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7)
2023(1973)
2022(1668)
2021(1470)
2020(1280)
2019(2903)
2018(2817)
2017(5324)
2016(3004)
2015(3469)
2014(3241)
2013(3320)
2012(3255)
2011(3026)
2010(2939)
2009(2725)
2008(2608)
2007(2449)
2006(2266)
2005(2108)
作者
(11427)
(9517)
(9492)
(8851)
(6079)
(4782)
(4201)
(3795)
(3773)
(3436)
(3367)
(3311)
(3307)
(3293)
(3173)
(3076)
(2925)
(2881)
(2870)
(2860)
(2585)
(2527)
(2320)
(2308)
(2231)
(2221)
(2146)
(2100)
(2047)
(2030)
学科
(10809)
经济(10789)
管理(6861)
(6664)
(5066)
企业(5066)
(4694)
方法(4652)
数学(3970)
数学方法(3897)
(3439)
中国(3385)
(2644)
农业(2369)
(2313)
业经(2263)
(1995)
贸易(1994)
(1940)
理论(1790)
地方(1767)
(1740)
金融(1740)
水产(1682)
(1655)
(1618)
(1612)
及其(1610)
银行(1596)
(1548)
机构
大学(46347)
学院(44260)
研究(21393)
(16041)
经济(15672)
科学(15457)
中国(15183)
(14959)
管理(13195)
(12821)
农业(12395)
研究所(11880)
(11197)
理学(11104)
理学院(10911)
管理学(10565)
管理学院(10509)
业大(10329)
中心(8885)
(7957)
(7683)
农业大学(7651)
(7640)
(7616)
(7370)
北京(7161)
科学院(7112)
(7034)
实验(6897)
实验室(6608)
基金
项目(31409)
科学(23371)
(22614)
基金(22572)
国家(22439)
研究(18181)
科学基金(17247)
自然(13202)
自然科(12879)
自然科学(12870)
自然科学基金(12652)
(11994)
(11513)
基金项目(11335)
社会(10521)
资助(10152)
社会科(9837)
社会科学(9832)
计划(8253)
教育(8218)
重点(7865)
科技(7733)
(6920)
(6768)
科研(6728)
(6667)
(6418)
(6378)
专项(6295)
编号(6097)
期刊
(18778)
经济(18778)
学报(14144)
研究(13619)
(13501)
中国(12068)
科学(11137)
大学(9665)
农业(9358)
学学(9215)
管理(5900)
(5253)
(5170)
教育(4621)
业大(4536)
农业大学(3902)
(3725)
金融(3725)
(3329)
经济研究(3229)
技术(3050)
中国农业(2907)
财经(2889)
林业(2734)
世界(2554)
(2537)
自然(2464)
科技(2418)
业经(2329)
问题(2274)
共检索到72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邢铁  
婚丧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其礼俗之繁多,仪式之隆重,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但透过这些表象,我们不难窥见其背后有着明确的经济因素。这篇短文不准备对婚丧的经济性质作全面考察,只是从宋代的婚丧习俗中各撷取一个侧面作些分析,借以说明在以往的研究中被忽视了的古代财产所有权的两个重要特征——妇女财产权的不稳定性和只有家庭家族所有权,没有个人所有权的问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游彪  
由于史书记载模糊不清 ,导致对两宋时期“禁寺、观毋市田”的法令出现不同的理解 ,不少学者认为是法律执行不力 ,才出现了寺观大量买田的事实。事实上 ,宋代只是禁止寺观买百姓田产 ,而不是所有田产 ,且禁令有逐渐放宽的趋势 ,其目的主要是限制百姓将田产卖给寺观以逃避沉重的赋税和徭役。这一禁令的颁布 ,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 ,是封建经济的变迁等综合因素的产物。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华仙  
宋代是传统节日文化的成熟、丰满时期,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受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市场交易活跃的影响,节日期间士庶更多地采取取自市场的消费方式,使得节日消费市场更加繁盛,节日经济功能更加突出。政府在节日习俗、节日消费风气等方面起了有益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而对节日市场则既有顺应、利用的一面,也有控制、决策的一面,扮演了消费者、经营者、决策者、组织者等多重角色,促进了节日消费市场的繁荣,丰富了士庶节日生活内容。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晓巍  
赈贷是中国传统救荒政策的一项具体内容。宋代赈贷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以提供赈贷资金的主要仓储不同为主线,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北宋前中期:以省仓、军储、内库、三司资金等为主的赈贷;(2)北宋中后期:青苗法影响下以常平仓等为主的赈贷;(3)南宋前期:战乱破坏后政府多方位的赈贷;(4)南宋中后期:士绅主导下的社仓赈贷。这四个阶段赈贷的实施、发展,在宋代社会、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对赈贷的专题性深入研究,因此,对赈贷的分类比较粗略,且作用也被低估。本文从赈贷较赈粜赈给之利、赈贷资金来源的丰富、赈贷实施及效用的多样化三个方面,论述宋代赈贷的地位和作用,最后讨论宋代赈贷的弊病、利息、蠲贷和倚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晓  
一、宋代茶叶市场概说 茶叶生产是从唐代开始异军突起的一个新兴的商品生产领域,到宋代已越来越多地向专业化生产迈进。随着生产的发展,茶叶消费愈益普及。时人谓:“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也。大量材料表明,茶叶产地在宋代基本全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南,而消费市场则主要是汴京等大中城镇,特别是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因此介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交换必然也相应发展,出现了“商于海者,不宝珠玉,则宝犀瑁;商于陆者,不宝盐铁,则宝茶茗”的说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宝璋  
宋代审计在中国古代审计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审计院的前身是三司之下一个分掌军队给受之数的机构——三司马步军专勾司。据《长编》卷33记载:淳化三年,“置勾当马、步军专勾司官各一人,从户部使樊知古请也。”淳化五年,合马、步军专勾司为一司。此司设立之初,是为防止发放俸禄时伪冒欺弊等,其审计范围很小,“特掌骑兵、徒兵给受之数,犹未及诸司也。(《通考》卷60)三司马步军专勾司原是采取事前审计的形式对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善军  
中国封建社会宗族制度,在唐宋之际随着经济关系的变革,发生了一次历史性的转变,这便是由魏晋隋唐时期的门阀宗族制转变成为宋元明清时期的以“敬宗收族”为特点的宗族制。宋代族产的广泛兴置是新式宗族制确立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外史学界对宋代族产虽有所涉及,但论述得很不全面、很不系统。有鉴于此,本文拟对宋代族产做一全面,系统的探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程民生  
宋代商品经济和文化大发展,商人增多。职业要求商人必须具备至少初步的文化水平,官方亦明确要求为朝廷服役的商人或者担任采买者必须识字。宋代识字的小商人或商铺的从业人员比较普遍,大中商人的文化水平多高于小商贩。从事远洋海外贸易的商人不但识字,更精通外语,并服务于朝廷外交。商人重视子孙的文化教育,其女眷至少要学会算账。宋代书商多属儒商,他们发出并传播民间声音,打破了官方一元化的言论,文化水平和贡献超过多数士大夫。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宋代商人也创造了新的商业文化和社会文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宝璋  
古代审计在宋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主要表现在:审计机构的专职化程度很高,且已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审计方法有较大发展,查账法中充分注意到账证、账账、账实的相符,比较分析法主要应用于对官吏经济政绩的考核;简式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已大致具备;审计对财政财务收支能进行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审核监督,事前审计范围扩大;审计专业技术官吏初步出现。宋代审计也难免存在账籍大量积压、没有勾考,审计官吏受贿枉法徇情,审计机构设置复杂多变、缺乏独立性等问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森  
宋代冶铁手工业在矿冶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铁产量大大超过前代,成为冶铁业高度发展的显著标志。关于宋代铁产量的研究,中外学者已发表不少研究成果,本文拟通过对宋代铸铁钱用铁量的考察进一步探讨宋代的铁产量,并对史文所载宋代岁收入铁数究竟是产额还是课额的问题谈一点看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华瑞  
文章对宋代的社会救济现象"劝分"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探讨,并对其历史渊源进行了考辨,对于深入了解宋代乃至古代的救荒颇有裨益。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汪圣铎  
关于宋朝中央审计机构 ,正史有明确记载 ,而正史中却没有关于地方 (路、州、县 )审计机构及其活动的记载 ,这曾是研究宋代审计的一个疑难问题。以前 ,笔者和其他一些学者发现了一些重要史料并作了研究 ,但论据似仍感薄弱 ,论证也不够深入。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再探讨 ,发掘了新史料 ,并对已有史料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从而再次论证了宋代地方审计机构的存在 ,并对宋代地方各审计机构之间的关系及审计活动作了考察论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宝璋  
古代审计在宋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主要表现在:审计机构的专职化程度很高,且已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审计方法有较大发展,查账法中充分注意到账证、账账、账实的相符,比较分析法主要应用于对官吏经济政绩的考核;简式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已大致具备;审计对财政财务收支能进行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审核监督,事前审计范围扩大;审计专业技术官吏初步出现。宋代审计也难免存在账籍大量积压、没有勾考,审计官吏受贿枉法徇情,审计机构设置复杂多变、缺乏独立性等问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春燕  
宋代的"交引"和"茶引"是不同茶叶制度下的产物,却常常被人们误认为同一事物。茶叶"交引"主要盛行于北宋前期,政府直接控制茶叶的生产与批发,"交引"作为取货凭证的"交钞"转变成有利可图的有价证券。北宋末期,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从直接参与茶叶生产与批发的"实物禁榷制",改为通过专卖税方式间接控制市场的"茶叶专卖税制"。"茶引"由"长引",也就是发给商人的贩运凭证,变成收取茶叶专卖税的凭证。本文试图从宋代茶叶制度入手,对茶叶"交引"和"茶引"的来源、含义以及性质变化作一考察,从历史的视角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经济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