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27)
2023(6525)
2022(5429)
2021(5032)
2020(4397)
2019(9702)
2018(9625)
2017(18412)
2016(9955)
2015(11073)
2014(11354)
2013(10978)
2012(10013)
2011(8963)
2010(9154)
2009(9090)
2008(9238)
2007(8501)
2006(7433)
2005(7016)
作者
(27636)
(22888)
(22861)
(22065)
(14751)
(10812)
(10574)
(8876)
(8735)
(8241)
(7867)
(7808)
(7472)
(7342)
(7312)
(7240)
(6888)
(6811)
(6584)
(6513)
(5712)
(5631)
(5449)
(5296)
(5263)
(5260)
(5192)
(5152)
(4479)
(4371)
学科
(37216)
经济(37129)
管理(36284)
(34124)
(29363)
企业(29363)
方法(17144)
(15811)
(15429)
数学(13319)
数学方法(13172)
中国(12091)
(11317)
保险(11224)
(11207)
银行(11199)
业经(10552)
(10540)
(10324)
财务(10296)
财务管理(10264)
企业财务(9745)
(9496)
(9494)
金融(9494)
(9244)
体制(8325)
理论(7981)
(7486)
制度(7479)
机构
大学(143127)
学院(140864)
(60440)
经济(59110)
管理(55307)
理学(46252)
理学院(45822)
管理学(45084)
研究(45062)
管理学院(44818)
中国(41095)
(37178)
(29412)
财经(27858)
(25145)
科学(23586)
(22592)
中心(21870)
(21714)
财经大学(20832)
经济学(19529)
北京(18884)
研究所(18773)
(18244)
经济学院(17582)
(17339)
业大(16747)
(16683)
(15560)
师范(15410)
基金
项目(88477)
科学(70842)
研究(66813)
基金(66637)
(56774)
国家(56341)
科学基金(49284)
社会(44715)
社会科(42193)
社会科学(42186)
基金项目(34263)
(32601)
自然(30709)
教育(30639)
自然科(29972)
自然科学(29966)
自然科学基金(29450)
(27912)
资助(27778)
编号(26011)
(23693)
成果(22555)
(21036)
重点(19754)
国家社会(18985)
教育部(18748)
(18481)
课题(18443)
(18223)
人文(17883)
期刊
(67424)
经济(67424)
研究(48933)
中国(32169)
(31736)
(22990)
金融(22990)
管理(21687)
学报(17988)
科学(17471)
(16616)
大学(14968)
财经(14367)
学学(14151)
教育(12702)
(12034)
技术(11021)
经济研究(10474)
农业(10169)
业经(9313)
财会(8947)
会计(8689)
问题(8356)
理论(7673)
统计(7011)
(6997)
实践(6831)
(6831)
(6707)
技术经济(6449)
共检索到226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金龙  朱晶晶  
2019年8月30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完善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及调整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人身保险业动态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的初步建立,对于法定责任准备金的市场化审慎评估,人身险费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市场化,防范人身险市场利差损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促进人身保险市场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从《通知》目前的具体内容来看,责任准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伟  张婧超  陈利军  
一、引言从2006年开始,中国保监会在偿付能力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的基础上将公司治理监管纳入监管体系,这标志着我国目前已基本确立了以偿付能力、市场行为公司和治理结构为核心的保险监管体系。保险公司治理的监管推动了保险公司治理工作的展开,保险公司治理已成为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公司负债治理的主体是投保人,但被保险人缺乏信息和保险的专业知识,通常会把部分负债治理权委托给政府(比如保险会和财政部等政府部门),于是政府就成为被保险人的代理人。因此,政府干预成为保险公司治理的重要特征,保险公司的负债治理也就更特殊。由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静宇  李秀芳  
在假定寿险产品定价利率固定,准备金评估利率基于长期国债收益率且符合Vasicek模型等前提下,该模型适合我国目前的长期国债收益率。然后推导出随机利率下全离散型寿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公式,并以Vasicek模型为例,使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计算出准备金分布,同时对准备金在利率波动条件下的充足性做出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贤福忠  赵明清  潘盈盈  
责任准备金是保险公司为了防止未来赔偿风险而提取的基金。为了有效的利用该资金,在资金能安全返还的原则下,保险公司期望投资收益最大化。本文在随机利率条件下,建立了投资银行储蓄的随机规划模型,进而把其转化为期望值模型,得到预期收益最大的投资方案。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董实  
一、中保寿险公司责任准备金管理存在的问题自恢复办理国内人身保险业务以来,原人保公司在寿险责任准备金管理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制定了一套规章制度,规定了计提方法,年度决算时按照规定计算提留,专项管理。但是,从当前寿险责任准备金的积累情况看,保险业务迅速发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侯致远  
非寿险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核算是非寿险损益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有三百六十五分之一法 ;二十四分之一法 ;八分之一法 ;二分之一法的核算方法。对现行的几种核算方法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以及核算方法与会计核算期间的关系作了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树德  
非寿险长期责任准备金的分类与计量是保险公司精算与会计、监管需要明确的问题,本文对国内现行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分类与计量方法同国外进行了对比,指出由于我国长期责任准备金的计提假设不合理,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与其面临的风险不匹配,最后给出了可供参考的改进方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江  郭航  陈一星  
文章在随机利率条件下,构建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责任准备金模型,确定模型具体参数,并以Fish-er算法确定的马尔科夫链建模,采用MonteCarlo随机模拟方法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其影响因素。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伊维  李娟  
《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试行)》及其实施细则(试行)出台后,我国与国际上通行的非寿险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计提做法基本保持一致。适合我国非寿险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计提方法为:对短期非寿险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计提,应区分不同保险期限的险种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长期责任准备金宜采用简化了的会计年度法作为计提方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金平  
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我国非寿险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提取办法采用50%统一比例法,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活动证明,该方法虽然计算简便但存在一定缺陷。综合各方面的情况,非寿险业务应按逐日计算并给予一定费用折扣的方法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世龙  赵霞  刘素春  
分数年龄分布假设FAAs是分数时点寿险净保费责任准备金计算的必要依据,假设方法的合理与精确程度决定着相应责任准备金等精算数据的计算精度。提出一类基于有理插值技术的分数年龄死亡分布的新假设方法——NRIM假设,此假设弥补了以往有理假设方法存在的不足,将更多死亡信息引入到分数年龄死亡率的估计中,进一步提高了估计精度。基于NRIM假设,研究了终身寿险分数时点净保费责任准备金的测算问题,得到了其理论计算公式,探讨了调节参数变化对该责任准备金计算的影响及其取值范围。最后,与RIM假设下的数值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NRIM假设下的寿险分数时点净保费责任准备金的取值范围有所变小,但其随着调节参数趋于无穷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伏平  
合理、充足计提责任准备金是保险公司 ,尤其是人寿保险公司能否长期稳健经营的关键。从保险运作机制看 ,计提责任准备金十分重要。“准备金”在不同背景下有其具体含义 ,以两全保险为例 ,准备金的计提方法对保险公司具有实质影响。责任准备金对不同当事人的利益不同。同时我国寿险责任准备金制度还存在实际问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高洪忠  石淼易  
根据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应计算非寿险业务的负债久期,对久期大于一年的业务应选取适当的折现率对业务的现金流进行折现。基于以上需求,文章从精算原理出发,对现行我国非寿险业务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久期的常用计算方法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发现目前的计算方法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文章基于严格的数学推导,给出了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久期计算公式,并在合理的假设下对该计算公式进行了简化,提高了结果的实用性。文章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对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久期的计算进行了说明,并将计算结果与目前我国非寿险行业所采用的几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我国非寿险行业现行普遍采用的久期计算方法对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久期存在着低估的现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世清  
本文对责任准备金证券化的发行背景、市场发展、构架、案例和风险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把它与传统再保险、巨灾债券和其他人寿风险证券化进行了比较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