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34)
2023(4984)
2022(4236)
2021(3844)
2020(3222)
2019(7221)
2018(7238)
2017(13972)
2016(7657)
2015(8604)
2014(8613)
2013(8520)
2012(7934)
2011(7313)
2010(7273)
2009(7044)
2008(7043)
2007(6206)
2006(5530)
2005(5325)
作者
(20906)
(17560)
(17388)
(16771)
(11198)
(8314)
(8011)
(6721)
(6539)
(6288)
(6047)
(6005)
(5774)
(5762)
(5715)
(5442)
(5225)
(5121)
(5090)
(4909)
(4657)
(4198)
(4186)
(4042)
(3992)
(3986)
(3944)
(3877)
(3482)
(3378)
学科
(29211)
经济(29144)
管理(27647)
(23248)
(20592)
企业(20592)
方法(12119)
(11816)
(11472)
数学(10590)
数学方法(10504)
(8022)
中国(7939)
业经(7275)
(7087)
体制(6987)
(6900)
银行(6895)
(6893)
财务(6874)
财务管理(6857)
(6636)
金融(6634)
(6590)
企业财务(6534)
(5146)
制度(5145)
(4994)
(4824)
理论(4821)
机构
大学(111493)
学院(109039)
(49529)
经济(48516)
管理(40731)
研究(37685)
理学(34280)
理学院(33927)
管理学(33452)
管理学院(33222)
中国(31728)
(27795)
(22633)
财经(20992)
(19025)
科学(18893)
(18398)
中心(17658)
(17048)
经济学(16449)
研究所(16096)
财经大学(15748)
经济学院(14766)
北京(14282)
(13896)
(13250)
(13191)
(12770)
业大(12734)
师范(12641)
基金
项目(68572)
科学(55043)
研究(52143)
基金(51661)
(43861)
国家(43496)
科学基金(37854)
社会(35566)
社会科(33803)
社会科学(33799)
基金项目(26564)
(25316)
教育(24487)
自然(22702)
自然科(22163)
自然科学(22159)
自然科学基金(21792)
(21576)
资助(21544)
编号(20173)
(19675)
成果(17904)
(16745)
重点(15504)
国家社会(15338)
教育部(15119)
(14555)
课题(14506)
(14438)
人文(14335)
期刊
(57165)
经济(57165)
研究(37997)
中国(25199)
(23416)
(17637)
金融(17637)
管理(17205)
学报(14490)
科学(13654)
(13399)
大学(11972)
财经(11524)
学学(11234)
教育(10785)
(9807)
经济研究(9216)
技术(8602)
农业(8236)
业经(7606)
问题(7242)
(6217)
国际(6031)
理论(5847)
财会(5460)
世界(5445)
会计(5224)
实践(5069)
(5069)
现代(4954)
共检索到176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管汉晖  钱盛  
本文基于货币史文献和相关历史数据,研究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交子和南宋会子的运行机制,重点在阐明政府维持币值稳定的措施,及战争造成的财政压力在货币超发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发行初期,由于本位制度和回赎机制的作用,纸币运行良好。中后期,由于战争频繁,政府不得不诉诸于发行纸币为战争支出融资,回赎机制不再能良好运行,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不可避免。本文比较了交子实际发行额和严格本位制度下的发行额,发现最高时前者为后者的35.4倍。除缺乏本位制度外,会子的运行机制和流通状况与交子基本相同。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包伟民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长期以来,中外学术界对中国发明纸币极为重视。关于纸币产生的历史原因、意义以及历代币制,已有不少论著问世。许多学者都把十世纪末纸币的产生看作是宋代(960—1279年)发生商业革命或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可惜的是,到了明代(1368—1644年)中期后,在商品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纸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宝璋  李中福  
宋代工商业比较发达,纸币的发行得到很大发展,但宋代财政支出巨大,经常入不敷出。宋政府以滥发纸币来解决财政危机,引起纸币贬值带来通货膨胀及物价上涨的严重社会问题,同时给纸币的正常发展带来了巨大阻碍,如何管理纸币成为宋代的一个重要问题。宋人提出:发行纸币必须有准备金;主张钱楮并用,使纸币取信于民;控制纸币流通量,稳定物价;纸币防伪等管理思想。宋代纸币管理思想对当代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魏华仙  卢平忠  
宋代四川发行的交子在南宋理宗宝祐四年政府停止发行为止,走完了不断增印→币值贬低→通货膨胀→停止使用这样一个全过程。目前,人民币也存在严重的主动和被动超发现象,其已经显露出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通货膨胀、资产泡沫、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挫伤社会各阶层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以及伤害政府信用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或许能够从宋代四川交子的发行及其命运中得到一些启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缪明杨  
宋代四川的交子,是世界货币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纸币。宋代纸币的发行流通,若以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为界,天圣元年前即属私交子发行流通时期(由民间自由发行到商人联合发行),交子行用地尚囿于四川;天圣元年后则为官交子发行流通时期,四川而外,交子渐次在陕西等地时行时止。本文拟就宋代官营纸币的发行准备金问题,略陈浅见。 宋代,纸币的发行准备金一般被称为“本钱”、“交子本钱”或“见(现)钱”,其构成则为铁钱。还在宋政府设立益州交子务,官营交子之前,民间就已经常有行交子而伤本钱,“侵欺贫民”、“争讼数起”的事情发生。这样的事实,自然会启发宋政府,使其从中悟出欲稳行交子,须善储本钱以为支撑的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翁礼华  
早在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宋仁宗就将川蜀十六家富商联合起来发行汇兑铁钱和铜钱的票据——交子,收归官办,并改名为钱引,通行全国。为了保证其信用,朝廷以盐钞作为准备金,规定持有钱引者可以用手中的钱引交换一定数量的盐钞,从而使钱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郝志景  
中国在很长历史时期,货币并不统一。民间曾经可以自由发行纸币。民间发行之时,需要储备金属货币。储备比例根据市场的货币需求状况动态调整。运行这套机制需要非常严格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在纸币无法等值兑换金属货币时,发行机构要付出相应的流动性成本,以之约束其发行行为。此外,在自由竞争的前提下,民间发行机构也应具有一定规模,以便更好地应对挤兑危机。清末天津的贴水风潮说明:当时中国民间发行纸币在这两方面都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对于发行机构设置一定的门槛,同时以严格的制度保证纸币与金属货币等值兑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唐小飞  罗强  鲁平俊  刘伯强  
经济全球化对各国通胀运行机制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经济全球化与通货膨胀的文献研究,梳理出经济全球化在以下四个方面会影响各国通胀机制,一是经济全球化使传统的国内产出缺口通胀效应衰减,而国外产出缺口通胀效应显著;二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使传统通胀机制运行轨迹偏离;三是经济全球化使传统通胀动态模型不能适用于当前相互交融的全球经济;四是经济全球化对新兴市场国家应对新的通胀机制的政策制定和调整变得更加复杂。文章最后进行了简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龙登高  温方方  
本文基于清华馆藏山西原始土地契约,分析典权交易在近世土地市场中的表现,发现典的原价回赎机制表现出复杂多样的形式,并非完全为初始交易的"原价"。交易双方通过契约协商至少通过五种途径可以解决投资回报或利益损失等诸多问题,既保证了承典人的权益和投资激励,也使出典人能灵活应对不同层次的需求。这种机制产权清晰,使农业生产投资维持在有效水平,优化资源配置。这一论述首次回应了典权交易低效率的质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金闯  
两宋在我国货币史尤其纸币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整体上看,宋代货币种类繁杂、制度多变。北宋主要使用铜钱,四川等地区使用铁钱,铁钱催生了交子,之后铁钱和交子并行使用;出于多种原因,陕西等西北地区也逐渐使用铁钱,之后又有加锡钱,这类低值钱币不断贬值。北宋铸造不同种类的大钱,大钱和小钱之间的比价多次调整。北宋曾经尝试扩大交子的使用范围,徽宗朝把交子更名为钱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钱引流通不畅,迅速贬值,进而拖垮了四川交子系统,最后不得不收缩使用范围,退回到四川地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乔幼梅  
宋代物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两宋三百年间,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交错发展,跨度既大,事又繁复,要想在一篇文章中把这个问题说得明白,怕是不容易的。可喜的是,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一问题早已为学术界所注意,并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是,对于宋代物价与铜钱、铁钱和纸币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宋代城镇商业发展所引起的供求关系变化与物价变动的关系等问题,则有的尚未涉及,有的虽有涉及但意犹未尽,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同行。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汪圣铎  
作者首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宋代绢帛的货币功能。认为宋代绢帛的货币功能较唐代大为减弱 ,政府始终没有颁行以绢代钱的正式法令 ,但是宋代绢帛也有一定的货币功能 ,作为实物货币 ,时时在流通领域代替铜钱行用 ,在当时经济生活中起着一种准货币的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聪明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高峰时期,货币流通呈现了丰富而夏杂的内容,除货币流通的基本性质外(笔者另有专文论述),宋代货币流通还有一些显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货币的沉淀;二是货币在各地区间分布的不平衡;三是货币需要量和流通量受生产季节性影响而表现的季节性变化,货币流通速度慢。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对宋代货币经济的全面理解,对认识宋代货币流通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也很有意义。下面就对上述特点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印文  裴平  
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纸币替代所产生的货币供给创造效应,使中国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环境更加复杂。本文所做的研究表明,中国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纸币的替代一方面扩大了中国人民银行监控下的货币供给;另一方面也扩大了中国人民银行监控外的货币供给。本文选取1995-2015年的数据测算了中国电子货币替代流通中纸币的货币供给创造规模,进而为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世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