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9)
- 2023(9667)
- 2022(7841)
- 2021(7309)
- 2020(5967)
- 2019(13167)
- 2018(12568)
- 2017(24472)
- 2016(13087)
- 2015(14088)
- 2014(13627)
- 2013(13758)
- 2012(12897)
- 2011(11890)
- 2010(12345)
- 2009(11811)
- 2008(10738)
- 2007(9886)
- 2006(9222)
- 2005(8368)
- 学科
- 济(56095)
- 经济(56039)
- 农(49093)
- 业(46116)
- 农业(32938)
- 管理(30436)
- 融(26305)
- 金融(26305)
- 企(25128)
- 企业(25128)
- 银(24308)
- 银行(24279)
- 行(23590)
- 中国(21897)
- 业经(19544)
- 方法(18175)
- 制(18005)
- 数学(16249)
- 数学方法(16126)
- 财(16039)
- 地方(14927)
- 体(12896)
- 农业经济(12543)
- 中国金融(11188)
- 发(10737)
- 学(10358)
- 务(9874)
- 财务(9861)
- 财务管理(9836)
- 贸(9765)
- 机构
- 学院(184367)
- 大学(178782)
- 济(80612)
- 经济(79009)
- 管理(66856)
- 研究(66751)
- 中国(60128)
- 理学(57348)
- 理学院(56787)
- 农(56384)
- 管理学(55854)
- 管理学院(55569)
- 农业(43128)
- 科学(39627)
- 财(37154)
- 京(36937)
- 业大(35320)
- 所(34291)
- 中心(33772)
- 研究所(30902)
- 江(29070)
- 财经(28646)
- 农业大学(26105)
- 经(26101)
- 经济学(24787)
- 州(23263)
- 省(23218)
- 院(23056)
- 银(22909)
- 北京(22776)
- 基金
- 项目(121667)
- 科学(95197)
- 研究(89747)
- 基金(88395)
- 家(78049)
- 国家(77267)
- 科学基金(64940)
- 社会(58824)
- 社会科(55363)
- 社会科学(55345)
- 省(49338)
- 基金项目(46599)
- 自然(40130)
- 划(40071)
- 自然科(39140)
- 自然科学(39128)
- 自然科学基金(38476)
- 教育(38340)
- 编号(36605)
- 资助(35394)
- 农(32340)
- 成果(29372)
- 发(28698)
- 重点(27910)
- 部(27186)
- 创(25540)
- 课题(25103)
- 国家社会(24760)
- 业(24246)
- 创新(23980)
- 期刊
- 济(96650)
- 经济(96650)
- 农(62879)
- 研究(54622)
- 中国(42093)
- 农业(42065)
- 融(37945)
- 金融(37945)
- 学报(33349)
- 科学(30107)
- 财(27141)
- 大学(26308)
- 学学(25579)
- 业经(22113)
- 管理(20520)
- 业(18786)
- 农村(15160)
- 村(15160)
- 农业经济(14622)
- 财经(14351)
- 问题(13762)
- 教育(13446)
- 经济研究(13178)
- 技术(12946)
- 版(12322)
- 经(12280)
- 世界(11576)
- 业大(10791)
- 经济问题(10255)
- 农业大学(9744)
共检索到291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凤黎 陈中民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单一融资方式和不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已经阻碍了农村信用社的业务扩展和健康发展。下一步进行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必须首先解决好农信社的融资方式和法人治理结构两个问题。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融资方式 法人治理结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志刚
目前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大多形同虚设,有名无实,妨碍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顺利进行。尽快解决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起真正体现合作制并符合现代企业运行规则的法人治理结构,已成为必然选择。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法人治理结构 合作金融组织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眉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凡 赵领恩 王丽华
本文首先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状进行描述,剖析了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产权主体虚置、制衡机制失灵、激励约束机制无效三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股权结构以解决产权主体虚置和"内部人控制"问题、完善制衡机制、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等对策,以力求对农村信用社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法人治理结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瑞谷 陈向红 吴少佳
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改革总体要求,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历经3年多时间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在改革进程中仍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尤其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资本补充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突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难点和关键点。本文试图从法人治理模式的文化背景、行政体制方面分析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但也不能等待观望,而要积极创造条件,按照治标治本相结合的思路,扎实有效推进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资本补充机制逐步形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雷曜 王瑱
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前提是建立明晰的产权关系和合理的股权结构。当务之急是进一步理顺县级法人机构与省联社的关系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2003年以来农村信用社改革在管理体制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一是落实了省级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责任;二是产权关系进一步理顺,绝大多数多级法人改为统一法人;三是农村信用社内部基本建立起股东大会、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三会一层")。从股东角度看,当前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提升资本质量的意愿和条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叶子芬
农信社遵循现代企业制度所构建的“三会一层”法人治理结构,在理论上没有明显纰漏,在实践上经国内外无数企业证明行之有效。但是,该治理结构移植农信社十多年仍普遍反映徒有其形而无其神,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的问题严重。原因除了制度落实不力外,关键在于与之匹配的农信社产权制度、激励约束机制等存在缺陷,即生存环境恶化导致先进管理模式水土不服。为此,本文结合广东农信社的实际情况,系统论述了农信社沉积多年的法人治理缺路,并逐一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法人治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崔幸之 王平 徐明慧
内部人控制、缺乏竞争和扶持政策缺乏长效性是影响农村信用社独立法人地位长期稳定的重要因素。要坚持农村信用社独立法人地位长期稳定,就必须使内部人的权益与农村信用社的长期利益紧密结合,使控制者成为所有者,从而自觉地维护农村信用社的独立法人地位,并在此基础上,配以外部的竞争压力和适度的优惠政策来保障农村信用社独立法人地位的长期稳定。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法人治理结构 问题 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旸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2003年以来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和关键。但时至今日,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仍很不完善:股权设置不合理,“三会”制度形同虚设,民主管理流于形式,省级联社和市级联社(办事处)的行政干预使基层信用社缺乏经营自主权,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机制尚未取得根本性转变。反思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构建法人治理结构过程中忽视了治理结构与生存环境的适应性。因此,必须在充分考虑与农村社会经济环境适应性的基础上,重构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法人治理结构 股份合作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争社
目前,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决定其法人治理结构应体现"民有资本民营化"的要求。但在现行管理体制下,由于省级联社行业管理行政化倾向明显,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呈现"民有资本官营化"特征,同时,省级联社将农村信用社改组为以省(市)为单位统一法人的改革趋向会进一步强化这一特征。这将不利于实现增强支农服务功能这一改革的首要目标,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引导农村信用社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斌 银刘彦 张清玉
针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产权不明晰的问题,提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目标,使其真正成为服务“三农”的合作制金融组织。
关键词:
法人治理结构 “三会”制度 服务“三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穆争社 蓝虹
农村信用社的股权设置决定了其法人治理结构应按照股份合作制的要求,体现“民有资本民营化”,并将经营目标定位为商业化可持续发展。但改革中,省级政府通过省级联社将中央政府赋予其对农村信用社的依法管理演变为行政管理,省级联社的派出机构是强化的手段,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呈现出“民有资本官营化”的特征,因而导致难以建立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解决措施:一是督促省级政府依法管理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正确履行行业管理职能;二是撤销淡化省级联社的派出机构的职能;三是提高农村信用社“三会”成员素质,提高股权集中度,增强农村信用社自我管理能力,内生反对行政干预的力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福成 曹京芝 尹程 李子刚
随着改革的推进,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框架随之深化与完善,但与此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运行异化现象也非常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效和发展。本文通过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与发展历程的回顾评测,从产权异化与内部人控制、法人财产权异化与外部人控制、超经济权利影响等方面对法人治理结构的异化进行分析,探讨了异化对风险管理和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影响,提出了从控制权到所有权,构建完善的委托代理结构;以资本授予为基础,消除“外部人”控制;完善的运行机制与风险防范,管理模式与思路的转变三个方面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途径。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法人治理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