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5)
- 2023(11336)
- 2022(9787)
- 2021(8748)
- 2020(7604)
- 2019(17556)
- 2018(17269)
- 2017(33235)
- 2016(18238)
- 2015(20971)
- 2014(21207)
- 2013(21275)
- 2012(20205)
- 2011(18695)
- 2010(19025)
- 2009(18012)
- 2008(17815)
- 2007(16240)
- 2006(14505)
- 2005(13375)
- 学科
- 济(96697)
- 经济(96592)
- 管理(55265)
- 业(49316)
- 企(39926)
- 企业(39926)
- 方法(35778)
- 数学(31664)
- 数学方法(31403)
- 地方(23694)
- 财(22388)
- 农(22239)
- 中国(21745)
- 制(19570)
- 学(19180)
- 业经(18697)
- 农业(14667)
- 地方经济(14457)
- 贸(14351)
- 贸易(14345)
- 体(13986)
- 易(13823)
- 环境(13589)
- 融(13466)
- 金融(13462)
- 银(13236)
- 银行(13209)
- 务(12723)
- 财务(12690)
- 和(12672)
- 机构
- 大学(275911)
- 学院(275370)
- 济(124384)
- 经济(121916)
- 管理(101655)
- 研究(98654)
- 理学(86297)
- 理学院(85260)
- 管理学(83919)
- 管理学院(83369)
- 中国(74466)
- 科学(58659)
- 财(58144)
- 京(57801)
- 所(51346)
- 江(47684)
- 农(46686)
- 研究所(46203)
- 财经(45133)
- 中心(44571)
- 经(40517)
- 经济学(39628)
- 业大(39627)
- 农业(36564)
- 北京(35872)
- 经济学院(35408)
- 范(35210)
- 院(34938)
- 师范(34854)
- 州(33930)
- 基金
- 项目(175466)
- 科学(137551)
- 研究(128076)
- 基金(127121)
- 家(110264)
- 国家(109385)
- 科学基金(92791)
- 社会(82854)
- 社会科(78483)
- 社会科学(78455)
- 省(69872)
- 基金项目(67369)
- 自然(58346)
- 教育(58098)
- 划(57229)
- 自然科(56888)
- 自然科学(56870)
- 自然科学基金(55859)
- 资助(52178)
- 编号(51069)
- 成果(42686)
- 重点(40221)
- 部(39497)
- 发(38960)
- 课题(36214)
- 创(35702)
- 制(35572)
- 国家社会(34273)
- 教育部(33712)
- 创新(33622)
- 期刊
- 济(148771)
- 经济(148771)
- 研究(85996)
- 中国(56235)
- 财(47087)
- 学报(42711)
- 农(42627)
- 科学(38936)
- 管理(38080)
- 大学(32237)
- 学学(30621)
- 农业(27923)
- 融(27280)
- 金融(27280)
- 技术(23998)
- 教育(23933)
- 财经(23842)
- 经济研究(23766)
- 业经(21730)
- 经(20530)
- 问题(19384)
- 技术经济(15383)
- 贸(14814)
- 业(14605)
- 统计(13784)
- 世界(13311)
- 理论(13141)
- 版(13070)
- 国际(12734)
- 商业(12514)
共检索到428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姚恩全
包佃产生于汉代 ,广泛发展于宋元时期。本文试图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分析宋元时期江南地区包佃制度的特征、广泛发展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
宋元时期 包佃 产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米璨
一、理论概念及问题的题出 经济史总是一个从相对均衡态到非均衡态再到一个更有效率的均衡态的不断演进的过程,伴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不断有制度变迁的发生。诺斯认为,制度变迁就是指制度的创立、变更及随时间的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力,就是行为主体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制度变迁的发生,是基于经济主体预期获得最大的潜在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金勇强
元祐四年至六年(1089-1091)的水旱灾害,使江南地区损失严重,政府采取了缓征、截留的救灾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救灾效果,但这种救灾策略是在减少江南灾区上供粮赋的前提下进行,所以中央政府要求江南在灾后补缴欠粮,但江南常年灾荒,累积下来大量积欠,补缴压力非常巨大,结果出现了江南典型的后灾荒时期的饥荒现象。文章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积欠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基于博弈理论,对积欠危机的形成给予了进一步的反思。
关键词:
北宋 江南 灾荒 积欠 博弈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学檬
唐五代广州呈现外需型(对外贸易)港口的某些特征,进出口货物带动了产业链延伸,促进了岭南、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宋元时期岭南、江南港口数量增加,供需系统的各条产业链纷纷启动,岭南、江南以及西南的外向型经济某些产业表现强劲。唐宋元海上丝绸之路航海技术的进步则会影响贸易方式的改变。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产业链 航海技术 贸易方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学檬
唐五代广州呈现外需型(对外贸易)港口的某些特征,进出口货物带动了产业链延伸,促进了岭南、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宋元时期岭南、江南港口数量增加,供需系统的各条产业链纷纷启动,岭南、江南以及西南的外向型经济某些产业表现强劲。唐宋元海上丝绸之路航海技术的进步则会影响贸易方式的改变。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产业链 航海技术 贸易方式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林子雄
宋元时期广东出版的图书幸存至今者屈指可数,由于研究资料匮乏,相关文章凤毛麟角。文章从地方志书及各类古籍文献中搜集宋元时期广东刻书资料,力图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宋元时期广东官刻书籍和私刻书籍的名称数量、编纂过程、版刻风格及刻工情况。
关键词:
宋代 元代 广东 刻书 出版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慈鸿飞
文章对民国时期苏南和浙江地区永佃制进行了实试研究,主要回答了永佃制是否等于一田二主制?永佃制到底是减轻了剥削还是加重了剥削?永佃制在民国时期是否已经衰落诸问题。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江南地区 永佃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郭继
研究目的:基于对家庭承包地流转价格形成之内在机理的分析,提出完善家庭承包地流转价格形成制度的相关建议。研究方法:法经济学分析法。研究结果:用法经济学分析法有效地分析了家庭承包地流转价格形成制度的内在机理,并据此提出了家庭承包地流转价格形成制度的完善建议。研究结论:零星流转价格形成制度应沿袭"当事人自由协商定价"的现行规定,而规模流转价格形成制度应规定为由承包户委托中介机构与受让方协商定价。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洪 钟和卿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呈现城乡发展失衡的现象。本文从需求和供给层面展开经济学分析,指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保障需求较为强烈,但目前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供给存在区域差异显著、农村投入不足等问题。因此,在完善城市低保制度的同时,应重点关注农村低保的发展,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农村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同时大力构建梯度式低保体系。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忠平
市镇作为社会的、经济的及地理的实体,是在宋元之后,特别是明清时期大量涌现于江南农村的。随着江南市镇社会经济的兴起与繁荣,其内部的社会组织也经历了一个发展与演变的过程。本文拟就宋元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社会组织的三种主要类型,即市镇政权组织、宗族组织以及帮行组织的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及其对市镇社会经济的影响略加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杨涛
独立审计制度包括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近年来随着上市公司造假大案的相继曝光,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违规事件也浮出水面,学术界从各方面对此现象进行了探讨。本文就我国现行独立审计制度中实施机制存在的主要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构建有效实施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独立审计制度 实施机制 重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庚寅 胡音
税制改革的目标是使税收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以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即实现税制供给与税制需求之间的均衡。本文从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非均衡着手 ,探讨如何以最小成本的制度供给去适应现阶段的制度需求 ,认为成功的税制改革路径是 :我国税制改革应以现行税制的非均衡为出发点 ,改革增值税的制度供给 ;改革个人所得税的制度供给 ;实现辅助税种制度均衡的税制供给
关键词:
税制改革 制度非均衡 制度供给 制度需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伍山林
通过制度分析与博弈分析 ,认为道德与法律是社会经济过程的润滑剂 ,均起节约交易费用的作用 ;道德与法律在功能上具有互补性和替代性 ,德治与法治需要同时并举 ;为了方便腐败治理 ,对行贿者可以考虑减轻直至免除其法律责任 ,对掌握公共权力的人要进行严密的监控 ,对受贿者要严惩不贷。
关键词:
道德 法律 腐败治理 制度安排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少安 杨立岩 王晓静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这个制度变迁的进程取决于其参与者的态度和力量对比。在“费改税”制度变迁过程中,一共有三类主体参与,分别是农民、基层干部和政府高层,其中农民和政府高层是支持者,基层干部是反对者。但是,基层干部又是“费改税”各项具体措施的具体执行者,因此这个群体对“费改税”制度变迁过程的影响力比较大,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我国“费改税”举步维艰。要想减小“费改税”的阻力,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就要有互补制度——行政体制的变迁过程同时发生。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马蔡琛
[摘 要]我国建国以来预算管理制度变迁大体经历了产生、长期相对稳定,“供给主导型”和“中间扩散型”与“供给主导型”并存等四个阶段。今后,“中间扩散型”与“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模式将长期并存,随着制度变迁中新的“第一行动集团”的成熟,逐步向“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