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3)
- 2023(1511)
- 2022(1334)
- 2021(1191)
- 2020(1107)
- 2019(2282)
- 2018(2167)
- 2017(4495)
- 2016(2273)
- 2015(2520)
- 2014(2572)
- 2013(2463)
- 2012(2325)
- 2011(2139)
- 2010(2126)
- 2009(1951)
- 2008(1653)
- 2007(1656)
- 2006(1376)
- 2005(1240)
- 学科
- 管理(9311)
- 济(9064)
- 经济(9048)
- 业(6038)
- 家(5535)
- 国家(5420)
- 财(4719)
- 方法(4375)
- 数学(4009)
- 数学方法(3998)
- 企(3973)
- 企业(3973)
- 人民(3921)
- 消费(3563)
- 财政(3540)
- 结构(3176)
- 国家机关(3162)
- 机关(3162)
- 农(3138)
- 政(3103)
- 水平(2889)
- 消费水平(2886)
- 中国(2688)
- 工作(2504)
- 收入(2419)
- 人事(2405)
- 人事管理(2404)
- 农业(2394)
- 出(2384)
- 机关工作(2220)
- 机构
- 学院(33254)
- 大学(33199)
- 济(15711)
- 经济(15504)
- 管理(14125)
- 理学(12454)
- 理学院(12366)
- 管理学(12311)
- 管理学院(12241)
- 研究(10101)
- 财(9269)
- 中国(7714)
- 财经(6982)
- 经(6417)
- 京(6179)
- 财经大学(5215)
- 经济学(5122)
- 科学(5091)
- 所(4884)
- 经济学院(4648)
- 中心(4543)
- 商学(4323)
- 研究所(4294)
- 商学院(4291)
- 江(4200)
- 范(3850)
- 北京(3838)
- 师范(3811)
- 农(3780)
- 经济管理(3638)
共检索到47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华仙
宋代是传统节日文化的成熟、丰满时期,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受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市场交易活跃的影响,节日期间士庶更多地采取取自市场的消费方式,使得节日消费市场更加繁盛,节日经济功能更加突出。政府在节日习俗、节日消费风气等方面起了有益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而对节日市场则既有顺应、利用的一面,也有控制、决策的一面,扮演了消费者、经营者、决策者、组织者等多重角色,促进了节日消费市场的繁荣,丰富了士庶节日生活内容。
关键词:
宋代 政府 节日消费 举措 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金花 王茂华
本文以节日市场为视角,通过对宋代城镇节日市场成因、形态、特征等的考察,解析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双向互动及其丰富与多变。认为宋代节日市场是集商品、服务、娱乐于一体的、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性市场,是经济植根文化以及对文化再现的历史载体。
关键词:
传统节日 商品经济 文化价值 节日市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晓龙
"行政成本"是现代行政学、管理学中涉及到的一个概念。狭义的政府行政成本是指政府机构用于自身建立和运转的费用。广义的政府行政成本包括政府机构用于自身组织及运转的费用,以及在社会公共管理事务中所支出的费用与因行政行为失当给社会、环境等造成的隐性成本和无效成本之和。宋代地方政府机构数量之多、官员之众、耗费钱物之广,"三冗"问题之突出,为历代之最,其行政成本问题呈现出五方面的特点:一是存在"精简—膨胀"反复循环的怪圈;二是地方政府行政成本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三是地方政府用于自身运转需求的成本越来越高,用于社会公共服务支出的费用占比日益降低;四是地方政府显性的成本规模有限,而隐性成本消耗日益增高;五是地方政府非合理性解决行政成本的手段日益增多。这些特点对当今地方行政成本调控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宋代 地方政府 行政成本 特点 启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姜锡东
垄断,即相对于自由竞争而言的独占,并非资本主义社会始有的经济现象,前资本主义社会亦不罕见。 宋代(960—1279)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历史时期,国内市场发育水平空前提高,商业非常繁荣,但市场垄断问题却很突出。北宋中期政府推行“市易法”的初衷,就是试图解决大中城市已很严重的市场垄断问题。而“市易法”所涉及的只是很有限的一部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波 应征 王瑞馨
借贷是宋代重要的金融活动。为了最大化借贷的优点,减少不良借贷给借贷中的个体带来的利益损失和给社会造成的不稳定影响,宋代政府从借贷发生过程中的诸多环节进行风险调控,制订了严格的法规、法令,对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尽管如此,宋代借贷政策落实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官员的违法乱纪,由此提出了道德的软约束和法令、法规的硬约束之间应该相互配合,但需要支持条件(主要指科学技术的进步)的问题。
关键词:
宋代金融 借贷 风险控制 政府政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唐晔
鉴于耕牛贸易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影响,宋政府采取了以经济手段为主的一系列措施对国内耕牛贸易进行了干预:宽松的管理,优惠的税收,严格的出口限制,大规模的买牛信贷以及直接参与耕牛贸易。通过这些措施,宋政府有力地推动了国内耕牛贸易,为保证小农维持再生产和社会的基本稳定提供了必要前提。
关键词:
宋代 耕牛贸易 政府干预 评价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尹向阳
市场管制制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政府经济管制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对具有"中国属性"管制的分析,是我国当前转轨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以经济学的视角对宋代市场管制机构、准入管制、价格管制等进行具体的考察,探讨宋代市场管制的演进及其新的特点。
关键词:
宋代 市场管制机构 准入管制 价格管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波 应征 王瑞馨
借贷是宋代重要的金融活动。为了最大化借贷的优点,减少不良借贷给借贷中的个体带来的利益损失和给社会造成的不稳定影响,宋代政府从借贷发生过程中的诸多环节进行风险调控,制订了严格的法规、法令,对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尽管如此,宋代借贷政策落实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官员的违法乱纪,由此提出了道德的软约束和法令、法规的硬约束之间应该相互配合,但需要支持条件(主要指科学技术的进步)的问题。
关键词:
宋代金融 借贷 风险控制 政府政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宝璋
宋代政府经济管理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主要表现在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出现平等自愿、共利双赢的关系,以及市场性政策工具特有的公开、公平竞争和订立契约,其集中体现在入中、买扑和召募制。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使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私营工商业自由竞争经营优于官府垄断经营,因此主张政府对私营工商业应因势利导,达到官民共利;从直接全面垄断到间接部分垄断,从而出现了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博弈均衡,在经济上从政府一元化到多元化的转变,出现官商合流趋势,对封建商品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蓓蓓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都市文化的兴盛。雅俗共赏市民文化的应声而起,改变了时人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思想观念,推陈出新的服饰文化在市民阶层和市民文化的土壤中得以催生和延展。服饰作为宋代时人思想意念和精神追求的物化载体,在生机勃勃的都市文化之下更趋于多变性及世俗化。宋代"坊市制度"的瓦解、商品经济的繁荣、都市文化的发展,深刻影响和左右着服饰消费观念的变化,在大大拓展服饰消费市场、推动服饰消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宋代服饰消费的多元格局。
关键词:
都市文化 宋代 服饰 消费文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晓巍
赈贷是中国传统救荒政策的一项具体内容。宋代赈贷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以提供赈贷资金的主要仓储不同为主线,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北宋前中期:以省仓、军储、内库、三司资金等为主的赈贷;(2)北宋中后期:青苗法影响下以常平仓等为主的赈贷;(3)南宋前期:战乱破坏后政府多方位的赈贷;(4)南宋中后期:士绅主导下的社仓赈贷。这四个阶段赈贷的实施、发展,在宋代社会、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对赈贷的专题性深入研究,因此,对赈贷的分类比较粗略,且作用也被低估。本文从赈贷较赈粜赈给之利、赈贷资金来源的丰富、赈贷实施及效用的多样化三个方面,论述宋代赈贷的地位和作用,最后讨论宋代赈贷的弊病、利息、蠲贷和倚阁...
关键词:
赈贷 救荒 省仓 常平仓 社仓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晓
一、宋代茶叶市场概说 茶叶生产是从唐代开始异军突起的一个新兴的商品生产领域,到宋代已越来越多地向专业化生产迈进。随着生产的发展,茶叶消费愈益普及。时人谓:“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也。大量材料表明,茶叶产地在宋代基本全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南,而消费市场则主要是汴京等大中城镇,特别是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因此介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交换必然也相应发展,出现了“商于海者,不宝珠玉,则宝犀瑁;商于陆者,不宝盐铁,则宝茶茗”的说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宝璋
宋代审计在中国古代审计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审计院的前身是三司之下一个分掌军队给受之数的机构——三司马步军专勾司。据《长编》卷33记载:淳化三年,“置勾当马、步军专勾司官各一人,从户部使樊知古请也。”淳化五年,合马、步军专勾司为一司。此司设立之初,是为防止发放俸禄时伪冒欺弊等,其审计范围很小,“特掌骑兵、徒兵给受之数,犹未及诸司也。(《通考》卷60)三司马步军专勾司原是采取事前审计的形式对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善军
中国封建社会宗族制度,在唐宋之际随着经济关系的变革,发生了一次历史性的转变,这便是由魏晋隋唐时期的门阀宗族制转变成为宋元明清时期的以“敬宗收族”为特点的宗族制。宋代族产的广泛兴置是新式宗族制确立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外史学界对宋代族产虽有所涉及,但论述得很不全面、很不系统。有鉴于此,本文拟对宋代族产做一全面,系统的探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程民生
宋代商品经济和文化大发展,商人增多。职业要求商人必须具备至少初步的文化水平,官方亦明确要求为朝廷服役的商人或者担任采买者必须识字。宋代识字的小商人或商铺的从业人员比较普遍,大中商人的文化水平多高于小商贩。从事远洋海外贸易的商人不但识字,更精通外语,并服务于朝廷外交。商人重视子孙的文化教育,其女眷至少要学会算账。宋代书商多属儒商,他们发出并传播民间声音,打破了官方一元化的言论,文化水平和贡献超过多数士大夫。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宋代商人也创造了新的商业文化和社会文化。
关键词:
宋代 商人 文化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