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37)
- 2023(5834)
- 2022(4910)
- 2021(4835)
- 2020(4269)
- 2019(9416)
- 2018(9590)
- 2017(18587)
- 2016(10382)
- 2015(11752)
- 2014(11823)
- 2013(12071)
- 2012(10837)
- 2011(9847)
- 2010(10292)
- 2009(10159)
- 2008(10356)
- 2007(9947)
- 2006(9386)
- 2005(8742)
- 学科
- 业(49968)
- 农(44606)
- 管理(39898)
- 济(39006)
- 经济(38949)
- 企(30389)
- 企业(30389)
- 农业(29365)
- 制(16029)
- 业经(15258)
- 财(14120)
- 方法(12220)
- 体(11199)
- 中国(10103)
- 数学(9876)
- 农业经济(9779)
- 数学方法(9770)
- 策(9711)
- 村(9099)
- 农村(9095)
- 银(9064)
- 银行(9063)
- 贸(8665)
- 贸易(8658)
- 行(8537)
- 易(8526)
- 务(8502)
- 财务(8469)
- 财务管理(8436)
- 体制(8267)
- 机构
- 学院(145588)
- 大学(139640)
- 管理(63607)
- 济(60150)
- 经济(58694)
- 理学(52001)
- 理学院(51593)
- 管理学(51093)
- 管理学院(50792)
- 农(43909)
- 研究(43304)
- 中国(41765)
- 农业(32997)
- 财(30645)
- 京(29595)
- 业大(26816)
- 江(26482)
- 科学(24429)
- 中心(23978)
- 所(21994)
- 财经(21685)
- 州(20881)
- 省(20140)
- 经济管理(19756)
- 农业大学(19565)
- 经(19483)
- 研究所(18921)
- 北京(18316)
- 范(17049)
- 师范(16932)
- 基金
- 项目(83518)
- 研究(66046)
- 科学(65568)
- 基金(59798)
- 家(50275)
- 国家(49665)
- 科学基金(43362)
- 社会(41347)
- 社会科(38652)
- 社会科学(38641)
- 省(34009)
- 基金项目(31640)
- 编号(30637)
- 教育(28432)
- 自然(26702)
- 划(26425)
- 自然科(26052)
- 自然科学(26050)
- 农(25856)
- 自然科学基金(25606)
- 成果(24839)
- 资助(24038)
- 课题(18825)
- 部(18816)
- 发(17907)
- 性(17517)
- 业(17377)
- 制(17316)
- 重点(17234)
- 创(16941)
共检索到248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段鼎斌 肖德忠
完善农产品购销资金专户管理的思考段鼎斌,肖德忠对农副产品购销资金实行专户管理.是人民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总行联合制订的《主要农副产品购销资金专户管理实施办法》在基层收购资金管理中的具体运用,目的是通过这样一种管理形式,把农副产品购销各个...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白慧英 王汉庚 韩疆
农副产品收购资金问题一直是农村资金矛盾中的突出问题,也是关系到农业发展与农村稳定的全局性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已研究多年,措施办法也提了不少,但是农副产品收购资金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收购资金缺口年年增大,收购资金占压严重,循环不畅,问题一年比一年严重,不仅抑制了对农业和农村一些重点有效需求的资金投入,而且给农业银行资金营运也造成了极大压力,弱化了专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影响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过渡的目标实现,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宝华 李新平
1988年出现农副产品收购打白条的现象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为了防止收购再打白条,中央银行从1989年初开始对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期望通过这项政策的实施,达到“消灭白条、杜绝挪用”的目的。到目前为止,这项政策出台已近一年了,有没有达到设计的目标,各方都拭目以待。为此,我们以问卷的方式,向荆门、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一丁
创新农产品购销合作组织徐一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金计划部北京100006]把供销社真正改革成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一)农产品购销组织创新必须利用供销社的现有组织资源为什么农产品购销合作组织的创新,绝不能撇开供销社的现有组织资源而完全另起炉灶?原因在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适
免税农产品的"税",指的是增值税。根据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的农产品免征增值税。一、免税农产品的涉税政策首先,销售额的确定。《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六条规定,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其次,发票的开具。《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适用免税规定的,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第十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鲁
我国的粮、棉、肉、蛋等农副产品的价格时涨时落,农业生产也随之波动,市场供应也跟着时紧时松。这种现象的出现固然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在于,农副产品在流通中只有现货交易,广大农民只能按照眼前的供求状况和价格,去决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曾寅初 高杰 李正波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资料,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模型研究了社会资本对农产品购销商经营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资本对农产品购销商经营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农产品购销商与销货商之间的良好关系、通过渠道获取的价格、供求及地域信息、拥有的朋友数以及到过的省份数都对农产品购销商经营绩效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同时,购销商的性别、运营资金、长期雇工数、临时雇工支出也都对农产品购销商经营绩效影响显著。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志刚 马建蕾
本文使用实地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对农产品批发市场购销商客户关系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研究发现,供销两个方面的客户关系相互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批发市场提供信息和加入商业协会对购销商建立客户关系没有显著的影响;认为市场内竞争程度越激烈、长期雇工越多的购销商更可能拥有固定供货关系;投入设备价值越大、运营资金越多、社会交往广泛、购销业内亲朋好友越多的购销商更容易建立固定销货关系。
关键词:
农产品批发市场 购销商 客户关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易都佑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始终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把大力加强和发展农业作为今后十年和“八五”时期经济建设的首要重点,并要求积极改革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钟秉武
湖北省是一个粮、棉、油主产省,夏季和秋季农副产品收购量都较大,近几年来,收购资金供需矛盾较突出。为了加强对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管理,湖北省从1989年起对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实行专户管理,经过两年的实践,这个“办法”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预期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历芳 唐博文 曾寅初
根据全国18家农产品批发市场1407家购销商的问卷调研数据,本文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农产品购销商借贷发生率、借贷需求规模进行了数理分析。结论认为,采用法人组织形式、社会资本禀赋高的购销商发生借贷行为的可能性更高。经营产品需要经过储藏和初加工处理的购销商借贷规模更高,经营规模则与借贷规模呈现倒U型关系,并且,正规金融机构可提供的贷款数额大幅度高于非正规渠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历芳 唐博文 曾寅初
根据全国18家农产品批发市场1407家购销商的问卷调研数据,本文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农产品购销商借贷发生率、借贷需求规模进行了数理分析。结论认为,采用法人组织形式、社会资本禀赋高的购销商发生借贷行为的可能性更高。经营产品需要经过储藏和初加工处理的购销商借贷规模更高,经营规模则与借贷规模呈现倒U型关系,并且,正规金融机构可提供的贷款数额大幅度高于非正规渠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接宪 戴发文
农副产品收购资金投放是国家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之一,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及时足额归位,对于搞活农村商品流通,支持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历史,农副产品收购资金投放过量或不足均对通货的稳定以及银行信贷资金的正常运行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磊 王娜 盛丽颖
近年来,生鲜农产品"卖难买贵"事件频发,农户和市民双双受损,解析其中缘由、探寻纾困之策对破除农产品上行困境、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民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批发市场主导模式下生鲜农产品产业链条为主线,剖析生鲜农产品各环节交易价格形成的过程,从中间商购销行为、经济动机角度解释生鲜农产品"卖难"与"买贵"同现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在农产品滞销情况下,由于露天市场的整治、电商对农产品的渗透率不高以及合作社发展不成熟等原因,农产品更多依赖于农产品批发商进城销售,然而农产品过剩时的批发商会采取谨慎的风险规避行为,减少收购量、抬高批发价格的这种行为动机加剧了滞销事态,成为农产品"卖难"的重要推手。而"最后一公里"存在的各项加价及零售摊贩赚取的用于维系生计的经营利润是终端零售价格大幅下降的重要阻力,最终形成"卖难"与"买贵"并存的窘境。可见,生鲜农产品流通中无论是批发商的避险减量收购,还是零售商的高幅加价售卖,其行为决策都符合理性经济人的逻辑,是利益权衡之下的无奈选择。实际上,中间商购销行为出现的偏颇只是引起"卖难买贵"的一隅,从深层次观察,"卖难买贵"呈现出的农产品供给脆弱性是多种问题倒逼下的结果。解决生鲜农产品"卖难买贵"难题,应搭建生鲜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销对接功能,促进农产品批发主体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构建公益性农产品流通体系,完善农产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程百川
农产品期货是世界上最早上市的期货品种,我国期货市场也于20世纪90年代初起步于农产品期货,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上市交易玉米、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等21个农产品期货品种,其中交易最活跃的是白糖、菜籽粕和豆粕等品种。一、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基本情况(一)市场规模2016年,我国农产品期货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为14.37亿手和62.36万亿元,相较2015年同比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