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13)
2023(5564)
2022(4523)
2021(4331)
2020(3486)
2019(7737)
2018(7773)
2017(14827)
2016(7994)
2015(8513)
2014(8434)
2013(8597)
2012(7930)
2011(7350)
2010(7635)
2009(7151)
2008(6906)
2007(6584)
2006(6168)
2005(5473)
作者
(22159)
(19089)
(18466)
(17621)
(11529)
(9024)
(8229)
(7179)
(7122)
(6577)
(6467)
(6167)
(5740)
(5721)
(5702)
(5581)
(5494)
(5490)
(5236)
(5155)
(4675)
(4643)
(4606)
(4605)
(4340)
(4318)
(4299)
(3997)
(3887)
(3866)
学科
(48090)
(34785)
经济(34741)
农业(32127)
(31574)
管理(16327)
业经(15377)
(12453)
农业经济(12276)
(10887)
企业(10887)
(9459)
银行(9457)
(9415)
农村(9398)
中国(9188)
(9148)
(9035)
(9004)
地方(8476)
方法(8413)
(8186)
发展(8012)
(8004)
(7620)
金融(7620)
数学(7401)
土地(7376)
数学方法(7323)
(7070)
机构
学院(110354)
大学(103741)
(47954)
经济(46918)
(43137)
管理(42606)
研究(38560)
中国(36356)
理学(36132)
理学院(35825)
管理学(35291)
管理学院(35108)
农业(32179)
业大(24057)
(22607)
科学(22155)
(21565)
中心(20824)
(19431)
农业大学(19341)
(18838)
研究所(17020)
财经(16404)
(16375)
(15478)
经济管理(15248)
(14901)
(14630)
(14440)
(13724)
基金
项目(70260)
研究(55478)
科学(55130)
基金(50546)
(43525)
国家(42991)
科学基金(36541)
社会(36087)
社会科(33617)
社会科学(33611)
(29066)
基金项目(27399)
(26499)
编号(24831)
教育(22552)
(22427)
自然(21365)
自然科(20818)
自然科学(20816)
自然科学基金(20460)
成果(19623)
资助(18646)
(16626)
(16026)
课题(15648)
(15177)
重点(15144)
(15096)
(15006)
国家社会(14918)
期刊
(64315)
经济(64315)
(52227)
农业(35246)
研究(32449)
中国(28503)
(20716)
金融(20716)
业经(18337)
学报(17688)
科学(16730)
(16588)
(14991)
大学(14841)
学学(14465)
农业经济(14460)
农村(14070)
(14070)
管理(10643)
问题(9537)
农村经济(9115)
(8867)
世界(8148)
经济问题(7882)
技术(7873)
社会(7763)
教育(7640)
财经(7437)
社会科(7231)
社会科学(7231)
共检索到182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熊守红  尹文平  
一、建立非现场监管层次框架。一是按机构类型设置基础监管框架。基础监管框架,按农村信用社及县市(地)联合社,不同的经营特点及经营风险,分别设置农村信用社、县联合社、市(地)联合社三个层次的非现场监管基础框架。二是建立相互作用的层次监管框架。农村信用社的非现场监管框架为第一层次监管框架,县联合社非现场监管框架为第二层次监管框架,市(地)联合社非现场监管框架为第三层次监管框架。第一层次监管框架是基础,又是第二层次监管框架的补充与说明,形成最基础最重要的农村信用社监管信息;第二层次监管框架以第一层次监管框架为基础,运用第一层次监管的重要信息,及自身监管形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姜淦珠  诸应前  张建港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雷春柱  
增资扩股是这次农村信用社整个改革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增资扩股工作与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争取中央对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扶持政策直接挂钩。增资扩股工作是否成功,不仅关系到产权制度改革的成败,同时也直接关系到中央对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扶持政策是否能够真正得到落实。农村信用社要充分认识抓好增资扩股工作的重要意义,按照入股自愿、风险自担、服务优惠、利益共享的原则,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按期完成增资扩股任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曙阳  熊道金  
在农村信用社成立的50多年里,农村信用社专业技术职务管理历史分为两大时期:第一大时期是农业银行代管时期,主要特点是评审和聘任相结合,根据岗位需缺,由上级下达指标,然后根据指标确定推荐评审的对象,实行等额聘任。第二大时期是人民银行管理时期,处于正常化评聘制度向深化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改革的过渡,逐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建立竞争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曙东  李文森  
本文认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应当突破现有制度自我强化的束缚,真正从农村金融需求出发,进行制度重构。农村信用社改革既要考虑现有机构向何处去,也要考虑真正意义上的农村信用合作要不要搞,更要把满足"三农"金融需求作为制度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提出农村信用社改革不能超前和片面强调产权清晰和风险责任,也不宜拘泥于经营技术的改善,而应以社区金融为基本制度定位,把现有农村信用社重组为社区性质的农村金融机构,并在引导和规范民间信用的基础上,放手发展农村社区信用合作,切实增加农村金融制度供给。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祥灵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出台后,农信社的监管体制、范围和重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农信社的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农信社金融监管现状和存在问题入手,就如何强化农信社金融监管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关交战  薛建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怀玉  刘明章  任红  
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手段亟待完善,应进行破产试点,建立风险处置机制。应正确处理民主管理、行业管理、监督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尽快兑现扶持政策,优化农村信用社生存环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宗怡  冀勇鹏  
农村信用社具有与商业银行不同的风险特征,因此适用于商业银行的审慎性监管工具未必适用于农村信用社。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监管,既要考虑降低监管成本的问题,还要注意监管对象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