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941)
2022(1662)
2021(1564)
2020(1409)
2019(3126)
2018(3065)
2017(5878)
2016(3392)
2015(3956)
2014(4079)
2013(3954)
2012(3895)
2011(3576)
2010(3841)
2009(3692)
2008(3864)
2007(3580)
2006(3548)
2005(3603)
2004(3186)
作者
(9511)
(7669)
(7542)
(7541)
(4969)
(3638)
(3621)
(3056)
(3046)
(2839)
(2727)
(2711)
(2608)
(2602)
(2489)
(2435)
(2375)
(2311)
(2259)
(2159)
(2121)
(1988)
(1897)
(1867)
(1856)
(1818)
(1804)
(1800)
(1615)
(1597)
学科
(11200)
银行(11200)
(10355)
(10044)
经济(10016)
(9766)
管理(8349)
(7283)
业务(7213)
制度(7097)
(7097)
(6423)
企业(6423)
银行制(6298)
(5406)
金融(5406)
中国(4397)
方法(3596)
(3578)
(3163)
(2941)
数学(2873)
数学方法(2803)
体制(2735)
教育(2612)
地方(2603)
(2473)
理论(2466)
业经(2441)
(1976)
机构
大学(43817)
学院(41549)
中国(19030)
(16337)
经济(15752)
(15238)
管理(14899)
银行(14731)
研究(14599)
(13905)
(11760)
理学(11085)
理学院(10940)
管理学(10761)
管理学院(10659)
(10083)
(9831)
中心(8761)
财经(8093)
(7940)
人民(7824)
(7484)
(7406)
(7183)
科学(7147)
(6943)
(6893)
金融(6795)
北京(6794)
国人(6637)
基金
项目(19967)
研究(15886)
科学(15381)
基金(14308)
(11684)
国家(11545)
科学基金(9961)
社会(9721)
社会科(9187)
社会科学(9185)
教育(7952)
(7278)
成果(7002)
基金项目(6929)
编号(6814)
资助(6536)
(6204)
自然(5934)
自然科(5816)
自然科学(5815)
自然科学基金(5714)
课题(4989)
(4687)
(4665)
重点(4467)
(4429)
项目编号(4405)
教育部(4270)
大学(4178)
人文(4115)
期刊
(22125)
经济(22125)
(20232)
金融(20232)
研究(20024)
中国(15167)
(9895)
教育(7946)
(7111)
管理(6423)
学报(5450)
科学(4780)
图书(4640)
财经(4508)
大学(4375)
会计(4087)
农村(4028)
(4028)
书馆(3876)
图书馆(3876)
(3768)
学学(3672)
理论(3583)
技术(3529)
实践(3374)
(3374)
(3108)
论坛(3108)
农村金融(2872)
问题(2840)
共检索到92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蒋鹏翔  
《尔雅注》的宋刻十行本,是该书传世诸版本中较好的一种,但此本板片曾经剜改,故先印本与后印本的文本有所不同。书成后在中国、日本两国又迭经覆刻、影钞,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版本系统。本文调查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宋刻十行本《尔雅注》的各种衍生版本,通过比较刻工姓名、行款字体及文字内容,参证相关文献,对这一系统中各种版本的先后顺序及传承关系进行了梳理。关于顾千里覆刻《尔雅》时是否利用了宋刻十行本的问题,也根据顾氏本人的题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赵睿才  
《宋本杜工部集》是后来所刊行的各种杜集的祖本。可是它驳杂异常,是多个版本的合成体。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王洙搜集整理编辑成《杜工部集》二十卷,然未见刊行。嘉祐四年(1059),王琪覆刻王洙编定原本十五卷。嘉祐原刻本亦不见存,存者仅为绍兴初翻刻的二王本。南宋初年定型的吴若本,是合校二王本与二王本没有使用过的数种杜集而成的,其阙失部分又由毛扆补钞、张元济补足。嘉祐和绍兴是两个关键时间点,从未全避仁宗讳"禎"字看,其间掺入了嘉祐(即二王本)前后其他行世杜集的成分;从未全避高宗讳"構"字观之,又掺入了绍兴(即吴若本)前后其他杜集的成分,而问题出在毛钞本上。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高正伟  
《孟子赵注》版本可考者实始于宋,其主要有三个系统:一是经注本系统,即《孟子》与赵岐注的合本,也可称单注本或章句本系统;二是与伪孙奭疏相结合的注疏本系统;三是晚起于清代焦循《孟子正义》的新注疏本系统。经注本系统宋元以刻本为主,包括蜀大字本、巾箱本、小字本、岳氏本、世彩堂本等;明清刻本、抄本皆有,包括吴抄校本、永怀堂本、毛抄校本、何氏兄弟抄校本、戴震抄校本、孔本、韩本等等。各版本之间有较为复杂的源流关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郭立暄  
清嘉庆顾广圻刻本《尔雅》系据明嘉靖吴元恭刻本翻刻,文字经过校改。本文通过对传世不同印本的校对后发现,顾本有初印、后印之别,文字较吴本有所校改。校改的依据是另一系统的文本。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彭喜双  
《尔雅补注残本》与《尔雅校议》均为清代学者刘玉麐所撰,学界有不少人认为两书是同一著作的两种辑本。作者通过认真考察,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上海图书馆所藏刘玉麐批校之汲古阁本《尔雅注疏》,实为《尔雅校议》之稿本。学界普遍认为,赵之谦迻录刘氏校语而成《尔雅校议》,作者对这一说法提出了疑问,以为迻录者当是■孙。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罗威  
《十国春秋》是记录五代时期十国史事的纪传体史书 ,对后人研究十国社会历史是很有帮助的。特别对研究湖南马楚文化是必不可少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白金  
中唐诗人王建是新乐府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存诗五百余首,乐府诗成就尤为卓著,与张籍并称"张王乐府"。其《宫词》百首开创了以大型组诗的形式反映宫闱密事的创作手法,成为后世诸多诗人仿效的范本。其诗集自宋以来屡经刊刻,版本众多,本文在考察宋书棚本《王建诗集》的基础上,结合现存史料,对宋代刊刻的《王建诗集》及单行《宫词》的版本情况做简单考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钱汝平  
日本东福寺藏宋本《释氏六帖》是现存该书的最早刊本,是日本国的国宝,我国早已失传。对此本的具体刊刻年代,学术界一直没有确定的说法。本文经过考证,认为它就是北宋崇宁本的后印补刻本。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沈秋燕  
《天中记》是明代陈耀文所纂一部体量较大的类书,因其内容庞杂,故从初稿校订、初刻到增刻,卷数从五十卷增至六十卷,校者历经屠隆、陈龙光,成书时间跨度较长。屠隆先整理校订为五十卷刻印,接着,陈耀文之子陈龙光又整理出十卷,并对屠隆所整理的五十卷中的舛误进行改正,合为六十卷重新刊刻;而陈龙光所校十卷被翻刻,合入屠隆所校五十卷之中以六十卷全本的名义重刊印行。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朱仙林  
《天中记》曾多次刊刻,据记载有五十卷本及六十卷本两种。五十卷本被认为刊刻于隆庆三年,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六十卷本先后有陈龙光校刻本及屠隆校刻本两种。屠隆校本因在陈耀文去世后的万历三十七年被翻刻,又因四库馆臣将其作为底本校勘后收入《四库全书》,以及道光间林则徐等人据其校刻,光绪间又据道光本翻刻,故为人熟知。但实际情况是,陈龙光校本不仅比屠隆校本早,且文字错讹更少,版本价值更高,更值得重视。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马德鸿  陈莉  
 本文以时间为序,对朱熹文集的各家刻本进行分析辩疑,阐明各本关系,并梳析其版本源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荣政  
本文评述了从战国时期至本世纪90年代初期《孙子兵法》在国内流传与整理的简况,指出了今存的汉、宋、金、明、清各朝及当代《孙子兵法》主要版本的优点与不足。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萌筱  
僧智达所撰佛教戏曲《归元镜》自清初至今流传甚广,为考察中国戏剧与佛教的多元互动关系提供了重要个案。《归元镜》版本非常丰富,学界对其研究尚不够充分。本文通过实地访书,发现了数种以往未见著录的《归元镜》版本,梳理了清刊本的两种系统;考证杭州昭庆寺本为晚清刊印本,反映了当时浙江各地佛寺合作刊刻经籍的现象;并考订出乾隆四十九年北京龙王庙本有宫廷大戏化的改编痕迹。以版本考辨为基础,本文探讨了《归元镜》宗教性与世俗性兼具的双重文体特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檀晶  
陆云作为西晋代表作家之一,其文集的版本流传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宋代徐民瞻搜集整理的《晋二俊文集》本《陆士龙文集》是现存为数不多的宋版书之一。有明一代对陆云文集的流传作出了巨大贡献,清人和近现代人又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其作品进一步整理,从而使其作品得以更好地流传于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邹建锋  
笔者近三年在对北京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多次申请阅读的基础上,以及对《中国古籍总目》、CALIS(高校古籍文献检索系统)、《中国地方志集成》、《北平国立图书馆甲库善本》、《阳明文献汇刊》、《王阳明全集》(旧本、新编本)、《王文成公全书》、《阳明后学文献丛书》等大型丛书的指引下,通过对数十种嘉靖、万历年间《阳明先生文录》查阅,大致对《阳明先生文录》版本源流主要划分为黄绾、钱德洪、佚名、董聪四种版本体系,黄绾、佚名、董聪本均为28卷本,钱德洪本为精心选编黄绾序本基础之上的重编24卷本,均发源于黄绾序刻《阳明先生存稿》本。黄绾序本保存不少王阳明轶文,其中王阳明公移散佚最为严重,多至数百篇。由于钱德洪多年不懈的努力,最终掌握阳明文集的编辑权,其精简版与续编版汇合体系获得大规模的流通,并在当时浙江巡抚胡宗宪的支持下,嘉靖三十七年24卷本《阳明先生文录》(文录5卷、外集9卷、别录10卷)获得广泛流通,并最终吸收在隆庆二年的《王文成公全书》中。阳明全书收录22卷本《阳明先生文录》(原四卷外集诗歌整合为2卷,别录次序提前至外集之前,为文录5卷、别录10卷、外集7卷),增加《语录》3卷(原11卷本《传习录》整合为3卷),《阳明先生文录续编》6卷(原本8卷,其中3卷公移),《阳明先生年谱》5卷,《世德记》(《阳明先生家乘》)2卷,总计38卷。目前学术界多采用的四部丛刊影印隆庆本,就源于隆庆38卷本,而其前身为苏州闻人邦正本与杭州胡宗宪本,均为钱德洪编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