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4)
- 2023(7075)
- 2022(6040)
- 2021(5689)
- 2020(4797)
- 2019(10760)
- 2018(10599)
- 2017(19991)
- 2016(11079)
- 2015(12567)
- 2014(12495)
- 2013(12285)
- 2012(11290)
- 2011(9789)
- 2010(9827)
- 2009(9281)
- 2008(9464)
- 2007(8307)
- 2006(7268)
- 2005(6693)
- 学科
- 管理(42277)
- 济(38296)
- 经济(38214)
- 业(34938)
- 企(30974)
- 企业(30974)
- 财(27761)
- 制(15677)
- 务(13663)
- 财务(13645)
- 财务管理(13596)
- 财政(13337)
- 方法(13219)
- 企业财务(12890)
- 农(11741)
- 中国(11718)
- 数学(10998)
- 数学方法(10891)
- 体(10845)
- 政(10683)
- 业经(10170)
- 地方(9932)
- 体制(9407)
- 银(8261)
- 银行(8256)
- 度(7863)
- 制度(7860)
- 行(7682)
- 农业(7106)
- 融(7077)
- 机构
- 学院(146475)
- 大学(146151)
- 济(58895)
- 经济(57499)
- 管理(54944)
- 研究(47194)
- 理学(46453)
- 理学院(45929)
- 管理学(45342)
- 管理学院(45042)
- 财(40890)
- 中国(39075)
- 京(30965)
- 财经(27402)
- 科学(26590)
- 经(24517)
- 江(24314)
- 所(22835)
- 中心(22572)
- 农(19887)
- 财经大学(19793)
- 研究所(19654)
- 北京(19256)
- 州(18483)
- 业大(18473)
- 范(18361)
- 经济学(18332)
- 师范(18218)
- 院(17416)
- 省(16834)
- 基金
- 项目(93447)
- 科学(73847)
- 研究(72607)
- 基金(67501)
- 家(56931)
- 国家(56397)
- 科学基金(49311)
- 社会(46626)
- 社会科(44032)
- 社会科学(44022)
- 省(36983)
- 基金项目(36181)
- 教育(33433)
- 划(30247)
- 自然(30188)
- 编号(30012)
- 自然科(29430)
- 自然科学(29423)
- 自然科学基金(28876)
- 资助(26419)
- 成果(25840)
- 制(24168)
- 部(21216)
- 课题(21150)
- 重点(20807)
- 性(19796)
- 创(19741)
- 发(19363)
- 国家社会(19144)
- 教育部(18709)
共检索到236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董仕军
一、从政府干预到财政部门内控机制 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手段,它具有任何其他机制和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但是,市场经济也有其局限性,其功能缺陷是固有的,市场自身无法消除其内在的缺陷,抛开政府干预的市场调节会使其缺陷大于优势,导致“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基本依据,但是,政府干预并非是万能的,政府干预也存在弊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董仕军
政府干预存在一些弊端 ,要求管理者必须加强对内部决策的控制。财政部门的决策是政府干预得以实现的主要手段之一 ,其内部控制是保证决策正确性、科学性的重要机制。现行的财政部门内控机制还存在缺陷 ,需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政府干预 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江其玟 陈良华 胡幽妍
文章依据地方财政部门的实践经验,界定了财政部门内部控制的概念,提出了地方财政部门内部控制层次结构,创新性地构建了"结构合理、运转高效、制衡有力"的地方财政部门内部控制体系。这将有利于公共需要的满足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实现,有利于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有利于财政风险的防范,有利于依法理财和"阳光财政"的创建。
关键词:
地方财政部门 内部控制 体系构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唐大鹏 付迪
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建设是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介绍了昆明市探索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实例,具体分析其从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数据整理到评估结论分析的整个过程,最后提出财政部门内部控制和预算单位内部控制一体化构建的建议,突出了以评估为先导、以问题为导向、财政管理和预算单位整体推进的一体化内部控制建设特征。
关键词:
财政部门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一体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剑 张波
一、引言(一)我国行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情况。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下简称"内控规范")(财会[2012]21号)规定,行政事业单位从2014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内部控制规范建设。文件下发后,相关主管部门选取了部分单位作为内部控制规范联系单位,虽然有了一些经验,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但由于部分单位重视不够,内部控制建设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顾雪玲
财政部门内部控制一直就是财政部的一项重点工作。文章基于博弈理论,对财政部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进行了研究。构建了上、下级财政部门间监督博弈模型和同级财政部门各职能处室间合作博弈模型。研究表明,下级财政部门最优违规程度与下级财政部门违规收益的风险系数、上级财政部门惩罚力度和监督概率呈负相关关系;给定下级财政部门最优违规程度时,上级财政部门的最优监督概率与其惩罚力度和监督成本、下级财政部门违规收益的风险系数呈负相关关系;同级财政部门各职能处室间的隐性不合作行为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依据博弈分析结果,针对财政部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提出建议。
关键词:
财政部门 内部控制 博弈理论 制度设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殿京
在财政部门深入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是立足源头治理,着力风险防控,强化监控手段,努力实现财政工作依法科学、公开透明、规范高效运行,加强"四型财政"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的有效措施。围绕这一主题,先后到石家庄市、张家口市部分县(市、区)进行了调研和探讨。一、在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中的主要做法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主要是紧紧抓住行政权力的行使前、行使中、行使后三个关键环节,探索建立行政权力廉政风险评估防范、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三个机制,着力构建覆盖行政权力运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耿平
云南省财政支出预算管理改革经过多年努力,已取得很大的成绩。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等重要制度的改革也都收到了显著成效,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工作在人员经费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公用经费标准也随之出台规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张伟成
国资委作为国有资产的监管部门,如何妥善处理与承担着社会者管理职能的财政部门的关系,并围绕保值增值这一中心任务,履行出资人监管职责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笔者曾在市级财政部门和国资监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仲怀公
两千多年来,历史学家们发现,最稳定的行政层级是县级。县级自古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层次,是功能相对完备的国民经济基本单元。目前我国有2791个县级行政单位,县域人数超过9.62亿人,GDP约占全国60%。为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进一步明确省级政府财政支出责任,发挥省级政府的区域财力调节作用,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措施。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69号《财政部门监督办法》已经2012年2月23日财政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二○一二年三月二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财政部门监督行为,加强财政管理,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维护国家财经秩序,根据国家有关财政管理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汉华 许洪清 左炳生
一、财政部门易于产生腐败的现状分析近几年,财政部门贪贿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如,2009年湖北潜江市财政局国库集中收付中心支付科员樊红盗窃、挪用公款580多万人民币;2011年江西省鄱阳县财政局基建股长李华波侵吞财政资金9000余万元后逃往境外;2012年广东财政厅副厅长危金峰利贪贿7000多万元等。这些案件数额巨大,影响恶劣,严重损害了财政形象,同时,也给财政干部敲响了警钟,引起了财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剖析这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袁新智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彭章贵 郭重新 向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汉华 许洪清 左炳生
一、财政部门易于产生腐败的现状分析近几年,财政部门贪贿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如,2009年湖北潜江市财政局国库集中收付中心支付科员樊红盗窃、挪用公款580多万人民币;2011年江西省鄱阳县财政局基建股长李华波侵吞财政资金9000余万元后逃往境外;2012年广东财政厅副厅长危金峰利贪贿7000多万元等。这些案件数额巨大,影响恶劣,严重损害了财政形象,同时,也给财政干部敲响了警钟,引起了财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剖析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