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45)
2023(3762)
2022(3098)
2021(2622)
2019(4585)
2018(4434)
2017(8213)
2016(4240)
2015(4999)
2014(5059)
2013(4949)
2012(4917)
2011(4843)
2010(5093)
2009(4897)
2008(4515)
2007(4193)
2006(4065)
2005(3817)
2004(3469)
作者
(13819)
(11853)
(11702)
(11334)
(7568)
(5435)
(5149)
(4596)
(4546)
(4321)
(4144)
(3982)
(3870)
(3800)
(3724)
(3636)
(3471)
(3372)
(3320)
(3162)
(3021)
(2870)
(2820)
(2757)
(2698)
(2654)
(2464)
(2444)
(2341)
(2301)
学科
(46213)
经济(46192)
地方(13974)
地方经济(11376)
方法(10670)
管理(10610)
数学(9564)
数学方法(9544)
(8005)
中国(7892)
(6889)
业经(6796)
经济学(5980)
(5227)
环境(5144)
(5133)
企业(5133)
(4958)
(4573)
产业(4444)
(4350)
金融(4350)
(4158)
(4135)
教育(4076)
资源(3977)
总论(3924)
农业(3774)
及其(3741)
信息(3734)
机构
学院(74200)
大学(73837)
(43356)
经济(42702)
研究(30482)
管理(23568)
中国(22051)
理学(19605)
理学院(19351)
管理学(19101)
管理学院(18956)
(17021)
科学(16287)
(15777)
经济学(15328)
(14823)
研究所(14126)
财经(13549)
经济学院(13400)
中心(12233)
(12167)
(11674)
(10501)
(9786)
财经大学(9777)
(9708)
师范(9704)
北京(9682)
科学院(9654)
社会(9359)
基金
项目(42297)
科学(32978)
研究(31500)
基金(30464)
(25987)
国家(25767)
社会(22663)
科学基金(21575)
社会科(21479)
社会科学(21472)
(16393)
基金项目(15265)
教育(13659)
(12972)
资助(12871)
自然(11543)
编号(11449)
(11251)
自然科(11233)
自然科学(11229)
经济(11163)
自然科学基金(11013)
(10972)
国家社会(9853)
重点(9744)
成果(9730)
发展(9542)
(9424)
(9227)
课题(8764)
期刊
(58032)
经济(58032)
研究(28469)
中国(14527)
(12691)
管理(10953)
经济研究(10626)
学报(10228)
科学(9572)
(9063)
财经(8438)
大学(8041)
学学(7833)
(7539)
问题(7154)
技术(7095)
(6937)
金融(6937)
业经(6649)
农业(6000)
教育(5864)
技术经济(5787)
世界(5213)
(5032)
统计(5031)
经济问题(4738)
经济学(4644)
国际(4451)
改革(4333)
(4333)
共检索到124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钟祥财  
宋育仁的经济思想上海社会科学院钟祥财宋育仁(1857—1931年),字芸子,四川富顺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进士,选庶吉士。后任翰林院检讨。二十年任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公使参赞。二十二年回四川办理商务、矿务,兴办各种实业公司,并创办了《渝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坦  
本文首次提出实学伴随新儒学 (即宋学 )而生 ,不仅有“经世致用”之实学 ,而且有“躬行践履”之实学。经济思想是实学的重要内容与学理体现 ,宋代浙东学派讲求实利功效 ,开明清事功实学之先河。文章考辨宋代浙东实学赖以产生的地域经济文化背景与学术思想传承 ,通过个案考察具有代表意义的叶适的经济思想诸要论 ,阐释浙东实学经济思想的反传统倾向与务实重用特征 ,及其在社会形态演进中的历史作用 ,试图对实学的深入研究进行新的尝试。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 ,提出诸多不同于以往学术界成论的认识 ,希望对经济思想史、中国学术史、思想史、经济史、宋史、东南区域史等领域的研究有所促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凤林  
宋则行(1917—2013年)是当代中国杰出的经济学家,在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多个领域均有重要建树,为推进中国经济学发展和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事业做出重要贡献。本文概括介绍了宋则行在促进西方经济学中国化和发展马克思经济学等方面的若干成就,分析评述了其兼容并蓄的科学方法,并探讨了继承中国老一代杰出经济学家优良学术传统,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建波  刘语潇  
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一种从百姓的利益出发探讨人民和君王如何合作的理论。在这里,百姓作为委托人,政府作为代理人,百姓使政府按照其利益选择行动,百姓激励政府采取对其最有利的行动。孟子"仁政"思想的伟大在于既想到了统治者的需求,也想到了百姓的需求,并设计了双方合作方案的框架。其不足在于强烈的民本色彩使其对君王的"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问题考虑比较多,而对现实生活中的其他"道德风险",如民众的"道德风险"问题,君王的代理人——官员的"道德风险"等考虑比较少。另外,孟子更多地从保护小农经济稳定的立场考虑问题,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劳动力时间成本的影响,时间的变化对于资源与人的矛盾的影响等考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漆侠  
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是学术界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论述。一、唐中叶以来封建国家土地制度日益衰落,向土地私有制转化;二、新的土地兼并势力代替了旧来的山东士族等老牌土地势力;三、封建租佃制关系占支配地位;四、两税法实施后封建国家与土地所有者(地主)、佃户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封建国家与土地所有者(自耕农民诸阶层)之间的关系;五、唐宋之际土地关系的变化对文化思想领域所产生的影响。
[期刊] 求索  [作者] 朱汉民  
孔子提出了作为"礼"之依据的"仁","仁"体现出作为主体人格的道德情感、道德理性、道德意志。但是"仁"要能够成为普遍性行为准则,还必须表达出必然性的力量。宋儒确立《四书》的新经典体系,其学术使命就是要重建仁的形而上意义,以确立仁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宋儒通过对仁学的诠释与建构,把《四书》的心性仁学与《周易》的天道仁学结合起来,建构了更具理论性、思辨性的仁学思想体系,实现了儒学的创新性发展,最终建构出一种天人合一、体用圆融的新仁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锦鹏  
宋朝确立了土地私有产权制度,租佃经营成为重要的土地经营形式。宋朝租佃市场属于竞争性市场,地租率由市场决定,对租佃双方都是有利的;在宋朝广大佃农家庭经济条件差,抵御经营风险能力弱的社会条件下,采取分成租佃制是适应宋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有效率的制度安排,“随田佃农”也是有利于保障佃农权益的有效制度选择。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宝璋  
宋代对官吏经济政绩的考核由人事、财计和监察部门共同参与,其内容以人口、垦田、赋税、场务课利为主要指标,采取十分为率、取数年酌中之数定额、留意官本与收入的比率等来比较祖额、递年增亏,或确立多项增亏指标进行评价,确定等级,作为赏罚的依据。这使考核比较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和科学合理,在发展生产、增加财政收入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其体现的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有历史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裕民  
1987~1988年间,上海人民出版社刊布了漆侠教授的《宋代经济史》(以下简称《漆史》)。全书九十多万字,是1949年以来宋史研究论著中篇幅最大的一部,也是漆教授的代表作之一。关于此书的优点,已有文章介绍,这里只想就其中的问题提些异议。我个人一向认为,指出疏漏或缺陷,比一味颂扬更加重要,特别是被提意见一方,颂扬的话自然舒服顺耳,但了解存在的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文玉  
唐代在我国古代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开元、天宝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的鼎盛时期,然而唐代的国力到底达到什么水平,至今似乎还没有一个总体的评价。宋承唐制,其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都与唐代大同小异。因而两朝的情况最具有可比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华伦  
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迄今仍是议论纷纭,莫衷一是,大致形成了南移完成于南北朝、隋、唐、北宋几种不同意见。但将南移时间确定在北宋后期之前,则无异议。然而,程民生博士的新著《宋代地域经济》截断众流,对多年来沿袭的定论提出不同的意见:“概括而言,北宋南北经济各有特色。经济重心从发展趋势上看正在南移,但从历史现状上看还未完成。东南经济只能与北方经济平分秋色,而不能独占鳌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尊旺  
长期以来,人们争执不休的话题之一就是人文学科尤其是历史学对于当代社会有没有作用,它存在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应如何激发这古老学科的活力。至于这类学科的境遇,时下作为中国传统学术之一的历史学的不断萎缩无疑是最好的答复。然而,方宝璋教授的新著《宋代经济管理思想与当代经济管理》(以下简称方著)却给了我们全新的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守军  邵眉清  
张居正的经济思想●张守军邵眉清张居正(1525—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江陵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理财家。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升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参赞机务。1572年,年仅10岁的明神宗即位,张居正为首辅秉政,在朝中掌权10年之久...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眉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对仁寿县“打工经济”金融服务整体现状作的调查,反映仁寿县“打工经济”金融服务存在不足,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