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599)
2022(1277)
2021(1208)
2019(2243)
2018(2004)
2017(4216)
2016(2389)
2015(2752)
2014(2756)
2013(2780)
2012(2589)
2011(2361)
2010(2335)
2009(2254)
2008(2264)
2007(2240)
2006(1940)
2005(1927)
2004(1892)
2003(1811)
作者
(8440)
(7224)
(7004)
(6645)
(4588)
(3514)
(3294)
(2916)
(2700)
(2666)
(2474)
(2437)
(2395)
(2391)
(2276)
(2267)
(2160)
(2106)
(2105)
(2040)
(1814)
(1807)
(1693)
(1657)
(1628)
(1570)
(1562)
(1547)
(1491)
(1457)
学科
(10864)
经济(10856)
(6071)
管理(5722)
方法(5532)
数学(5180)
数学方法(5156)
(4760)
企业(4760)
市场(3427)
(3002)
金融(3002)
中国(2792)
(2634)
(2582)
(2504)
贸易(2500)
(2491)
银行(2463)
(2404)
(2401)
(2130)
(2121)
业经(1646)
(1535)
(1516)
财务(1515)
财务管理(1514)
企业财务(1481)
体制(1360)
机构
大学(39226)
学院(38097)
(17310)
经济(16996)
研究(15209)
管理(13595)
中国(12630)
理学(11178)
理学院(11071)
管理学(10841)
管理学院(10772)
(9005)
科学(8676)
(8665)
(8568)
(8551)
研究所(7581)
农业(7220)
业大(7085)
财经(6940)
中心(6794)
(6358)
(5916)
经济学(5758)
北京(5664)
(5475)
金融(5405)
财经大学(5315)
(5209)
(5183)
基金
项目(23706)
科学(17834)
基金(17823)
(16501)
国家(16397)
研究(14471)
科学基金(13489)
自然(9752)
自然科(9541)
自然科学(9537)
自然科学基金(9381)
社会(9177)
基金项目(8997)
社会科(8743)
社会科学(8738)
(8660)
资助(8254)
(7375)
教育(6480)
重点(5314)
(5293)
计划(4881)
编号(4874)
(4705)
科研(4693)
(4569)
科技(4547)
教育部(4459)
创新(4439)
大学(4357)
期刊
(20445)
经济(20445)
研究(13103)
学报(9164)
(8223)
中国(7553)
科学(7540)
(7430)
金融(7430)
(6960)
大学(6636)
学学(6508)
管理(5820)
农业(5237)
财经(4481)
(3826)
经济研究(3324)
林业(2977)
(2921)
业经(2916)
理论(2715)
(2715)
问题(2608)
业大(2543)
国际(2521)
实践(2333)
(2333)
技术(2297)
(2275)
世界(2175)
共检索到63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晓  
一、宋代茶叶市场概说 茶叶生产是从唐代开始异军突起的一个新兴的商品生产领域,到宋代已越来越多地向专业化生产迈进。随着生产的发展,茶叶消费愈益普及。时人谓:“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也。大量材料表明,茶叶产地在宋代基本全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南,而消费市场则主要是汴京等大中城镇,特别是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因此介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交换必然也相应发展,出现了“商于海者,不宝珠玉,则宝犀瑁;商于陆者,不宝盐铁,则宝茶茗”的说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春燕  
宋代的"交引"和"茶引"是不同茶叶制度下的产物,却常常被人们误认为同一事物。茶叶"交引"主要盛行于北宋前期,政府直接控制茶叶的生产与批发,"交引"作为取货凭证的"交钞"转变成有利可图的有价证券。北宋末期,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从直接参与茶叶生产与批发的"实物禁榷制",改为通过专卖税方式间接控制市场的"茶叶专卖税制"。"茶引"由"长引",也就是发给商人的贩运凭证,变成收取茶叶专卖税的凭证。本文试图从宋代茶叶制度入手,对茶叶"交引"和"茶引"的来源、含义以及性质变化作一考察,从历史的视角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经济制度。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子龙  郑志强  
在中国历史上,宋代的茶叶专卖制度的厘定最为系统而细致。各级统治者根据国家财政的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被统治阶级的反应,对茶叶等专卖制度不断进行调整,并针对不同部门,采取不同政策,茶叶专卖制度也处于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其演变的关键是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对比,总的演变态势就是由直接专卖制到间接专卖制,从传统的官产、官运、官卖,由官府独利到官督、商运、商销,官商共利的方向转变,政府的作用日益减小,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正忠  
某次国际会议上,听人说起一个故事:有位外国学者向中国朋友请教:贵国社会何以迟迟没能现代化?答曰:因为我们古老的社会植根于小农经济。又问:某国原亦小农经济,何以便迅速转向现代化?中国朋友沉吟良久,竟顾左右而言他。 这个故事的真实程度如何,我不清楚。但其中提出的问题,却足令我辈深思。中国农史学会、经济史学会与《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今日联合组织“小农经济·市场·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我以为极有意义。不论在理论上、实践上,抑或从历史上说,这一课题,都值得认真研究。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卢华语  蒲应秋  
茶叶的流通贩运和市场销售是唐宋时期西南地区茶叶商品化的两个重要表现。就流通贩运言,既有区内流通贩运,又有区间流通贩运。如唐时彭州导江县西北的蚕崖关设有“茶市”(茶关),便是民族间贸易的集中地;宋代永康军等地的茶叶市场成为蜀地重要的茶叶集散中心。茶叶的区间流通贩运主要是将川茶销往北方及吐蕃等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官府榷茶的影响,宋代西南地区茶叶的区间流通贩运经历了由商人贩运到官府押运的变化过程。而唐宋时期西南地区茶叶的市场销售又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茶叶市场网络的形成,二是市场交易量大。茶叶的流通贩运和市场销售,进一步促进了当时本区茶叶的商品化,不仅有利于当时本区茶叶市场的培育和茶叶的规模化生产,而...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夏桂平  
国际茶叶价格看涨国内茶叶市场看旺●夏桂平在世界三大著名饮料茶叶、可可、咖啡中,茶位居“大哥大”。究其主要原因,茶叶不仅是人们解渴的上等饮料,而且具有提高人类健康素质的良好保健功能。茶,在当今世界上越来越颇受青睐。三大饮料中,茶消费量最大。世界饮料专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永昊  徐吉军  
宋茶文化在中华茶文化发展长河中承上启下、创新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宋代“点茶法”在中华茶饮文化中独树一帜;宋代茶制利于军备并刺激了经济的发展;茶道文化促成了中华茶文化重教崇德传统;宋代全面开启了中国茶文化研究的新局面,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茶文学艺术珍宝,成就了中国茶器具文化的美学高峰,创造了宋茶文化促进中华民族融合的奇迹。当今,我们应吸收宋茶文化中的精华,传承其优秀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为当代发展所用,挖掘和创新宋茶文化“和”韵,以茶和天下的胸襟,助推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扩大对外开放;挖掘和创新宋茶文化“德”韵,弘扬中华茶道文化和传统美德;挖掘和创新宋茶文化“雅”韵,共筑文化供给侧精品化和大众化共同繁荣的新格局;挖掘和创新宋茶文化“新”韵,鼓励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创新创造。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纯艳  
蔡京茶法改革是北宋最后一次、也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次茶法改革。蔡京茶法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 :崇宁元年茶法恢复和改进了官府垄断收购的制度 ,崇宁四年改行通过垄断茶引印卖权实行专卖的卖引法 ,政和二年又创立了系统而严密的以引榷茶的合同场法。其改革最大的特点是由官府垄断收购的专卖制向以引榷茶制度转变。以引榷茶制度成为了南宋东南茶法和四川茶法的基本模式。这一转变也代表了宋代茶法演变的基本规律 ,它是商品经济发展、财政结构转变和强化中央集权等因素促成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坦  
本文首次提出实学伴随新儒学 (即宋学 )而生 ,不仅有“经世致用”之实学 ,而且有“躬行践履”之实学。经济思想是实学的重要内容与学理体现 ,宋代浙东学派讲求实利功效 ,开明清事功实学之先河。文章考辨宋代浙东实学赖以产生的地域经济文化背景与学术思想传承 ,通过个案考察具有代表意义的叶适的经济思想诸要论 ,阐释浙东实学经济思想的反传统倾向与务实重用特征 ,及其在社会形态演进中的历史作用 ,试图对实学的深入研究进行新的尝试。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 ,提出诸多不同于以往学术界成论的认识 ,希望对经济思想史、中国学术史、思想史、经济史、宋史、东南区域史等领域的研究有所促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丽艳  
美国是世界茶叶进口第一大国。本文收集了近10年美国茶叶进口资料,解构美国茶叶格局,研究中国茶叶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提出中国茶叶在美国市场的发展思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霍尚一  柳新华  
本文研究了俄罗斯茶叶市场。结果表明:自2001年以来,俄罗斯茶叶进口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进口品种以红茶为主,但绿茶进口快速增长;进口以原料茶为主,茶叶加工产业获得快速发展;五大公司控制了俄罗斯的茶叶进口和国内营销;中国对俄罗斯以出口原料茶为主,缺乏中国品牌产品。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发挥中国绿茶的比较优势,实施品牌营销等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亮科  吕向东  
中国是世界茶叶传统生产和贸易大国,在世界茶叶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但在世界茶叶市场定价及标准制(修)订等方面的话语权不大。为增强中国茶叶在世界茶叶市场的竞争力,有必要对世界茶叶市场发展趋势及中国茶叶贸易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在分析世界及中国茶叶生产、消费和贸易现状基础上,剖析了中国茶叶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亮科  吕向东  
中国是世界茶叶传统生产和贸易大国,在世界茶叶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但在世界茶叶市场定价及标准制(修)订等方面的话语权不大。为增强中国茶叶在世界茶叶市场的竞争力,有必要对世界茶叶市场发展趋势及中国茶叶贸易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在分析世界及中国茶叶生产、消费和贸易现状基础上,剖析了中国茶叶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祝成  许咏梅  
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是否影响国际市场价格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来看,中国茶叶进出口量的变化不会带来国际茶叶市场价格的变化;反之,国际茶叶市场价格的变化则会带来中国茶叶进出口量的变化,国际红茶市场尤为明显;但在国际绿茶市场上,中国绿茶国际贸易影响着国际绿茶市场价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