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1)
- 2023(12327)
- 2022(10610)
- 2021(9699)
- 2020(8422)
- 2019(18587)
- 2018(18763)
- 2017(35014)
- 2016(19464)
- 2015(21793)
- 2014(21668)
- 2013(20651)
- 2012(18700)
- 2011(16776)
- 2010(16988)
- 2009(16279)
- 2008(15828)
- 2007(14284)
- 2006(12514)
- 2005(11498)
- 学科
- 济(66718)
- 经济(66593)
- 管理(63893)
- 业(56186)
- 企(48438)
- 企业(48438)
- 财(26727)
- 方法(25109)
- 数学(20889)
- 农(20667)
- 数学方法(20590)
- 制(20061)
- 中国(19664)
- 务(18152)
- 财务(18103)
- 财务管理(18054)
- 企业财务(17109)
- 业经(16828)
- 地方(15444)
- 学(15395)
- 体(14496)
- 银(13110)
- 银行(13082)
- 理论(13037)
- 农业(12929)
- 行(12344)
- 融(12142)
- 金融(12134)
- 贸(12107)
- 贸易(12098)
- 机构
- 学院(260016)
- 大学(257606)
- 济(97070)
- 管理(96152)
- 经济(94566)
- 研究(84954)
- 理学(81512)
- 理学院(80547)
- 管理学(78990)
- 管理学院(78516)
- 中国(67157)
- 京(54928)
- 财(53473)
- 科学(51568)
- 江(43060)
- 所(42380)
- 农(42076)
- 中心(40654)
- 财经(40075)
- 研究所(37668)
- 业大(37029)
- 经(35886)
- 范(35231)
- 师范(34840)
- 北京(34041)
- 州(33902)
- 农业(32650)
- 院(31657)
- 省(29584)
- 技术(29306)
- 基金
- 项目(169080)
- 科学(132425)
- 研究(126907)
- 基金(120251)
- 家(103925)
- 国家(102940)
- 科学基金(88515)
- 社会(79283)
- 社会科(74850)
- 社会科学(74832)
- 省(68031)
- 基金项目(63588)
- 教育(59739)
- 划(56559)
- 自然(56411)
- 自然科(55095)
- 自然科学(55079)
- 自然科学基金(54077)
- 编号(53607)
- 资助(48415)
- 成果(45031)
- 课题(38066)
- 重点(38048)
- 部(36754)
- 发(35611)
- 制(35418)
- 创(35283)
- 创新(32950)
- 项目编号(32865)
- 性(32850)
共检索到408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东升
作为买扑制下的利益主体,官府与承买者、中央与地方、各官司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共利和争利的关系。对官府而言,与承买者共利只是推行买扑制的基础,争取利益最大化才是最终目的,因而其争利活动难免失去理性,直至破坏了共利关系,影响到买扑制的正常进行,才有所收敛。官府买扑收益分配的每次变动都是官府内部争利的结果和新的起点。买扑制在宋朝长期而充满波折地实行,是各利益主体之间共利与争利关系此消彼长的结果。
关键词:
宋朝 买扑 利益主体 争利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姜锡东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屈胜飞
1927年4月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随着首都建设的展开,城市人口与年俱增,民食供求关系趋于紧张。同时,政府当局也逐渐强化了对首都社会组织的控制力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弊端丛生、为人诟病的斛行就成了南京粮食业管理与改革首当其冲者。斛行制度改革是一场由政府强势主导、粮商推动与配合、斛行缺少发言权的改革,凸显出政府公权力与行业利益之间进行博弈的一般状况,说明底层社会群体面对政府公权力与以粮商为代表的上层社会势力时的无力感。
关键词:
斛行 政府 粮商 公权力 行业利益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屈胜飞
1927年4月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随着首都建设的展开,城市人口与年俱增,民食供求关系趋于紧张。同时,政府当局也逐渐强化了对首都社会组织的控制力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弊端丛生、为人诟病的斛行就成了南京粮食业管理与改革首当其冲者。斛行制度改革是一场由政府强势主导、粮商推动与配合、斛行缺少发言权的改革,凸显出政府公权力与行业利益之间进行博弈的一般状况,说明底层社会群体面对政府公权力与以粮商为代表的上层社会势力时的无力感。
关键词:
斛行 政府 粮商 公权力 行业利益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姜锡东
任何封建国家政权的存在和运行,都必须有足够的物质保证。宋朝政府为了保证其庞大的财政军事需求,除了在赋税,禁榷专卖等方面加强搜刮剥削外,还经常地大规模地从民间购买各种物资,而军需粮草,是购买的大宗。这种现象前代早已出现,但宋代市籴规模之大,数量之巨、时间之长,则是以前任何一个朝代所不能比拟的。我国和日本学者曾对宋朝市籴中的“和籴”、“入中”等问题做过很多研究,创见颇丰,但没有注意区分其中不同的交易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昝廷全
本文首先提出了制度研究的一般模式:哲理(P_n)→数理(M_n)→哲理(P_(n+1))→数理(M_(n+1))→…。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制度建模在整个制度研究中的关键作用。本文用栅格空间表示准商拓扑空间,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制度的拓扑模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钩
宋仁宗时,有一个叫宋祁的官员到开封城外游赏景色,见到老农耕田,便上前作揖,打趣说道:"老丈辛苦了。看来今年您大丰收啊。您觉得应该感谢老天爷眷顾,还是感谢皇上洪福?"老农"俯而笑",然后将宋祁狠批一顿"何言之鄙也!子未知农事矣!我每日辛勤劳作,今日之获,全是我的汗水换来,为何要感谢老天爷?我按时纳税,官吏也不能强我所难,我为什么要感谢皇上?吾春秋高,阅天下事多矣,没见过像你这么蠢的。"宋祁被老农骂得悻悻然,也不敢生气。官员庄绰在《鸡肋编》中也记录了一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声丰
清政府为保证赣关关税的征收,力图从制度约束和考核检查等方面予以加强,以确保国家对榷关的切实控制和榷关功能的正常执行。这些税收制度维持了赣关的运转,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通过对清代赣关税收制度的个案考察,可以得到两个较为宏观的结论:一是推行"恤商"政策、保护商品流通是清政府的基本立场,二是正是像赣关这样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榷关,对于清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地方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清代 榷关 赣关 税收制度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超
南宋前期,以张浚为代表的主战派的恢复理念主要表现为:政治上,将君主的信任作为恢复前提;军事上,将军队作为恢复的根本力量,在兵源上偏重西北士兵;财政上,为尽快筹集用兵所需财力,采取增加赋税的税收政策;用人上,重用具有突出军事和理财能力的才吏官员。这种恢复理念得到了当时另一位主战派宰相吕颐浩的认同,构成了南宋前期主战派官员恢复观的主流。但这一带有重军轻民、重才轻德特征的恢复观却存在着显著弊端,高宗在淮西兵变后转向和议,即与此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南宋未能实现恢复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
南宋 张浚 吕颐浩 恢复观 《中兴备览》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肖瑞峰
作为宋韵文化的典型代表,苏轼从多个维度丰富了宋韵文化的底色,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巅峰级的人物和神话般的存在。宋韵文化的精神特质在苏轼身上映现得尤为集中与明晰。如果对宋韵文化进行取样分析的话,那么最好的样本非苏轼莫属。苏轼一生三度任职浙江,以他在浙江的政治与文化活动为中心视点加以考察,足以得出他堪称宋韵文化之样本的研究结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段岩燕 申静
实现耕地保护目标,不仅要采用法律、政策、规划等手段,还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提高各利益主体保护耕地的积极性。系统分析了耕地保护过程中各利益主体间的多层博弈关系,构建了以地方政府和农民为双核心,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着手进行耕地保护的理论框架,并提出了设立耕地保护基金,重新调整耕地保护各方利益分配方案,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征地模式等措施。
关键词:
博弈分析 耕地保护 耕地制度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田晓忠
作为沟通帝制国家与"富民"阶层的税收制度,唐中期发生了从以人丁税为主的租庸调向以资产税为主的两税法转变。两税税制改革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通过改革明确了在国家主导下的"富民—国家"权责利益关系。进入宋代以后,两税税制得以延续,"富民"成为向国家纳赋的主要对象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群体。但占有大量田土的"富民"阶层不断从国家税制漏洞中以各种方式逃避赋税,官府在进行必要弹压的同时,进一步全面推进和深化了唐代以来的税制改革。方田均税和经界法就是宋廷推动的税制改革和厘正与富民关系的重要举措。此番改革结果表明,围绕财赋收益,"富民"与国家进行了反复的博弈,但"富民"阶层并未由此发展成为与帝国对立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晓
政府购买是货币投放市场的主要渠道,故分析钱荒问题不能无视政府购买制度的影响。宋朝的决策者也比较明确地认识到政府购买与民间货币流通的关系,注意通过政府购买解决钱荒的问题,如果没有政府购买制度,钱荒问题会更加突出。中央财政从东南地区收取多、投入少。在东南地区从事政府购买的铜钱,外部流入的增量很少,大部分都是本地存量的就地循环。这是钱荒问题始终存在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宋朝 钱荒 政府购买 财政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於荣
冷战时期,美国大学的学术研究为国家利益服务是美国大学的显著特点,美国大学与联邦政府之间形成的合作关系成为美国社会的重要特征,国家利益成为政府在学术自由与为社会服务之间作出选择和价值判断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
学术研究 国家利益 美国大学 冷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宏斌
实现新农合制度设计的初衷目标、提升制度的惠农政策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为探寻制度实施效果与设计预期目标的偏差,科学厘清出影响西部新农合惠农政策效果的主要因素,本文基于西部10省区17县(区)的780份农户调研数据及相关统计数据,从医(医疗服务机构)、患(参合农民)、保(医疗保障机构)、管(政府)四方利益主体的视角,对西部新农合制度运行中的困境进行剖析。研究结果表明,既有的新农合制度运行框架模式,会陷入医疗服务机构行为扭曲与服务供给可及性差并存、医疗保障机构经办能力不足与保障效果欠佳并存、政府市场化导向与公共服务职能缺失并存、农民参合意愿强烈与被动参合并存的运行困境。三方强势主导形成的...
关键词:
新农合 参合农民 利益主体 运行困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