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19)
2023(3992)
2022(3434)
2021(3336)
2020(2868)
2019(6455)
2018(6276)
2017(11838)
2016(6841)
2015(7930)
2014(7799)
2013(7996)
2012(7518)
2011(6511)
2010(6661)
2009(6260)
2008(6405)
2007(5641)
2006(5039)
2005(4474)
作者
(20900)
(17428)
(17181)
(16576)
(11121)
(8344)
(7848)
(6776)
(6655)
(6483)
(5999)
(5943)
(5843)
(5744)
(5725)
(5251)
(5238)
(5225)
(5022)
(5015)
(4494)
(4399)
(4390)
(4169)
(4074)
(3919)
(3894)
(3750)
(3693)
(3632)
学科
(24964)
经济(24924)
管理(24854)
(22825)
(20365)
(18332)
企业(18332)
财政(12553)
方法(12034)
数学(10479)
数学方法(10390)
(10108)
(9529)
财务(9527)
财务管理(9478)
企业财务(9091)
中国(8430)
(8049)
(7062)
地方(6754)
(6027)
(5719)
(5291)
(5191)
制度(5183)
体制(5008)
(4873)
银行(4844)
业经(4709)
及其(4591)
机构
大学(94632)
学院(92688)
(35709)
研究(35672)
经济(34903)
管理(31403)
(28113)
中国(28084)
理学(26802)
理学院(26461)
管理学(25870)
管理学院(25739)
科学(23609)
(20551)
(20263)
(19500)
研究所(17894)
财经(17523)
(15876)
(15640)
农业(15591)
中心(15380)
业大(15169)
(14113)
北京(13159)
(12958)
财经大学(12756)
(11740)
经济学(11212)
(11124)
基金
项目(59733)
科学(45324)
基金(43121)
研究(39905)
(39391)
国家(39060)
科学基金(32009)
社会(24497)
(23118)
社会科(23100)
社会科学(23090)
基金项目(22320)
自然(22151)
自然科(21646)
自然科学(21633)
自然科学基金(21271)
(19988)
资助(18859)
教育(18577)
编号(14707)
重点(14012)
成果(13345)
(13290)
科研(12193)
计划(12139)
(12065)
(11990)
课题(11350)
创新(11301)
(11078)
期刊
(41908)
经济(41908)
研究(32435)
(27522)
中国(23835)
学报(20605)
(16722)
科学(16155)
大学(14951)
学学(14327)
管理(12468)
农业(11044)
(9752)
金融(9752)
财经(9660)
教育(8995)
(8205)
经济研究(7968)
(7668)
财政(7668)
会计(7199)
财会(6100)
(5914)
技术(5888)
(5665)
业大(5309)
问题(5151)
(5141)
业经(5116)
(4595)
共检索到154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夏先德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体现并承载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等各方面的基本关系。如何发挥好财政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作用,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做了全面部署。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内在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田志刚  伍禄金  李峥  
"营改增"是继1994年分税制实施以后,又一次较为深刻的税制变革。在实现制度意图的同时,"营改增"会对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提出新的挑战,导致地方政府承受更大的财政压力。但借此可以探寻处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新的制度路径与策略,来推动税制的完善以及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理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尚蒲  张日新  
基于财政收入视角,本文回顾了我国财政改革历程,认识到宪政背景、意识形态和地方可支配财力对财政分权的重要意义。分税制改革是政府间财力的重新分配。分税制改革至今,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分享不断调整。中央通过扩大共享税范围,增加了分享比例,集中税收,上收财力。分税制规定了政府间的预算内财政收入,并没有规定支出,实质上增加了地方政府财政支配权。地方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减少,却不断扩大财政支出的规模。地方政府通过增加非税收入规模,提高中央转移支付额度,实现收支平衡。地方政府提高财政可支配收入的积极性和经济建设的积极性相互交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楼继伟  
2019年10月末,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以制度为主线,完善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历史逻辑一脉相承、理论逻辑相互支撑、实践逻辑环环相扣,目标指向一以贯之,重大部署接续递进"。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命题,也是十九届四中全会需要接续递进的重大部署。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志勇  
规范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需要重新认识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央地财政关系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中难度最大的一项内容。除了技术原因之外,还有不少认识上分歧,导致改革具体思路、具体内容、具体改革方案的选择存在分歧。本文分析其中最为关键的央地财政关系的稳定性问题、政府职能动态变化对央地财政关系的影响、地方税的界定和地方债管理问题。央地财政关系需要稳定性,以发挥激励作用。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等要求政府职能的动态变化,这会影响央地财政关系,要求财政制度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有一定的弹性。只要是地方能支配的税收收入都是地方税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志勇  
规范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需要重新认识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央地财政关系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中难度最大的一项内容。除了技术原因之外,还有不少认识上分歧,导致改革具体思路、具体内容、具体改革方案的选择存在分歧。本文分析其中最为关键的央地财政关系的稳定性问题、政府职能动态变化对央地财政关系的影响、地方税的界定和地方债管理问题。央地财政关系需要稳定性,以发挥激励作用。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等要求政府职能的动态变化,这会影响央地财政关系,要求财政制度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有一定的弹性。只要是地方能支配的税收收入都是地方税;共享收入属于地方部分同样是地方税,共享税问题的关键是共享比例事先确定且保持相对稳定。此外,地方债管理制度改革应以各级政府均有发债权作为目标。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咏玲  
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是一国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它影响着各级政府职能的发挥,并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本文拟通过对我国现行的中央、地方财政关系的分析,说明这一财政体制对政府履行各种经济职能所起的不利影响,同时对如何完善我国中央、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提出了几点思考。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吴昊  
日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兼论对完善我国财政体制的启示吴昊战后,日本实行了地方自治制度。与战前相比,这不仅扩大了地方政府的职能,也相应地扩大了其财权。目前日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确立的。日本中央财政由中央政府管理,地方财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的对下级政府无偿的资金拨付,其目的在于解决一个国家各级政府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的结构性失衡。无论从规模设置还是从制度安排来看,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都是我国财政转移支付运行的最主要内容,本文着重就此展开分析,对地方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暂不作探讨。对于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范围和形式划分,本文认为应与目前中央补助地方的形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贾荣鄂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划分税种为基础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已于1994年在我国全面推行。分税制的推行使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的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是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必然选择。实际上,分税制改革方案出台之后,已经初步显示了其良好的效应,它必将对推动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产生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军  李帆  
1.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统筹谋划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的方向和政策设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标志着中央与地方关系绝不仅仅是一个财政范畴、经济范畴,而是跨越多个领域与多个学科的综合范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央与地方关系牵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其改革方案设计、制定、执行、评估往往依赖多个国家部门,
关键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金华  
晚清中央对地方财政监管的失控,财权的不断下移以致崩溃,构成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变化的基本态势。其间外债作为晚清财政的产物,一直伴随和影响着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消长,并使得这一关系更为复杂和特殊。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启聪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理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关系也应进一步理顺。 (一)政企分开是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前提。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倪红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经历了中央"放权"改革、提高中央财政财权财力的分税制改革、以"共享"和"共担"为特点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调整等三个阶段,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存在一些问题。根据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应是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缩小地区间差距。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戴一峰  
晚清时期 ,由于列强控制下的中国近代海关的介入 ,在原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基础上 ,围绕财权分割和财源争夺 ,中央政府、地方当局和近代海关三者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阐述了这一关系形成和演化的曲折历程 ,剖析了这一关系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由此展示了晚清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若干重要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