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80)
- 2022(68)
- 2021(77)
- 2020(69)
- 2019(133)
- 2018(171)
- 2017(297)
- 2016(175)
- 2015(207)
- 2014(197)
- 2013(256)
- 2012(209)
- 2011(226)
- 2010(235)
- 2009(241)
- 2008(226)
- 2007(223)
- 2006(219)
- 2005(200)
- 2004(200)
- 学科
- 管理(632)
- 制(596)
- 税(507)
- 收(465)
- 税收(465)
- 济(451)
- 经济(449)
- 财(405)
- 体(380)
- 银(374)
- 银行(374)
- 体制(365)
- 行(357)
- 法(353)
- 业(345)
- 制度(339)
- 度(339)
- 融(308)
- 金融(308)
- 企(279)
- 企业(279)
- 财政(273)
- 农(200)
- 中国(187)
- 保险(168)
- 险(168)
- 法令(153)
- 土地(152)
- 政(148)
- 理法(143)
- 机构
- 大学(2380)
- 学院(2343)
- 济(975)
- 财(972)
- 经济(945)
- 中国(932)
- 研究(805)
- 管理(707)
- 财经(588)
- 江(530)
- 银(520)
- 经(516)
- 银行(505)
- 行(478)
- 理学(475)
- 京(471)
- 理学院(471)
- 管理学(471)
- 省(468)
- 管理学院(467)
- 法学(460)
- 人民(459)
- 所(434)
- 中心(431)
- 法学院(429)
- 财经大学(406)
- 州(395)
- 国人(388)
- 科学(387)
- 中国人(378)
共检索到5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徐慧伦 耿亚莹 谭小芬
利率走廊是未来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机制,将对我国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认为,我国的利率走廊机制尚不成熟,并针对如何完善此机制,理顺利率走廊提出建议。2015年11月20日,为探索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发挥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人民银行将SLF隔夜利率由4.5%下调至2.75%,并从2015年第四季度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起,开始强调探索利率走廊机制,增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余元堂 梁斯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构建价格型调控框架成为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建立高效的利率传导机制是其中的关键。从利率传导渠道中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信贷市场三个维度出发,对利率传导机制的理论逻辑进行分析,并将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效率与发达经济体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向短期国债收益率的传导效率与发达经济体差异较小,对中长期国债收益率的传导效率与发达经济体的差异较大;第二,我国货币市场向信贷市场的传导效率较低,贷款利率变化对货币市场利率变动不敏感。完善价格型调控框架、提高货币政策效率,我国还需加快建设高质量金融市场、进一步疏通利率传导机制。积极推动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建设,发挥其定价基准作用;提高债券市场活跃度,优化投资者结构;推动信贷市场利率报价机制改革,推动信贷工具创新,增强市场之间的联动效应;打通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之间存在的藩篱,强化各市场间的利率关联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方 赵艳 李荷娟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数量型公开市场操作正逐渐失去其调控短期市场利率的核心地位。而实施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的各国经验表明,利率走廊调控模式是一个操作更为简单透明、效率更高的利率调控框架。通过综述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结合当前我国经济金融内外部环境,分析研究了利率走廊机制在中国实施的制约因素,并为我国实施利率走廊调控模式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娜
20世纪90年代以后,诸多国家中央银行逐渐由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向价格型调控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并实施了利率走廊调控模式。本文通过对九个样本经济体的利率走廊操作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梳理了利率走廊要素选择、宽度和对称性等技术,并总结了利率走廊设计及与公开市场操作和准备金管理制度相配合的经验。
关键词:
利率走廊 地板系统 国际经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蔡璐婧
2014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探索利率走廊。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实施通胀目标制的国家纷纷开始采用利率走廊作为政策工具,成为了"单一目标,单一工具"货币政策规则的代表。理论模型表明利率走廊的原理是预期管理,因此中央银行的公信力是关键。而国际经验则表明,发达国家的通胀目标制透明度高,有助于构建可信的利率走廊,为利率走廊创造了有利的制度环境。这一发现对我国构建利率走廊提出启示,中国现阶段货币政策透明度较低,暂不适宜发展利率走廊。
关键词:
利率走廊 通胀目标制 货币政策透明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枫 姚云 郭楠
所谓利率走廊制度,是指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提供短期存贷款便利工具,将货币市场利率控制在目标利率附近,形成以存款便利利率为下限、以贷款便利利率为上限的市场利率区间。利率走廊具有稳定市场预期、降低政策操作成本、提高政策透明度和直接影响市场利率等优势,上世纪90年代后逐渐成为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经济体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制度。利率走廊制度的调控机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蔡璐婧
2014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探索利率走廊。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实施通胀目标制的国家纷纷开始采用利率走廊作为政策工具,成为了"单一目标,单一工具"货币政策规则的代表。理论模型表明利率走廊的原理是预期管理,因此中央银行的公信力是关键。而国际经验则表明,发达国家的通胀目标制透明度高,有助于构建可信的利率走廊,为利率走廊创造了有利的制度环境。这一发现对我国构建利率走廊提出启示,中国现阶段货币政策透明度较低,暂不适宜发展利率走廊。
关键词:
利率走廊 通胀目标制 货币政策透明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袁思思 宋吟秋 吕萍 王德卿
本文将利率传导机制细分为两个过程,更加系统地研究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作为利率走廊上限的传导情况,这两个过程分别为:(1) SLF作为利率走廊上限向市场利率传导的短端传导渠道;(2)通过中期借贷进一步向债券市场等金融资产传导的中长端传导渠道。通过建立一般均衡模型及数值模拟,理论上论证了利率传导的长短端机制的有效性,得到短端传导比中长端传导更加有效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2015—2019年的月度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当前经济状况下利率的长短端传导效应,结果显示传导均有效,对于结构性货币工具,SLF、MLF的传导也有效,但PSL存在时滞。因此建议中央银行应当适时疏通利率传导机制,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封思贤 朱闻宇
市场利率大幅波动不仅会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而且会损害实体经济健康运行。为稳定市场利率,不少国家实施了利率走廊机制。关于我国目前是否应该建立利率走廊机制,国内学者存在较大分歧。为提升利率走廊的调控效果,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应选择合理的目标利率工具、保持适度的利率走廊区间、增强利率和汇率等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市场化程度、维持央行的相对独立性并畅通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等。
关键词:
利率走廊 利率波动 市场利率 目标利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德奎 胡海鸥
在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中,“利率走廊”(Interest Rate Corri-dor)正逐渐取代公开市场操作的位置,从而在稳定货币市场利率中发挥重要作用。实践表明,利率走廊调控模式简单透明,有利于正确引导公众预期,并具有更好的调控效果。因此,我国也有必要考虑采用利率走廊调控模式以调控市场利率。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笑梅 钮锴
过去一年是中国、美国和欧洲利率走廊显效的重要一年。文章对比分析了中、美、欧利率走廊运行机制、推出背景和构成要素。虽所处不同的货币政策框架、利率传导机制、工具箱构成、流动性总量及市场发展阶段,但各经济体货币政策执行均受益于利率走廊。我国在充分展阶段,但各经济体货币政策执行均受益于利率走廊。我国在充分借鉴他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也将不断探索符合自身情况的利率走廊发展之路。
关键词:
利率走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海鸥 贾德奎
“利率走廊”调控机制,又称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模式,其主要是靠央行改变自己的存贷款利率而不是变动基础货币供给,所以它更简便、直接、透明和有效,为世界数十个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央行所采用并渐成趋势。笔者曾在去年《上海金融》上撰文论述,并引起社会大量反响和质疑,针对这些同时为回答这些质疑,本文换一个角度,对这一模式作进一步的阐述。
关键词:
利率走廊 货币政策 利率市场化 中央银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潘敏 周闯 刘姗
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中央银行预调微调对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考察了其对构建利率走廊的作用。研究发现,预调微调在总体上平抑了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同时预调和微调两者对不同期限利率的影响在结构上具有期限互补的特点。预调通过预期引导缓解了中长期利率的波动,且书面和口头两种操作方式的影响较为一致。微调中的常备借贷便利对超短期利率较好发挥了利率走廊上限的功能,而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加剧了超短期利率的波动。尽管中期借贷便利总体加大了利率的波动,但其对不同期限品种的作用效果差异明显。这表明,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实施的预调微调操作总体上能有效平抑利率波动,降低利率走廊运行成本,有利于实现构建利率走廊的长期目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嘉洁
近年来,我国的利率调控模式备受关注,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国家采取了利率走廊模式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利率的手段。对利率走廊这一模式的发展和优势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具体实践指出实施利率走廊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实施利率走廊的相关建议,为更好地进行流动性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利率走廊 目标利率 货币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春丽 刘义圣
作为利率调控的主要制度,利率走廊和准备金制度之间并不是完全竞争的关系,它们之间实际存在不可忽视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准备金制度对利率走廊运作模型与实施效果有影响;另一方面,利率走廊对准备金制度的功能深化与形式变化也有影响。为此,在利率走廊机制的影响下,要想充分发挥准备金制度对市场利率的间接调控功能,就可能需要推动准备金制度由法定准备金制度向自愿准备金制度转型。基于这点考虑,在中国货币政策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过程中构建利率走廊机制,除了要理顺利率结构体系,明确同业拆借利率的调控目标功能;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