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21)
- 2023(10753)
- 2022(8733)
- 2021(7789)
- 2020(6334)
- 2019(14222)
- 2018(13945)
- 2017(26662)
- 2016(14329)
- 2015(15851)
- 2014(15663)
- 2013(15746)
- 2012(14855)
- 2011(13345)
- 2010(13825)
- 2009(12893)
- 2008(13027)
- 2007(12011)
- 2006(10991)
- 2005(10480)
- 学科
- 济(74075)
- 经济(73994)
- 业(72363)
- 企(64996)
- 企业(64996)
- 管理(54751)
- 业经(27681)
- 农(25661)
- 方法(23767)
- 财(21587)
- 地方(21399)
- 中国(20937)
- 农业(19256)
- 技术(16901)
- 务(16571)
- 财务(16555)
- 财务管理(16542)
- 数学(16035)
- 数学方法(15939)
- 企业财务(15652)
- 制(14152)
- 和(14039)
- 策(13125)
- 划(12343)
- 贸(12329)
- 贸易(12315)
- 发(12102)
- 理论(12080)
- 易(11869)
- 地方经济(11408)
- 机构
- 学院(214872)
- 大学(206628)
- 济(93791)
- 经济(92050)
- 管理(84323)
- 研究(74862)
- 理学(70930)
- 理学院(70127)
- 管理学(69363)
- 管理学院(68939)
- 中国(59238)
- 京(44961)
- 科学(43792)
- 财(42928)
- 农(39179)
- 所(38971)
- 江(35267)
- 研究所(34747)
- 中心(33509)
- 财经(33158)
- 农业(30441)
- 经(29873)
- 业大(29866)
- 北京(28899)
- 州(28510)
- 经济学(27343)
- 范(27292)
- 师范(27029)
- 院(26700)
- 省(24903)
- 基金
- 项目(133856)
- 科学(106435)
- 研究(101714)
- 基金(95339)
- 家(82113)
- 国家(81235)
- 科学基金(70542)
- 社会(65817)
- 社会科(62357)
- 社会科学(62346)
- 省(55113)
- 基金项目(50322)
- 划(44445)
- 教育(44302)
- 自然(43325)
- 自然科(42330)
- 自然科学(42321)
- 自然科学基金(41614)
- 编号(41128)
- 资助(37651)
- 发(35720)
- 业(33660)
- 成果(32624)
- 创(31435)
- 重点(30094)
- 发展(29446)
- 课题(28998)
- 展(28956)
- 部(28705)
- 创新(28387)
- 期刊
- 济(119275)
- 经济(119275)
- 研究(67114)
- 中国(47746)
- 农(38931)
- 管理(37618)
- 财(35567)
- 科学(29353)
- 学报(28603)
- 农业(26946)
- 业经(22861)
- 融(22790)
- 金融(22790)
- 大学(21999)
- 教育(21775)
- 技术(20994)
- 学学(20906)
- 经济研究(17734)
- 财经(16782)
- 业(16298)
- 问题(15159)
- 经(14637)
- 技术经济(13335)
- 世界(12102)
- 贸(11874)
- 现代(11814)
- 商业(11562)
- 经济管理(10908)
- 国际(10657)
- 科技(10269)
共检索到345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黎海波 熊燕军
宋代东南沿海地区丝织业发展状况 ,并非大大落后于北方 ,而是有其自身的特点 :分布范围广、产量高、质量优良、丝织技术先进、产品大量行销海外
关键词:
宋代 东南沿海 丝织业 发展状况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昊
宋代四川地区形成了成都平原与四川盆地中北部两大蚕桑丝织业产区并驾齐驱的局面。蚕桑丝织业的发展深刻影响了当地的民户生计,不仅耕织结合的生计方式更加普遍,而且随着人地关系的变化,一些农民开始脱离粮食生产,转而以经营蚕桑丝织为生,民户的生计方式更加灵活多样。蚕桑丝织业在民户生计中的地位凸显,与当地民户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蚕市可以了解成都地区民户的生产节律、与市场关系,以及信仰习俗等日常生计安排。不过由于宋朝在四川地区征收大量的丝织品供应西北军需和奢侈消费,当地民户负担沉重,生计状况并不乐观。
关键词:
宋代 四川 蚕桑丝织业 民户生计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范金民
明代南京的丝织业,无论是官营织造的机构数目、生产规模,还是民间丝织业的生产实力,以及官民营丝织业的生产量、丝绸品种质量、丝绸贸易的规模和范围,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自此,南京成为丝绸生产重心之一,同苏州和杭州一起,奠定了三大城市丝织业的坚实基础。 一、明代南京的官营织造业 南京的官营织造业自昔兴盛。至元十七年,元廷就在宋贡院旧地置东织染局,以后又在旧侍卫马军司置西织染局。仅东局就有“人匠三千六户,机一百五十四张,额造段匹四千五百二十七段,荒丝一万一千五百二斤八两”,规模不小。入明以后,南京先为都城,后为留都,有了这种政治地位,官营织造业更为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宏滨
沿海地区服务业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无论是区位布局、发展层次,还是内部结构演进,都有其内在规律,发现并认识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将有助于沿海地区合理谋划、适时推进服务业发展。重点考察了发达国家沿海区域特别是港口城市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经验,以期对各地沿海发展予以积极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沿海地区 服务业 发展规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落成 吴楚材 季子修
我国是区域发展差异巨大的大国之一 ,存在着多种尺度的区域发展差异。从中小尺度区域差异的角度 ,分析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内部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及其影响 ,可以看出 ,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着经济相对落后的低谷地区。沿海经济低谷地区分布相对集中于香港 -珠江三角洲、上海 -长江三角洲、京津唐 -环渤海三个经济隆起带之间 ,处于省际交界处。按照类型可以分为黄泛平原区、丘陵山区和沿海库区。东部经济低谷地区区位条件相对比较落后 ,交通可达性较差 ,产业结构单一 ,城市化水平发展严重滞后 ,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这些不利因素制约着该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根据崛起机制和途径 ,低谷地区发展...
关键词:
东部沿海 地区差距 经济低谷地区 崛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印军
本文分析了我国苏、浙、闽、粤四省8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矛盾突出的现状,指出依靠传统的扩大播种面积,精耕细作和增施化肥等措施难以实现粮食持续增长,解决粮食问题只能依靠科技进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健飞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地理学会、福建省自然资源学会和福建省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资源互补、经济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11月22日至24日在福州福建师范大学举行,由福州至厦门历时2天的考察也于11月27日圆满结束。此...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地理学会、福建省自然资源学会和福建省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资源互补、经济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11月22~24日在福州福建师范大学举行,由福州至厦门历时2天的考察也于11月7日圆满结束。此次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廖建平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乡镇工业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它的发展直接制约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实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时,就不能不涉及到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智勇,张春枝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宗胜 许颖悟 马军海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梯度发展格局已经形成,由南向北梯度推移发展的趋势明显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东部沿海各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水平、速度差别,形成由南向北从南到低的梯度经济布局,并伴随经济发展势头从南向北的推移。分析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及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把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脉络,制定恰当的区域发展战略,从而推动全国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薛自来
浙中南沿海地区是全国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对外开放区。本文试图通过透视该地区“市场型”机制导致的城镇化所特有的繁荣表象,就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作一评价,并勾划浙中南沿海地区城镇发展与布局的基本轮廓。 一、城镇发展的特征和经济背景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浙中南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增长,使城镇化水平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建制镇数目由1980年的40个增至1987年的177个。同期建制镇人口比重也由16.8%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丹林,毛汉英
本文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就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作了详细剖析,分析了发展态势,并利用灰色等维递补模型对到 2010 年的经济总量、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分析,以此为基础,认为沿海地区在新世纪保持经济持续适速发展的关键在于树立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第三产业和建立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大沿海经济区。
关键词:
中国沿海地区 经济发展 预测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蔚
块状经济在我国沿海省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块状经济的模式也遇到了制约其继续发展的因素,遭遇发展的瓶颈。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我国沿海地区块状经济产生、成长以及将来的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块状经济 产业集群 交易费用 制度变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志华 茅丽华
本文详细分析了黄海之滨的海洋农业、海积平原的农区农业和沿海城市的都市农业这三类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体系构成及其特征;剖析了要素配置、发展方式、科研教育、经济组织等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工作,着力规划引导及落实工作,建好绿地系统和项目农业,走农业合作和企业化道路,建立有效的投资融资机制,构建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创建一流的软硬发展环境等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