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45)
2023(2715)
2022(2459)
2021(2238)
2020(1931)
2019(4732)
2018(4470)
2017(8725)
2016(4568)
2015(5170)
2014(5341)
2013(5014)
2012(4656)
2011(4296)
2010(4319)
2009(4011)
2008(3944)
2007(3580)
2006(3124)
2005(2694)
作者
(13507)
(11187)
(11160)
(10404)
(6962)
(5616)
(5295)
(4773)
(4180)
(3930)
(3839)
(3758)
(3593)
(3485)
(3475)
(3414)
(3375)
(3254)
(3204)
(3142)
(2798)
(2787)
(2738)
(2506)
(2484)
(2474)
(2457)
(2442)
(2436)
(2319)
学科
(19312)
经济(19300)
(15551)
贸易(15544)
(15084)
管理(12797)
方法(10080)
(8856)
数学(8596)
数学方法(8484)
(7440)
(7273)
企业(7273)
(5791)
(5732)
国家(5581)
地方(5078)
关系(5002)
出口(4993)
出口贸易(4993)
(4993)
(4725)
中国(4067)
财政(3833)
资源(3516)
贸易关系(3488)
国际(3468)
业经(3418)
(3369)
国家机关(3263)
机构
大学(67101)
学院(67033)
(31147)
经济(30626)
管理(25711)
研究(23551)
理学(22191)
理学院(21961)
管理学(21689)
管理学院(21580)
中国(16308)
科学(14176)
(13973)
(13716)
(12053)
(11769)
研究所(10954)
财经(10625)
业大(10458)
中心(10197)
(9630)
(9557)
经济学(9476)
(9397)
农业(9370)
(8874)
经济学院(8717)
北京(8546)
(8225)
师范(8157)
基金
项目(45778)
科学(34991)
研究(33364)
基金(32515)
(28457)
国家(28276)
科学基金(23231)
社会(21268)
社会科(20327)
社会科学(20319)
(17972)
基金项目(16898)
(15037)
教育(14431)
自然(14213)
自然科(13845)
自然科学(13842)
资助(13741)
自然科学基金(13543)
编号(13244)
(10523)
成果(10511)
重点(10383)
(10070)
课题(9428)
(9186)
科研(9030)
国家社会(8966)
教育部(8750)
创新(8731)
期刊
(31943)
经济(31943)
研究(19458)
中国(12442)
(10549)
学报(10116)
(10087)
(9912)
科学(8982)
国际(8604)
大学(7679)
管理(7632)
农业(7396)
学学(7350)
经济研究(6461)
问题(5750)
技术(5315)
(5244)
贸易(5244)
业经(5156)
财经(4675)
(4584)
国际贸易(4529)
世界(4388)
教育(4293)
(4044)
商业(3980)
统计(3974)
资源(3936)
经贸(3731)
共检索到98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唐晔  
鉴于耕牛贸易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影响,宋政府采取了以经济手段为主的一系列措施对国内耕牛贸易进行了干预:宽松的管理,优惠的税收,严格的出口限制,大规模的买牛信贷以及直接参与耕牛贸易。通过这些措施,宋政府有力地推动了国内耕牛贸易,为保证小农维持再生产和社会的基本稳定提供了必要前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唐晔  张婷  
本文对宋代耕牛价格进行梳理,推测出北宋耕牛市价通常不超过10贯铜钱,折米不超过5石,大约是一个宋代5口之家百余天的口粮。而南宋由于战争等原因,耕牛价格则大大上升,其名义价格在南宋初年飙升至百贯左右,即使到了物价低平的中期也维持在至少40贯上下,折米约20石,约是一个5口之家400余天的口粮。耕牛价格的变化显示了南宋农户在获得耕牛这一基本生产资料方面大大难于北宋,由此也可看出北宋经济状况应当优于南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纯艳  
宋代已经形成一个有着相对独立特点、贸易规模颇大的近海区域市场,其商品包括粮食、进出口商品和各地区特产等,具有明确的区域互补性,为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参与近海贸易的既有国内职业商人和来华外商,也有大量的滨海船户。对于滨海之民而言,近海贸易是最基本和最普遍的谋生方式之一,其重要性超过远洋贸易。宋代允许中外商人进行近海贸易,但实行严格的管理政策。南宋征调民船用于海防和纲运,更多地是牺牲远洋贸易,而对近海贸易影响相对较小。研究近海贸易可更好地认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特点、滨海之民的生存方式,以及近海市场、海外市场和内地市场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华仙  
宋代是传统节日文化的成熟、丰满时期,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受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市场交易活跃的影响,节日期间士庶更多地采取取自市场的消费方式,使得节日消费市场更加繁盛,节日经济功能更加突出。政府在节日习俗、节日消费风气等方面起了有益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而对节日市场则既有顺应、利用的一面,也有控制、决策的一面,扮演了消费者、经营者、决策者、组织者等多重角色,促进了节日消费市场的繁荣,丰富了士庶节日生活内容。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云   林丽珍  
自唐中期到宋初以来,泉州逐渐崛起为著名的海港城市,吸引了南海诸蕃国、西亚、东非甚至欧洲的商人到来,这些商人被当时的泉州人称为“黑白蕃”。黑蕃商主要来自今东南亚诸国、南亚次大陆印度洋沿岸国家、东非国家;白蕃商主要来自今天阿拉伯半岛海湾各国、中亚部分国家、小亚细亚、北非、西班牙南部等地。他们开辟了到达泉州的海洋航线,开展海洋贸易,为包括泉州人在内的中国人运来香药、纺织品,也从中国输出瓷器等各种生活器具、丝绸、漆器、金属器皿等。一方面为宋朝统治者提供了高级香药、珠宝等奢侈品,另一方面也为宋朝提供了一些财政收入。宋朝泉州黑白蕃商是10—13世纪海洋贸易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也是宋元时期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建设者和践行者。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胡沧泽  
宋代福建海外贸易的兴起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胡沧泽宋代,福建海外贸易迅速兴起,与福建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广泛,进出口货物品种繁多。海外贸易的规模,商品贸易往来情况,及其对福建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都很值得探讨。一宋代,通过海路同福建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睿  
宋代海外贸易发达,大量宋人投身到海外贸易中。然而,海上贸易既有风波浩荡之险,又有海盗剽略之虞,不少宋人或遭遇海盗、海难而人财俱失,或遭不法商人贩卖出境,更多的是以“住蕃”的方式定居海外,导致不少宋人在海外贸易中流失。海外贸易中的人口流失,不仅暴露出宋朝在海商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导致了大量财富的流失。有鉴于此,宋朝中央、地方官府和民间力量通过另立户籍、加强巡检、提升航海技术等方式积极应对,不断加强海外贸易管理,力求在不断扩大海外贸易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海外贸易中的人口流失。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姜锡东  
垄断,即相对于自由竞争而言的独占,并非资本主义社会始有的经济现象,前资本主义社会亦不罕见。 宋代(960—1279)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历史时期,国内市场发育水平空前提高,商业非常繁荣,但市场垄断问题却很突出。北宋中期政府推行“市易法”的初衷,就是试图解决大中城市已很严重的市场垄断问题。而“市易法”所涉及的只是很有限的一部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晓龙  
"行政成本"是现代行政学、管理学中涉及到的一个概念。狭义的政府行政成本是指政府机构用于自身建立和运转的费用。广义的政府行政成本包括政府机构用于自身组织及运转的费用,以及在社会公共管理事务中所支出的费用与因行政行为失当给社会、环境等造成的隐性成本和无效成本之和。宋代地方政府机构数量之多、官员之众、耗费钱物之广,"三冗"问题之突出,为历代之最,其行政成本问题呈现出五方面的特点:一是存在"精简—膨胀"反复循环的怪圈;二是地方政府行政成本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三是地方政府用于自身运转需求的成本越来越高,用于社会公共服务支出的费用占比日益降低;四是地方政府显性的成本规模有限,而隐性成本消耗日益增高;五是地方政府非合理性解决行政成本的手段日益增多。这些特点对当今地方行政成本调控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波  应征  王瑞馨  
借贷是宋代重要的金融活动。为了最大化借贷的优点,减少不良借贷给借贷中的个体带来的利益损失和给社会造成的不稳定影响,宋代政府从借贷发生过程中的诸多环节进行风险调控,制订了严格的法规、法令,对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尽管如此,宋代借贷政策落实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官员的违法乱纪,由此提出了道德的软约束和法令、法规的硬约束之间应该相互配合,但需要支持条件(主要指科学技术的进步)的问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尹向阳  
市场管制制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政府经济管制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对具有"中国属性"管制的分析,是我国当前转轨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以经济学的视角对宋代市场管制机构、准入管制、价格管制等进行具体的考察,探讨宋代市场管制的演进及其新的特点。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波  应征  王瑞馨  
借贷是宋代重要的金融活动。为了最大化借贷的优点,减少不良借贷给借贷中的个体带来的利益损失和给社会造成的不稳定影响,宋代政府从借贷发生过程中的诸多环节进行风险调控,制订了严格的法规、法令,对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尽管如此,宋代借贷政策落实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官员的违法乱纪,由此提出了道德的软约束和法令、法规的硬约束之间应该相互配合,但需要支持条件(主要指科学技术的进步)的问题。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坤新  
在中国海洋发展史中,宋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时期,当时的海上贸易空前繁荣。由于海洋贸易的发展,宋代的海洋知识和海洋观念进入了新的阶段,孕育了一些新的文化元素。对外贸易中心由陆地转移到海路,海上丝绸之路运行机制、海洋观念和文化出现新变化,整个亚洲海洋发展由此进入新的阶段。目前,已有研究对宋代海上贸易制度、商品构成、贸易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宋代东亚秩序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系统探讨了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新要素和新变化,概述了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新格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方宝璋  
宋代王安石变法中实施市易法的初衷是平物价、抑兼并,并通过赢利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是,在具体推行中封建政府垄断使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丧失,权力寻租应运而生,高成本运作使市易务亏本经营,最终将成本积累转嫁到普通消费者头上,损害了广大民众的利益。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罗丙志  
战后经济思想中主张政府干预与限制政府干预的争论几乎一直没有停止过,国际贸易中的政府行为思想也表现出同样的状况。本文主要对战后对现实中的政府行为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几种主张政府干预国际贸易活动的经济思想略作归纳和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