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99)
2023(5824)
2022(4782)
2021(4632)
2020(3796)
2019(8309)
2018(8256)
2017(14590)
2016(8389)
2015(9642)
2014(9950)
2013(9599)
2012(8913)
2011(7450)
2010(8131)
2009(7691)
2008(7379)
2007(6619)
2006(5678)
2005(5174)
作者
(23831)
(19641)
(19471)
(18841)
(12515)
(9180)
(8999)
(7528)
(7315)
(7216)
(6687)
(6681)
(6483)
(6394)
(6232)
(5897)
(5875)
(5839)
(5610)
(5485)
(4992)
(4909)
(4743)
(4616)
(4445)
(4428)
(4402)
(4318)
(4124)
(4115)
学科
管理(27251)
(23767)
经济(23725)
(23402)
(19978)
(17431)
企业(17431)
财政(12964)
审计(12149)
中国(10998)
(10406)
(10282)
(9780)
财务(9756)
财务管理(9675)
企业财务(9234)
方法(8194)
(8132)
(8019)
(7795)
地方(7494)
(6249)
制度(6245)
数学(6001)
数学方法(5922)
各类(5892)
(5872)
理论(5860)
银行(5843)
(5838)
机构
学院(107172)
大学(105587)
研究(38031)
(36655)
管理(36639)
经济(35555)
(31001)
中国(30596)
理学(30331)
理学院(29894)
管理学(29382)
管理学院(29169)
科学(24095)
(23943)
(20576)
财经(19463)
(19195)
(19156)
研究所(17621)
中心(17594)
(17436)
(16108)
业大(15210)
农业(14848)
(14643)
北京(14531)
(14411)
(13994)
财经大学(13900)
师范(13796)
基金
项目(67802)
研究(51187)
科学(51142)
基金(46177)
(40969)
国家(40576)
科学基金(33331)
社会(30475)
社会科(28750)
社会科学(28738)
(27893)
基金项目(24093)
教育(23318)
(22866)
编号(22397)
成果(20710)
自然(20316)
自然科(19779)
自然科学(19768)
自然科学基金(19359)
资助(18402)
课题(16345)
重点(15666)
项目编号(14507)
(14287)
(14088)
(13750)
(13594)
(13237)
科研(13100)
期刊
(45949)
经济(45949)
研究(37054)
中国(33355)
(31909)
学报(19571)
(17239)
科学(14570)
大学(14457)
教育(14449)
学学(13684)
管理(12584)
农业(11218)
会计(10039)
财经(9978)
(9857)
金融(9857)
审计(9611)
财会(9382)
经济研究(8526)
(8493)
技术(8159)
(7820)
财政(7820)
图书(7794)
业经(6876)
(6480)
通讯(6285)
会通(6261)
书馆(5920)
共检索到184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唐会忠  
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责和永恒主题。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民主法治建设全面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财政审计在规范政府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作用更加明显。近年来,湖南省各级审计机关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工作中心,坚持科学审计、民本审计、责任审计、文明审计理念,注重增强财政审计的整体性、宏观性、建设性,依法全面履行财政审计监督职责,在规范政府预算管理、提高财政绩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邢文妍  佟克胜  
近年来,辽宁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创新财政管理机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2年辽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3000亿元的大关,实现3106.4亿元,较2010年的2004.8亿元,增长了54.9%;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10年的10.8%增长到2012年的12.5%,再上升到2013年上半年的14.4%,创出了分税制改革以来的新高点。但是在政府间财政分配体系、地方税体系建设以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玲  周大研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地方公共财政体系的收支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不合理状况 ,在分析制度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建立独立的、具有实质意义的地方公共财政体系的理论和实践构想 ,并对如何完善地方公共财政管理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强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公共财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法制性不断增强,公平性逐步完善,科学性逐年提高,绩效性日趋改进,公开性日益显现。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公共财政体系还不够健全,公共财政运行还存在一些理财观念的束缚和体制机制的障碍。本文就此对一系列相关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范莹  
本文从对公共财政这一范畴的认识开始,厘清公共财政的职能与公共财政体系的发展历程。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发挥其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作用,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雄  
在我国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体系过程中,我们应当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财税改革中新的管理模式、财政风险和违反WTO规定的财税政策和政府行为作为新时期财政审计的重要内容。应积极开展绩效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并提高财政审计的透明度。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孟炳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公共财政框架体系已经初步建立。面对这一新的情况,我们如何认识,财政审计工作怎么搞,是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齐守印  
构建现代公共财政体系,或者说实现公共财政体系现代化,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也是有效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有鉴于此,党的十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代模  杨涛  
本文从财政本质、财政职能、财政运行模式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公共财政体系问题。认为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公共财政面临制度变革与经济增长双重目标,提出了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运行模式的“两个要素,一个原则”:两要素即提供符合公共财政职能一般的公共产品或劳务,继续优化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一个原则即坚持财政代表国家增进市场自我调节能力的原则。坚持这一中国特色公共财政模式,既有利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又有助于对公共需求的满足和公共领域的优化。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韩琳  汪照全  李家志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财政收支运作的立足点,由主要着眼于满足国有制经济单位的需要逐步扩展到着眼于满足整个社会的公共需要;财政收支效益的覆盖面,由基本限于城市里的企业与居民逐步延伸至包括城市和农村在内的所有企业与居民。中国财政体制的改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宋晖  
财政审计大格局是指审计机关以推进公共财政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维护国家财政安全为目标,以全部财政资金为内容,以财政管理审计为核心,以预算执行审计、财政转移支付审计、财政专项资金审计、财政收入征管情况审计为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郑玉焯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自此形成了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基本理论和主导思想。同年,国家开始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可以说,辽宁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与老工业基地振兴基本同步。多年来,辽宁省各级财政部门以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为使命,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为民理财宗旨,全面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大力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许经勇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立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上,是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为背景的。这就必须改革传统的"重城轻乡"的国家财政体制,在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同时,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让公共财政阳光普照农村大地。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关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齐守印  李杰刚  成军  
构建现代公共财政体系,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过程,需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建什么、怎么建"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通过对现代公共财政体系基本概念的阐述,引申出现代公共财政体系的主要特征、基本构成和功能定位,并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要求,阐明构建现代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意义;其次从实践层面,总结我国特别是河北省积极探索推进现代公共财政体系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明确构建现代公共财政体系的基础;最后从对策层面,较为展开地阐述了构建现代公共财政体系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兰  付俊海  周平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又遭受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依靠市场机制和农业自身积累难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在公共财政的框架下,运用工业化发展积累起来的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积极扶持农业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数十年来的通行做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