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6)
- 2023(397)
- 2022(319)
- 2021(316)
- 2019(542)
- 2018(536)
- 2017(1222)
- 2016(601)
- 2015(729)
- 2014(744)
- 2013(746)
- 2012(652)
- 2011(619)
- 2010(572)
- 2009(595)
- 2008(618)
- 2007(591)
- 2006(581)
- 2005(641)
- 2004(585)
- 学科
- 济(2436)
- 经济(2432)
- 银(2196)
- 银行(2190)
- 制(2070)
- 管理(2056)
- 行(2007)
- 业(1700)
- 企(1504)
- 企业(1504)
- 融(1425)
- 金融(1425)
- 度(1135)
- 制度(1134)
- 方法(1062)
- 业务(1039)
- 体(1004)
- 数学(986)
- 数学方法(986)
- 银行制(956)
- 体制(948)
- 财(912)
- 中国(656)
- 券(653)
- 务(605)
- 财务(605)
- 财务管理(605)
- 企业财务(594)
- 市场(514)
- 家(509)
- 机构
- 大学(9560)
- 学院(9251)
- 济(4553)
- 经济(4449)
- 中国(3871)
- 管理(3532)
- 研究(3081)
- 理学(2900)
- 理学院(2877)
- 管理学(2857)
- 财(2855)
- 管理学院(2839)
- 银(2780)
- 银行(2653)
- 行(2459)
- 财经(2170)
- 经(1959)
- 京(1948)
- 融(1843)
- 金融(1818)
- 中心(1717)
- 经济学(1666)
- 人民(1663)
- 财经大学(1640)
- 江(1554)
- 国人(1498)
- 经济学院(1497)
- 中国人(1490)
- 所(1481)
- 中国人民(1458)
共检索到16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丰习来
为了活跃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现券交易,央行批准了9家商业银行开展双边报价业务,但由于存在很多限制因素,做市商制度并未真正形成。本文分析了做市商制度的产生过程,对完善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做市商制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双边报价商 询价交易 报价价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天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革平
一、做市商制度概念内涵 做市商制度(MarketMaker)是指在证券市场上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度的证券经营法人,不断向交易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入价和卖出价,并在所报价位上接受公众买卖要求,保证及时成交,避免出现买卖双方不匹配(只有供给或只有需求)而无法成交的情况。通过做市商的这种连续不断的买卖,以达到增强市场流动性和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伟业 于忠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连接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桥梁。由于做市商的缺位 ,造成了该市场的流动性偏低 ,交易不连续等问题。该文对做市商制度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做市商主体构成进行了探讨 ,并对如何促进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杨明
实践证明做市商制度具有提高流动性、发现和稳定价格、分散市场风险等优点,但要直正发挥做市商制度的作用,还需具备一定的条件。联系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买际,为进一步推动做市商制度的完善,还应在增加双边报价商数量、优化债券结构、出台扶持措施和加强对双边报价商的监管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关键词:
做市商制度 流动性 银行间债券市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永波 郭牧炫
本文在梳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发展历程及其与市场流动性关系的基础上,以一段包含牛、熊市的完整市场周期为样本,考察了双边价差的影响因素,并对不同行情下做市商报价行为及稳定市场的效果作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做市商提供的市场流动性整体不足,而做市商的表现明显好于尝试做市商;从做市商稳定市场的效果看,只有五大行发挥了一定作用。原因在于,市场没有分层、做市商缺乏激励使得做市业务无法盈利,仅做市商考核排名(提高声誉)能对国有大行带来一定激励,因此越是以盈利为考核目标的机构做市的意愿越低。
关键词:
做市商制度 买卖价差 银行间债券市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徐梦笛
加强做市商制度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债券市场深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回顾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发展历程和成绩,并从多个角度就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提出相关建议。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市场容量稳步增长,参与主体日渐多元化,对外开放持续推进,这些均推动我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形成当前以银行间为主,交易所、柜台市场作为有效补充的多层次债券市场。
关键词:
银行间债券市场 做市商制度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余辉
做市商制度有利于改善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维护市场稳定。笔者在文中对影响做市商做市行为的关键因素——做市成本和收益作出具体分析,并就提高做市商做市积极性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银行间债券市场 做市商 成本效益分析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爱民 吴蕾
本文利用银行间双边报价债券市场逐笔交易高频数据对做市商报价行为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做市商报价调整的误差修正模型,并对报价与成交净价之间进行Granger非因果检验发现,做市商双边报价机制具有迅速纠错的功能和信息传导的功能,竞争性做市商制度具有更高市场效率。本文试图从全新的角度证明做市商双边报价机制的优越性,并提出相应的机制优化设计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胡永博 韩若宇
做市支持机制是对现有银行间市场债券做市机制的有效补充,它不仅能满足做市机构平补头寸的需要,还能起到平抑市场波动、完善债券价格发现等作用,对促进债券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介绍了银行间市场做市支持机制开展特点和运行情况,结合面临的发展瓶颈,就进一步完善做市支持机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闵晓平 朱强
使用银行间企业债券市场成交数据和报价数据,本文分析了做市商的市场功能。实证研究表明,做市商的报价量与样本期内债券总成交量、交易天数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做市商具备一定的流动性供给功能。在价格发现方面,虽然做市商的价格发现能力在逐年增强,但总体上仍然很低。
关键词:
企业债券 银行间 做市商 市场功能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蕾 苏畅
本文基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交易的734只债券样本,利用做市商双边报价高频数据和状态空间模型,对做市商的价格发现能力进行系统性分析,对竞争性做市商制度和外资银行的价格发现贡献度进行客观性评价。实证结果显示,竞争性做市商制度并不能有效提升市场流动性和价格发现能力,其机制设计的优越性在我国现阶段尚未体现;外资银行虽然报价比例较小,但表现出较强的价格发现能力,引入外资银行的战略有利于提升我国债券市场价格发现效率的整体水平;我国做市商群体,特别是大型银行,存在比较严重的报价信息含量低、对新息冲击识别不足、对报价义务敷衍塞责等问题。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蕾 苏畅
本文基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交易的734只债券样本,利用做市商双边报价高频数据和状态空间模型,对做市商的价格发现能力进行系统性分析,对竞争性做市商制度和外资银行的价格发现贡献度进行客观性评价。实证结果显示,竞争性做市商制度并不能有效提升市场流动性和价格发现能力,其机制设计的优越性在我国现阶段尚未体现;外资银行虽然报价比例较小,但表现出较强的价格发现能力,引入外资银行的战略有利于提升我国债券市场价格发现效率的整体水平;我国做市商群体,特别是大型银行,存在比较严重的报价信息含量低、对新息冲击识别不足、对报价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马晓艳 杨涛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近两年来取得长足发展 ,已经成为发展融资、优化金融资产结构、贯彻实施财政货币政策的重要场所 ,但市场流动性差已经严重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为此 ,中央银行适时提出了“在发展中逐渐建立做市商制度 ,以便活跃市场交易”的要求。因此我们当前的迫切任务是尽快在银行间债市构筑有中国特色的做市商制度
关键词:
做市商制度 银行间债券市场 流动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冯光华 孔燕 蔡国喜
2007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做市商管理规定》,对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做市商制度作了进一步完善。此次《规定》的发布合理借鉴了国际经验,充分考虑了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实际,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围绕降低准人标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放宽做市业务要求和加强对做市商的考核等方面对做市商制度框架进行了完善。
关键词:
做市商制度 市场流动性 政策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