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06)
2023(5506)
2022(4898)
2021(4442)
2020(4021)
2019(9425)
2018(9363)
2017(18308)
2016(10248)
2015(11783)
2014(11936)
2013(12081)
2012(11447)
2011(10412)
2010(10545)
2009(9846)
2008(10069)
2007(9282)
2006(7801)
2005(6966)
作者
(31986)
(27027)
(26842)
(25861)
(16874)
(13150)
(12384)
(10691)
(9934)
(9443)
(9136)
(9067)
(8667)
(8522)
(8516)
(8488)
(8472)
(7916)
(7844)
(7792)
(6868)
(6672)
(6649)
(6193)
(6098)
(6064)
(5973)
(5964)
(5546)
(5382)
学科
(44517)
经济(44478)
(26022)
管理(25936)
方法(23273)
数学(21015)
数学方法(20846)
(20052)
企业(20052)
(12533)
(11215)
(11065)
中国(10297)
地方(8958)
(8678)
贸易(8677)
(8396)
农业(8211)
业经(7980)
(7597)
(7004)
(6875)
财务(6862)
财务管理(6841)
企业财务(6436)
(6316)
银行(6292)
环境(6261)
(5962)
(5920)
机构
大学(154564)
学院(152976)
(61818)
经济(60438)
管理(56958)
研究(53345)
理学(49139)
理学院(48480)
管理学(47537)
管理学院(47242)
中国(39931)
科学(35415)
(32689)
(30721)
(28585)
(28070)
研究所(26309)
业大(25477)
中心(25271)
农业(24606)
(23667)
财经(22582)
(21039)
师范(20816)
北京(20410)
(20407)
经济学(19267)
(18736)
(18420)
经济学院(17695)
基金
项目(102157)
科学(79356)
基金(73795)
研究(71398)
(65463)
国家(64957)
科学基金(54249)
社会(43943)
社会科(41591)
社会科学(41574)
(39997)
基金项目(39941)
自然(36265)
自然科(35368)
自然科学(35355)
自然科学基金(34732)
(34410)
教育(32936)
资助(30050)
编号(29343)
成果(24109)
重点(23721)
(22824)
(22219)
(20573)
科研(20430)
计划(20054)
课题(20034)
创新(19330)
教育部(18895)
期刊
(65208)
经济(65208)
研究(41887)
学报(27515)
中国(26902)
(26628)
科学(24408)
(22170)
大学(19579)
学学(18556)
农业(17661)
管理(17265)
教育(13622)
技术(12493)
(12003)
金融(12003)
财经(10962)
业经(10483)
经济研究(10386)
(10132)
(9354)
问题(9288)
(8265)
资源(8161)
技术经济(8054)
统计(7785)
理论(7716)
(7341)
商业(7286)
图书(7133)
共检索到218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曦东  毛凌潇  陈丙寅  裴韬  任雨  
宋词是文学地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意境尤是其灵魂。"意"为词中的情感,而"境"则是其中的环境。传统的研究方法多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进行定性分析,缺乏对宋词意境整体的定量研究。本文通过提取所选宋词的创作时间、创作地或描述地及词人情感信息等时空数据,建立了相关的地理时空数据库,并利用制图和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宋代词人整体的情感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同时挖掘其变化的成因。研究表明:(1)宋代词人整体情感的时间变化与宋代国势发展基本吻合,随着国家的兴衰而变化;(2)词人情感在不同时段的空间分布有所不同。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曦东  毛凌潇  陈丙寅  裴韬  任雨  
宋词是文学地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意境尤是其灵魂。“意”为词中的情感,而“境”则是其中的环境。传统的研究方法多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进行定性分析,缺乏对宋词意境整体的定量研究。本文通过提取所选宋词的创作时间、创作地或描述地及词人情感信息等时空数据,建立了相关的地理时空数据库,并利用制图和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宋代词人整体的情感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同时挖掘其变化的成因。研究表明:(1)宋代词人整体情感的时间变化与宋代国势发展基本吻合,随着国家的兴衰而变化;(2)词人情感在不同时段的空间分布有所不同。地理环境等因素造成了不同词人地方感的空间差异,而历史事件引发的民族情感,又促成了宋朝词人整体地方感的形成和变化。本文通过对不同词人的情感进行定量化处理,将以往对个体地方感的研究,整合为对整个群体地方感的研究,将小尺度上的个性转化为文人群体对整个家国的地方感,为文化地理学“学科树”中不同尺度转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情感地理学中诗词意境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新的借鉴。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苏文成  卢章平  
文章以笔者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信息学院泰德·安德伍德教授的数字人文课程上开展的宋词流派特征远距离阅读项目为例,综合调研国内外文献,总结数字人文方法应用中的争议点,探讨算法机械性、研究方法与主题互动性弱、人文学科属性遭削减等现阶段数字人文方法弊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笃文  
七百多年以前,在南宋德祐二年(1276)正月的杭州,元兵压境,危亡在即的时候。爱国诗人郑思肖写了《德祐二年岁旦二首》。其一曰:"力不胜于胆,逢人双泪垂。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这是诗中最早提到"中国梦"的记录。诗写得很悲怆。诗的大意是说,在这无力挽救亡国命运的时候,只有垂泪向人。心里萦回着强国之梦,脑子里叨念着《诗经》中的下泉之诗。离人较近的太阳还看得见,遥不可及的高天就无法去打听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程齐凯  李信  陆伟  
本文通过对科研论文中情感词汇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科研工作者的学术写作风格的演变情况。以1994—2012年间"计算机"学科共31本不同质量等级的中文期刊刊载的21万多篇科研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描绘75个情感词汇在论文摘要中"绝对频率"和"相对频率"的时间分布情况,并将中文文献结果与同时期《ACM美国计算机学会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计算机"学科的16多万篇英文文献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语言、期刊质量等级的科研论文中含有积极词汇的摘要所占比例的逐年增加,反映了学者在学术写作风格上越来越多地使用情感词汇,尤其是积极词汇。这一方面和近年来积极的科学发现的迅速涌现有关,另一方面也...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苗贵松  
用量化方法研究古典文学由来已久,王兆鹏等著《宋词排行榜》以其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所指导博硕士学位论文为基础,将当代读者和"互联网页"纳入分析范围,其价值有计量历史学、文学文献学、文艺鉴赏学和网络传播学的四维空间,是回应国民阅读转型的学术关怀,既有信度和高度,又不失温度。但因研究方法与数据采集等限制,对于揭示宋词名篇在不同时代的嬗变过程和定量研究的学理基础尚需给予更多阐释。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岚  
一般论者常认为宋词中"风、花、春、月"等高频字的出现,体现了宋词用字和意象阴柔化、女性化的倾向。但是当我们把这些字放在整个古汉语高频字背景之下,对比唐诗和宋词高频字的异同时,却发现它们都重点关注人与自然,对自然物象类高频字的选择倾向是基本相同的,且表示判断、否定类高频字的大量出现,也只说明古汉语语法上的共性。唐诗宋词在文体本性是相似的,只有在对比诗词文本高频字的演变时,才体现出宋词相较唐诗独具的个性和倾向。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振振  
宋末元初知名文学家姚云文,《宋史》、《元史》、清陆心源《宋史翼》均未立传。《全宋词》姚氏小传因属草创,故甚简略,且有讹误,兹予订补。云文号江村,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登进士第后,初仕为高邮军高邮县(今属江苏)尉,曾任县令,辟高邮军(今江苏高邮一带)判官,又辟淮南东路招讨使司书写机宜文字,除隆兴府(今江西南昌一带)观察推官,再除主管尚书工部、刑部架阁库,选人阶至承直郎。入元后,任瑞州路新昌县(今江西宜丰县)石溪书院山长。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十一月后,尝任潭州路(今湖南长沙一带)儒学教官。有《江村近稿》,一名《姚江村逸稿》。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淑卿  李玩伟  徐健  
[目的/意义]针对传统的情感词词典构造方法对新词判断准确率不够理想,领域拓展性较差等问题,提出基于句法依赖规则和词性特征的情感词识别模型。[方法/过程]以京东商城i Phone 6s的商品评论为语料,通过使用Stanford Parser句法分析工具、情感种子词典、基于评论语料的人工标注情感词典、手机对象词典等外部数据,构建基于句法依赖规则以及词性特征的情感词识别模型。[结果/结论]实验表明,该模型能有效识别手机领域中的情感词,准确率达到84.89%,且无需人工干预。[局限]情感词识别匹配模型规模偏小,模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韩玺吾  
唐诗宋词中的楚天楚水意象,既保留了屈原、宋玉笔下楚天楚水意象所带有的特定的辽阔、悲愁意绪,又更多地注入了因时代更迭、作者性格不同,而生发出的雄浑浩渺、奔放壮浪、沉闷压抑、澄清邈远、悲壮恣肆等诸般复杂意蕴。其意象营构,则呈现出以楚天楚水意象组合为主,渐次融入诸多相关意象的复杂化趋势。在唐诗宋词楚天楚水意象的不断演变中,我们既可以分明地见出文学的前后承传之迹,亦能见出楚文化对诗人胸次的自然陶冶之痕。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邱美琼  王雪婷  
陈聂恒《读宋词偶成绝句十首》的批评观念,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推尊词体,二是以婉约为本色,三是推崇音律协美,四是强调由技而进乎道。其论词绝句体现出"有意为之"的创作态度,呈现出较为丰富的批评内涵,在我国传统词学史上有一定的价值及地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翠爱  
幼年便受儒家文化熏陶的陶渊明,早年有着自强不息的功业追求,所以,振兴家族、光耀门庭并实现个人的政治抱负就成了他前半生的人生追求。但陶渊明发现要想享受门第和家族带来的荣誉和利益,就必须付出"心为形役"的代价。视官场为樊笼密网的陶渊明不愿屈从外物扭曲自我,毅然地返回田园。陶渊明爱惜名利而又看破名利、不喜贫穷而又安贫守拙的人生历程深深吸引并感化着宋代的词人。宋代词人们在词作中表现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厌倦,而且陶渊明安贫知足、守拙养真的思想使多数本不贫穷的词人抑制了物欲的膨胀,也使部分贫穷的词人因之而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珺  
意欲性是个动态的概念,它要求有生命的施事主体对形容词所表达的性质、状态或程度不仅能够且必须在意志行为或动作行为的控制下向意欲主体所希望的方向发生改变。通过分析形容词入句后的语义指向,提取出几个基本语义特征:[生命度]、[可变度](包括自主和可控)、[自变/使成]、[本原]和[感情度]。意欲性包含三层含义:(1)形容词所表达的性状能够受意志行为或动作行为控制。(2)意欲主体所希望的方向。(3)性质或状态发生改变。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古婷骅  陈忆金  曹树金  
[目的/意义]近年信息行为领域中发表与用户情感相关研究大多都集中于情感发生的原因或者情感的影响因素,仍然缺乏特定的框架作为信息行为研究中情感的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不同文献中关注的与情感相关的现象和概念,明确与用户情感相关的概念及情感体验的演化路径。[方法/过程]通过梳理和分析含有情感体验相关概念的代表性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和核心概念解构。从信息行为的情感维度出发,综合分析不同研究中对情感的核心概念、关系及其演化的多元认识。[结果/结论]提出基于信息对象及信息行为的情感体验演化路径,对明确信息行为研究中情感核心概念的使用及其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聂卉  首欢容  
[目的/意义]基于语料的情感词发现依语句上下文推断情感词极性,能显著提升情感分析的准确率,在面向领域的特征级情感分析任务中有重要应用价值。[方法/过程]对特征级情感极性研判问题展开探讨,提出基于点互信息的"特征-情感"对情感极性自动判别算法,算法借助大规模领域语料,根据观点表达"特征-情感"对与情感语义明确的种子词的共现关系,同时引入依存句法分析语句间的情感转折,通过修正经典的点互信息算法,对上下文约束下的用户观点表达进行褒贬预测。[结果/结论]实验证明,修正算法的性能显著优于词典匹配算法和经典的点互信息情感识别算法,不仅能够推断词典中未纳入的观点表达的情感指向,而且能较准确地推断"语境"中的情感词极性。在餐饮评论和数码产品评论两个评测语料集上,修正算法的F1宏平均指标分别达到0.827和0.878。该算法以领域相关的大规模语料为支撑,基于概率统计和句法分析,因数据获取便利,算法效率高,移植性好,具有普适性,尤其适用于面向领域的情感分析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