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59)
- 2023(3770)
- 2022(3436)
- 2021(3326)
- 2020(2710)
- 2019(6240)
- 2018(6207)
- 2017(11637)
- 2016(6512)
- 2015(7481)
- 2014(7068)
- 2013(6923)
- 2012(6556)
- 2011(5937)
- 2010(5645)
- 2009(5020)
- 2008(4714)
- 2007(3954)
- 2006(3610)
- 2005(3031)
- 学科
- 济(21204)
- 经济(21186)
- 管理(16680)
- 业(13390)
- 环境(10112)
- 企(9297)
- 企业(9297)
- 农(9121)
- 地方(8368)
- 学(7729)
- 方法(6829)
- 农业(6260)
- 数学(5727)
- 数学方法(5656)
- 划(5637)
- 中国(5433)
- 业经(4921)
- 财(4668)
- 和(4520)
- 规划(4433)
- 资源(4296)
- 环境规划(4272)
- 生态(4254)
- 地方经济(3708)
- 贸(3499)
- 贸易(3496)
- 制(3395)
- 易(3311)
- 发(3235)
- 技术(3186)
- 机构
- 学院(85804)
- 大学(84680)
- 研究(31902)
- 管理(29016)
- 济(28245)
- 经济(27461)
- 理学(24956)
- 理学院(24540)
- 管理学(23961)
- 管理学院(23817)
- 科学(23462)
- 中国(22989)
- 农(21180)
- 京(19284)
- 业大(17262)
- 所(17169)
- 农业(16997)
- 研究所(15932)
- 中心(15112)
- 江(14044)
- 范(13393)
- 师范(13248)
- 财(12066)
- 省(11972)
- 北京(11691)
- 农业大学(11622)
- 院(11603)
- 州(10941)
- 科学院(10794)
- 师范大学(10766)
- 基金
- 项目(63565)
- 科学(47966)
- 基金(44045)
- 研究(43616)
- 家(40119)
- 国家(39760)
- 科学基金(32732)
- 省(26603)
- 社会(25999)
- 基金项目(24489)
- 社会科(24350)
- 社会科学(24340)
- 自然(22699)
- 划(21988)
- 自然科(21986)
- 自然科学(21978)
- 自然科学基金(21546)
- 教育(18962)
- 编号(17751)
- 资助(17236)
- 重点(14823)
- 发(14344)
- 成果(13847)
- 计划(13134)
- 创(12690)
- 部(12682)
- 课题(12529)
- 科研(12433)
- 科技(12291)
- 创新(11907)
共检索到126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权
湘湖莼菜对水环境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其产量与质量自宋代以来随着水环境的变化而起伏。北宋修筑湘湖,得益于适宜的水环境,美味莼菜开始出现。元、明两代及至清中前期,莼菜盛名与湘湖秀色相得益彰,形成湘湖独具特色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清中期以后湘湖水环境变化显著,莼菜的生产在晚清、民国时期遭遇到困境,野生莼菜几近绝迹。直到20世纪80年代,湘湖莼菜才再次出现,这与当地水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宋至民国 萧绍平原 湘湖 莼菜 水环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建华
交易所的公司化、上市及并购是全球交易所竞争发展的趋势之一。其实,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我国东北及关内主要地区的部分物券交易所基于特定原因就已经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并购重组活动,而这些交易所并购重组的起因、形式、结局和影响不尽相同。20世纪20年代初东北日资取引所率先在华开展交易所合并活动1920年世界经济出现大萧条,在中国东北地区活动的日本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建华
交易所的公司化、上市及并购是全球交易所竞争发展的趋势之一。其实,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我国东北及关内主要地区的部分物券交易所基于特定原因就已经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并购重组活动,而这些交易所并购重组的起因、形式、结局和影响不尽相同。20世纪20年代初东北日资取引所率先在华开展交易所合并活动1920年世界经济出现大萧条,在中国东北地区活动的日本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苏金侠
宋代至民国各时期的丛书中皆收录了较多的绘画文献,在保存绘画史料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数量分析的方法,对《中国丛书综录》著录的绘画文献进行爬梳和有效清点,从收录绘画丛书的类型、不同丛书中收录绘画文献的数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不同时期丛书中绘画文献的著录体例和著录特点,并总结出丛书中绘画文献的鉴别方法。
关键词:
民国 宋代 丛书 绘画文献 著录特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超 张志勇 刘海琴 闻学政 秦红杰 严少华 张迎颖
[目的]研究不同生态类型水生植物对水体总磷的去除效果及系统磷迁移规律。[方法]选取4种不同生态类型水生植物,分别为漂浮植物凤眼莲、水浮莲和挺水植物香蒲以及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结合滇池富营养化湖水及底泥,构建静态模拟生长体系。[结果]4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湖水、底泥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试验80 d后,凤眼莲、水浮莲和香蒲对水体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5.0%、94.3%和92.0%。凤眼莲系统中水体磷浓度大幅度降低,底泥中的磷素逐渐释放,凤眼莲所吸收磷素来源于水体和底泥;水浮莲所吸收磷素主要来源于水体;香蒲鲜质量增加极少,在降低水体总磷浓度的同时,促使底泥总磷含量略微增加,从表观上看,水体为其吸收磷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德兰 韩宝平 高明侠 宋新桓 董萧 闫姗
在骆马湖中选择有大型水生植物生长区域及无草对照区,测定主要水质指标,采集沉积物柱状样,分层测定沉积物氮磷元素含量及磷酸酶活性,探讨大型水生植物对骆马湖生态系统中氮磷元素及磷酸酶活性影响特征,结果表明:(1)大型水生植物生长区上覆水透明度明显高于对照(CK),是对照(CK)1.9倍;但有草区凯氏氮(KN)、可溶性氮(DN)含量低于对照(CK),方差分析表明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2)大型水生植物生长能降低磷酸酶的活性,有草区不同深度沉积物酸(碱)磷酸酶活性总体小于对照(CK),但沉积物表层磷酸酶活性最强;(3)有草区不同深度沉积物TP含量低于对照(CK),但有草区表层沉积物凯氏氮(KN...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家炎
明清以及民国期间江汉平原农村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纳移民、垦垸田、输米粮,但同时也不断遭受洪涝之灾。其经济变化与环境变迁既有本地区内在的联系、也与周围地区及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其它地区的经济、环境变化有着不同的联系。文章显示江汉平原纳移民、输米粮、水灾频发既是当地次第发生的现象,也是两湖地区、特别是整个长江流域经济与环境次第变迁的一环。
关键词:
移民 环境 清代 民国 江汉平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亚强 王海军 刘学勤
选择云南中部5个高原湖泊在雨季和旱季对其水生植被开展了两次系统调查。共采集到水生植物80种,隶属于33科64属。其中湿生植物39种,挺水植物19种,沉水植物12种,漂浮植物7种,浮叶根生植物3种。区系分析表明5个湖泊水生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以世界分布类型为主,热带和温带性质的属分别有22属(占总属数的34.4%)和20属(占总属数的31.3%),表明该植物区系具有比较明显的亚热带性质。对各湖泊沉水植物优势种类和沉水植物群落类型的分析表明耐污种篦齿眼子菜在滇池、星云湖、杞麓湖这3个富营养化湖泊中均占优势。而这些湖泊沉水植物群落类型也较为单一,主要为篦齿眼子菜、马来眼子菜等单优群丛。环境分析表明...
关键词:
滇中 水生植物 区系 优势种 沉水植被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利利 李占萍
民国时期的乡村职业教育发展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文章以浙江省立湘湖乡村师范学校为个案,展现其独特的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社会影响及作用,为当今职教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民国 乡村职业教育 乡村工作 影响 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智君
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实质上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探索中国的产业结构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的道路。民国时期的产业结构思想大体上经历了民国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经济学家和思想家们或通过具体的实践,或通过痛苦的思索,或通过激烈的论争,逐渐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发展之路在于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之路。民国时期的产业结构思想作为一份宝贵的思想财富,其不少思想成果即使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当代产业经济的研究以及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产业结构思想 变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例娜 李裕元 石辉 邹刚华 余红兵 肖润林 吴金水
以亚热带红壤小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2 m底宽、1 m深的小型农田排水沟渠,种植美人蕉(Canna indica)、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灯心草(Juncus effusus)、铜钱草(Hydrocotyle vulgaris)、水芹菜(Oenanthejavanica)等6种多年生水生植物,研究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阻控技术措施及其效果。结果表明,6种水生植物的生态阻控效果差异显著(P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文林 唐晓燕 胡孟春 王国祥
水生植物群落在湖泊生态修复过程中作用显著,但目前人工重建的水生植物群落抗外界干扰能力弱,群落稳定性差,这就需要我们对人工重建的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及其演替的生态学过程进行研究,从而探索受损群落的修复途径。于2003年在富营养化水体中采用物理生态工程进行了水生植物群落的重建研究,对群落演替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持续3年的观测。结果表明:水生植物之间发生生态位重叠时,其结果往往是以一个物种取代另一个物种,随着生态位重叠程度下降,种间关系和群落结构趋于稳定;而当物种空间位置错开时,生长期相近的物种共存则变为可能,因此在群落的构建过程中应当避免同时引入生态位重叠较高的物种,应注意植物间时间序列及空间结构的分离...
关键词:
水生植物群落 演替动态研究 生态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詹金星 支崇远 夏品华 马建荣 李海珍
水生植物净化污水是一项低成本、高效益的生态工程技术,是目前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提高水污染处理能力,保护水体环境和生态系统,对水生植物净化污水的机理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展望了水生植物净化污水的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水生植物 净化机理 研究进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华侨 李芳 陈甜甜 常乐 吴铁明
设泥炭栽培、水苔藓栽培和地栽3种处理,对再力花、海寿花、溪荪和轮叶石胡荽在3种基质栽培处理下的适应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处理下,再力花、海寿花和轮叶石胡荽的植株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均以地栽处理最高,植株根冠比均以地栽处理最低;溪荪在3种处理下的适应性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4种植物在3个处理下的根系活跃吸收面积率变化趋势相似,基本在40%~50%波动,没有明显差异;4种植物在泥炭栽培和水苔藓栽培基质下都有一定的适应性.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栽培基质 适应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