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07)
- 2023(10624)
- 2022(8753)
- 2021(8151)
- 2020(6723)
- 2019(14871)
- 2018(15272)
- 2017(27786)
- 2016(15660)
- 2015(17128)
- 2014(17273)
- 2013(16658)
- 2012(15239)
- 2011(13764)
- 2010(14198)
- 2009(13484)
- 2008(13427)
- 2007(12407)
- 2006(11402)
- 2005(10362)
- 学科
- 济(58586)
- 经济(58488)
- 业(49872)
- 农(49341)
- 管理(41670)
- 农业(32889)
- 企(29620)
- 企业(29620)
- 业经(21718)
- 制(20759)
- 中国(17762)
- 财(16850)
- 体(16135)
- 方法(16092)
- 数学(13494)
- 数学方法(13324)
- 地方(12558)
- 农业经济(12463)
- 银(12031)
- 银行(12013)
- 发(11861)
- 体制(11643)
- 行(11562)
- 学(11305)
- 融(10737)
- 金融(10730)
- 策(10567)
- 发展(10062)
- 展(10044)
- 理论(9722)
- 机构
- 学院(214787)
- 大学(210156)
- 济(88001)
- 经济(85947)
- 管理(79029)
- 研究(76321)
- 理学(66690)
- 理学院(66023)
- 管理学(64974)
- 管理学院(64585)
- 中国(61328)
- 农(56388)
- 京(44808)
- 科学(44318)
- 财(43935)
- 农业(42777)
- 所(38540)
- 业大(37744)
- 中心(36354)
- 江(36096)
- 研究所(34260)
- 财经(32379)
- 经(29219)
- 范(28440)
- 师范(28131)
- 北京(27774)
- 省(27513)
- 州(27482)
- 院(27052)
- 农业大学(26415)
- 基金
- 项目(138452)
- 科学(108593)
- 研究(107731)
- 基金(97973)
- 家(85057)
- 国家(84150)
- 科学基金(71423)
- 社会(67970)
- 社会科(63778)
- 社会科学(63764)
- 省(56539)
- 基金项目(51577)
- 教育(49059)
- 编号(46067)
- 划(45893)
- 自然(42996)
- 自然科(41939)
- 自然科学(41927)
- 自然科学基金(41176)
- 成果(38650)
- 资助(38002)
- 制(32586)
- 课题(32578)
- 农(31970)
- 重点(31310)
- 部(31240)
- 发(31112)
- 创(28985)
- 性(28657)
- 国家社会(28007)
- 期刊
- 济(113840)
- 经济(113840)
- 研究(66830)
- 农(62444)
- 中国(56458)
- 农业(42013)
- 财(35232)
- 学报(34682)
- 科学(31554)
- 教育(29797)
- 大学(28209)
- 管理(27358)
- 学学(26576)
- 融(25867)
- 金融(25867)
- 业经(24361)
- 业(19339)
- 技术(19320)
- 财经(16358)
- 问题(15227)
- 农村(15122)
- 村(15122)
- 农业经济(14968)
- 经济研究(14486)
- 经(14078)
- 版(13806)
- 世界(12207)
- 经济问题(10989)
- 社会(10913)
- 业大(10721)
共检索到348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盛杞
我国农村十年的改革是卓有成效的,它改变了人民公社旧的经济体制,农村的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都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家庭经营代替了以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人民公社经济体制。“大包干”式的家庭承包经营,使农民有了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摆脱了生产要素的高度集中和平均主义的束缚,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创造了中国农业发展历史上的新纪元。但是从1985年以来,农村改革步履艰难,农业发展速度缓慢,呈现出一种不稳定状况,特别是最近一两年农村的改革和农业发展出现了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仰钦
(一) 我国农村经济要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总结我国十年农村改革的经验,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必须是在稳定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健全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建立和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壮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儒龄
双层经营是伴随农村经济改革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经营方式。作为一种新体制,它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经过几年的运行,现在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完善双层经营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影响双层经营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在诸因素中,能否正确地坚持党的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思想路线,无疑是关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余展 孙中华
1991年上半年,我们对分布在全国29个省、区、市的274个固定观察村点双层经营体制进行了专题调查。这些村点大都是1984年按照类型抽样方法确定的,已进行了多年的连续观察。 改革初期双层经营新体制的构架即已显现 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第一步改革,改变了原来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形成了家庭承包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新体制。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的时间跨度,85%的调查村集中于1981—1983年间。至1990年底,97.8%的调查村耕地承包给农户家庭经营,承包面积亦占总耕地面积的97.8%。这种经营形式,实质是将耕地的集体所有权与每一个集体成员(农户...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子力
经济改革的目标,实质上包含两个层次,要加以明确的区分。第一是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方式,即生产和交换方式上所要达到的目标。依我之见,这个目标就是高度开放性、社会化的经济,即现代市场经济。其次是制度目标。如果说经济运行方式的发展和演变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而非人们的选择,那么,制度目标则是可以选择的,但这种选择也要受经济运行方式的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涂维亮 黎东升
全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现状 ,对当前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体制不完善和土地制度、农村行政组织制度、户籍制度的缺陷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此提出了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完善的“企业化”模式 ,协会“纽带式”模式和“混合型”模式三种基本形态 ,并对土地制度、农村组织制度和户籍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创新的基本思路 ;最后从制度环境和相应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 双层经营 制度缺陷 制度创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海潮 宋吉三
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稳定是完善的基础,完善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深化农村改革,调动各方面力量,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实现这项战略措施,不断发展和壮大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搞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础。在实践中,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经济条件,以稳定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为宗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凤鸣
实施“五大工程”深化农村改革马凤鸣(四川省南江县委)南江县地处四川北部边缘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系国定贫困县。近年来,县委、政府紧紧抓住农村、农业、农民这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实施“五大工程”,不断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自我发展之路。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淑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正图
以明晰产权深化农村改革李正图[编辑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合肥230022]关于深化农村改革问题,近年来中央有关文件有明确规定。1993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1993)11号文件《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为了稳定土地承包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书田
我国农村改革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农村和农业,并推动了城市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都要继续深化,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完成这个历史任务的过程中,农村将继续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发挥着开拓的作用。根据八中全会精神和邓小平同志讲话精神,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的力度,加快改革的步伐,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书田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始于农村和农业,并推动了城市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都要继续深化,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完成这个历史任务的过程中,农村将继续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拴纣
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思考李拴纣一、家庭经营规模过小是农业走向市场的主要障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之时,我们不难发现,曾是我国经济改革弄潮儿的农业,在走向市场时,却显得那么无可奈何,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代
依据对农村经济形势和农村改革中主要矛盾的分析判断,目前在深化农村改革的思路选择上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1985年以来出现的农村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是超常规转入常规增长的表现。进入农村第二步改革以来,农村改革的独立性大大降低,当前农村改革能否继续深入实际上取决于城市改革能否取得实质进展。孤立地看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