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54)
2023(5680)
2022(4779)
2021(4474)
2020(3710)
2019(8801)
2018(8563)
2017(17414)
2016(9199)
2015(10380)
2014(10299)
2013(9992)
2012(8721)
2011(7996)
2010(8142)
2009(7410)
2008(7081)
2007(6482)
2006(5482)
2005(5018)
作者
(26422)
(21976)
(21967)
(20884)
(13776)
(10448)
(9736)
(8509)
(8245)
(7806)
(7533)
(7229)
(6968)
(6883)
(6824)
(6689)
(6512)
(6291)
(6188)
(6160)
(5387)
(5284)
(5228)
(5013)
(4995)
(4878)
(4776)
(4531)
(4415)
(4213)
学科
(43816)
经济(43782)
管理(25363)
(24930)
方法(24468)
数学(22867)
数学方法(22388)
(20167)
企业(20167)
(10126)
中国(10099)
(8451)
业经(7945)
(7742)
贸易(7734)
(7461)
地方(7215)
(6857)
金融(6857)
(6749)
(6658)
理论(6647)
农业(6313)
(6252)
银行(6247)
(6015)
环境(5728)
技术(5545)
市场(5466)
(5232)
机构
学院(132610)
大学(131915)
(58100)
经济(57036)
管理(54322)
理学(47347)
理学院(46912)
管理学(45844)
管理学院(45608)
研究(41436)
中国(32909)
(26876)
(25987)
科学(24565)
财经(21221)
(20480)
(19329)
中心(19282)
(18967)
经济学(18764)
研究所(18594)
业大(18562)
(18098)
经济学院(17055)
北京(16911)
财经大学(15978)
(15433)
师范(15260)
(15229)
农业(14937)
基金
项目(91305)
科学(73611)
基金(68650)
研究(63934)
(59947)
国家(59543)
科学基金(52668)
社会(42027)
社会科(40221)
社会科学(40212)
(35768)
基金项目(35747)
自然(35490)
自然科(34806)
自然科学(34802)
自然科学基金(34161)
教育(30104)
资助(29829)
(29820)
编号(24858)
重点(20477)
(20305)
(19083)
(19005)
成果(18297)
创新(17848)
教育部(17829)
国家社会(17761)
科研(17457)
人文(17438)
期刊
(59344)
经济(59344)
研究(38529)
中国(23590)
管理(20728)
(19475)
学报(18713)
科学(18432)
(16427)
大学(14656)
(14015)
金融(14015)
学学(13956)
技术(12845)
农业(11127)
财经(11106)
教育(11065)
经济研究(10801)
业经(10017)
统计(9603)
(9568)
(8789)
决策(7884)
技术经济(7571)
问题(7423)
商业(7276)
理论(6736)
(6524)
(6348)
资源(5982)
共检索到189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欧阳峣  唐清  
市场规模作为大国优势的突出表现,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凸显。河流对古代市场规模的扩大有着重要的影响。利用北宋熙宁十年282个州的截面数据进行经验检验,结果显示:河流资源丰富的地区市场规模更加广阔,即宋代河流促进市场规模扩张;河流对市场规模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北方和南方地区影响显著,四川地区影响不显著;集聚效应在河流与市场规模之间存在中介机制,但因河流类别不同而存在差异。人工运河主要通过产业集聚提升供给效应,进而促进市场规模扩张;自然河流主要通过人口规模提升需求效应,进而促进市场规模扩张。这些结论对我们理解统一大市场的历史形成及促进机制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琦  李风  
文章基于200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基准回归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分析市场规模、要素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规模是促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要素集聚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基于市场规模的门槛效应,当市场规模小于门槛值时,要素集聚会显著抑制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抑制作用逐渐减弱,要素集聚最终会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市场规模、要素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当市场规模超过门槛值后,中部地区要素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最强,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国胜  胡建军  
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本土市场的互动效应、市场规模的诱致效应与本土规模市场的终端需求效应能对其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集中体现为互动效应能够引导产业升级的需求发现,需求发现通过市场规模的相互催化为产业升级提供运营支持,终端需求效应通过参与式合作有助于发展产业升级所需的技术能力。我国市场规模巨大,产业升级应充分利用本土市场规模效应。这就需要建立正确的市场激励机制、加快本土市场发展,鼓励本土企业根植于国内经济的创新,推动本土企业与外来资本联合研发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宣烨  
本文在城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尝试性地提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理论框架,并以全国24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表明,本地市场规模、工业企业平均规模(需求因素)以及交易成本、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程度与竞争程度(供给因素)等因素共同促使了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实证检验证实,虽然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聚于具有较大市场规模和更优经济地理位置的中心城市,但我国不同区域引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关键性因素存在差异,东部城市表现为本地市场规模,而中西部城市则是交易成本。实证结果还表明,规模大的工业企业具有明显的服务外包化倾向;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存在MAR溢出,专业化有利于提高集聚度。为此,本文提出了加快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安仲  
自本兹提出股票市场规模效应之后,许多研究者对于规模效应是否存在进行了不同方法的检验。目前研究的基本结论是,规模效应可能存与,但在时间序列上却呈现出明显的不确定,即在有的月份、年份表现得很明显,而在有的月份、年份则不明显。那么,规模效应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吗?本文使用门槛自回归(Threshold Auto regres-sion,TAR)方法检验中国股票市场的规模效应,探讨规模效应在不同行业之间的分布情况,以期窥测规模效应与行业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股票市场的规模效应与行业存在显著的关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邵晓阳  苏敬勤  于圣睿  
本文以1994年至2003年期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股票作为研究对象,对规模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本文研究的时间阶段,中国证券市场存在规模效应,但其成因与国外不同;2、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对股票收益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中国的证券市场未达到半强有效。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少军  
2003年的远程教育系统可以用:春意盎然、生气蓬勃来形容。对于金通集团来说,这一年我们正式进入了远程教育市场,开始大规模地寻求合作。 金通集团一直被作为国内宽带业务支撑、流媒体综合业务、视频技术领域的领航者为人们所知,其实集团成立之初,涉足流媒体就瞄准了远程教育领域。2004年,远程教学综合管理平台会在市场上推广,我们已经有几个项目中标,我们用项目来检验这个平台的功能和性能是否吻合。这个平台的用户瞄准两个方向:大学和企事业单位。 与VOD市场不同,中同的远程教育市场还不规范,但是用不了几年中国远程教育就会跟上国际标准规范起来,用户的需求也会逐步增长。远程教育市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健生  李文宇  
在使用多区域的新经济地理模型研究了市场规模对空间经济结构的影响后,发现本地市场效应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运输成本等外部冲击下,产业份额由于市场规模分布而发生变化,空间经济结构逐渐演变为单核心、双核心等形态,特别是过程中会出现"中部塌陷"。使用理论模型的结果,可以对中国东、中、西区域的"中部塌陷"、城市群结构等现实问题进行分析。随着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因本地市场效应的影响形成多样化的发展模式。通过缩减经济距离,促进集聚经济,达到区域内趋同,将有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华  陈迅  
近三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证券市场存在一些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市场假说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本文对规模效应的有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从规模效应在不同国家的检验结果异同、与其他异象的关系、规模效应产生的原因、分析检验规模效应的实证研究方法的优劣等角度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评述,并从总体研究视角,不同国家不同阶段研究背景以及全新的实证研究方法等方面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青  傅强  
本文采用我国29个省级单位2000-2013年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结合固定随机效应回归、系统GMM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地区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是否受到制度环境影响。论文将金融发展分为效率、规模和竞争三个维度,地区市场规模指标构造借鉴了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市场潜力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和竞争程度均受现有经济制度环境下地区市场规模的影响。当制度环境跨越相应门槛值时,地区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规模和竞争的促进作用会更加明显;制度作为门槛变量,地区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效率的影响具有非单调性,与效率各细分指标具有较大差异的门槛效应。本文就促进各地区金融发展给出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青  傅强  
本文采用我国29个省级单位2000-2013年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结合固定随机效应回归、系统GMM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分析地区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是否受到制度环境影响。论文将金融发展分为效率、规模和竞争三个维度,地区市场规模指标构造借鉴了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市场潜力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和竞争程度均受现有经济制度环境下地区市场规模的影响。当制度环境跨越相应门槛值时,地区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规模和竞争的促进作用会更加明显;制度作为门槛变量,地区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效率的影响具有非单调性,与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萍  刘纪显  
本文分别以全国31个省市以及正式启动碳交易市场试点的7个省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碳交易市场规模的绿色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扩大碳交易市场规模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增长;相比于全国31个省市,扩大碳交易市场规模对试点省市具有较好的绿色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而且,对碳交易市场规模较大省市的效应越大;碳交易市场规模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作用机制为技术改进,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作用机制为经济规模和技术改进。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洪阳  兰传春  洪功翔  
从理论上阐释清楚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生发展的机理,是更好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需要。本文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生发展,实现了“1+1>2”的效应。本文利用1992—2018年国有上市公司与民营上市公司时间序列数据,使用VAR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国有经济发展,推动市场规模扩大,有助于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发展,推动市场规模扩大,有助于国有经济发展;市场规模扩大为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生发展拓展了发展空间,促进二者相互合作、互利共赢。本研究成果从市场规模效应视角,解释了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生发展的机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双  王智豪  张超  
共享住宿业的出现被视为破坏式创新,为相关传统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冲击,如共享住宿的大规模发展会引起房屋租赁价格上涨。已有研究更多关注共享住宿对酒店和旅游行业的影响以及共享中的顾客需求和体验,并没有从资源要素供给角度深入探讨共享住宿对房屋租赁市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要素市场竞争理论,基于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中328个划分区域,探讨了共享住宿房源密度对房屋租赁价格的影响以及边界条件。本研究发现共享住宿房源密度促使了房屋租赁价格上涨,这一直接效应会随着替代市场和供给市场规模(即中低档酒店占比和房屋中介数量)的增长而得以缓解。本文为平台管理者、平台双边顾客以及政府对住宿市场的管理和决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启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晓  
一、宋代茶叶市场概说 茶叶生产是从唐代开始异军突起的一个新兴的商品生产领域,到宋代已越来越多地向专业化生产迈进。随着生产的发展,茶叶消费愈益普及。时人谓:“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也。大量材料表明,茶叶产地在宋代基本全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南,而消费市场则主要是汴京等大中城镇,特别是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因此介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交换必然也相应发展,出现了“商于海者,不宝珠玉,则宝犀瑁;商于陆者,不宝盐铁,则宝茶茗”的说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