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33)
- 2023(12414)
- 2022(10955)
- 2021(10173)
- 2020(8489)
- 2019(19621)
- 2018(19658)
- 2017(37715)
- 2016(20471)
- 2015(23172)
- 2014(23216)
- 2013(22935)
- 2012(21270)
- 2011(19240)
- 2010(19280)
- 2009(17616)
- 2008(16648)
- 2007(14437)
- 2006(12730)
- 2005(11080)
- 学科
- 济(99479)
- 经济(99386)
- 管理(56350)
- 业(50973)
- 企(42225)
- 企业(42225)
- 方法(38734)
- 数学(33671)
- 数学方法(33333)
- 地方(24816)
- 中国(21809)
- 农(21740)
- 学(20994)
- 业经(19738)
- 财(18576)
- 农业(14947)
- 地方经济(14668)
- 和(14228)
- 理论(14040)
- 环境(13969)
- 制(13901)
- 贸(13404)
- 贸易(13395)
- 易(12831)
- 教育(11894)
- 技术(11835)
- 融(11693)
- 金融(11690)
- 务(11415)
- 财务(11353)
- 机构
- 大学(293251)
- 学院(291059)
- 济(119641)
- 经济(117053)
- 管理(114742)
- 研究(99965)
- 理学(99572)
- 理学院(98424)
- 管理学(96739)
- 管理学院(96227)
- 中国(71755)
- 京(62538)
- 科学(62398)
- 财(51486)
- 所(50076)
- 研究所(45834)
- 农(45040)
- 中心(44502)
- 业大(43740)
- 江(43325)
- 财经(41839)
- 北京(39633)
- 范(39490)
- 师范(39187)
- 经(37851)
- 院(36348)
- 经济学(35888)
- 农业(35005)
- 州(34599)
- 经济学院(31998)
- 基金
- 项目(200729)
- 科学(156451)
- 研究(146828)
- 基金(144178)
- 家(125160)
- 国家(124090)
- 科学基金(106279)
- 社会(91889)
- 社会科(86872)
- 社会科学(86846)
- 省(78838)
- 基金项目(77529)
- 自然(69204)
- 自然科(67483)
- 自然科学(67470)
- 教育(66491)
- 自然科学基金(66244)
- 划(65657)
- 编号(60084)
- 资助(59246)
- 成果(48693)
- 重点(44373)
- 部(43449)
- 发(43239)
- 课题(41410)
- 创(41029)
- 创新(38234)
- 科研(37900)
- 大学(37491)
- 教育部(37300)
- 期刊
- 济(137281)
- 经济(137281)
- 研究(88691)
- 中国(52195)
- 学报(46793)
- 科学(43074)
- 管理(42503)
- 农(41010)
- 财(37994)
- 大学(35024)
- 学学(32914)
- 教育(31585)
- 农业(28492)
- 技术(25902)
- 融(22123)
- 金融(22123)
- 经济研究(21962)
- 业经(20733)
- 财经(20635)
- 问题(17683)
- 经(17600)
- 图书(16292)
- 技术经济(15299)
- 理论(14312)
- 业(14126)
- 科技(14020)
- 现代(13454)
- 资源(13260)
- 实践(12969)
- 践(12969)
共检索到426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坦
本文首次提出实学伴随新儒学 (即宋学 )而生 ,不仅有“经世致用”之实学 ,而且有“躬行践履”之实学。经济思想是实学的重要内容与学理体现 ,宋代浙东学派讲求实利功效 ,开明清事功实学之先河。文章考辨宋代浙东实学赖以产生的地域经济文化背景与学术思想传承 ,通过个案考察具有代表意义的叶适的经济思想诸要论 ,阐释浙东实学经济思想的反传统倾向与务实重用特征 ,及其在社会形态演进中的历史作用 ,试图对实学的深入研究进行新的尝试。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 ,提出诸多不同于以往学术界成论的认识 ,希望对经济思想史、中国学术史、思想史、经济史、宋史、东南区域史等领域的研究有所促进。
关键词:
宋代浙东实学 经济思想 叶适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崔碧茹
宋代私人土地买卖发展以及对契约的重视,给当时女性的地产买卖活动提供了良好环境。墓志铭中的中上层女性往往利用个人的地产资助丈夫事业或照顾夫家,这与当时士人的理想有关。其他史料中的下层女性亦积极参与地产买卖活动,契约对其具有相当的保护作用。除阶层外,不同身份的女性,其经济活动亦有不同。本文以寡妻和寡母为例,分析了宋代官方和社会对这两种不同身份女性在家庭财政处分权方面的不同要求,以及这种差别背后的社会原因。
关键词:
宋代女性 地产买卖 契约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廖寅
博易场贸易与榷场贸易、市舶司贸易同为宋代官方互市贸易形式,然尚未引起学术界关注。该文在理清博易场内涵的基础上,以广西博易场为中心,深入分析了宋代博易场的运营与管理,进而揭示了宋代博易场在促进汉蛮之间经济互补、信息文化交流以及和平稳定等方面独特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
宋代 博易场 运营与管理 历史作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晓
一、宋代茶叶市场概说 茶叶生产是从唐代开始异军突起的一个新兴的商品生产领域,到宋代已越来越多地向专业化生产迈进。随着生产的发展,茶叶消费愈益普及。时人谓:“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也。大量材料表明,茶叶产地在宋代基本全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南,而消费市场则主要是汴京等大中城镇,特别是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因此介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交换必然也相应发展,出现了“商于海者,不宝珠玉,则宝犀瑁;商于陆者,不宝盐铁,则宝茶茗”的说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宝璋
宋代对官吏经济政绩的考核由人事、财计和监察部门共同参与,其内容以人口、垦田、赋税、场务课利为主要指标,采取十分为率、取数年酌中之数定额、留意官本与收入的比率等来比较祖额、递年增亏,或确立多项增亏指标进行评价,确定等级,作为赏罚的依据。这使考核比较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和科学合理,在发展生产、增加财政收入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其体现的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有历史借鉴意义。
关键词:
宋代 经济政绩 考核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裕民
1987~1988年间,上海人民出版社刊布了漆侠教授的《宋代经济史》(以下简称《漆史》)。全书九十多万字,是1949年以来宋史研究论著中篇幅最大的一部,也是漆教授的代表作之一。关于此书的优点,已有文章介绍,这里只想就其中的问题提些异议。我个人一向认为,指出疏漏或缺陷,比一味颂扬更加重要,特别是被提意见一方,颂扬的话自然舒服顺耳,但了解存在的问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田晓忠
2015年,宋代经济史研究领域共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近200篇,著作与去年持平,论文数量则有所增长。商业贸易、城市、生态环境及灾害灾荒与社会救济等方面的研究持续升温,研究成果最丰硕,尤其是受益于"一带一路"的海外贸易和丝绸之路研究受到追捧,带动了海上航运交通一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土地与农业、赋役与财政研究较之往年有所回暖;手工业、货币金融研究则相对冷落。与往年相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田晓忠
2015年,宋代经济史研究领域共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近200篇,著作与去年持平,论文数量则有所增长。商业贸易、城市、生态环境及灾害灾荒与社会救济等方面的研究持续升温,研究成果最丰硕,尤其是受益于"一带一路"的海外贸易和丝绸之路研究受到追捧,带动了海上航运交通一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土地与农业、赋役与财政研究较之往年有所回暖;手工业、货币金融研究则相对冷落。与往年相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蓓蓓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都市文化的兴盛。雅俗共赏市民文化的应声而起,改变了时人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思想观念,推陈出新的服饰文化在市民阶层和市民文化的土壤中得以催生和延展。服饰作为宋代时人思想意念和精神追求的物化载体,在生机勃勃的都市文化之下更趋于多变性及世俗化。宋代"坊市制度"的瓦解、商品经济的繁荣、都市文化的发展,深刻影响和左右着服饰消费观念的变化,在大大拓展服饰消费市场、推动服饰消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宋代服饰消费的多元格局。
关键词:
都市文化 宋代 服饰 消费文化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田晓忠
2016-2017年,宋代经济史研究出版学术专著与论文集20部(1),发表研究论文近300篇。论著涵盖了农业、手工业、商业三大传统经济部类,涉及土地制度、社会阶层、赋役财政、货币金融、交通地理、商业市场、对外贸易、仓储救济、城市经济、地域开发、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各种问题研究。大致说来,两年中的宋代经济史在新议题开辟、旧问题拓展、学术反思和方法运用等方面都展现出研究的进展与特色。下面择要简
关键词:
宋代经济 赋役制度 唐宋变革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何斌
明清的吴中与浙东两地在文学领域体现出地域优势,同时又具备辐射全国的力量,明初的浙东文人宋濂更是具有超越宗派、引领一代的影响力。在他之后,不同地域文学各自发展,吴中归有光、王世贞等以自己的理论创作影响文坛,钱谦益更是努力秉守正脉,努力融合不同地域传统的优势,为明代文学的总结与清代文学的开拓做出贡献。黄宗羲与清代全祖望等浙东后学在继承地域传统的同时,也对吴中等地文学进行了批判学习。两地文人在继承各自道统、文统的基础上就学术、思想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不断探讨,在不同历史时期又根据各自时代的特点提出新的见解,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学不断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宝璋
宋代人口增长迅速、分布不均,土地兼并严重,使人口与土地矛盾突出。当时不少人就此提出解决思路:一是调整人口分布;二是实行限田;三是主张土地集约经营。从宋代解决人地矛盾的思想可以看出,对人地冲突的综合治理不仅有助于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而且还可以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生态平衡。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秋梅
清代,买卖契约作为重要的契约类型之一,一方面,在国家法的统一规范与国家政权的竭力参与下,表现出较高的统一性,其外在形式日趋规范与统一,契约内容渐趋明确与固定;另一方面,则因受到不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风俗等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在契约主体构成、交易标的选择,还是要件设置和订立程序方面又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对买卖契约地区差异性的表现及其生成原因的分析,有助于为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清代国家法律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福运
为提高救灾成效,宋代有识之士提出及时与就地赈济的减灾思想,其中苏轼"救灾恤患,尤当在早"的观点和曾巩以借贷方式原地安置灾民的思路较有代表性。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范仲淹等积极探索运用价格杠杆调剂丰歉与平抑粮价的新方法,南宋时期形成以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商人参与赈灾的新理念;在传统劝分思想的根基受到冲击的背景下,董煟提出"以不劝劝之"的新理论;为保障救灾物资的顺利募集与调运,李觏、汪刚中以制度化力量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思路抓住了问题的要害。然而,宋代资源的匮乏与政府支付能力的局限,制约了荒政思想的发挥。
关键词:
宋代 商品经济 荒政 赈灾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宝璋
宋代集中财权的思想主要围绕三个方面:一是协调中央与地方在财经管理上的集权与分权;二是宰相必须总管全国财政,内库必须纳入理财机构的统一管理与监督;三是改制后的户部必须同改制前的三司一样,具有较大的理财权力范围。而且这三个方面的着眼点是相同的,即从机构运行机制层面入手,通过集中财权达到有效地统筹调配全国钱物,控制财政收支平衡,防范财政财务收支上的不法行为,开源节流,从而解决财政困难。这种集中财权的思想在当时因三冗和战争支出巨大、国力匮乏的情况下,是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但是这三个方面的思想,前二者的实践极其有限,只有第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实行。
关键词:
宋代 集中财权思想 财政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