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90)
- 2023(9248)
- 2022(7733)
- 2021(6870)
- 2020(5738)
- 2019(12629)
- 2018(12636)
- 2017(23432)
- 2016(12827)
- 2015(14637)
- 2014(14923)
- 2013(14499)
- 2012(13767)
- 2011(12787)
- 2010(13141)
- 2009(12569)
- 2008(11999)
- 2007(11175)
- 2006(10202)
- 2005(9694)
- 学科
- 济(70461)
- 经济(70365)
- 管理(43799)
- 业(33087)
- 企(28375)
- 企业(28375)
- 方法(19694)
- 地方(17911)
- 中国(16807)
- 数学(16723)
- 数学方法(16604)
- 制(16436)
- 财(15772)
- 业经(14161)
- 学(13967)
- 农(13392)
- 体(12978)
- 地方经济(12568)
- 融(10680)
- 金融(10673)
- 银(10633)
- 银行(10616)
- 行(10237)
- 环境(10120)
- 体制(9202)
- 理论(9134)
- 划(8612)
- 和(8584)
- 农业(8490)
- 务(8454)
- 机构
- 大学(190750)
- 学院(190559)
- 济(87672)
- 经济(85820)
- 研究(69052)
- 管理(68519)
- 理学(57342)
- 理学院(56676)
- 管理学(55811)
- 管理学院(55443)
- 中国(53873)
- 财(43657)
- 京(40320)
- 科学(38200)
- 所(34816)
- 财经(32817)
- 江(31553)
- 中心(31067)
- 研究所(30801)
- 经(29424)
- 经济学(28386)
- 农(28183)
- 北京(25606)
- 经济学院(25003)
- 院(24855)
- 业大(24184)
- 州(24156)
- 范(23997)
- 财经大学(23850)
- 师范(23735)
- 基金
- 项目(117736)
- 科学(93032)
- 研究(88996)
- 基金(85199)
- 家(73246)
- 国家(72639)
- 科学基金(62200)
- 社会(59011)
- 社会科(55845)
- 社会科学(55835)
- 省(46081)
- 基金项目(44016)
- 教育(40925)
- 划(37853)
- 自然(37063)
- 自然科(36135)
- 自然科学(36124)
- 自然科学基金(35490)
- 编号(35261)
- 资助(34545)
- 成果(30459)
- 制(27298)
- 重点(26879)
- 部(26544)
- 课题(26135)
- 发(26090)
- 国家社会(24882)
- 创(24107)
- 教育部(23255)
- 性(23217)
共检索到316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卫
深刻理解《决议》关于“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体制机制”的要求,需要厘清以下三个依次递进的方面: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与党领导工作体制机制是辩证统一关系;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体制机制,要从党领导经济工作实际需要出发并且围绕经济发展进程及其目标进行;新时代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体制机制,就是完善党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
党的领导 经济工作 体制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德旭 应寅锋
党的十六届四中会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决定》明确指出: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本文分别探讨了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的内涵及内在要求,提出了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市场经济 经济工作 科学发展观 执政能力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庄尚文 王庚
党领导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致经历了奠基与铺垫、探索与启动、确立与发展、深化与完善四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理论上的认识与突破也有所不同,从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手段,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理论认识不断深化。回顾这一光辉历史并得出的基本经验是: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推进解放思想,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坚持步步为营,实施渐进式改革;善于重点突破,策略性化解重大结构性矛盾;注重激励约束,促进地方政府合理有序竞争;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经济日益呈现出的深刻而复杂的转折性变化,从学术界到决策层,都在进行深入而系统的思考。尤为重要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有关经济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所通过的《建议》,便是这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集中体现。大致回顾一下这一系列经济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形成过程,无疑是必要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中一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推动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推进体制转换和加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经济,如何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作为农业部门,必须强调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观点来看待农村经济形势,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来指导农村工作,这是当前和今后搞好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弛
党领导经济工作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命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根本动因是我们党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要求,不同时期党、国家、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市场经济的引入是塑造党和国家关系的关键因素,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对于党领导经济工作十分重要。梳理分析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化演进和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可以发现,党领导经济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基本原则和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总结了新时代对于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新认识,可以指导新的经济发展实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禹钟华
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金融解放和金融发展方面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成就,其所开创的金融模式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都十分巨大而深远。中国共产党所创立的金融体制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诞生,历经近百年,其基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原则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制度"的重要组成,也必然是中国"制度自信"的重要组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博成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加强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探索进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工作体制。从逻辑图谱审视中国共产党领导金融工作体制的演进历程,可以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金融思想的创新发展。在历史逻辑图谱方面,中国共产党先后以战争动员型、集中资源型、市场化金融和现代金融工作体系服务于不同历史时期中心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重要历史积淀。在理论逻辑图谱方面,中国共产党创建起契合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新型金融工作体制,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进程中以组织嵌入强化了金融党建工作,实现了从创建金融到金融党建的跃升。在实践逻辑层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人民至上、深化改革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全面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话语。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金融工作体制 逻辑图谱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申世军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我国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深层次矛盾凸显,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并强调要"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正图 张申 陈祥勤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中国从理论传播开始,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战时经济体制的创建和探索、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创建和运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完善和全面深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百年变迁。这一百年变迁,之所以能够形成既定的历史逻辑,是因为始终在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破解基本矛盾与基本任务、主要矛盾与主要任务客观演进过程基础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核心作用。这一百年变迁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百年变迁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戴根有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活动的题中应有之义,可以从两方面简要加以说明:一是金融活动是在不同经济主体储蓄和投资分布不均,从而提出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需求中产生的。如果没有不同经济主体的净储蓄和净投资,以资金融通为基本特征的金融活动就无从产生。二是金融活动的利息收入,是经济部门所得利润的一部分。
关键词:
服务实体经济 信用合作社 借贷资本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蔡跃洲
本文在辨析科技创新治理相关概念基础上,从历史的视角梳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创新治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现实需要的演进历程,剖析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困难挑战,并就数字经济时代构建完善数据驱动的新型举国体制提出设想。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路线和优良传统,确定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战略,构建和完善相应的科技体制,并较好地实现了不同时期的科技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初步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机结合。"十四五"时期,科技事业和创新发展有了更高目标,创新活动"乌卡特征"则使科技创新治理面临"市场政府双失灵"挑战。深化科技创新治理数字化转型是协调错综复杂交互关系、提高治理效能、实现多主体协同的有效途径。新型举国体制是未来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时代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应致力于将共产党领导的集中力量办大事举国体制、市场资源配置机制、数字技术及数据要素三方面优势进行整合,特别要做好数据交互机制、数据汇集平台等基础性工作,为优化创新资源配置、降低信息不对称提供支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佑君
社区建设是经济社区发展的产物,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对于提升居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社区建设的形势、任务、存在的问题和对如何建设社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社区建设 管理体制 工作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纪陆
一、2007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霄兵 马雷军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重视领导高等学校,积累了丰富的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坚持党对高等学校的全面领导,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形成了以党的领导为核心的现代大学治理体制。通过不断提升办学质量,高等教育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需要,四次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始终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信任和重视高等学校广大教师,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这些方面体现出党领导高等学校的政治原则、治理体制和发展战略,使高等教育成为中华民族进行革命斗争、改革开放和伟大复兴的重要因素和核心动力。
关键词:
党的领导 高等教育 政治原则 治理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