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57)
2023(9398)
2022(7961)
2021(7492)
2020(6154)
2019(13788)
2018(13595)
2017(25026)
2016(13524)
2015(14663)
2014(14782)
2013(13934)
2012(13044)
2011(11676)
2010(12159)
2009(11250)
2008(11002)
2007(10269)
2006(9166)
2005(8184)
作者
(37883)
(31708)
(31168)
(29663)
(20292)
(14864)
(14112)
(12111)
(11937)
(11488)
(10582)
(10531)
(10375)
(10056)
(10040)
(9627)
(9378)
(9282)
(9253)
(8949)
(7979)
(7805)
(7579)
(7395)
(7201)
(7185)
(6997)
(6879)
(6610)
(6314)
学科
管理(45459)
(44349)
(44060)
经济(43987)
(38219)
企业(38219)
技术(16337)
中国(15783)
(15458)
(14422)
方法(14269)
(13025)
技术管理(11991)
业经(11914)
(11439)
数学(11372)
数学方法(11166)
(10583)
银行(10561)
(10196)
(10045)
(9716)
金融(9709)
农业(9638)
(9561)
理论(9556)
地方(9553)
(8855)
贸易(8847)
(8630)
机构
学院(184023)
大学(181071)
(73948)
经济(72151)
管理(71540)
研究(64231)
理学(60344)
理学院(59700)
管理学(58789)
管理学院(58406)
中国(49655)
(38206)
(37856)
科学(37784)
(32036)
(30895)
(30352)
中心(29995)
研究所(28695)
财经(28090)
业大(25437)
(25359)
(24378)
北京(24102)
师范(24098)
(23960)
(23824)
农业(23507)
技术(22109)
经济学(21122)
基金
项目(119676)
科学(95061)
研究(92216)
基金(84713)
(74315)
国家(73210)
科学基金(62582)
社会(57436)
社会科(54308)
社会科学(54299)
(49207)
基金项目(43783)
教育(42602)
(40851)
自然(39060)
自然科(38197)
自然科学(38182)
编号(37938)
自然科学基金(37547)
资助(33457)
成果(32594)
(30692)
课题(28007)
创新(27606)
重点(26877)
(26343)
(25828)
(23657)
(23478)
项目编号(23446)
期刊
(88918)
经济(88918)
研究(59042)
中国(45100)
管理(30648)
(29397)
(28747)
教育(28053)
学报(26810)
科学(25488)
(21084)
金融(21084)
大学(20651)
农业(19240)
学学(19224)
技术(17714)
业经(15459)
经济研究(13914)
财经(13681)
(11877)
科技(11595)
问题(10590)
(10428)
(9996)
论坛(9996)
技术经济(9281)
(9175)
职业(8979)
图书(8842)
现代(8551)
共检索到295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薛晓光  高秀春  张亚莉  
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已基本形成,但在世界竞争中并没有全面发挥效用,因此,文章结合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过程的实际历程和经验,为加速优化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并按照实际的规划部署中实现2050年创新型强国的战略目标,针对中国的实际发展历史及存在问题,找到适合中国实际国情的国家创新体系构建路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宛福成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 ,国家创新体系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面对国家创新体系 ,图书馆应采取如下对策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走合作、协调发展之路 ;深化文献信息开发工作 ;调整知识结构 ,注重人才培养 ;改革、完善图书馆管理体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磊  郑丕谔  李京  王中权  朱连泰  
加快建设、发展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要继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重点解决影响发展全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解决国家创新体系中存在的结构性和机制性问题,努力建立一个既能够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能够提升国家在科技领域的有效动员能力;既能够激发创新行为主体自身活力,又能够使各部分有效整合的新型国家创新体系。当前要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重点,围绕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力争在政策上、体制上有所突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晓光  张亚莉  高秀春  
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已基本形成,但其在世界竞争中并没有全面发挥其效用,因此,文章结合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实际历程和经验,加速优化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并按照实际的规划部署中实现2050年创新型强国的战略目标,针对中国的实际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找到适合中国实际国情的国家创新体系构建路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傅元海  周铭山  
本文内容是根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在经济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2019年5月17日第四单元主题论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上的发言编辑整理而成。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副院长傅元海教授和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周铭山教授分别主持了两个时段的讨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柳卸林  马驰  汤世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石定寰,柳卸林  
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已成为当前国内科技政策界讨论的热点。国家创新体系,作为一个从国外引入的概念,产生于市场经济的背景中,得自于日本等后发工业国家的发展经验。但国家创新体系对处在发展中国家的我国,也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在我国,长时期以来,企业以生产为经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施慧洪  
后工业社会的服务业、娱乐业、教育等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有较大份额,而且知识创新、传播、销售等部门大力发展,研发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我国电子金融自主创新能力弱,研发能力不足。通过电子金融创新体系的建设,推动研发能力的提高,是促进我国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洁  
美国在一个多世纪里一直保持着最强大的世界高科技实力和最高的科技产业化效率,其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路径与机制对中国当前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无不具有很现实的借鉴价值。对经济的发展而言,政府的作用是关键性因素。好的国家制度和政策才能够培育出良性的科技创新体制和产业转化机制。对于中国这个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原计划经济国家,好的国家制度和政策显得尤其重要,它直接作用于产学研各环节,决定了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人、财、物力的投入与流向,使用效率及效果。因此,作者对美国发展自主创新经验教训的研究着重于对国家宏观政策、经济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及政府功能创新等方面,以期为中国建立自己的国家创新体系献言献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雄  
国家创新体系实质上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制度。必须用创新的思维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创新的关键是制度创新。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有很大的制度创新空间。亟待建立和变革的制度有:加快以股份制为中心内容的企业制度改革,应十分重视税收制度的安排,建立风险投资制度,建立技术创新的激励制度,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完善法律制度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云  张孟亚  翟晓荣  杨亚宇  
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概念界定和分类,本文从创新政策工具的视角,对“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的政策文本进行收集和编码,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政策文本量化的方法,研究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政策主体、结构及功能的协同关系。结果表明:政策主体表现为四类部门之间的协同关系,政策结构协同性不足,政策功能协同性不足。在对上述问题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十四五期间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政策协同的思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景安  
创新与创新体系是国家竞争力的源泉,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我们新一轮竞争力的基石。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仅应重视国家创新体系的宏观顶层设计,而且要研究消除创新体系的障碍,加强创新的薄弱环节,大量促进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互动创新、开放创新,建立使创新的萌芽蓬勃发展的环境和制度,以形成开放、互动、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创新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龚艳萍  周育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红  
本文根据美国研究与开发(R&D)体系经费的投入方向、基础研究活动和科技成果形成的密集程度,详细地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在R&D体系中的“集结点”作用,说明研究型大学是美国R&D体系中的特殊群体。这对我国当前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有借鉴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镇柔  
三、研究生教育要加快改革和发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1正确认识研究生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江总书记多次讲过:“我国要跟上世界科技进步的步伐,必须千方百计地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特别要靠年轻的‘英才’不断涌现出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