世人关注的党的十六大在北京胜利闭幕。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在会上做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提出了新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为了深入研究和贯彻报告的精神 ,本刊特约在京的五位经济学家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在本期发表 ,以飨读者。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蒋茵
随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以及《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的颁布,我国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初步形成。 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如何运行?笔者认为应考虑如下问题:一是怎样保证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当好国有资本“人格化”的代表;二是谁来对国有资本人格化代表进行监督;三是国有资本到底应如何运作。本文拟就这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