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5)
- 2023(10356)
- 2022(8488)
- 2021(7666)
- 2020(6611)
- 2019(14274)
- 2018(14320)
- 2017(27649)
- 2016(14755)
- 2015(16353)
- 2014(16372)
- 2013(16417)
- 2012(14775)
- 2011(13188)
- 2010(13642)
- 2009(13407)
- 2008(13578)
- 2007(12750)
- 2006(11583)
- 2005(10716)
- 学科
- 业(86998)
- 企(70347)
- 企业(70347)
- 济(65071)
- 经济(64941)
- 管理(62691)
- 农(45242)
- 农业(30098)
- 业经(28812)
- 财(26478)
- 方法(24359)
- 制(20454)
- 务(19286)
- 财务(19270)
- 财务管理(19246)
- 企业财务(18234)
- 数学(16845)
- 数学方法(16754)
- 技术(16705)
- 中国(16634)
- 体(15866)
- 策(15006)
- 划(13512)
- 体制(12829)
- 和(12192)
- 理论(11331)
- 企业经济(11053)
- 银(10985)
- 银行(10979)
- 经营(10951)
- 机构
- 学院(222398)
- 大学(213236)
- 济(99081)
- 经济(97301)
- 管理(93651)
- 理学(80137)
- 理学院(79528)
- 管理学(78745)
- 管理学院(78348)
- 研究(67526)
- 中国(57609)
- 农(49297)
- 财(48957)
- 京(43343)
- 财经(37486)
- 农业(37108)
- 科学(36780)
- 江(36332)
- 业大(34834)
- 经(33781)
- 所(32923)
- 中心(32681)
- 研究所(28766)
- 经济学(28622)
- 经济管理(27852)
- 州(27676)
- 财经大学(26893)
- 北京(26541)
- 商学(25922)
- 经济学院(25855)
- 基金
- 项目(139078)
- 科学(112441)
- 研究(108245)
- 基金(102385)
- 家(86114)
- 国家(85149)
- 科学基金(75928)
- 社会(72098)
- 社会科(68016)
- 社会科学(68000)
- 省(56657)
- 基金项目(54704)
- 教育(46789)
- 自然(46158)
- 自然科(45096)
- 自然科学(45085)
- 编号(44721)
- 自然科学基金(44358)
- 划(44311)
- 资助(39627)
- 成果(35244)
- 业(34957)
- 制(34566)
- 创(33042)
- 部(31630)
- 发(30613)
- 创新(30014)
- 重点(29878)
- 国家社会(29830)
- 课题(29182)
- 期刊
- 济(123952)
- 经济(123952)
- 研究(65441)
- 农(53972)
- 中国(48412)
- 财(41921)
- 管理(37874)
- 农业(36000)
- 科学(29236)
- 业经(27392)
- 学报(27167)
- 融(25751)
- 金融(25751)
- 大学(23034)
- 学学(22326)
- 技术(20516)
- 财经(19073)
- 业(18290)
- 经济研究(16662)
- 问题(16514)
- 经(16356)
- 教育(15770)
- 农村(14531)
- 村(14531)
- 农业经济(13937)
- 技术经济(13678)
- 世界(13045)
- 财会(12231)
- 现代(11851)
- 科技(11753)
共检索到346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焕章 张景顺
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求机制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顾焕章张景顺一、供求现状分析建国40年来,科技进步已对我国农业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目前,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是非常尖锐的,而且预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明显的缓和。在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的情况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史征夫 陈国华
本文提出以“引进、联合、自主”解决成果科技含量高、投资额大与家庭小规模经营的矛盾;以科教为主题,增强科技素质;以服务为宗旨,健全领导体系、推广体系、投入体系和流通体系,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雨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的变迁与经济体制的变化密切相关。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直实行以政府部门统一领导下的单轨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以来,实行了在各级政府部门领导下的多途径、多部门和多项科技成果配套的多元化的转化运行机制。深入分析两种农业科技成果运行机制产生的背景及特征,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脱节的问题,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谭华 王开义 刘忠强
本文从资金投入量、资金投入布局和资金投入效益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实施现状,着重总结和分析了项目的组织与运行机制及在运行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最后针对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建议,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科学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转化资金 运行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查金祥 周三中
根据自我组织理论 ,本文认为 ,系统的开放性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 ,随机涨落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部诱因 ,非线性相互作用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根本机制。
关键词:
农业 科技成果 转化 自我组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叶良均
市场农业下农民组织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作用。支持农民组织发展壮大、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以农民组织为纽带,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能够破解我国小农户分散经营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困境。
关键词:
农民组织 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 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雨
农业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计划体制的影响,农业科技资源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剖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桉
外生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为传统小农经济的稳定提供了技术支撑,但呈现技术供求的市场失灵,根源是市场主体缺位下的技术要素非市场化配置。代表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和规模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大量增加,为科技成果转化内生于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奠定了基础。从外生向内生转变,新思路是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和市场化配置,新方法是构建要素收益分享与风险共担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内生机制,新途径是建立经营性、公益性和准公益性科技成果转化的内生模式。政府应引入市场机制和专利等手段,理顺职务发明的权属关系,为科技成果商品化、资本化提供制度安排。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俐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启杰
农业科技成果的供求矛盾与对策研究高启杰一、正确分析农业科技成果的供求矛盾国家制定宏观的农技推广政策与技术市场价格政策,离不开对农业技术市场供求形势的分析。据估计,我国1949年以来累计形成各类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达28000多项,近10年平均每年提供7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希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熊桉
从供求角度来看,湖北省农业对科技的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双重不足,导致了成果转化"高成本、低数量"均衡。新机制的构建应从改善有效供给和刺激有效需求两方面下功夫,建立按技术属性和专利保护程度分类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政府在加强公益性农业科技无偿供给的同时,应诱导市场资源配置于农业科技领域,通过培育科研机构、农业企业等成为科技市场主体,建立经营性农业技术研究和成果有偿转化的内生机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生华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决定了市场机制在转化过程中的局限性。应建立和完善政府推进机制、经济诱导机制、服务强化机制等,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熊鹰 黄东南 唐江云 李晓
【目的】为推进农业科技成果更有效地转化,构建稳定的转化模式及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涉及的相关主体,总结典型的转化模式,综合考虑参与主体的风险承担、技术创新、合作程度等因素,构建修正Shapley值法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模型,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各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①政府、科研单位、农业企业、经销商/零售商、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之间已形成了包括公益性、经营性和扶贫性等多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不同模式下各合作主体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专业分工效率、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创造出更高的整体收益和个体收益。②构建以农业企业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可以形成更高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③修正后的利益分配方法由于纳入了参与主体风险承担、技术创新和合作程度的影响,更符合实际且有利于合作的长期稳定。【结论】通过加大对农业企业主导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增强不同主体间合作创新的协同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利于推动农业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