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59)
- 2023(8672)
- 2022(7854)
- 2021(7494)
- 2020(6284)
- 2019(14704)
- 2018(14764)
- 2017(28822)
- 2016(15718)
- 2015(17816)
- 2014(17928)
- 2013(17731)
- 2012(16158)
- 2011(14251)
- 2010(13942)
- 2009(12561)
- 2008(12061)
- 2007(10219)
- 2006(8669)
- 2005(7295)
- 学科
- 济(59585)
- 经济(59518)
- 管理(44087)
- 业(41560)
- 企(36173)
- 企业(36173)
- 方法(30584)
- 数学(25570)
- 数学方法(25277)
- 农(15160)
- 中国(14899)
- 业经(14072)
- 财(13948)
- 学(13675)
- 地方(12629)
- 理论(11864)
- 和(11316)
- 贸(10183)
- 贸易(10179)
- 农业(10167)
- 教育(10008)
- 易(9857)
- 技术(9767)
- 环境(9543)
- 务(9276)
- 财务(9219)
- 财务管理(9204)
- 制(9079)
- 企业财务(8725)
- 划(8502)
- 机构
- 大学(218572)
- 学院(216581)
- 管理(91005)
- 济(79979)
- 理学(79897)
- 理学院(79023)
- 经济(78064)
- 管理学(77687)
- 管理学院(77301)
- 研究(68284)
- 中国(48340)
- 京(46533)
- 科学(44272)
- 财(35012)
- 所(33417)
- 业大(33100)
- 农(31968)
- 研究所(30826)
- 中心(30705)
- 范(29867)
- 师范(29639)
- 江(29545)
- 北京(29299)
- 财经(29053)
- 经(26438)
- 农业(25082)
- 院(25022)
- 州(24794)
- 师范大学(24071)
- 商学(22994)
- 基金
- 项目(155729)
- 科学(121944)
- 研究(115260)
- 基金(112068)
- 家(96741)
- 国家(95890)
- 科学基金(82757)
- 社会(70566)
- 社会科(66739)
- 社会科学(66721)
- 省(61145)
- 基金项目(60827)
- 自然(54699)
- 自然科(53389)
- 自然科学(53379)
- 教育(52610)
- 自然科学基金(52398)
- 划(51345)
- 编号(48268)
- 资助(45811)
- 成果(38930)
- 重点(34104)
- 部(33884)
- 发(32485)
- 创(32404)
- 课题(32366)
- 项目编号(30205)
- 创新(29996)
- 科研(29730)
- 大学(29245)
共检索到299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林正秋
宋朝的饮食发展 ,是我国古代饮食发展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 ,尤其是城市饮食的繁荣 ,各地名菜佳肴的出现为后代地方菜系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杭州、开封等地仿宋菜的开发 ,能为今天的餐饮业、旅游业与提高人民饮食生活水平服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钩
宋仁宗时,有一个叫宋祁的官员到开封城外游赏景色,见到老农耕田,便上前作揖,打趣说道:"老丈辛苦了。看来今年您大丰收啊。您觉得应该感谢老天爷眷顾,还是感谢皇上洪福?"老农"俯而笑",然后将宋祁狠批一顿"何言之鄙也!子未知农事矣!我每日辛勤劳作,今日之获,全是我的汗水换来,为何要感谢老天爷?我按时纳税,官吏也不能强我所难,我为什么要感谢皇上?吾春秋高,阅天下事多矣,没见过像你这么蠢的。"宋祁被老农骂得悻悻然,也不敢生气。官员庄绰在《鸡肋编》中也记录了一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锦鹏
宋朝确立了土地私有产权制度,租佃经营成为重要的土地经营形式。宋朝租佃市场属于竞争性市场,地租率由市场决定,对租佃双方都是有利的;在宋朝广大佃农家庭经济条件差,抵御经营风险能力弱的社会条件下,采取分成租佃制是适应宋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有效率的制度安排,“随田佃农”也是有利于保障佃农权益的有效制度选择。
关键词:
租佃经济 地租 分成租佃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马力
治企如治国,放权还是集权其实是治国者亘古不变的难题。唐天宝年间是中国的极盛之世,但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唐玄宗李隆基凭宫廷政变夺取政权,生怕朝中重臣重走他的老路,所以忌内甚于忌外,委重任于边将,以求平衡中央的政治势力。却使军权旁落,变中央集权为内轻外重、授权以柄,当时全国军队三分之二以上在边境,归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北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定都开封以后,开始着手缩减国家公务员的数量,减少国家的财政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赵匡胤曾经对亲近大臣说:"国家公务员的人数多了,既难以管理,人数众多的公务员也未必能努力工作;同时,公务员的人数多了,更会增加财政的支出,所以,缩减公务员的人数势在必行。"赵匡胤开始实行精简官员编制、合并州县的政策。北宋王朝建立在五代之后,北宋开国之初,由于刚刚经历了频繁的战乱,当时国家的人口很少,小的县只有200户左右的人家,大的县也只有1000多户。为了减少公务员的数量,赵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东旭
中国古代对以赃致罪的惩罚 ,皆以赃物的多少与价值的高低为定罪依据。但由于赃物种类繁多 ,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各种物价的差别 ,给计赃定罪带来困难。因此 ,统一平赃标准 ,是公平计赃的一个关键问题。唐律中确定的以绢价平赃 ,以绢数计赃定罪之法为宋朝所继承 ,但宋朝亦采取了以钱代绢 ,计钱定罪的原则。宋朝两种计赃标准的出现 ,使计赃论罪更加复杂化。尤其是宋朝市场绢价的不断升高 ,货币的不断贬值 ,直接影响了计赃数量的多少和定罪的轻重。又因各地货币种类不一 ,不同币值之间的差殊 ,更造成了计赃论罪的混乱。因此 ,宋朝随着市场物价的变动不断调整计赃绢价标准和各类货币之间的比值 ,是其保持计赃定罪相对平衡...
关键词:
物价变动 平估赃物 以绢计赃 计钱论罪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姜锡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波 吕庆华
通过分析宋朝地方政府执行人户逃移政策的情况,认为宋朝日益加重的财政危机直接影响了宋朝中央与地方财政的调配体制和地方官员的考课标准,使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人户逃移政策时受到影响。由于更多地考虑赋税上供和本级地方财政的需要,因此造成了实际执行情况与政策制定初衷相背离,出现了诸多弊端,降低了行政效率。
关键词:
财政危机 地方政府 人户逃移政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济沧
宫崎市定"宋朝近世论"是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理论,部分学者以其为基础探讨宋代的问题。与此同时,思想史学者批判这一理论是欧洲近代化言说的亚洲版。那么,该理论与欧洲近代之间究竟有何关联?本文从宫崎的时代区分论入手,探讨其理论框架的特点以及"宋朝近世论"提出的意义为何。迄今为止的历史理论,都是预设一个"他者",然后将其相对化,借此强调自身言说的正当性,但这种思路正是欧洲中心观的反映。宫崎的中国史论基于世界史的立场,重视各个历史时期中国与其他地域的文化交流,而诞生于宋代的中国近世文化就是这种文化交流的结晶。在这里没有相对化的"他者",有的是覆盖地域间文化距离的文化传播和相互影响。在这种重视地域平等和交流的史观之下,中国历史的逻辑把握也就有了新的可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曾瑜
宋朝财政史有不少复杂的情况,财政收入项目或名目之专款、税目等,常称"窠名"。本文所论述的系省钱物、不系省钱物、封桩钱物、不封桩钱物和无额上供钱物,即属宋朝财政的重要窠名。前人对此类窠名,尚无专门论述。本文从财政收入和专款"窠名"的角度,提供了宋时的苛捐杂税,特别是地区性的苛捐杂税之多,简直不可胜数的一个侧面。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姜锡东
任何封建国家政权的存在和运行,都必须有足够的物质保证。宋朝政府为了保证其庞大的财政军事需求,除了在赋税,禁榷专卖等方面加强搜刮剥削外,还经常地大规模地从民间购买各种物资,而军需粮草,是购买的大宗。这种现象前代早已出现,但宋代市籴规模之大,数量之巨、时间之长,则是以前任何一个朝代所不能比拟的。我国和日本学者曾对宋朝市籴中的“和籴”、“入中”等问题做过很多研究,创见颇丰,但没有注意区分其中不同的交易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济沧
宫崎市定"宋朝近世论"是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理论,部分学者以其为基础探讨宋代的问题。与此同时,思想史学者批判这一理论是欧洲近代化言说的亚洲版。那么,该理论与欧洲近代之间究竟有何关联?本文从宫崎的时代区分论入手,探讨其理论框架的特点以及"宋朝近世论"提出的意义为何。迄今为止的历史理论,都是预设一个"他者",然后将其相对化,借此强调自身言说的正当性,但这种思路正是欧洲中心观的反映。宫崎的中国史论基于世界史的立场,重视各个历史时期中国与其他地域的文化交流,而诞生于宋代的中国近世文化就是这种文化交流的结晶。在这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荣华 朱莉 刘学磊
采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测定土豆中-茄碱的含量,研究烹饪加工对土豆龙葵素含量的变化.通过研究发现,随着土豆皮色逐渐变深,龙葵素含量逐渐增大.表皮含量最高,内层龙葵素含量低.通过削皮能够去掉大部分龙葵素,烹饪热加工前可通过浸泡土豆去掉一部分龙葵素,浸泡的料水比为1∶2,浸泡10min效果最好.炒制对土豆的龙葵素变化受烹调因素影响不稳定.烤制会使龙葵素含量相对增加,蒸制使龙葵素含量下降约20%.
关键词:
土豆 烹饪加工 液质联用 龙葵素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麦浪
中国烹饪源远流长,菜系繁多,风味各异,技艺精湛,被世人誉为传统文化的四大瑰宝之一(书法、国画、中医和烹饪)。它对我们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无可比拟的独特贡献。 “民以食为天”,古有明训。中国人始终把饮食生活视作天大的事。人类的生存,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都是围绕着饮食生活而进行。“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对于饮食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于是研究饮食之道的学说也随之萌生并有所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