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54)
- 2023(7804)
- 2022(6633)
- 2021(5923)
- 2020(4831)
- 2019(10913)
- 2018(10922)
- 2017(19959)
- 2016(11195)
- 2015(12725)
- 2014(12808)
- 2013(13021)
- 2012(12401)
- 2011(11347)
- 2010(11867)
- 2009(11187)
- 2008(11441)
- 2007(10802)
- 2006(10188)
- 2005(9886)
- 学科
- 济(48045)
- 经济(47983)
- 管理(40822)
- 业(35326)
- 企(29635)
- 企业(29635)
- 中国(18030)
- 地方(17860)
- 财(15276)
- 农(14428)
- 业经(13249)
- 制(12414)
- 银(12339)
- 银行(12331)
- 方法(12011)
- 行(11802)
- 融(10727)
- 金融(10727)
- 务(9864)
- 财务(9819)
- 农业(9817)
- 地方经济(9810)
- 财务管理(9786)
- 发(9566)
- 企业财务(9340)
- 数学(8993)
- 数学方法(8878)
- 学(8557)
- 策(8409)
- 和(8006)
- 机构
- 学院(156565)
- 大学(153946)
- 济(62757)
- 经济(60974)
- 管理(58753)
- 研究(57567)
- 中国(50368)
- 理学(45656)
- 理学院(45063)
- 管理学(44509)
- 管理学院(44153)
- 京(35612)
- 财(35529)
- 科学(33102)
- 所(29977)
- 江(29417)
- 中心(27876)
- 研究所(26063)
- 农(24922)
- 财经(24566)
- 州(24054)
- 北京(23836)
- 省(22842)
- 范(22517)
- 师范(22303)
- 经(21929)
- 院(20687)
- 业大(19059)
- 农业(18765)
- 银(18568)
- 基金
- 项目(86201)
- 研究(67823)
- 科学(66727)
- 基金(58444)
- 家(49582)
- 国家(49040)
- 科学基金(41632)
- 社会(41144)
- 社会科(38945)
- 社会科学(38936)
- 省(35483)
- 教育(30706)
- 基金项目(29855)
- 划(29117)
- 编号(28939)
- 成果(25527)
- 自然(24725)
- 资助(24507)
- 发(24493)
- 自然科(24042)
- 自然科学(24038)
- 自然科学基金(23578)
- 课题(21788)
- 发展(20047)
- 展(19678)
- 重点(19521)
- 部(18141)
- 年(18024)
- 性(17662)
- 创(17610)
共检索到288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栋
凭证式储蓄国债自1994年开始面向城乡居民发行以来,深受国债承销机构和投资者的喜爱。但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凭证式储蓄国债自身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储蓄国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以发行电子式储蓄国债为契机,使其成为一只成熟的、在市场上广受欢迎的国债新品种,进一步完善我国储蓄型国债的发行管理,是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储蓄国债 发行管理 个人投资者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国库处中国人民银行眉山市中心支行联合课题组 吕俊 谢娟 舒畅
储蓄国债(SavingS BondS),是政府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不可流通记名国债品种,其具有信用等级高、变现灵活、利息免税、收益稳定等特点,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储蓄国债产品优势逐步减弱,品种较少、发行方式单一、购买渠道狭窄等问题日益显现,制约了储蓄国债市场的健康发展。相比之下,国外发达国家储蓄国债发行历史悠久、产品灵活多样、销售渠道丰富、管理经验成熟,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五个发达国家,研究其储蓄国债发行管理中的特点和优势,并结合我国储蓄国债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邵志高 张瀚元 刘蕴霄 冯艳艳
一、引言随着中国债券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国债在支持改革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居民储蓄及资金增值需求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储蓄国债发行定价机制不灵活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储蓄国债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调研数据详细分析了我国储蓄国债发行管理的现状,剖析了发行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完善我国储蓄国债管理及定价机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储蓄国债 投资者 国债发行利率 农商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从法 周立平 张红闪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国金融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也是一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随后,央行行长在两会上明确表示存款利率或将两年内放开,这意味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进入了加速期,我国储蓄国债面临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严重冲击和巨大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分析得出储蓄国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储蓄国债市场化,并研究在利率市场化定价机制下,当前储蓄国债发行工作存在管理落后、缺乏定价机制、储蓄国债期限结构失衡、流动性差、隐藏提前兑付风险和发行失败风险等问题,并提出构建储蓄国债发行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华俊
2016年,我国的财政赤字率将提高到3%,在当前积极财政政策和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下,通过发行储蓄国债吸收居民储蓄存款,是弥补财政赤字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但目前储蓄国债不仅发行规模小,而且计划完成率不高。从储蓄国债发行管理现状出发,分析当前发行规模下难以完成发行计划的根本原因,同时从营销渠道、托管模式及监管等环节,分析影响储蓄国债规模扩大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储蓄国债 积极财政政策 发行管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建伟
一、欧美国家关于储蓄国债政策的讨论与调整。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球金融业爆炸式发展,可流通债券作为金融市场的基础产品,市场容量和投资者群体不断扩张,欧美发达国家的储蓄国债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发行压力,一些国家对其可持续发展开展了思考与讨论。英国、美国经过讨论认为储蓄国债对于扩大投资者基础、分散国债筹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调整管理策略;2004年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建议加拿大政府放弃储蓄国债,称这样做将在9年内节约资金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黎杞瑞 张圣典 倪添杰 徐玫
英美储蓄国债发行历史悠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发行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对英美储蓄国债发行渠道比较,归纳储蓄国债发行渠道构建的国际经验,提出强化我国储蓄国债发行渠道建设相关建议。
关键词:
储蓄国债 发行渠道 国际经验 借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黎杞瑞 张圣典 倪添杰 徐玫
英美储蓄国债发行历史悠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发行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对英美储蓄国债发行渠道比较,归纳储蓄国债发行渠道构建的国际经验,提出强化我国储蓄国债发行渠道建设相关建议。
关键词:
储蓄国债 发行渠道 国际经验 借鉴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辛福利
储蓄国债(saving bonds)是指一国政府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以吸引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的一种不可流通国债。按债权记录方式分为纸质方式和电子方式两种。我国的储蓄国债(凭证式)自1994年发行以来,已有十余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任中红 刘頔
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一步,存款利率市场化推进步伐愈来愈近。改革与存款基准利率挂钩的储蓄国债管理机制成为大势所趋。一、我国储蓄国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自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储蓄国债以来,实行的是固定利率、固定期限的发行方式。此模式曾为有效弥补财政赤字、提供稳定的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这种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一)难以实现国债发行成本最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秉国
针对"农民购买储蓄国债相对困难"这一情况,2012—2013年,中国国债协会先后三次邀请财政部国库司和人民银行国库局,以及协会部分单位会员的有关负责人共同组成调研组,赴湖南省、湖北省和江苏省的4个市(州)、5个县(市)、6个乡镇、20多个一线储蓄网点进行了调研。一、调研地区农村储蓄国债投资意愿及现状1.农村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储蓄国债销售情况良好。据邮政储蓄银行湖南分行统计,该行从2008年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虞俊杰
一是创新国债品种。利率市场化改革为储蓄国债创新提供了契机。从我国国情来看,保留目前中短期国债,这类国债符合追求稳定收益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投资群体。创新变动期限类和长期固定期限类国债品种。变动期限类国债最长设计为10年期,可选择3年、5年、7年终止投资,适合于想通过长期投资获得更高收益但未来支出不确定的投资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国红 戴军 戴俊敏
在即将推出的储蓄国债管理工作中,人民银行应该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本文就人行在储蓄国债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这一问题,从依据、优势、内容、意义等四方面做了探讨。
关键词:
人民银行 储蓄国债 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