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55)
- 2023(3419)
- 2022(2805)
- 2021(2734)
- 2020(2272)
- 2019(4958)
- 2018(5090)
- 2017(10221)
- 2016(5689)
- 2015(6239)
- 2014(6183)
- 2013(6374)
- 2012(5967)
- 2011(5692)
- 2010(5976)
- 2009(5806)
- 2008(5738)
- 2007(5709)
- 2006(5323)
- 2005(4753)
- 学科
- 农(43448)
- 农业(28832)
- 济(28342)
- 经济(28315)
- 业(25593)
- 业经(11808)
- 农业经济(9628)
- 管理(9405)
- 村(8836)
- 农村(8832)
- 发(7419)
- 中国(7222)
- 制(7200)
- 劳(6995)
- 劳动(6991)
- 土地(6779)
- 发展(6533)
- 展(6513)
- 方法(6490)
- 农业劳动(6289)
- 人口(6235)
- 地方(6218)
- 收入(6148)
- 策(5937)
- 体(5806)
- 动力(5792)
- 企(5785)
- 企业(5785)
- 及其(5766)
- 劳动力(5760)
- 机构
- 学院(90032)
- 大学(85617)
- 济(40016)
- 经济(39318)
- 农(38799)
- 管理(32859)
- 研究(30919)
- 农业(29106)
- 理学(28098)
- 理学院(27855)
- 管理学(27491)
- 管理学院(27339)
- 中国(25277)
- 业大(20706)
- 科学(18376)
- 农业大学(17484)
- 京(17234)
- 所(16467)
- 财(15940)
- 江(15164)
- 中心(15096)
- 研究所(14665)
- 业(13747)
- 范(13150)
- 师范(13090)
- 经济管理(13081)
- 省(12349)
- 财经(12258)
- 州(11794)
- 发(11538)
- 基金
- 项目(53916)
- 研究(43826)
- 科学(42195)
- 基金(38232)
- 家(32581)
- 国家(32108)
- 社会(28582)
- 科学基金(26889)
- 社会科(26500)
- 社会科学(26492)
- 农(24486)
- 省(22749)
- 基金项目(20366)
- 编号(20264)
- 教育(18093)
- 划(17352)
- 成果(16575)
- 自然(14751)
- 自然科(14342)
- 自然科学(14341)
- 资助(14283)
- 自然科学基金(14080)
- 发(13321)
- 课题(12634)
- 部(12575)
- 业(12398)
- 性(12031)
- 国家社会(11714)
- 制(11608)
- 重点(11574)
共检索到143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瑞璟 仇志云
宋代农民起义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小规模的抗租抗粮运动或抢米运动,规模稍大的农村中小工商业者起义,以及由富民阶层领导的起义。其中,宋代局部地区所发生的抗租、抗粮及抢米等斗争虽然频繁,但在契约租佃制的约束下,其规模和影响均不是太大;而广大中小工商业者的起义,则是宋代社会经济关系新变化的反映,体现出在商品经济领域内反抗的典型特征;至于宋代乡村富民阶层与官府之间的关系,本就非常复杂,二者既有对抗的一面,亦有妥协的一面,而富民阶层自身所拥有的财富和地位,又使其更多地承担着调节缓和乡村各种矛盾的义务,进而使其成为乡村中的中间层、稳定层,所有这一切,都使得富民阶层与官府之间的冲突,不至于被扩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耀辉
本文对李自成大顺农民政权税收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由饱受压迫和剥削的贫苦造反者建立的李自成大顺农民政权,对苛捐杂税深恶痛绝,实行了完全免税的税收政策,有助于号召人民群众,凝聚人心,队伍迅速壮大,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最终推翻了大明王朝。然而他们把税收视为统治阶级的万恶之首,"均田免粮",完全不去建立税收制度,却比明末政权败得更快和更惨。李自成大顺农民政权严格地说不能算是个完整的政权,缺失了税收制度等生存必备的国家基石,也就难以建立稳固的政权。税收影响李自成大顺农民政权的兴衰成败给我们以下启示:一是轻税甚至免税政策有助于号召人民群众,凝聚人心,夺取政权。二是无税之国犹如无源之水,只有税收这个取得财政收...
关键词:
农民起义 李自成 兴亡 税收 启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冠佳 温思美
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检验清代农民起义的诱因。首先介绍清代气候、人口与民族、农业技术的历史背景。然后建立人口、产量、饥荒与起义的理论模型,讨论发生自然灾害和赈灾情况下的动态均衡,并进行案例分析。最后通过计量分析,分析了自然灾害、人口数量和增殖率、饥荒、赈灾在农民起义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导致农民起义的直接因素是饥荒。对饥荒的赈灾能显著地降低农民起义的发生概率;自然灾害的系数不显著,其滞后项系数显著但不稳健;人口数量对农民战争的作用显著为正,但人口增殖率对农民战争的作用显著为负;米价指数对农民战争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衍德
明朝正统年间浙南闽北的矿工农民起义,是封建社会晚期发生于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一场起义斗争,因而有别于旧式的农民起义。将这次起义置于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之下加以考察,并进而分析起义领导者和参加者的情况,可以发现这次起义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有密切的关系。研究这一地区性民众斗争的前因后果,亦有助于我们认识封建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曲折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冠佳 温思美
为了探究君主素质、宗教约束和气候冲击对农民起义的影响机理,构建中国君主面板数据集,以君主为横截面,时间跨度为前221年至1911年,并使用随机效应的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作为基准模型。研究表明:在秦朝到清朝这个历史阶段,君主的个人素质会显著影响农民起义,盛世能减少农民起义的发生;宗教约束中的佛教能缓解农民起义,而基督教则更容易导致农民起义的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所导致的严重饥荒能诱发农民起义;其他变量的影响不显著或不稳健。
关键词:
农民起义 君主素质 宗教 佛教 自然灾害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冠佳 温思美
为了探究君主素质、宗教约束和气候冲击对农民起义的影响机理,构建中国君主面板数据集,以君主为横截面,时间跨度为前221年至1911年,并使用随机效应的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作为基准模型。研究表明:在秦朝到清朝这个历史阶段,君主的个人素质会显著影响农民起义,盛世能减少农民起义的发生;宗教约束中的佛教能缓解农民起义,而基督教则更容易导致农民起义的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所导致的严重饥荒能诱发农民起义;其他变量的影响不显著或不稳健。
关键词:
农民起义 君主素质 宗教 佛教 自然灾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金焱 张博 范辰辰
关于以典当为代表的民间金融在应对气候冲击引致的生存风险方面的作用,现有文献尚存争议且缺乏经验证据。本文基于1470-190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典当业如何影响旱涝灾害引发的农民起义。研究表明,典当业发展有助于降低旱灾引发农民起义的发生率,这是因为提供小额抵押贷款的典当业能够融通资金以应对负向经济冲击,同时谷典、典当存款等业务的发展增强了典当的社会救济功能,可以抑制气候冲击导致的粮价上涨,从而缓解自然灾害引致的生存风险。本文不仅从历史视角验证了金融市场的风险规避作用,而且为当代民间金融阳光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典当 气候冲击 农民起义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强
农民起义对于中国的历史进程与王朝周期都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对于农民起义的定量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首次构建了一个涵盖中国北方的王朝面板数据集,以王朝为横截面,时间跨度为公元25—1911年。研究结果表明,严重饥荒及王朝年龄都与农民起义显著正相关;而作为政府能力的代理变量,政府救灾能有效地降低农民起义的概率。负向气候冲击(比如严重旱灾、蝗灾)主要通过严重饥荒这个渠道影响农民起义。人口密度、气温及其他气候变量(比如水灾、黄河决堤、雪灾与霜冻灾害)的作用不显著或不稳健。
关键词:
农民起义 气候冲击 政府能力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汪圣铎
关于宋朝中央审计机构 ,正史有明确记载 ,而正史中却没有关于地方 (路、州、县 )审计机构及其活动的记载 ,这曾是研究宋代审计的一个疑难问题。以前 ,笔者和其他一些学者发现了一些重要史料并作了研究 ,但论据似仍感薄弱 ,论证也不够深入。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再探讨 ,发掘了新史料 ,并对已有史料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从而再次论证了宋代地方审计机构的存在 ,并对宋代地方各审计机构之间的关系及审计活动作了考察论述。
关键词:
宋代审计 地方审计 州郡审计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合群
宋代银铤铭文"出门税",即人们将物品或货币带出城门时所纳之税,属于典籍中的"门税",纳税人包括商人、百姓、军人等,它不同于物品运输过程的"过税"或交易时的"住税"等税种。宋代门税来源于市制下的"市门税",是街市制形成后的产物。
关键词:
出门税 入门税 门税 过税 市门税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永伟 黄英伟 周羿
本文利用长期面板数据,对玉米被引入中国后,对明清农民起义发生率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玉米播种时间和农民起义发生率存在U形关系:短期内,玉米的引种确实有助于降低气候灾害引发的农民起义的发生率,但这种效应是逐渐减弱的。到清朝中后期,玉米播种时间更久的地区甚至更易受水旱灾害危害,进而更易爆发农民起义。这说明了以玉米为代表的美洲作物的引种并未能让中国像欧洲国家那样摆脱"气候—治乱循环"。
关键词:
玉米 气候—治乱循环 哥伦布大交换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晓龙
宋代提点刑狱司是统辖一路司法、监察等事务的重要地方政府机构。在宋代历史发展中,它逐渐兼领劝农司、河渠修造、保甲司等机构,因而在地方农业发展、农民生活保障、农村基层社会控制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劝课农桑到兴修水利、赈救灾民、减免赋税、移风易俗等,无不体现着统治者利用提刑司来促进地方"三农"建设,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地方统治的意图。提刑司对保甲的校阅、管理和对盗贼的残酷镇压,也体现了宋代统治者对乡村基层统治的严密化。提刑司等地方机构"一专多能"的职能设置和"双管齐下"的管理模式在宋代"三农"乃至其它事务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其制度设计的有效性,也为明清后世所继承和沿用。
关键词:
宋代 提点刑狱司 “三农”事务 管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豆霞 贾兵强
宋代的义庄,作为一种新的家族经济组织,不但在宋代家族发展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而且对宋以后家族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分析义庄的创建、发展及其特点,可以发现宋代义庄的社会救济作用,以及宋代社会条件下的经济手段对世家大族维持社会地位的重要性。
关键词:
义庄 社会救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方宝璋
宋代王安石变法中实施市易法的初衷是平物价、抑兼并,并通过赢利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是,在具体推行中封建政府垄断使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丧失,权力寻租应运而生,高成本运作使市易务亏本经营,最终将成本积累转嫁到普通消费者头上,损害了广大民众的利益。
关键词:
宋代市易法 王安石变法 权力寻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品优
康王为江西较为普遍的神明之一,江西境内有多个康王,如周康王,楚康王,宋将康保裔,宋康王(宋高宗赵构)等等,康王的身份也一直存在争议。通过考证江西主要的几个康王原型故事及其衍变,分析了其流变的原因。江西康王的例子表明了中国民间信仰的复杂面相。
关键词:
康王 原型故事 民间信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