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02)
2023(3092)
2022(2700)
2021(2492)
2020(2047)
2019(4739)
2018(4805)
2017(8836)
2016(4863)
2015(5264)
2014(5174)
2013(5008)
2012(4676)
2011(4309)
2010(4431)
2009(4091)
2008(3914)
2007(3379)
2006(3198)
2005(2850)
作者
(14316)
(12144)
(11964)
(11317)
(7726)
(5978)
(5377)
(4871)
(4622)
(4420)
(4395)
(4176)
(4057)
(3937)
(3824)
(3816)
(3693)
(3684)
(3518)
(3514)
(3103)
(3090)
(3002)
(2901)
(2830)
(2770)
(2691)
(2684)
(2482)
(2478)
学科
(20981)
经济(20969)
管理(15559)
(13954)
环境(13670)
(11530)
地方(8613)
农业(8494)
(7573)
企业(7573)
(6921)
(6889)
生态(6505)
方法(6250)
规划(5828)
资源(5776)
环境规划(5710)
数学(5230)
数学方法(5178)
地方经济(4563)
中国(4478)
(4474)
业经(4247)
(4069)
(3996)
(3595)
区域(3592)
人口(3387)
区域环境(3354)
(3032)
机构
学院(68644)
大学(66706)
(26458)
管理(26449)
经济(25996)
研究(25718)
理学(23095)
理学院(22783)
管理学(22394)
管理学院(22291)
中国(17949)
(17667)
科学(17625)
(15039)
(14964)
(13307)
业大(12574)
研究所(12464)
中心(11938)
农业(11347)
(10540)
(10365)
师范(10225)
(9805)
(9495)
(9057)
财经(8452)
科学院(8333)
师范大学(8213)
北京(7971)
基金
项目(51980)
科学(41401)
基金(37784)
研究(37290)
(33510)
国家(33245)
科学基金(28555)
社会(24782)
社会科(23405)
社会科学(23395)
(22644)
基金项目(20991)
自然(18563)
自然科(17901)
自然科学(17897)
(17701)
自然科学基金(17521)
教育(15131)
编号(14628)
资助(14393)
(12449)
(12246)
重点(12225)
(10839)
成果(10717)
(10541)
国家社会(10323)
课题(10056)
科研(10020)
发展(9888)
期刊
(33732)
经济(33732)
研究(15776)
中国(14341)
(14025)
学报(12157)
科学(11540)
农业(9645)
大学(8634)
学学(8344)
管理(8024)
资源(7830)
(7333)
业经(7070)
生态(4770)
技术(4574)
(4538)
教育(4410)
问题(4401)
(4290)
环境(4009)
(4008)
(4000)
金融(4000)
科技(3782)
财经(3650)
经济研究(3602)
林业(3591)
图书(3360)
现代(3297)
共检索到99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谭静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成  冯学钢  唐睿  
将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看成一个内涵广泛、结构复杂且具耦合特征的开放性巨系统,正确认识和处理三者间关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首先,构建了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耦合协调评价体系,以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为例,运用加权TOPSIS法对该区各省市三大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其次,基于耦合协调模型,从时空维度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三大系统耦合协调演化关系给予分析;最后,运用灰色GM(1.1)模型,对该区三大系统的未来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区域经济和旅游产业系统具较高关联性,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并不具有显著冲突;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度从时间上看以保持稳定和波动上升为主,空间上大致呈东高西低的发展格局,且耦合发展主要制约因素东中西部各有不同;未来几年内该区三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除个别省份外,总体呈小幅上升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田颖聪  
生态环境保护是目前国际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绿色发展也早已列入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指出要打造"绿色丝绸之路"。本文选取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森林覆盖率数据,百分制标准化并加权平均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指数。同时,结合其他相关指标数据,从地表基础条件、生态环境系统、碳排放情况和环境治理能力四方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作出详细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面临着环境基础差、负担人口多、环保能力弱的现状。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田颖聪  
生态环境保护是目前国际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绿色发展也早已列入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指出要打造"绿色丝绸之路"。本文选取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森林覆盖率数据,百分制标准化并加权平均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指数。同时,结合其他相关指标数据,从地表基础条件、生态环境系统、碳排放情况和环境治理能力四方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作出详细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面临着环境基础差、负担人口多、环保能力弱的现状。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存在发展阶段差异大、合作制度缺失、环境制度壁垒三大问题。因此,加强"一带一路"环保合作有相当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贝贝  崔莹雪  方叶林  张毓  
引江济淮工程施工对沿线与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有显著的影响,为监测和研究工程区施工前后、项目区内外的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差异,收集2013~2021年收获季节的影像数据,分析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遥感生态指数(RSEI)。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期内庐江县域RSEI均值为0.739 5,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工程施工并未显著影响庐江县全域生态环境质量;(2)施工区的RSEI值比施工前的历年均值低38.70%,施工结束后仍未明显改善,仅恢复到施工前84.13%的水平;(3)施工期项目1 km缓冲区内RSEI平均值降低了17.11%,完工当年生态环境已逐渐恢复至施工前88.28%的水平,将持续影响周边生态环境直至达到新的稳态;庐江试验段工程施工后的环境恢复程度和施工效果较好,可为重大工程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吐尔逊·艾山  孜比布拉·司马义  
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近年来,特别是南疆铁路西延工程全线贯通并投入正式营运以后,铁路对穿越城镇并铁路沿线周边城镇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促进了该区域的经济的发展及城镇化,同时该区域的城镇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在南疆铁路沿线四个城市的2000、2006、2008年统计资料的基础上,首先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南疆四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然后分析了南疆四个城市的城市生态环境情况,最后对城镇化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南疆铁路沿线四城市的城市化水平相对于2000年具有上升趋势。库尔勒市的生态环境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之间有协调发展特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安敏  李文佳  安慧  
由于长江沿线区域资源禀赋差异显著、产业分布不均、收入差距大等导致长江沿线各地区生产过程中产生不同污染物的途径、空间、时效与程度均有差别,进而在探究沿江经济与环境联动关系时会产生区域差异性,因此各地区EKC形态存在多样化形式。基于长江沿线45个城市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从大气、水、声、土壤及生物5个层次选取单一环境指标,并构建综合环境指标,根据环境指标特性设定传统EKC以及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SDM模型,在对比单一与综合环境指标EKC曲线基础上,通过界定流域范围、划分经济发展水平对长江沿线城市进行分类,研究沿江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内在联动关系。结果表明:(1)单一环境指标衡量环境质量存在局限性、不稳定性,以人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城市道路噪声为环境质量指标时,经济增加与环境质量呈“U”型曲线,而采用综合环境指标时,两者呈倒“U”型。同时各指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溢出效应最显著的为工业废水;(2)长江沿线城市环境治理缺乏全局性,治理范围有待拓展。近年来在工业二氧化硫、工业废水方面减排效果显著,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以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在现阶段呈缓慢下降的趋势;(3)由于样本的异质性使得综合环境指标与经济联动关系,呈现多种形态,其中上游地区为倒“U”型,中游和高收入地区为正“U”型,下游地区为“W”型,低收入地区为“M”型。通过研究发现下游地区环境问题较为突出亟需整治,低收入地区要做到防患于未然,采取主动治理、提前控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政  任芳妤  蔡宏波  
利用海外华人移民数据及中国企业进出口交易数据,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华人移民对中国企业对外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移民存量为标准的组间进口和出口存在显著差异,并呈现华人移民多则双边进出口值大,反之则小的态势;按中等意义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划分,沿线国家和地区华人移民数量微乎其微,而双边进出口值总体低水平集中分布;华人移民正向影响双边进、出口额,与华人在移民目的地中所占人口比例无关;华人移民数量提高将会增加中国企业的出口概率,这种影响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而言相对较弱。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方兵  
广西扶贫移民实施10年来,既解决了移民的温饱,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大石山区生态环境。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提升广西扶贫移民层次的重点是从农业向二、三产业移民;按小康目标增加投入,提升“八七”扶贫攻坚期间移民户的生产、生活层次;改信贷资金为国债资金扶贫移民,从资金上提升扶贫移民层次,从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提升扶贫移民层次。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志良,张涛,张潜  
本文以甘肃疏勒河流域移民迁入区为例,从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燃料供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房木材供应与环境保护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移民对迁入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移民开发能否与资源环境匹配,能否协调发展等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措施。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瑞璟  仇志云  
宋代农民起义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小规模的抗租抗粮运动或抢米运动,规模稍大的农村中小工商业者起义,以及由富民阶层领导的起义。其中,宋代局部地区所发生的抗租、抗粮及抢米等斗争虽然频繁,但在契约租佃制的约束下,其规模和影响均不是太大;而广大中小工商业者的起义,则是宋代社会经济关系新变化的反映,体现出在商品经济领域内反抗的典型特征;至于宋代乡村富民阶层与官府之间的关系,本就非常复杂,二者既有对抗的一面,亦有妥协的一面,而富民阶层自身所拥有的财富和地位,又使其更多地承担着调节缓和乡村各种矛盾的义务,进而使其成为乡村中的中间层、稳定层,所有这一切,都使得富民阶层与官府之间的冲突,不至于被扩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韩博  金晓斌  项晓敏  赵庆利  林金煌  洪长桥  金志丰  胡静  周寅康  
在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征程中,实施尺度、要素、途径复合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解决区域系统性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针对江苏省长江沿线地区这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区域,基于"要素—景观—系统"框架构建生态修复潜力评价体系,采用Kmeans聚类分析、Getis-Ord Gi*热点分析等方法识别生态修复分区与热点,构建由点、线(带)、面组成的生态修复格局,提出生态管控与修复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修复具有多尺度性、对象复合性及途径多样性,在宏观、中观、微观尺度下具有不同的对象、目标与途径,并可以通过不同级别与类型规划进行衔接;(2)研究区要素层生态修复潜力平均值为0.460,空间分布呈"大分散、小集聚"的特征,景观层生态修复潜力热点区分布于环长江入海口区域,冷点区分布于扬泰平原区,根据系统层评价指标可将研究区划为5个聚类分区;(3)根据评价结果可以构建"五区、三带、两核心"生态修复总体格局,并在发展导向、空间管控策略、工程措施等方面提出生态修复对策。本文可为江苏省沿江区域生态修复规划编制、生态修复内涵与实施范式探索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品优  
康王为江西较为普遍的神明之一,江西境内有多个康王,如周康王,楚康王,宋将康保裔,宋康王(宋高宗赵构)等等,康王的身份也一直存在争议。通过考证江西主要的几个康王原型故事及其衍变,分析了其流变的原因。江西康王的例子表明了中国民间信仰的复杂面相。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于少鹏  孙广友  孙雅萍  万忠娟  王海霞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湖沼湿地广泛发育,以浅积水的内陆淡水湿地为主。天然湖泊湿地向人工、半人工湿地演变明显,沼泽湿地均属于富营养型。湿地生物资源较为丰富,种群结构具有趋同性。由于自然与人为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湖沼湿地的生态环境呈现了明显的退化趋势:湿地水量减少,面积逐渐萎缩;湿地水体普遍受到污染,污染程度从南向北加剧;湖泊湿地水体普遍处于中、富营养化状态;生物资源呈现衰减趋势;湿地调蓄功能逐渐下降。文中对湖沼湿地退化的形成原因、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自然过程是退化的前提、基础,人为过程是退化的主要驱动力。本文为进一步研究东线工程对湖沼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了基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宇   周文文   刘名武  
港口作为连接水陆运输和货物中转的关键节点,其运行效率影响着现代物流供应链的流通效率。本文以长江经济带沿线12个主要集装箱港口为实证分析对象,选取岸线长度、泊位数量、堆场面积为投入指标,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为产出指标,运用超效率SBM-DEA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港口运行效率,并构建Tobit模型进一步分析港口运行效率的内外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港口整体运行效率呈增长趋势,港口整体运行效率和集装箱港运行效率分别在2014年和2017年达到峰值。在长江经济带港口运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中,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货物吞吐量、港口城市GDP、港口城市第三产业占比对港口运行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港口城市第三产业占比影响最为显著。基于此,应推进长江经济带沿线港口规模化、协同化发展,提高港口运行效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壮大腹地经济,促进港口与产业的良性互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