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87)
2023(4525)
2022(3782)
2021(3647)
2020(3156)
2019(7146)
2018(6781)
2017(14159)
2016(7727)
2015(8375)
2014(8216)
2013(8141)
2012(7502)
2011(6395)
2010(6645)
2009(6245)
2008(6811)
2007(6153)
2006(5598)
2005(5307)
作者
(20854)
(17156)
(17146)
(16536)
(11129)
(8304)
(7915)
(6582)
(6548)
(6314)
(5904)
(5853)
(5643)
(5617)
(5459)
(5269)
(5191)
(5187)
(4970)
(4812)
(4362)
(4328)
(4182)
(4096)
(3983)
(3920)
(3745)
(3625)
(3540)
(3422)
学科
(34854)
企业(34854)
(34287)
经济(34247)
(34204)
管理(33805)
(19564)
(16523)
财务(16516)
财务管理(16489)
方法(16315)
企业财务(15998)
数学(14418)
数学方法(14330)
(11653)
业经(9421)
(9044)
体制(8179)
(6703)
中国(6625)
(5987)
银行(5980)
公司(5660)
(5464)
企业经济(5398)
(5292)
金融(5292)
结构(5212)
(5120)
产业(5081)
机构
大学(110413)
学院(109682)
(47376)
经济(46579)
管理(45037)
理学(38775)
理学院(38457)
管理学(38008)
管理学院(37804)
研究(32856)
(29122)
中国(28726)
财经(22548)
(22303)
(20540)
财经大学(17166)
科学(16939)
(16056)
(15888)
中心(15130)
经济学(14748)
北京(14243)
商学(14067)
商学院(13983)
研究所(13768)
经济学院(13243)
(13055)
业大(12746)
(12741)
(11918)
基金
项目(66538)
科学(53901)
基金(51141)
研究(48402)
(43659)
国家(43304)
科学基金(38607)
社会(33103)
社会科(31546)
社会科学(31533)
基金项目(26967)
自然(25060)
自然科(24512)
自然科学(24509)
(24435)
自然科学基金(24129)
教育(22590)
资助(21512)
(20529)
编号(18409)
(16197)
成果(15902)
重点(15174)
教育部(14599)
人文(14078)
(13924)
(13799)
国家社会(13718)
(13655)
大学(12986)
期刊
(53080)
经济(53080)
研究(34362)
(28670)
管理(18860)
中国(18209)
(15146)
金融(15146)
学报(14893)
科学(14022)
财经(12678)
大学(12231)
学学(11907)
(11388)
(10701)
财会(9480)
会计(8854)
经济研究(8790)
业经(7738)
技术(7674)
农业(7057)
问题(6949)
通讯(6444)
会通(6436)
教育(5839)
理论(5364)
(5298)
(5235)
技术经济(5216)
现代(5177)
共检索到166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孟翠兰  张玉建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组织制度的核心,是一种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规范公司行为的基础,文章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就完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出了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和有效的外部制度等措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熊泽森  舒晓婷  
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民营企业控股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失灵”现象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司治理结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德光  
管理层收购被一些人认为能够改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治理并能提高其绩效。理论分析表明,管理层收购不仅不能够改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治理,而且在外部市场监控没有真正形成的情况下,将会使公司治理退步。实证分析发现,管理层收购并没有带来公司绩效的提高,相反,大多数管理层收购后的公司出现了资金短缺现象,公司持续发展的能力下降。总的来看,管理层收购不能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的大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雷  叶勇  蓝辉旋  
文章以政府作为终极控制股东的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普通多元回归等方法实证检验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越高的公司,其公司业绩表现越差;终极控制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公司业绩越差,也就是说终极控制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不利于公司业绩水平的提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反而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提高。本文的研究没有发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控股公司在业绩表现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小斌  
"二次混改"是指针对一些国有股占比较高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社会资本和推进员工持股等方式以降低国有股占比,强调新时期下混合所有制企业混合程度的深化。本文通过对2010-2015年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重大变化进行识别,考察"二次混改"后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绩效的变化。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退出绝对控股之后,并未产生具有制衡能力和治理意愿的积极股东,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质性改变有限;第二,由于潜在制衡股东的治理能力和积极性较低,大股东控制权的弱化对公司的运营并没有产生积极影响;第三,相对于股权结构的变动,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于费用压缩能起到更好的约束,国有股东的部分退出对于硬化上市公司的预算约束作用有限;第四,"二次混改"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有利于提升盈利的质量。为此,下一步要以市场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为前提,引入和扶植真正具备互补优势和治理能力的制衡股东,营造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平等竞争、自由融合的环境,循序渐进、切实有效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白玉  蒋荣健  李熠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徐伟  张荣荣  刘阳  刘鹏  
如何通过分类治理驱动国有企业创新、释放创新红利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命题。本文以转轨经济阶段的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类型国有公司控股方治理机制对控股公司创新红利释放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司控股方根据各类型国有控股公司创新功能定位选择相匹配的治理模式,才能有利于创新红利释放。相对而言,一般商业类公司控股方加强激励和控制机制作用,放松约束机制,有利于创新红利释放;而对于特定功能类公司,控股方的激励机制对创新红利释放的作用效果不显著,需要强化控制和约束机制作用。从产业技术视角进一步研究发现,一般商业类高技术型公司控股方的激励机制对创新红利释放作用更为显著,对于特定功能类高技术型公司,控股方加强控制机制作用更有利于创新红利释放,而非高技术(资本密集)型公司强控制、强约束的控股方治理模式对创新红利释放更为有效。同时发现,延长国有公司控股方股权金字塔层级,对一般商业类公司控股方激励机制的驱动作用更为显著,而特定功能类公司控股方约束机制作用发生反向变化,即在放权制度情景下弱化国有公司控股方约束机制有利于特定功能类公司创新红利释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晓蕾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法律监督的结构性制因主要体现在高效实现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与市场化管理人才选任机制的有机统一,因此应控制党组织选任人员的范围,实现法律监督方式与政治监督方式的妥善分工。从制度场景预设来讲,国有控股因素不会损害上市公司整体利益和投资者利益,无须在公司法层面作出特别因应。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无法实现制度竞争、监督协同,故审计委员会应成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法律监督的基本主体。对此,需要从公司法层面和操作性规则层面予以法制完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严继超  刘瑞涵  席宁  
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国有控股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2007-2012年2 820个观测值,从行政型治理行为的视角研究企业社会捐赠、解决就业、支付工资福利、政府退税等行政型治理行为及指数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捐赠、解决就业、支付工资福利对ROA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政府退税对ROA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行政型治理行为指数对ROA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用ROE1、ROE2、NPR、EPS替代ROA后,结论亦是稳健的;社会捐赠、解决就业、支付工资福利、政府退税及行政型治理行为指数对Tobins’Q有正向影响。以上结论表明行政型治理行为因履行过多的社会责任降低了公司财务绩效,但在股票市场却得到投资者认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邱强  李介钧  
国有股减持方案屡试屡败,究其原因和减持目标不明甚至不正确有关。本文试图从国有股减持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辨证关系角度为制订国有股减持新方案、确立新目标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万利民  周德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少华  
我国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上存在股权过分集中 ,政企难以分开 ;代理成本过高 ,代理效率低下 ;公司的所有者无法获得足够的激励或权力去监督管理企业的专业管理人员 ;公司治理结构失衡 ,“内部人”控制严重 ;难以形成有效的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等问题。公有股上市有利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同时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缺乏充足的、成熟的机构投资者及缺乏成熟的企业家市场 ,从目前来看 ,公有股上市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定乾  
股利政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政策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利用2008~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比分析国有控股及非国有控股两类公司股利政策的差别。结果表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平均现金股利分配率大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同时,股权集中度与国有上市公司的派现率正相关,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的派现率负相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卢东斌  魏翔  杨振  
我国国有控股垄断性产业中的上市公司治理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策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怎样保证这些上市公司经营健康、可持续成长?怎样消除其负面影响?本文在分析国有控股垄断性产业中上市公司基本情况并确认其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对影响公司治理结构维度的20个变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公司股权政策、公司设立的专门委员会数目、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这3个变量分别对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有重要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垄断性产业中的公司治理政策,应把重点放在如何确保大股东的地位;采用股票期权、业绩股份等措施不断完善股权政策;建立战略管理委员会、投资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薪酬管理委员会等,既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又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