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42)
2023(6858)
2022(5748)
2021(5222)
2020(4396)
2019(9567)
2018(9658)
2017(18773)
2016(10372)
2015(11538)
2014(11434)
2013(11418)
2012(10439)
2011(9519)
2010(9763)
2009(9345)
2008(9266)
2007(8682)
2006(7908)
2005(7202)
作者
(28384)
(24658)
(24049)
(22955)
(15086)
(11736)
(10726)
(9324)
(9199)
(8559)
(8360)
(8050)
(7716)
(7634)
(7625)
(7220)
(7212)
(7017)
(6941)
(6910)
(6231)
(6071)
(5935)
(5718)
(5640)
(5511)
(5493)
(5356)
(4933)
(4792)
学科
(44827)
(43197)
经济(43117)
(41391)
管理(30404)
农业(29693)
(21123)
企业(21123)
业经(16233)
(15289)
(12482)
方法(12158)
(11415)
中国(11253)
数学(10578)
数学方法(10503)
农业经济(10033)
(9084)
农村(9077)
(8944)
体制(8439)
地方(8324)
(8026)
(7939)
银行(7933)
土地(7895)
(7620)
发展(7552)
(7546)
(7221)
机构
学院(150027)
大学(143952)
(66952)
经济(65663)
管理(57936)
理学(49871)
研究(49792)
理学院(49460)
管理学(48841)
管理学院(48590)
(45203)
中国(40553)
农业(34017)
(31464)
(29113)
业大(28139)
科学(27727)
(24729)
(24331)
中心(24284)
财经(23727)
研究所(21791)
(21401)
农业大学(20869)
经济学(19479)
经济管理(19245)
(18358)
(18337)
经济学院(17533)
(17528)
基金
项目(97100)
科学(77350)
研究(76444)
基金(70424)
(59870)
国家(59225)
科学基金(51335)
社会(50363)
社会科(47319)
社会科学(47310)
(39897)
基金项目(37583)
教育(33519)
编号(32955)
(31321)
自然(30223)
自然科(29455)
自然科学(29449)
自然科学基金(28930)
(27224)
资助(26924)
成果(26564)
(26050)
(22616)
(21954)
课题(21873)
重点(21372)
国家社会(20971)
(20725)
(20679)
期刊
(83871)
经济(83871)
(52184)
研究(43889)
中国(35842)
农业(34977)
(24498)
学报(21526)
科学(20778)
业经(20122)
(18570)
金融(18570)
大学(18075)
管理(18000)
学学(17466)
(15600)
农村(13806)
(13806)
教育(13794)
农业经济(13641)
技术(12569)
问题(12262)
财经(11745)
经济研究(9999)
世界(9997)
(9984)
(9703)
经济问题(9275)
农村经济(9089)
社会(8211)
共检索到233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安希伋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 ,它明确提出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政方针和基本原则。就农村来说 ,《决定》可能意味着为农民打开了一扇通向富裕和再一次解放的大门。本文主要对《决定》第四部分“深化农村改革 ,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做了几点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潘盛洲  
一、深化经营体制改革 进一步培育经营主体 使我国农户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不仅需要大力培育市场,发展社会化服务,加强对农民的专业技术和有关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运用经济方法和手段引导农民进入市场、适应市场、开拓市场,还必须进一步改革、完善经营体制,使之更适应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比如需要适当延长土地承包期。在承包期内,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以保持农户承包耕地的稳定性,避免土地经营规模不断细化。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鼓励土地经营权的有偿转让,使耕地逐步向专业承包队组和种田能手集中,以形成适度的经营规模。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叶培韬  
论加快建立我国县级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叶培韬(湖北省洪湖市农委433200)县级(含县级市)农村经济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经济体系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相对完整性。发展农村经济,县级是重点,研究建立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其着力点应放在县级。县级包含三个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万宝瑞  
在农村如何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农业部门面临的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特别是在农村经济中,如何实现建立市场经济机制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统一,是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重大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柯昌波  许玉明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经历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度、粮食流通体制、农村税费体制、农村"三权"确权登记并试点实施"三权"抵押担保贷款等经济制度改革和农村股份制企业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等市场经济组织建设过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思路是:实施农林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建设用地三分离管理体制,通过农村地票就地落地制度安排,实现农村建设用地资产化,拉动农村市场经济组织建设,促进农村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建立与完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国光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先总结农村改革20年的基本经验,肯定“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取向”并提出要“继续推进农村改革”,进而对“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一系列的具体规定。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中一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推动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推进体制转换和加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经济,如何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作为农业部门,必须强调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观点来看待农村经济形势,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来指导农村工作,这是当前和今后搞好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向群发  雷虹  
文章认为.在目前新旧体制交替的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存在着农产品供给稳定性差,人增地减矛盾突出,小生产难以适应大市场以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1.培育市场主体。包括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引导乡镇企业适应和开拓市场;2.建立市场体系。主要是发展和完善农产品市场,培育和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大市场预测和信息系统;3.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其中,主要是加强资金流向的调控、农产品价格保护的调控、政策法规的调控和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旭平  王拔智  
农村公路建设是落实党的十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重大举措,是广大农民群众期盼已久的"民心工程"。为了服务海南省农村公路建设,海南省审计厅联合省交通厅开展2005—2007年农村公路通达工程与通畅工程(以下简称农村公路)项目建设情况审计调查,采取联合审计方式,构建一体化工作机制,有效整合投资审计资源,实现了审计机关上下联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丁泽霁  
作者认为,在农业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国家采取措施保护农业是必要的,但同时农民自己必须组织起来,去影响市场,进行自我保护。市场经济越发达,农民就越需要有自己的组织。我们希望这一观点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希望大家能就这一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蓉  
新税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刘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按照统一、公平、简化、规范的原则,我国从1994年1月1日起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税制。本文拟就新税制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及意义作一些分析。一、新税制与市...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逄锦聚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新篇章。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发展及其意义,坚持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继续推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绪蔼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五个统筹”的发展论,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在“五个统筹”中,统筹城乡发展又极为关键。“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解决的根本出路在哪里?我认为在于加速城市化,从根本上减少农民。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20年是我国城市化发展,减少农民的关键时期。农民如果没有比较大幅度的减少,全面小康就难以建成。而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一系列重大问题也难以解决,高速度发展经济亦难以维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丁任重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十七大报告是党在新时期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奋斗目标。为深入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本刊组织四川学术界有关专家学者举行专题论坛,交流学习体会,现刊发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涛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各类企业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和它们所生产的产品,能在全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上,自由流通,自由买卖,也就是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和产品在买卖或流通过程中,不受任何阻碍,企业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能够及时购买到,能很快把它们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的商品,也能很快销售出去,以便把出售商品所得的货币资金,投入到再生产过程中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会加速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