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35)
2023(10870)
2022(9150)
2021(8493)
2020(7077)
2019(16201)
2018(16246)
2017(30474)
2016(17065)
2015(18676)
2014(18648)
2013(18539)
2012(17070)
2011(15791)
2010(16066)
2009(15207)
2008(15435)
2007(13903)
2006(12882)
2005(11804)
作者
(49048)
(41800)
(41232)
(39373)
(26207)
(19940)
(18587)
(16154)
(16053)
(14957)
(14487)
(13959)
(13538)
(13359)
(13355)
(12772)
(12229)
(12158)
(12049)
(11978)
(10501)
(10494)
(10173)
(9874)
(9496)
(9380)
(9323)
(9252)
(8611)
(8373)
学科
(71869)
经济(71763)
(54706)
(49911)
管理(47597)
(34542)
企业(34542)
农业(33192)
业经(23000)
(21997)
方法(21691)
中国(19082)
(19031)
数学(18221)
数学方法(17970)
(16140)
(15610)
地方(13244)
(12903)
(12667)
银行(12636)
体制(12534)
农业经济(12521)
(12146)
(11886)
土地(11850)
(11607)
金融(11605)
发展(10534)
(10520)
机构
学院(240282)
大学(239239)
(100632)
经济(98494)
管理(89447)
研究(88487)
理学(76024)
理学院(75176)
管理学(73908)
管理学院(73493)
中国(70538)
(62969)
科学(53079)
(51850)
(49436)
农业(48241)
(46095)
业大(42914)
研究所(41147)
中心(40841)
(39633)
财经(36829)
(33416)
北京(32496)
(31411)
(31393)
(31280)
师范(31038)
农业大学(30045)
(29916)
基金
项目(154999)
科学(121488)
研究(114511)
基金(112136)
(99017)
国家(98041)
科学基金(82602)
社会(73268)
社会科(68945)
社会科学(68924)
(61269)
基金项目(59150)
自然(52329)
教育(51406)
(51221)
自然科(50992)
自然科学(50975)
自然科学基金(50096)
编号(46964)
资助(44533)
成果(39054)
重点(35391)
(35374)
(34532)
(34342)
(34273)
课题(32838)
(32085)
国家社会(30450)
(30225)
期刊
(127361)
经济(127361)
研究(75533)
(67323)
中国(62150)
农业(45344)
学报(41274)
科学(38991)
(38598)
大学(32545)
管理(32135)
学学(30777)
(28046)
金融(28046)
教育(27222)
业经(25574)
(21257)
技术(19617)
财经(18419)
问题(17172)
经济研究(16832)
(15826)
农村(15522)
(15522)
农业经济(15131)
(14959)
世界(13828)
业大(12416)
经济问题(11967)
资源(11470)
共检索到389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韩文龙  李怡乐  黄城  
由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与《经济学家》、《财经科学》和《当代经济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研讨会",于2014年11月22~23日在成都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吉林财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贵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安徽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等国内研究机构和高校的50余位专家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淑梅  纪流河  
目前,解决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与现实经济形势的矛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以不同结构的产权本身并无优劣高下之分、其优化或变迁的原则与路径却存在着最优为逻辑起点,在改革三十年间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调整的政策及其给农民带来的收益变化这两类基本事实基础上,我们检验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得出如下结论: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结构需要优化而非变迁,对其进行优化的重点应该是农地的使用权,优化使用权的主要方式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克宁  马素兰  
研究目的:提出改革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客体和权力内容,严格区分土地所有权与管理权,从制度建设上防止管理权侵犯或替代所有权。在集体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上,除以承包形式取得外,引入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在集体土地使用权类型上,除承包外,应增加出让、出租、作价出资等形式,赋予集体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样的权能。在保证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允许不同类型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享有不同的转让、出租、抵押等权力,完善集体土地登记制度,规范集体土地二级市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闵桂林  祝爱武  
产权问题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由于我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产权问题,所有权主体虚置,使用权缺乏自主性、稳定性,收益权被分割,缺乏独享性,转让权不自由,由此引发了困扰"三农"的一系列问题。为解决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多元化,即国家土地的终极所有权、农民土地实际所有权即农村土地私有、农村公共领地的集体所有权。而要实施农村土地产权多元化改革,则必须在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的同时赋予产权主体相应的权能,进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使法律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相协调,建立相配套的其他制度或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朝明  朱文亮  王永龙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农村改革发展引向新的阶段。目前,亟须深入地研究探讨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以期逐步完善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滕卫双  
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和实践中的困境,尝试提出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建议,以期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邓晰隆  
该文通过对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简单回顾,针对目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人格化改革的主要障碍,提出了"三权分离"式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构想,即将农村土地产权分离成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并提出具体操作办法,实现了农地产权在公有制范畴内的人格化改革,从而有望促进农村土地加速流转集中,实现农业产业化,最终达到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目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出台,全国范围内的新型城镇化试点也即将拉开新的帷幕。近日,国家发改委和其他11个相关部委初步确定了"62+2"的试点方案,即在全国选取62个市、县和两个省(安徽、江苏)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被确定为试点重要内容之一。这意味着,各界争论已久的农村土地产权问题将从理论层面的探讨以及部分相关制度的零星试点,转入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莉,车茂娟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存在产权主体不明、产权界限不清、产权残缺等内在缺陷,导致农民利益没有合法保障,尤其在农地被征用过程中,农民利益受到严重侵害,失地农民生存危机凸现,成为社会安定的巨大隐患。从制度本身出发,重新设计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根本出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彦青  
[目的]通过总结我国19982016年间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历程及成效,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我国1998年以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历史演变及其成就,以此探讨未来的改革方向。[结果]将我国19982016年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分为3个阶段:允许土地使用权转让阶段,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阶段,以及允许土地经营权抵押、实行三权分置阶段,并总结各个阶段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以及学术界的观点;分析改革成效主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得到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进  
我国的农村改革本质上是产权制度的改革。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权的确立 ,实现了土地的经营权与经营主体——农户的重新结合 ,使我国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集体所有”的制度设计却弱化了产权的激励作用。而土地合作社则能够实现农民与土地的直接结合 ,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 ,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传新  何超群  
近年来,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并在探索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原因在于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在操作上还存在很多不确定甚至矛盾的地方,导致集体土地征收和流转行为不规范,土地利用效率低,甚至损害了农民利益。因此,探讨新形势下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完善的有效途径,尤为必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魏欣  
我国目前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所有权主体虚位、产权模糊、权能残缺等方面的问题,主要原因有立法不规范、行政权利泛滥和理论缺失等。因此,要从重构所有权主体、使土地权利内容明晰化、排除行政不当干预、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等方面完善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军  孙毅  
我国《土地管理法》和《物权法》,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规定违背了一物一权原则,使同一土地上并存乡(镇)、村、村民小组农民集体三级所有权主体;且现实中并没有集体经济组织能够代表农民集体行使所有权,由此导致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沿革说明村或村民小组(原人民公社生产队)范围内的农民集体是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人,为此应由他们设立"土地所有权管理合作社",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负责管理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发包,为土地流转提供管理和服务。相应地对《土地管理法》第10条和《物权法》第60条进行修改,这就解决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的问题,把土地权利还给农民,发挥农民积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