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17)
- 2023(5868)
- 2022(5314)
- 2021(4802)
- 2020(4418)
- 2019(10387)
- 2018(10416)
- 2017(19973)
- 2016(11417)
- 2015(13193)
- 2014(13706)
- 2013(13814)
- 2012(13196)
- 2011(11693)
- 2010(12576)
- 2009(12025)
- 2008(11896)
- 2007(11052)
- 2006(9594)
- 2005(8893)
- 学科
- 济(48060)
- 经济(48006)
- 管理(30690)
- 业(30144)
- 方法(24379)
- 企(23705)
- 企业(23705)
- 数学(21163)
- 数学方法(20959)
- 农(14362)
- 财(13714)
- 中国(13362)
- 审计(12173)
- 学(10820)
- 制(10421)
- 地方(10168)
- 农业(9283)
- 贸(9201)
- 贸易(9190)
- 业经(9103)
- 易(8900)
- 务(8236)
- 财务(8214)
- 财务管理(8138)
- 银(7940)
- 银行(7920)
- 企业财务(7676)
- 行(7497)
- 和(7420)
- 融(7323)
- 机构
- 大学(168333)
- 学院(166448)
- 济(67375)
- 经济(65703)
- 管理(62183)
- 研究(55465)
- 理学(52620)
- 理学院(52023)
- 管理学(51147)
- 管理学院(50822)
- 中国(44224)
- 京(36836)
- 科学(34119)
- 财(34035)
- 农(31245)
- 所(29477)
- 江(28539)
- 中心(27537)
- 财经(26506)
- 研究所(26084)
- 业大(25383)
- 农业(24712)
- 经(23754)
- 北京(22823)
- 州(22160)
- 范(22036)
- 师范(21807)
- 经济学(20548)
- 省(19883)
- 财经大学(19361)
- 基金
- 项目(102986)
- 科学(79219)
- 研究(75212)
- 基金(73008)
- 家(63251)
- 国家(62682)
- 科学基金(52507)
- 社会(46129)
- 社会科(43634)
- 社会科学(43615)
- 省(40961)
- 基金项目(38624)
- 教育(35516)
- 划(34297)
- 自然(33784)
- 自然科(32900)
- 自然科学(32887)
- 自然科学基金(32290)
- 编号(31996)
- 资助(30925)
- 成果(27625)
- 重点(23474)
- 部(23437)
- 课题(22186)
- 发(21822)
- 创(20684)
- 科研(20449)
- 教育部(19888)
- 性(19831)
- 大学(19684)
共检索到260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宝璋
宋代审计在中国古代审计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审计院的前身是三司之下一个分掌军队给受之数的机构——三司马步军专勾司。据《长编》卷33记载:淳化三年,“置勾当马、步军专勾司官各一人,从户部使樊知古请也。”淳化五年,合马、步军专勾司为一司。此司设立之初,是为防止发放俸禄时伪冒欺弊等,其审计范围很小,“特掌骑兵、徒兵给受之数,犹未及诸司也。(《通考》卷60)三司马步军专勾司原是采取事前审计的形式对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菱菱
都作院是设置于各地制造军器和各类军需物资的官营手工业作坊,聚集工匠人数多、军器生产规模大,始建于北宋庆历二年的陕西诸路,由作院发展而来。宋神宗熙宁六年,为提高军器质量,在全国设置了41个都作院,宋徽宗大观元年,令帅府、望州之地设置都作院,又在东南地区增设帅府、望州,故都作院的数量明显增加。南宋时期,因统治区域缩小,都作院数额有所减少。本文论述了都作院的由来与发展,考证了两宋时期设置都作院的确切地点。
关键词:
宋代 都作院 官营手工业作坊 制造军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宝璋
古代审计在宋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主要表现在:审计机构的专职化程度很高,且已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审计方法有较大发展,查账法中充分注意到账证、账账、账实的相符,比较分析法主要应用于对官吏经济政绩的考核;简式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已大致具备;审计对财政财务收支能进行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审核监督,事前审计范围扩大;审计专业技术官吏初步出现。宋代审计也难免存在账籍大量积压、没有勾考,审计官吏受贿枉法徇情,审计机构设置复杂多变、缺乏独立性等问题。
关键词:
宋代 审计史 审计机构 审计方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汪圣铎
关于宋朝中央审计机构 ,正史有明确记载 ,而正史中却没有关于地方 (路、州、县 )审计机构及其活动的记载 ,这曾是研究宋代审计的一个疑难问题。以前 ,笔者和其他一些学者发现了一些重要史料并作了研究 ,但论据似仍感薄弱 ,论证也不够深入。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再探讨 ,发掘了新史料 ,并对已有史料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从而再次论证了宋代地方审计机构的存在 ,并对宋代地方各审计机构之间的关系及审计活动作了考察论述。
关键词:
宋代审计 地方审计 州郡审计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宝璋
古代审计在宋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主要表现在:审计机构的专职化程度很高,且已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审计方法有较大发展,查账法中充分注意到账证、账账、账实的相符,比较分析法主要应用于对官吏经济政绩的考核;简式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已大致具备;审计对财政财务收支能进行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审核监督,事前审计范围扩大;审计专业技术官吏初步出现。宋代审计也难免存在账籍大量积压、没有勾考,审计官吏受贿枉法徇情,审计机构设置复杂多变、缺乏独立性等问题。
关键词:
宋代 审计史 审计机构 审计方法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宫军
据《宋会要》记载,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高宗下诏,将太府寺诸军诸司专勾司。改名为太府寺诸军诸司审计司,亦称太府寺诸军诸司审计院。以南宋审计院为代表的宋代勾院审计,开创了中国古代审计的新纪元。认真总结南宋审计院以及宋代审计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总结宋代审计极其复杂现象背后极具创新的探索性实践,很有借鉴意义。一、南宋审计院与复杂的宋代审计机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肖建新
宋代在某些审计机构命名时,确实使用了审计一词,但在审计实践中,几乎不用"审计",而用审校、磨勘、勘会、勾稽等词。现代意义的审计,是到近代审计法出现后才被普遍使用的。宋朝审计及相关概念,从法律法规上看,主要是财政、财务、财物的审计,考核、鉴证、评价官吏的效率、责任、效益等,并且显现出利益与权力交集时的经济监督和权力制约,实质上是一种国家审计,反映我国审计史具有国家审计的法制传统。在研究审计史、审计法制史时,应当长时段地审视我国审计的传统文化,把握审计的内涵和文脉,以建构具有本土特色的审计法制。
关键词:
宋代 审计 法制 国家审计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宝璋
宋代对官吏经济政绩的考核由人事、财计和监察部门共同参与,其内容以人口、垦田、赋税、场务课利为主要指标,采取十分为率、取数年酌中之数定额、留意官本与收入的比率等来比较祖额、递年增亏,或确立多项增亏指标进行评价,确定等级,作为赏罚的依据。这使考核比较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和科学合理,在发展生产、增加财政收入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其体现的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有历史借鉴意义。
关键词:
宋代 经济政绩 考核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品优
康王为江西较为普遍的神明之一,江西境内有多个康王,如周康王,楚康王,宋将康保裔,宋康王(宋高宗赵构)等等,康王的身份也一直存在争议。通过考证江西主要的几个康王原型故事及其衍变,分析了其流变的原因。江西康王的例子表明了中国民间信仰的复杂面相。
关键词:
康王 原型故事 民间信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魏天安
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的一项重要立法。许多学者认为,青苗钱年利率为40%,这是对青苗法的误解。青苗法又称“出息二分之法”,青苗钱法定年利率20%,是宋人的共识,其证据比比皆是。
关键词:
青苗法 借贷 利率 二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龙登高
宋代粮食市场,无论官立市场抑或民间市场,城市市场抑或农村市场,在广度与深度上都有了引人注目的拓展。作为市场晴雨表的粮食价格,也就引起当时人们的密切关注和后世研究者的兴趣。粮价的波动,不仅与“计日而籴”的城市小民息息相关,也与乡村主客户的生计密不可分,不仅反映商人资本的运动与流向,地主、高利贷者也以此作为投机营利的指南,不仅是官府制定和籴法、常平法的重要依据,也是官府相机掠夺人民所借用的手段。由于历史记录的的缺乏,以往为数不多的宋代粮价研究存在令人遗憾的不足:时间上忽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永华
两宋时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对外交往的日益扩大 ,包括各国使者、地方官员、商人及游客等在内的人员 ,在都城及州县之中的往来异常频繁 ,由此 ,促使宋代的旅馆业走向繁荣。上至城市的馆驿 ,下至民间的客栈 ,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并有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规章。宋代旅馆业 ,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我们观察宋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尤其是商业经济繁荣的广角镜。
关键词:
宋代旅馆业 驿馆 旅舍 食宿管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游彪
封建经济发展到中唐,其内部明显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随着均田制的衰落,土地兼并迅猛发展,门阀大族和寺院领有的农奴制庄园也分崩离析,封建租佃制代之而起,并很快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扎根于封建经济体内。这一巨大变化势必影响到佛教寺院,因而研究这一社会变动后的寺院经济与研究均田制瓦解后的封建经济一样,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拟就宋代寺院的土地占有和经营问题作一些考察。不妥之处,尚祈指正。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林洋
肉刑作为野蛮刑罚方式,产生于原始社会,是古代中国刑罚体系的重要成分之一,虽在震慑暴力犯罪、降低犯罪频率上产生过一定的正向作用,却对受刑者的身心造成巨大摧残。不仅如此,过度依赖肉刑行使国家刑罚权力易于激化阶级矛盾,影响社会稳定。自汉代刑制改革之后,肉刑作为"旧五刑"的主体逐渐被封建"新五刑"所取代,这是我国法制史上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它有力地推动了刑罚执行文明化的历史进程。但在封建社会发展后期,肉刑又出现在国家刑罚体系中,并在某些层面被进一步强化,这是古代中国社会特殊的肉刑复活现象。其中,宋代刺配刑罚被运用于司法实践,是该司法现象的典型例证。刺配制度是理解肉刑复活问题的合理切入点,也是透过肉刑复活...
关键词:
刺配刑 肉刑复活 刑罚倒退 司法专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晓巍
赈贷是中国传统救荒政策的一项具体内容。宋代赈贷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以提供赈贷资金的主要仓储不同为主线,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北宋前中期:以省仓、军储、内库、三司资金等为主的赈贷;(2)北宋中后期:青苗法影响下以常平仓等为主的赈贷;(3)南宋前期:战乱破坏后政府多方位的赈贷;(4)南宋中后期:士绅主导下的社仓赈贷。这四个阶段赈贷的实施、发展,在宋代社会、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对赈贷的专题性深入研究,因此,对赈贷的分类比较粗略,且作用也被低估。本文从赈贷较赈粜赈给之利、赈贷资金来源的丰富、赈贷实施及效用的多样化三个方面,论述宋代赈贷的地位和作用,最后讨论宋代赈贷的弊病、利息、蠲贷和倚阁...
关键词:
赈贷 救荒 省仓 常平仓 社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