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39)
- 2023(5648)
- 2022(4856)
- 2021(4350)
- 2020(3701)
- 2019(8386)
- 2018(8387)
- 2017(16423)
- 2016(8812)
- 2015(9777)
- 2014(9707)
- 2013(9579)
- 2012(8785)
- 2011(7831)
- 2010(8091)
- 2009(7925)
- 2008(7900)
- 2007(7198)
- 2006(6403)
- 2005(6211)
- 学科
- 济(33081)
- 经济(33007)
- 管理(32010)
- 业(27927)
- 企(24494)
- 企业(24494)
- 财(15609)
- 方法(13656)
- 制(13050)
- 贸(12346)
- 贸易(12343)
- 易(12233)
- 数学(12012)
- 数学方法(11932)
- 出(11368)
- 中国(9073)
- 体(8751)
- 农(8704)
- 务(8670)
- 财务(8652)
- 财务管理(8623)
- 企业财务(8171)
- 银(7974)
- 银行(7969)
- 业经(7967)
- 口(7870)
- 出口(7868)
- 出口贸易(7868)
- 体制(7578)
- 融(7529)
- 机构
- 大学(124882)
- 学院(123302)
- 济(57451)
- 经济(56357)
- 管理(47784)
- 理学(40102)
- 理学院(39742)
- 研究(39623)
- 管理学(39320)
- 管理学院(39083)
- 中国(35417)
- 财(32780)
- 京(25603)
- 财经(24616)
- 经(22257)
- 江(20270)
- 科学(19817)
- 中心(19395)
- 经济学(19355)
- 所(18859)
- 财经大学(18249)
- 经济学院(17567)
- 农(17398)
- 研究所(16279)
- 北京(15926)
- 州(15248)
- 业大(14912)
- 院(14493)
- 商学(13862)
- 商学院(13744)
- 基金
- 项目(77755)
- 科学(62687)
- 研究(59525)
- 基金(59161)
- 家(50056)
- 国家(49654)
- 科学基金(43569)
- 社会(40722)
- 社会科(38802)
- 社会科学(38796)
- 基金项目(30617)
- 省(28857)
- 教育(27178)
- 自然(26152)
- 自然科(25505)
- 自然科学(25500)
- 自然科学基金(25077)
- 资助(24236)
- 划(24029)
- 编号(23139)
- 制(21994)
- 成果(19655)
- 部(18891)
- 国家社会(17776)
- 重点(17327)
- 教育部(17034)
- 创(16608)
- 人文(16495)
- 性(16423)
- 课题(16000)
共检索到200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沈平
信贷资金的适时适量退出 ,是确保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原则实现的基本前提之一。本文从退出机制的建立、退出方向的确定、退出方法的运用和退出策略的应用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提出了信贷市场退出过程中应采取的四项措施。
关键词:
信贷退出 机制 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敬涛
商业银行的信贷经营原则及目标要求信贷资金的流动与企业生命周期波动相吻合,即在企业成长阶段大力支持从而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利润,而在衰退阶段降低信贷数量甚至撤资从而降低信贷风险。本文就商业银行为何要从处于衰退期的企业退出信贷资金展开讨论,设计了一套信贷退出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
信贷退出 风险 策略 责任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喜成 刘仁举 张锋
建立和完善客户退出机制是当前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按照“有进有退进而有为退而有序”的原则区分潜在风险客户和事实风险客户及企业的不同情况,选择最佳退出方式;要加强信贷市场预测,把握最佳退出时机,预见性、主动性地防范信贷风险;要把客户退出工作作为业务综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对存量资产建立起经常性的动态调整机制。
关键词:
客户退出 信贷结构 风险管理 存量贷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大哲
不良资产对一国的金融体系稳定构成了潜在威胁,为处置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资产管理公司应运而生。作为任务明确的特设机构,各国的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任务基本结束后,往往会被要求关闭、转型或者合并,其中的背景和过程很值得研究。本报告从美国、瑞典、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几个样本国家资产管理公司实际案例入手,对影响转型、退出机制选择的各类要素作了汇总,并针对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实际和机构运作现状,提出了针对中国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发展与分类改革建议。
关键词:
资产管理公司 不良资产市场 转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长学 石召奎
资产管理公司是为处置银行大量不良资产而设立的专门机构 ,通常都是阶段性的机构 ,建立良性循环的退出机制是其运作成功的基础和保障。资产管理公司适时退出的主要方式有上市退出、股权回购、股权转让、损失核销和直接出售等。目前 ,退出机制的实现问题还受来自于经济成本、股权转让、法律法规、道德风险等诸多障碍和不确定因素制约 ,为此 ,应尽快完成对企业的产权和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造 ,完善中介机构 ,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加强硬、软件建设和金融监管 ,探索多元化的退出方法。
关键词:
资产管理公司 退出机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高扬
<正>全国法院司法统计公报显示,2018―2022年全国法院审结破产案件4.7万件,是2013―2017年全国法院审结破产案件数量的近4倍。从保护创业者角度看,企业破产制度为创业者提供了受挫后再次进入市场的机会。从完善市场优胜劣汰机制角度看,破产制度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具体体现。从全球范围看,发达经济体均建立了完善的破产制度,世界银行一直将破产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实施情况作为“营商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焘华
<正>加快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有利于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降低风险处置成本,有利于完善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从国际经验看,如果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比较健全,能够及时、高效、有序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则可以大大提高金融体系的韧性和整体抗风险能力。相反,如果高风险金融机构长期得不到市场化退出,容易导致风险不断累积,资源配置严重扭曲,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美国20世纪80年代储贷危机就是一个具有深刻教训的典型案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仕勇,钟强
一、我国国有企业富余人员退出机制未能发挥很好作用 富余人员的退出机制是指使企业中富余人员转化为新的劳动力资源投入生产这样一个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相关因素。它涉及到以下三个问题:①使富余人员顺利的从岗位上退下来(主要指被减人员的待遇问题),而不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社会的稳定;②转化为新的劳动力,即再就业的过程;③根据各国的法律和相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高波
在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按照公平兼效率的原则,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的分配与退出机制十分重要。关键是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建立居民经济和住房信息系统,为保障性住房分配和退出,提供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制度保障。(2)构建保障性住房申请联动审核机制,建立严格的审核、公示与监管制度。(3)完善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促使非住房保障对象主动退出保障性住房。(4)制定住房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进行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和退出。(5)推进保障性住房产权制度创新,治理住房保障对象的违规交易行为。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分配 退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国 高越青
产能过剩不仅阻碍了中国工业生产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剧了整个经济体系的系统风险,而市场退出障碍是导致产能过剩长期存在且难以化解的重要原因。产能过剩行业普遍存在的市场退出障碍,具体表现为落后产能淘而不汰、兼并重组流于形式、地方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退出、债权银行救济"僵尸企业"阻碍市场退出等四个方面。要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必须消除现有市场退出障碍,并建立起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本文首先通过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实例对当前的市场退出障碍成因进行剖析,然后从扫清市场退出障碍(短期措施)和建立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长期措施)两方面入手,重点探讨如何建立起长效的市场退出机制。
关键词:
产能过剩 市场退出 长效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