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07)
2023(3389)
2022(2778)
2021(2656)
2020(2213)
2019(4892)
2018(5097)
2017(9312)
2016(5213)
2015(6171)
2014(6576)
2013(6207)
2012(5577)
2011(5082)
2010(5113)
2009(4690)
2008(4504)
2007(4190)
2006(3630)
2005(3178)
作者
(16168)
(13386)
(13279)
(12615)
(8423)
(6301)
(6070)
(5326)
(5256)
(4977)
(4650)
(4590)
(4396)
(4339)
(4217)
(4113)
(4031)
(3918)
(3910)
(3761)
(3432)
(3415)
(3253)
(3151)
(3101)
(3097)
(3002)
(2851)
(2840)
(2840)
学科
(21889)
经济(21856)
管理(20598)
(14119)
(12250)
企业(12250)
(6335)
供销(6334)
(5858)
方法(5751)
中国(5559)
(5462)
(5324)
地产(5279)
(5279)
房地(5279)
房地产(5279)
(5131)
数学(4879)
数学方法(4819)
(4688)
城市(4257)
(4082)
银行(4063)
(3950)
理论(3846)
(3833)
金融(3826)
城市经济(3825)
经济管理(3732)
机构
学院(71697)
大学(70562)
管理(25975)
研究(25853)
(24694)
经济(23971)
理学(21296)
理学院(21063)
管理学(20618)
管理学院(20498)
中国(20349)
科学(16862)
(15968)
(15108)
(13784)
(13474)
研究所(12469)
(12399)
业大(12297)
农业(12044)
中心(12042)
(9946)
北京(9896)
财经(9885)
技术(9861)
(9834)
(9551)
(9254)
师范(9087)
(8874)
基金
项目(47174)
科学(35872)
研究(33614)
基金(32549)
(29241)
国家(28995)
科学基金(23988)
社会(19713)
(19557)
社会科(18563)
社会科学(18561)
基金项目(16611)
(16393)
自然(16050)
教育(15803)
自然科(15681)
自然科学(15672)
自然科学基金(15367)
编号(14145)
资助(13934)
成果(12015)
课题(10835)
重点(10365)
(9906)
(9811)
(9563)
计划(9391)
(9290)
科研(8981)
创新(8753)
期刊
(30536)
经济(30536)
研究(21215)
中国(18745)
学报(14136)
(13817)
科学(11715)
(11184)
教育(10351)
大学(10189)
管理(10035)
学学(9660)
农业(8986)
(7611)
金融(7611)
技术(7255)
业经(5653)
经济研究(5042)
财经(4769)
(4442)
(4163)
(4111)
业大(3964)
问题(3687)
职业(3671)
理论(3456)
商业(3438)
农业大学(3378)
图书(3302)
统计(3291)
共检索到115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邵挺  
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加快构建住房用地多主体供给格局,完善"人地房"联动调控机制,适时推出土地制度改革措施改革土地制度完善住房用地供应体系是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与住房用地供应体系密切相关,住房用地供应的规模和内部结构,以及供应节奏和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曾国安  曹文文  雷泽珩  
现行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对于住房建设和住房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政府主导性过强、城市户籍的思维定式、供应结构和定位缺乏整体设计、市场与非市场供应对接机制不平滑、合法供应与不合法供应并存、住房供应波动性大、商品住房市场供应的高度垄断、住房供应种类太多、住房供应管制和调控政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必须通过深化城镇住房体制改革来完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要完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必须坚持统筹谋划、整体设计,明确目标、协同推进,市场主导、政府调节,以人为本、全面覆盖,租产并行、租售并举,公平与效率并重等基本原则。
[期刊] 改革  [作者] 丁烈云  陈峰  
我国在逐步完善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体制的同时,也需要关注中等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限价房"政策体系有助于解决中等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政府应合理管制住宅产品结构与价格,通过租售结合、分层供应的方式,以"限价房"满足占市场多数的中等收入人群一户一套住宅的住房消费需求,构建中等收入人群的住房供应体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曹星  
自1998年我国实行住房市场化以来,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住房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却忽视了公共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设。本文认为要在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制度方面加大创新力度,首先,经济适用住房应推行以租为主,并由政府主导进行封闭运作;其次,要加快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第三,适时推出限价商品房制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许安拓  
安居方能乐业。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基本民生问题,也是我国政府当前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随着"十二五规划"提出了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的目标,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就显得更为紧迫。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严荣  
共有产权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其特点非常突出,既有优势,也有局限性。从对当前我国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的作用看,共有产权住房有助于缓解"夹心层"的住房困难问题,为解决住房制度改革中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思路,也有助于增强政策的弹性。立足于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应明确共有产权住房的政策定位,坚持基本原则,探索良性运行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恩平  
文章从与城镇住房市场相关的经济新常态特征分析入手,分析经济新常态下城镇居住弱势人群的新动向,考察经济新常态下保障性住房供应对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意义。文章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保障性住房应该以移民人口为重点目标人群,以满足稳定性、体面型居住需要的产权性保障性住房为主,中央政府应该成为保障性住房公共支持的主体,实施以需定供、差异化、多元化的供应模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赖昌干  
解决住房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以市场化为主导,完善住房供应体系,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辅之以政府保障机制,满足各阶层住房需求。本文探讨了北京市住房供应体系现状,完善住房供应体系的基本原则,以及各种住房供应方式的定位和政策措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邢海峰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基本解决保障房供应不足的问题。目前,保障房建设已经在各地大规模展开,但要实现"十二五"规划中的保障房建设目标,则还有赖于合理有效的保障房供应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本文通过剖析影响保障房有效供应的制度成因,进而提出了保障房供应体系建设的取向及目标,并从社会、经济和空间三个维度,提出了建设保障房供应体系的政策建议,旨在为我国制定保障房供应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大涛  
基于我国现阶段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深度依赖、经济适用房具有实物期权的激励功能从而引发房地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住房政策社会目标的事实,在对我国住房政策目标演变作出概评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住房政策目标发生偏离的现实,并对重构住房供应体系展开分析性设想,提出建构公共租赁房和商品房的二元供应体系的政策主张。建构这一体系需要关注与房地产市场相关的财政、金融、行政法规等制度安排,特别要关注公共租赁房土地出让制度的政策设计,政府要大规模建构性质相似于经济适用房但可更好市场化运作的具有完全产权的公共租赁房市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靳京  冯长春  
研究目的: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土地征收的视点切入,分析完善农村住房体系建设的可能性,提出统筹城乡一体化住房体系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调研相结合。研究结论: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大量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需要解决居住问题,而现有城市住房体系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完善农村住房体系,建设新农村,是推进城市化的有效途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旭  
本文:首先,总结了深圳产业用地供应政策演变的三大阶段,并分析了各阶段的发展背景和政策要点。其次,分析了当前已进入政府市场共同参与,新增和存量开发并存、用地和用房并举阶段,从用地、用房两方面总结现阶段下产业用地空间供应的四大问题。最后,提出按照差异化供应、差异化赋权的原则完善深圳产业空间供应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平  
住房问题是民生问题、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尤为重要。2004年以来,赣州抓好建设、分配、管理环节,构建了以廉租住房实物配租为主,经济适用房、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公共租赁房和廉租店铺等多种形式为补充的具有赣州特色的住房保障体系,较好地解决了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