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76)
- 2023(4457)
- 2022(3551)
- 2021(3565)
- 2020(2775)
- 2019(6283)
- 2018(6170)
- 2017(12162)
- 2016(6488)
- 2015(7126)
- 2014(7105)
- 2013(7204)
- 2012(6588)
- 2011(6072)
- 2010(6252)
- 2009(6117)
- 2008(5832)
- 2007(5512)
- 2006(5105)
- 2005(4526)
- 学科
- 农(47926)
- 农业(32058)
- 济(30964)
- 经济(30931)
- 业(27823)
- 业经(13861)
- 农业经济(12254)
- 管理(11160)
- 村(9392)
- 农村(9375)
- 发(8624)
- 制(8059)
- 发展(7730)
- 展(7728)
- 方法(7602)
- 地方(7480)
- 中国(7475)
- 数学(7246)
- 数学方法(7207)
- 土地(7058)
- 建设(6878)
- 企(6805)
- 企业(6805)
- 收入(6691)
- 劳(6602)
- 劳动(6602)
- 农业劳动(6325)
- 人口(6195)
- 体(6079)
- 分配(6023)
- 机构
- 学院(93486)
- 大学(86930)
- 济(42239)
- 农(41591)
- 经济(41431)
- 管理(37871)
- 理学(32573)
- 理学院(32355)
- 管理学(31949)
- 管理学院(31809)
- 农业(31055)
- 研究(30749)
- 中国(29708)
- 业大(22171)
- 农业大学(18469)
- 科学(17501)
- 中心(17344)
- 京(17229)
- 财(17098)
- 江(15492)
- 所(15292)
- 业(14740)
- 经济管理(14459)
- 研究所(13532)
- 省(13100)
- 财经(12809)
- 发(12796)
- 银(12441)
- 州(12080)
- 银行(12008)
- 基金
- 项目(60656)
- 研究(48681)
- 科学(47926)
- 基金(43982)
- 家(37467)
- 国家(36993)
- 社会(32075)
- 科学基金(31759)
- 社会科(29829)
- 社会科学(29823)
- 农(25930)
- 省(25260)
- 基金项目(23785)
- 编号(22552)
- 教育(19262)
- 划(19101)
- 自然(18128)
- 自然科(17685)
- 自然科学(17684)
- 成果(17492)
- 自然科学基金(17360)
- 资助(16410)
- 发(14723)
- 部(13672)
- 村(13441)
- 业(13369)
- 国家社会(13362)
- 课题(13283)
- 制(13229)
- 性(12839)
共检索到149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宛晨 段泽宇
由于农户信贷需求的特殊性,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不能满足农户的信贷需求。而内生于农村经济的小型合作金融机构——农村资金互助社在加大农户信贷供给上具有与生俱来的制度上的优势。但当前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并不乐观,应当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完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信贷中的优势。
关键词:
农村资金互助社 农户信贷需求 政府扶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宏 陈英
本文以浙江农村资金互助社农户社员为研究对象,借助八家已获金融许可的浙江农村资金互助社、上述八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所依托的十四家专业合作社、396户农村资金互助社农户社员的调研或抽样问卷,实证分析基于贷款需求下的农户参与农村资金互助社程度和行为影响因素,判断未来农村资金互助社演变的趋势,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户社员 贷款需求影响因素 融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申云 何祥
有效联结小农户与现代农村金融市场,对于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促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2015),通过"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了农社利益联结对农户正规信贷满足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相比普通社员农户,具有农社利益联结的农户更容易获得正规金融信贷,且在相同利益联结条件下精英社员相比普通社员的信贷满足度更高。从作用机制来看,农社利益联结程度越深,越能提升农户收入水平,且能使农户更加及时地归还贷款,从而提高农户信贷满足度。因此,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协同背景下,需要强化农民合作社内部的利益联结,防范空壳合作社的虚假联结,推动农业产业链和供应链金融信贷,依托农社利益共同体降低农贷的"精英俘获",加快农村金融普惠促推乡村产业振兴。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利益联结 精英俘获 信贷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董晓林 朱敏杰 张晓艳
本文基于"共跻监督"的视角,通过建立监督的成本与收益模型、社员间"共跻监督"的博弈模型,理论分析了合作金融的"共跻监督"对缓解农户正规信贷配给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以江苏省825户农户为样本,运用Heckman两阶段样本选择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共跻监督"机制对农户正规信贷配给的缓解作用。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农民资金互助社能够降低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农户信贷的数量配给、交易成本配给的程度;"共跻监督"是一种有效的抵押品替代机制,它降低了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借贷成本和交易风险;此外,在"共跻监督"机制的作用下,贫困农户获得信贷资金的机会有所增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林 冉光和
本文选取四川7个贫困县的539户农户为对象,对农户的信贷行为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社员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88.3%的被调查农户都加入了农村资金互助会,但社员的信贷可得性不高,37.4%的社员农户不能得到信贷资金。社员农户信贷以联保小额贷款为主,信贷资金主要用于生产性支出;农村资金互助会可提供的信贷金额偏小,已不能满足农户的信贷需求。是否为贫困户、饲养牲畜价值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具有正向影响,对信贷金额大小具有负向影响;房屋价值、生产性固定资产和对互助会的了解程度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和信贷金额大小同时具有正向影响;户主是否任村干部和农户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情况只对农户信贷可得性...
关键词:
农村资金互助会 贫困县 信贷可得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植凤寅
主持人的话:2004年7月,全国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吉林省梨树县闫家村百信资金互助社成立。如今,十年过去了,资金互助组织以各种形式在全国乡村发展、演变,资金互助制度也经历了由民间试点到国家政策认可的转变。2014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建立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一些地区,资金互助社不再局限于单纯服务农业生产,它的业务范围开始拓展到扶助低保户、助学、养老等方面。但同时,一些地区爆发的所谓"资金互助社非法集资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资金互助社"游走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质疑。针对资金互助社发展中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全国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马荣华
资金互助社对于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我国资金互助社的治理机制存在严重的缺陷,资金互助社的发展逐渐被边缘化了。西方国家的储蓄银行和我国的资金互助社有很多相似之处,西方储蓄银行的发展历史可以为我国的资金互助社的治理机制改善提供很好的启示。我国的资金互助社只有来自由社员组成的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的内部治理机制,缺少来自组织使命、行业协会和市场竞争的外部治理机制,来自诸如地方社区、储户和捐助者之类的社员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机制也很薄弱,来自政府的监管治理又过于苛刻。这些治理机制缺陷不利于我国资金互助社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资金互助社 储蓄银行 治理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小晶 杨海芬 王建中
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内生于农村经济的小型合作组织,其生存与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进度。本文从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历程入手,深入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归纳和剖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其长期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萍
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业务成功运行不仅使其成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现实选择,而且成为广大农户脱贫致富的法宝。但是,仍存在日益扩大的信贷资金需求与有限的信贷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单一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与多元化、多层次贷款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小额信贷的扶贫性质与农村信用社商业化运作之间的矛盾这三大主要矛盾,阻碍着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壮大。本文认为解决这些矛盾的出路在于探索科学的运行机制,构建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和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农户小额信贷 矛盾 出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锋 任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振 陈东平 田妍
本文以制度变迁为理论框架,讨论了作为农村金融诱致性变迁载体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对农户福利的影响。文章使用D ID模型对苏北L村79户农民在样本互助社建立前后的信贷可获性与收入进行比较,发现互助社对农民的福利水平提高有显著的正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互助社这一制度创新对提升农户的福利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龙耀 杨军 陈畅
本文从农户信贷需求的视角审视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效。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因为利率市场化之后高利率导致信贷需求无法实现的只有8%;相反,非利率交易成本和非价格合约条件对农户信贷需求的抑制作用明显。这表明,当前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将调整利率作为弥补贷款潜在风险的手段,在简单地将利率上浮至一定比例之后,仍然将较严格的信贷条件作为甄别贷款人的手段,如制定繁杂的贷款程序、要求贷款人提供抵押担保和长期信贷交往历史等,其根源在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在定价和风险甄别方面经验不足。因此,进一步放松市场管制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是巩固和继续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前提。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晋 申云
基于四川省两类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微观信贷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定量回答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最优互助金规模。研究结果表明:信贷收益与互助金规模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人均成本与互助金规模之间存在正"U"型的曲线关系,二者共同决定了互助金最优规模区间。独立社和内部社的互助金规模在1500-2800万元的区间范围相对合理,能有效的避免互助金规模扩大与社员内部"软约束监督"引致风险防范的两难困境。这一决策图谱对于指导农村资金互助社依靠其内生动力进行可持续保本微利运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