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68)
2023(6159)
2022(4771)
2021(4254)
2020(3747)
2019(8098)
2018(8035)
2017(15925)
2016(8361)
2015(9259)
2014(9089)
2013(9255)
2012(8220)
2011(7006)
2010(7262)
2009(7103)
2008(7479)
2007(6932)
2006(6232)
2005(6015)
作者
(23323)
(19569)
(19391)
(18186)
(12574)
(9088)
(8729)
(7468)
(7210)
(7141)
(6581)
(6547)
(6471)
(6098)
(6086)
(5810)
(5804)
(5686)
(5578)
(5539)
(4867)
(4729)
(4691)
(4566)
(4536)
(4386)
(4295)
(4173)
(3886)
(3702)
学科
(67205)
(65486)
企业(65486)
管理(46717)
(43026)
经济(42964)
业经(23770)
(19908)
(17475)
方法(17368)
(17110)
财务(17106)
财务管理(17096)
企业财务(16171)
技术(13997)
农业(13548)
企业经济(11974)
(11690)
(11220)
(10852)
经营(10570)
数学(10300)
数学方法(10266)
(9813)
技术管理(9699)
(9384)
理论(8991)
体制(8671)
决策(8387)
计划(7875)
机构
学院(126939)
大学(118532)
(58521)
经济(57669)
管理(57554)
理学(48668)
理学院(48341)
管理学(48028)
管理学院(47795)
研究(34418)
中国(31889)
(29474)
(24301)
财经(22512)
(21130)
(20878)
(20318)
商学(17851)
科学(17766)
商学院(17709)
(16556)
中心(16485)
业大(16478)
经济学(16346)
农业(16268)
财经大学(16175)
(16160)
经济管理(16150)
北京(15135)
经济学院(14830)
基金
项目(75257)
科学(61911)
研究(58634)
基金(56077)
(46491)
国家(45952)
科学基金(42522)
社会(39340)
社会科(37396)
社会科学(37385)
(31195)
基金项目(29855)
自然(26499)
(26003)
自然科(25939)
自然科学(25934)
自然科学基金(25574)
教育(25052)
编号(23561)
(23548)
资助(21787)
(19901)
创新(17463)
成果(17438)
(17392)
(16641)
(16532)
国家社会(16159)
重点(16082)
(16029)
期刊
(73011)
经济(73011)
研究(37639)
(28398)
管理(27958)
中国(23553)
(20857)
业经(15382)
农业(14467)
科学(14234)
(14012)
金融(14012)
技术(13597)
财经(11812)
学报(11624)
经济研究(11086)
(10271)
(10206)
大学(10049)
学学(9910)
财会(9769)
技术经济(9683)
问题(8999)
现代(8199)
会计(7943)
经济管理(7652)
商业(7649)
世界(7379)
(6739)
通讯(6638)
共检索到198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斌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准确界定不同国企功能,分类推进改革。当前多数观点把国企分为公益类、功能类、竞争类三类,这种分类值得商榷:竞争与公益其实都是政府对企业的功能定位,功能类同竞争类、公益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且分类太粗,难以满足管理需要。笔者认为应将国企分为五大类:纯公共服务类、重点补助类、重点控制类、鼓励引导类、纯竞争类。纯公共服务类,企业向社会免费或低廉提供服务,宜实行国有独资形式,其性质严格来说是财政拨款的社会组织,之所以将其归类于国企,是因为要追求以较低的社会耗费实现尽可能高的社会效益,这一点与企业利润的原理一样,且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闫华红  邵应倩  
本文在当前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不变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类评价改革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并针对基本划分下的三类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分类考核评价要选择科学的评价改进方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进程、加强考核机制与薪酬奖励挂钩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亨淮  
国有企业分类改造的探讨赵亨淮黑龙江省科技发展研究所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造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也是改革开放和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一个难点问题。尽管国家花费了许多精力和财力,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也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从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明华  杨丹  杜雯翠  焦豪  谭玥宁  苏然  方芳  黄晓丰  
文章以"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与分类治理"为基本思路,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将国有企业基于目标和功能划分为公益性国有企业、(合理)垄断性国有企业和竞争性国有企业,并实际走访调研七家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探索目前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调研企业普遍认可国有企业分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然而,虽然三种类型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社会功能的性质存在显著差异,其公司治理机制设计却没有因"类"制宜。文章因此以调研结果为基础,针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提出了国有企业未来可行的改革方向和治理机制设计方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秦永法  
从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的过程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制衡机制、公司治理的认识、配套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继而给出了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治理需要坚持的原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欧阳国欣  
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中存在内部人控制和行政性外部人控制的问题 ,内部人控制的结果使内部人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企业剩余而行使着相当程度的剩余控制权 ,行政性外部人控制是传统型政府主导型在外部治理结构上的延伸。文章指出 ,应从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调整公司股权结构、加强对经理人员的激励和监督三个方面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彤宙  代光举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本市场容量大幅提高,机构投资者规模日益壮大,国有企业经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清产核资、政策性关闭、破产等多年的改革改制,资产质量明显提升,主业进一步突出。国有企业集团整体上市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上市的主导方式由分拆上市转向整体上市的时机已经成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锡平  郭明喜  
一、新疆国有企业的现状 当前,新疆国有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低速低效。无论是经济增长速度,还是经济效益,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发达城市相比差距较大。1994年,新疆工业总产值只增长9.9%,而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增长18%;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只有70.6%,比上年下降14.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5.3%,资金利税率为4.7%,成本费用利润率为0.5%,分别比上年下降1.
[期刊] 改革  [作者] 董辅   
从企业功能着眼分类改革国有企业董辅 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关键和难点,最近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拟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的功能出发,就国有企业的改革提出一种不同于现行改革的思路。一、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关系中国的经济能否稳定增长和改革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陆丽芳  
近年来,虽然有很多国有企业设立了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但是在内部审计实施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内审部门地位较低、规模较小以及内审人员专业性不强等,这些问题阻碍了内部审计发挥其增值作用。基于此,笔者以A公司为例,介绍了其内部审计的做法,提出了基于内部审计实现国有企业价值增值的策略建议。(一)A公司加强内部审计的做法A公司加强内部审计的做法主要体现为强化内部控制、加强风险管理以及优化公司治理三个方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志坤  刘冰  
(一)放宽企业重组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条件首先,建议降低企业重组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中"股权收购或资产收购比例不得低于50%"的要求。比如,在一定期限内收购同一企业股权或资产的比例达到50%或收购企业已经持有被收购企业股份在一定比例以上的,可以适当降低该比例限制,从而使更多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可以适用特殊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淑敏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而明确清晰的改革思路是国有企业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对国有企业进行行业布局调整 ,划分企业类型 ,根据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选择区别对待的分类改革模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钱津  
由于缺少应有的理论指导,到目前为止,在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绝对成功。"摸着石头过河"搞国有企业改革是不行的,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客观决定国有企业改革是不能成功的。当前,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商业类国有企业进一步做出竞争性企业与非竞争性企业的分类应是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的最重要内容。之后,开创并稳步地推进分流改革,将现有的非竞争性的国有企业全部制度演化为公营企业。而开创性地分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公营企业改革将是积极、能动地高度理性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最重要举措。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有必要同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或地区一样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石玉军  
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既有两分法也有三分法和四分法,虽莫衷一是,但也有共识,其中包括国有企业分类要充分考虑竞争性、公益性、营利性和战略性。如果同时兼顾所有,必然存在国有企业"不可能三角"的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遵循一般和特殊的原理,对企业进行分类。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具有特殊性。同时,国有企业又追求增值,具有一般性。公营企业是为实现特定目的的特殊企业法人。同样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目前中国没有区分国有企业和公营企业,国有企业不仅承担了企业自身的责任,还承担了公营企业的所有职能。因此,分类改革需要按照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